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耳蜗植入后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郗昕 洪梦迪 +2 位作者 韩东一 黄德亮 杨伟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 (neuralresponsetelemetry ,NRT)技术 ,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 应用NRT3 0软件对幅值增长函数进...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 (neuralresponsetelemetry ,NRT)技术 ,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 应用NRT3 0软件对幅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 ,确定ECAP阈值。比较 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 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 ,同时比较 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 15CL ,二者有显著性相关 (R2 =0 915 4)。结论 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 ,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耳蜗植入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阈值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弯、直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观测在儿童人工耳蜗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 苏振忠 +2 位作者 陈锡辉 熊观霞 周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3-895,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弯、直两种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Nucleus24M型和15例植入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弯、直两种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Nucleus24M型和15例植入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开机后的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①两种植入体不同时间点阻抗值的两两比较,术中和术后30d两个时间点与其他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各点间比较结果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两种植入体电极的ECAP阈值变化趋势不同:M型植入体多数电极的ECAP阈值在开机后10d明显高于开机时,而R型植入体多数电极的ECAP阈值在开机10d后明显低于开机时,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种植入体均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时ECAP降至最低,继续使用后又有上升。结论:①两种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10d均有明显改变;②在开机使用后的开始3个月内需经常对言语处理器和植入体的有关参数进行调试,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阻抗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儿童
下载PDF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测试在人工耳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冀飞(综述) 杨仕明(审校)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32-235,共4页
1ECAP测试概述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e—tionpotentials.ECAP)最早用于研究动物听神经对电刺激信号的反应。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可通过植入的电极进行电刺激。
关键词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耳蜗植入技术 电位测试 刺激信号 应用 听神经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和复合动作电位测定
4
作者 王亮 董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5-957,共3页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μs/相,刺激频率900Hz。比较EABR和ECAP波形出现率。结果:EABR波形出现率为96.22%,高于ECAP波形出现率(88.68%,χ2=61.3,P<0.05)。结论:EABR是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听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的有效方法,在对人工耳蜗术后听功能评价方面优于ECAP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耳蜗
下载PDF
刺激脉宽对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于钟德 肖灵 +3 位作者 李平 孟丽 訾蕊 费兴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已有实验结果的拟合得到了单根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刺激脉宽和阈值关系式中的基强度和时基;而后基于ECAP的机制提出了一个描述其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关系的数学... 本文研究了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已有实验结果的拟合得到了单根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刺激脉宽和阈值关系式中的基强度和时基;而后基于ECAP的机制提出了一个描述其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进一步通过豚鼠实验得到了表达式的参数并验证了表达式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ECAP与单根听神经动作电位对比,二者的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存在相似的函数关系,但前者的基强度比后者小一个数量级,而时基比较接近。这些结果对于临床的ECAP测量与深入研究人工耳蜗的语音处理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脉宽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阈值
原文传递
人工耳蜗术后客观调机过程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亮 董明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指导人工耳蜗术后客观调机的可行性。方法:测试于2002-07/2004-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测听室进行。①对53例Nucleus24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主观阈值以... 目的:探讨使用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指导人工耳蜗术后客观调机的可行性。方法:测试于2002-07/2004-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测听室进行。①对53例Nucleus24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主观阈值以及最大舒适阈值测试,同一天进行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测试。②将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阈值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将根据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推测得出的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阈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3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阈值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与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阈值相关(r=0.585,0.555,0.592,0.630,P<0.001)。②3种检测的阈值在不同患者间变异均较大。但所有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阈值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均大于主观阈值,所有电诱发蹬骨肌反射阈值均低于不舒适阈值。③由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推测得出的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阈值与实际值均显著相关(r=0.918,0.924,0.934,0.883,P<0.001)。结论: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测试可用于指导人工耳蜗植入者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阈值的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言语处理器调试 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诱发镫骨肌反射
