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SPA模型和电路理论的衡阳市主城区热环境空间网络构建
1
作者 黄挺贤 孙雨欣 +1 位作者 刘晓红 黄仕元 《地理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26-139,共14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热岛效应愈发显著,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以衡阳中心地区为例,通过运用Landsat 5/8地表温度遥感影像,识别衡阳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空间变化特征。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电路理论确...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热岛效应愈发显著,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以衡阳中心地区为例,通过运用Landsat 5/8地表温度遥感影像,识别衡阳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空间变化特征。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电路理论确定了城市核心热岛景观斑块、热环境廊道和重要节点区域,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2011~2019年衡阳市中心城区热岛景观斑块趋于集中,热岛区域面积显著增加。(2) 热岛核心区域面积占热岛景观面积的比例最高。热岛斑块之间连通性与聚集度进一步提高。(3) 通过电路理论识别出58条热环境廊道,障碍点区域86处,一级夹点区域106处。在采取规划措施时,可以中断夹点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减缓整个区域的热岛效应,同时重点保护热环境网络的障碍点区域。研究结果对衡阳市主动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热岛景观斑块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与电路理论的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2
作者 费勇强 黄爱民 +1 位作者 罗义 赵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22-632,共11页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结果显示:大熊猫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是影响区域内大熊猫生境的4个主要环境变量,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存在大熊猫取食竹、高程为2290~3250 m、土壤类型为暗棕壤或棕壤、土壤厚度为65~86 cm;研究区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面积占比为75.96%,区域废弃矿山范围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占比为92.23%,大熊猫适宜生境较为破碎;研究区生态源地数量多且分散,生态廊道数量多且长,其分布受到废弃矿山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时,应分别从区域整体和环境变量出发,重点修复宝兴区域及荥经、石棉区域的一级生态源地和廊道,修复时主要考虑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等对大熊猫生境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并参考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目标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需加强监测管护。该方法能够发现大熊猫适宜生境的环境条件和分布范围,确定重点生态修复区域及修复策略,以此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促进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最大熵模型 电路理论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和电路理论的昆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 被引量:11
3
作者 覃彬桂 林伊琳 +3 位作者 赵俊三 陈国平 何万才 吕青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820,共12页
以昆明市为例,综合运用InVEST模型、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研究表明,昆明市生态源地共34个,面积6421.95km2,呈西多东少、北聚南散的空间分布状态;提取生态廊道67条,全长859.72km,廊... 以昆明市为例,综合运用InVEST模型、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研究表明,昆明市生态源地共34个,面积6421.95km2,呈西多东少、北聚南散的空间分布状态;提取生态廊道67条,全长859.72km,廊道分布空间差异性明显,构建了“一环、三区、三屏、六轴、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识别27处生态夹点和33处生态障碍点,为需进行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面积分别为197.68,155.84km2,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综合关键区域的不同地理特征和地类现状,提出自然保护为主、人为修复为辅和人为修复与自然保护并重的两类修复策略.研究可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关键区域识别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孙立辉 于军 《虹》 2023年第4期0134-0136,共3页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具有重大实践意义。课题组在进行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时,深挖思政元素,找到课程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案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关键词 电路理论 课程思政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宇娇 黄雄峰 +1 位作者 刘良成 陈波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5期54-57,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教育的趋势,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该文提出一种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架构,并构建以慕课和SPOC为基础的多源教学资源,通过雨课堂进行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提升学生成绩,同时也可解决大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教育的趋势,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该文提出一种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架构,并构建以慕课和SPOC为基础的多源教学资源,通过雨课堂进行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提升学生成绩,同时也可解决大班上课难以管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混合式教学 多源资源 电路理论课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静 廖星凯 +1 位作者 甘崎旭 周茅先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5-813,共9页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不仅能够警示潜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融合基于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估及生态服务功能空...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不仅能够警示潜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融合基于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估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识别生态源地并进行分级。综合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构建阻力面,依据随机游走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基于电路模型辨识生态夹点、障碍点等关键生态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生态源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边缘,空间分布不均且破碎化,总面积1.08×10^(4)km^(2),其中核心生态源地2.45×10^(3) km^(2);识别生态廊道257条,总长度6.06×10^(3) km,其中关键陆地生态廊道22条,长度50.7 km,关键河流生态廊道40条,长度494km;识别生态夹点109处,面积206km^(2),识别一级生态障碍点37处,面积1.59×10^(3)km^(2)。综合构建了“一轴、两核、多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一轴”为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建设轴,该轴以南、以北分别承担重要的生态安全维护任务、生态保护与修复前提下的生态建设任务。“两核”分别为渭河与洮河流域的两个生态保护核心区,需要优先进行生态保护。“多区”分别为甘南水源涵养区,大通河、庄浪河生态修复区,陇东生态修复区,陇西生态建设区。本研究将MSPA与InVEST模型相结合进行源地识别,在分析机制与识别过程上互为补充,并基于电路理论模拟种群迁徙与扩散,显著提高了源地与廊道识别的准确性,可以为黄河流域甘肃段国土空间开发、生态保护及生态安全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 电路理论 生境质量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电路理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广州市为例