下载PDF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神经反应电位与舒适阈值对比观察
7
作者 洪梦迪 王倩 +3 位作者 陈艾婷 李进 李佳楠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s,ESRT)、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阈(most comfortable leve...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s,ESRT)、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阈(most comfortable level,M值)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020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对象,4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43耳,年龄11~58岁,男22例,女20例,人工耳蜗植入体品牌型号分别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CI512型16例,奥地利MED-EL公司SONATAti100型或Mi10xx型23例,美国Advance Bionics公司HiRes90K型4例。通过人工耳蜗调机软件映射编程模块选择M值测量,获得各个电极通道主观最大舒适阈值。使用丹麦国际听力公司Titan听力测试平台中ESRT模块测得相同通道的植入耳同侧和对侧ESRT,再利用人工耳蜗调机软件ECAP测试模块测试相同通道ECAP阈值,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42耳ESRT测试植入耳同侧ESRT引出率为71.43%,对侧ESRT测试引出率为97.54%。人工耳蜗植入耳对侧ESRT与主观M值高度相关(Cochlear公司r=0.48,P<0.001;MED-EL公司r=0.76,P<0.001;AB公司r=0.78,P<0.001)。植入耳同侧ESRT与主观M值相关性低。ECAP阈值与主观M值有显著的相关性(Cochlear r=0.78,P<0.001;MED-EL公司r=0.43,P<0.01;Advance Bionics公司r=0.78 P=0.07)。人工耳蜗植入侧对侧ESRT与ECAP阈值有显著相关性。Cochlear公司r=0.78,P<0.001;MED-EL公司r=0.44,P<0.05,Advance Bionics公司r=0.53,P=0.27)。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耳对侧ESRT测试所得结果与主观M值相关性高,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编程调试中ESRT可以用于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最大舒适阈电刺激参数调整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调机 诱发镫骨肌反射 刺激最大舒适阈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下载PDF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使用者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测定 被引量:7
8
作者 祝小莉 曹克利 +2 位作者 潘滔 杨华 王轶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ECAP)的特点及在人工耳蜗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应用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软件 ,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和耳蜗内的植入电极系统 ,采用单极模式电极刺激和近场记录方法 ,对 37例Nucle... 目的 :探讨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ECAP)的特点及在人工耳蜗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应用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软件 ,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和耳蜗内的植入电极系统 ,采用单极模式电极刺激和近场记录方法 ,对 37例NucleusCI2 4M装置使用者进行ECAP的记录。对其中 12例使用者做了行为测试。结果 :87.6 %的使用者记录到ECAP波形。分析了有行为阈值的 12例测试者的ECAP阈值和行为阈值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ECAP的检出率高且波形稳定可靠 ,在临床人工耳蜗装置的调试中可作为对行为测试的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刺激 神经反应测试法
原文传递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和ECAP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敏 熊观霞 +2 位作者 苏振忠 陈锡辉 李广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ECAP阈...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术中和术后30d开机两个时间点与其它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第22号电极的阻抗值与第2、4、6、8、10、12号等电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余电极间差异无显著性;电极2、4、6、8、10、12等的术中ECAP阈值与术后30d开机时的ECAP阈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在开机使用后10d有急速的下降,开机使用30d时达最低值,但ECAP阈值的变化不明显;如果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均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阻抗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儿童
下载PDF
EABR与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静 谢景华 +2 位作者 丁秀勇 李悦 高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和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及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s,EC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耳蜗形态... 目的初步探讨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和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及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s,EC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耳蜗形态正常植入奥地利标准电极患者24例,术后头颅侧位片检查判断电极全植入。根据电极耳蜗内位置分为E9-E12耳蜗底区、E5-E8耳蜗中区、E1-E4耳蜗顶区三部分,分别记录各区域EABR阈值及波形特点和对应区域的ECAP阈值,分析其间相关性。结果蜗顶部、蜗中部、蜗底部EABR引出率分别为87.50%,83.33%,79.16%;ECAP引出率分别为91.67%,79.17%,75%;EABR波V阈值为分别为(20.13±5.91)qu,(22.98±4.82)qu,(26.71±6.25)qu;ECAP阈值分别为(21.61±4.18)qu,(23.28±3.70)qu,(29.18±3.74)qu。结论蜗顶部和蜗中部EABR及ECAP引出率高于蜗底部,自蜗顶区至蜗底区EABR和EACP阈值依次增高,相同植入深度电极的EABR阈值低于ECAP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植入深度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相关性
下载PDF
ECAP检出与否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EABR表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昌灿 王林娥 张道行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ECAP检出与否的耳蜗植入患者EABR特点,探讨EABR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分别行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检测评估ECAP,并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tory evoked response... 目的比较分析ECAP检出与否的耳蜗植入患者EABR特点,探讨EABR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分别行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检测评估ECAP,并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tory evoked response,EABR)检测,将第20、10、3号电极均引出ECAP波形的14例患者纳入A组,未检出ECAP波形的12例患者纳入B组。对A、B两组患者的EABR阈值、V波潜伏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20、10、3号电极EABR阈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波潜伏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P波形引出与否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EABR阈值有显著差异,V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下载PDF
神经反应遥测监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睿 倪茂美 杨秀海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人工耳蜗已成为帮助重度及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恢复交流能力的常规临床手段,很多人工耳蜗植入者不仅听到了外界的声音,还学会了用言语进行交流。由于人工耳蜗价格昂贵,植入技术高,术中一般无法判断患者的使用效果。需要在术后1月首... 人工耳蜗已成为帮助重度及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恢复交流能力的常规临床手段,很多人工耳蜗植入者不仅听到了外界的声音,还学会了用言语进行交流。由于人工耳蜗价格昂贵,植入技术高,术中一般无法判断患者的使用效果。需要在术后1月首次开机时,进行心理物理学测试才能判断患者是否听到声音,而大部分患者还不能完整表达是否听到声音。所以对植入手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中检测植入体电极是否完好以及听神经纤维对电刺激的反应,十分必要。神经反应遥测监测技术(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NRT )自20世纪90年代研究并开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辅助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的有效手段之一[1‐4]。我院近日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同期开展了神经反应遥测监测技术,本文分析了我院16例植入M ED‐EL公司SONATAti100型多导人工耳蜗患者在术中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 compound action potent ial ,ECAP)的检测原理、步骤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神经反应遥测 监测技术 应用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多导人工耳蜗 术中检测 术后调试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调试及效果评估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波 陶宝鸿 +2 位作者 蔡志毅 郑皓 丁巍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调试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调试过程中,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进...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调试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调试过程中,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进行调试。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结论我们可应用ECAP、ESRT、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对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进行调试,结合主观心理物理测试,获得较为准确的客观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调试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
下载PDF
GJB2基因突变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听神经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学铭 罗建芬 +4 位作者 晁秀华 王睿婕 樊兆民 徐磊 王海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 研究GJB2基因突变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I)术后听神经电生理功能情况,并与未查到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CI患者听神经电生理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影响GJB2基因突变患者耳蜗术后效果的客观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19年在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进行... 目的 研究GJB2基因突变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I)术后听神经电生理功能情况,并与未查到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CI患者听神经电生理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影响GJB2基因突变患者耳蜗术后效果的客观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19年在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明确GJB2基因纯合突变患者24名作为GJB2组;未查到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并排除耳蜗畸形、听神经病者为对照组,共28名。所有参与者均使用Cochlear■Nucleus^(TM)CI产品。选取3,12,19号电极分别代表耳蜗高频、中频、低频,分别记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aund 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最大舒适水平下ECAP的振幅,最大振幅下ECAP波形N1的潜伏期,ECAP输入/输出(I/O)曲线的斜率,比较两组患者听神经功能之间的区别,以及组内不同电极间听神经功能的区别。结果 GJB2组内不同电极间耳蜗中转电极ECAP阈值高于底转与顶转;ECAP的最大振幅在耳蜗中转处最低,顶转和底转处高于中转;ECAP的最大振幅下N1潜伏期及ECAP增益曲线的坡度在耳蜗底转、中转、顶转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在ECAP阈值,ECAP最大振幅下N1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GJB2组底转电极的ECAP最大振幅高于对照组,表明GJB2组耳蜗底转的神经节细胞功能更好;GJB2组每个电极ECAP增益曲线的坡度均大于对照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GJB2基因纯合突变的CI患者比未查到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患者具有更多的残余螺旋神经节细胞,耳蜗底转的神经节细胞功能更好。ECAP神经功能检测可作为有效的评估听神经功能的工具,用于预测CI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基因突变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NRT与ESR检测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1 位作者 田昊 王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 elemetry,NRT)、电刺激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 yevokedstap ediusresponses,ESR)检测及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EABR、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s,ECAP)、ESR阈值、主观阈值(T-levels)和主观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对EABR、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ESR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强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3±10.86、159.71±11.17、152.92±10.82电流级(currentlevel,CL);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88.71±15.19、194.61±10.21、185.07±11.52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10.10±16.16、209.81±14.24、204.55±12.90CL。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间、ESR阈值与最大舒适强度间显著相关(P<0.01);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ABR是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有效客观方法;EABR和ESR阈值的测定可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神经反应遥测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诱发镫骨肌反射 主观心理物理测试
下载PDF
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神经反应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建芬 晁秀华 +3 位作者 王睿婕 樊兆民 王海波 徐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引发听神经反应的刺激电量与正常者的区别以及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耳蜗不同区域听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否相同。方法听神经发育不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4±2.18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引发听神经反应的刺激电量与正常者的区别以及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耳蜗不同区域听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否相同。方法听神经发育不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4±2.18年,术前均行颞骨HRCT和内听道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听神经发育不良;筛选年龄相近的听神经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单耳植入澳大利亚CI24 RECA植入体,应用Custom sound EP (4.0)软件,分别对3,6,9,12,15,18,21号电极进行ECAP阈值的测试。结果 1. CND组与对照组间在3,12,21号电极处ECAP阈值刺激电量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即CND组ECAP阈值处刺激电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 CND组3,12,21号电极之间引出ECAP阈值所需的刺激电量差异明显(P<0.05),且21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12号电极刺激电量,12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3号电极刺激电量;而对照组三个电极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3. CND组内各个电极ECAP阈值引出率亦不相同,3号电极引出率100%(11/11),6、9号电极ECAP引出率72.7%(8/11),12、15、18号电极ECAP引出率45.4%(5/11),21号电极ECAP引出率27.2%(3/11)。结论听神经发育不良的患者,需要采用较高的刺激电量才能引起听神经的反应;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低频区域听神经的功能明显低于高频区域,低频区域需要比高频区域更高的刺激电量;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在调试编程时需要采用较低的刺激速率及较大的脉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听神经发育不良 听神经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和术后常用监测指标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秋迎 马秀岚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人工耳蜗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术前测量某些电生理学指标可以筛选合适的植入者;术中监测可以及时反映人工耳蜗植入设备的完好性、耳蜗电极序列放置的有效性;术后动态随访监测为术后开机、程序调... 人工耳蜗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术前测量某些电生理学指标可以筛选合适的植入者;术中监测可以及时反映人工耳蜗植入设备的完好性、耳蜗电极序列放置的有效性;术后动态随访监测为术后开机、程序调试及声音感知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就目前术中、术后常用监测主观客观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诱发镫骨肌反射 主观行为阈值 最大舒适值
下载PDF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术后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素英 刘月辉 熊科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通过对小儿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言语处理器调试中运用NRT(神经反应遥侧)技术效果的分析,探讨NRT在人工耳蜗术后调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术后主观调试配合欠佳的儿童,用Cochlear公司NRT3.0编程软件进行ECAP波形检测并测定ECAP... 目的通过对小儿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言语处理器调试中运用NRT(神经反应遥侧)技术效果的分析,探讨NRT在人工耳蜗术后调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术后主观调试配合欠佳的儿童,用Cochlear公司NRT3.0编程软件进行ECAP波形检测并测定ECAP阈值,利用测试结果判断主观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并得出言语处理器映射图(Map)。术后6个月行声场听阈测听。结果86.2%的电极引出ECAP波形,开机调试时反应阈值较小,以后逐渐升高,3~4个月左右阈值逐渐趋于稳定,而且靠近蜗底的阈值比蜗尖高。声场平均听阈为30~40dBSPL。经过言语康复训练,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NRT技术可为术后快速准确地调试言语处理器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神经反应遥测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映射调试
下载PDF
刺激脉宽对脉宽阈值积的影响
19
作者 于钟德 李平 +2 位作者 肖灵 訾蕊 费兴波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研究脉宽阈值积与刺激脉宽之间的关系,深化对电刺激听神经反应的认识。方法首先,根据已有的单根听神经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的表达式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的... 目的研究脉宽阈值积与刺激脉宽之间的关系,深化对电刺激听神经反应的认识。方法首先,根据已有的单根听神经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的表达式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的表达式,推导出脉宽阈值积与刺激脉宽之间成线性关系。其次,利用Shepherd发布的实验数据与豚鼠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脉宽阈值积与脉宽的关系不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进行解释,其曲线中存在极值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实验结果中脉宽阈值积与刺激脉宽之间呈现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因此由刺激脉宽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式推导出的脉宽阈值积与脉宽之间的关系式与实验结果不符。结论需进一步研究刺激脉宽对听神经反应的影响,给出符合实验结果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脉宽 刺激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与ECAP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葛晓华 王林娥 张道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听觉电诱发电位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 目的探讨听觉电诱发电位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检查,根据第1、10、22号电极ECAP波形的检出与否将其分成A(1、10、22号电极ECAP均检出)、B(1、10、22号三个电极中有一个及以上ECAP未检出)两组,检测A组和B组患者的EABR阈值、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刺激脉宽分别为25、50、75、100、125μs时,22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刺激脉宽为50μs时:1号和10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患者22、10、1号电极EABR波Ⅲ、Ⅴ潜伏期和Ⅲ-Ⅴ波间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P波形较好者的EABR阈值较ECAP波形较差者的EABR阈值低。EABR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与ECAP波形引出与否无明显相关性,ECAP灵敏性高而EABR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反应遥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