7
作者 杨鸿辉 余娇 +3 位作者 耿建伟 吴钺 付琳 丁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9,共13页
【目的】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使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州市为例,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与电路理... 【目的】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使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州市为例,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与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及障碍点,从而构建广州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1)1990-2020年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RSEI均值从0.60下降至0.58再回升到0.60,呈“先降后升”趋势,但南、北部生境质量差距较大。(2)共识别出生态源地25个,面积共计1511.26 km^(2),占广州市总面积20.33%,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东北部,南部仅有3处生态源地;共提取出生态廊道50条,其中一级廊道20条,总长114.06 km,二级廊道22条,潜在廊道8条。(3)共识别出生态夹点48处,现状用地类型以林地、耕地、建设用地为主,其中面积最大为19.09 km^(2),位于番禺区莲花山一带,最小的夹点面积仅有0.11 km^(2);生态障碍点共识别出12个处,主要分布于黄埔区、从化区,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其中面积最大为0.42 km^(2),位于从化区温泉东埔农庄北部,最小面积仅有900 m^(2);共识别出63处断裂点,主要集中于广州市中部的白云区和黄埔区。【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未来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其他超大型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评价与电路理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关键区域识别——以安徽省为例
8
作者 汪沁 於冉 +2 位作者 储昭君 吴雨桐 魏靖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9-216,226,共9页
[目的]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以期筑牢城市发展的生态基底,为该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InVEST模型及MCR模型从生态系统供给侧与内部响应侧展开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修正阻力面... [目的]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以期筑牢城市发展的生态基底,为该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InVEST模型及MCR模型从生态系统供给侧与内部响应侧展开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修正阻力面,基于电路理论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夹点与生态障碍点,根据空间分异与地类特征提出差异化修复维育措施。[结果](1)安徽省共计53块生态源地斑块,面积合计4.22×10^(4) km^(2),占安徽省总面积的30.50%,其中南部源地集中成片生态价值高,北部较为分散生态价值低。(2)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廊道共有95条,基于景观连通性分析,筛选出68条关键廊道,26条重要廊道及1条一般廊道。(3)共识别生态夹点119处,面积达412.45 km^(2),生态障碍点46处,面积达423.20 km^(2)。(4)生态夹点及零星障碍点以自然维育为主,大型生态障碍点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两措并举。[结论]借助生态评价以及电路理论开展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更符合物种运动的真实规律,可有效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及其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评价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夹点 生态障碍点 安徽省
下载PDF
基于电路理论模拟秦淮河流域水域连通性
9
作者 陈捷 郝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引入景观生态学中的电路理论方法,基于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模拟1995-2018年秦淮河流域的水域连通性;采用Landsat7,8影像数据,利用改进水体指数(MNDWI)提取流域水淹区域,分析水域连通性对洪涝灾害风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 引入景观生态学中的电路理论方法,基于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模拟1995-2018年秦淮河流域的水域连通性;采用Landsat7,8影像数据,利用改进水体指数(MNDWI)提取流域水淹区域,分析水域连通性对洪涝灾害风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流域水域连通性破碎程度明显增加,甚至出现大范围空值区域;连通度密集出现低值碎斑的区域与卫星监测频繁出现水淹的区域相吻合;其中,南京主城区2000-2005年期间,水域连通性下降2.7%,同时水淹面积有一定涨幅,2005年之后南京主城区水域连通性有所改善;江宁区水域连通性在2010-2018年期间下降3.4%,水淹面积则增长近136.4%。研究表明,运用电路理论模拟流域水域连通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连通性 城市化 电路理论 水淹面积 秦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城市POIs大数据与电路理论的东莞市生态网络构建与评估
10
作者 何夏萱 袁奇峰 +1 位作者 曾悦 李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7-247,共11页
[目的]以构建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网络格局为目标,评估生态廊道重要性以及识别生态廊道夹点、障碍点,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提出相应生态修复策略,为后续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统的... [目的]以构建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网络格局为目标,评估生态廊道重要性以及识别生态廊道夹点、障碍点,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提出相应生态修复策略,为后续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统的“生态源识别—建立阻力面—提取生态廊道”研究思路,加入城市大数据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s),弥补生态源地识别与阻力面构建精度不足的问题,再通过电路理论识别区域生态廊道与生态夹点、障碍点,从而构建东莞市整体生态网络格局。[结果](1)共识别生态源29处,占研究区面积20.45%,主要位于东莞市南部片区;(2)共生成生态廊道74条,其中潜在生态廊道12条,水乡片区以及市域边缘区生态廊道需要重点关注与保护。[结论]东莞市南部生态条件较好,生态源地较为集中,但城市边缘区以及北部水乡片区生态夹点与障碍点较多,需要进行重点生态修复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格局 生态廊道 大数据POIs 电路理论 广东省东莞市
下载PDF
基于电路理论的多尺度城市热环境网络构建及格局优化: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萍 庄子薛 +2 位作者 谢梦晴 胡杨 王倩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高密度、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和扩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研究城市热环境网络格局以优化规划布局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方法。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电路理论相结合,立足多尺度,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及其核心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连通性强... 高密度、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和扩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研究城市热环境网络格局以优化规划布局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方法。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电路理论相结合,立足多尺度,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及其核心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连通性强的冷岛、热岛源地,根据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覆盖构建阻力面,运用Linkage Mapper识别廊道、冷岛障碍点和热岛夹点,并进行分级和评价,构建研究区热环境网络,提出多尺度下的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中心城区尺度识别出23处冷岛源地、34条关键廊道、48处障碍点,廊道呈“串珠状”环绕研究区边缘分布,连通性和稳定性较弱;2)中心城区核心区尺度识别出34处热岛源地、81条关键廊道、98处夹点,廊道呈网状分布且普遍连通性较高,夹点是未来阻断热岛廊道连通的关键区域;3)研究区形成“两环多分支五组团多点”结构的城市热环境网络格局。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市及其他城市的热环境改善提供科学参考,丰富电路理论在热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热环境网络格局 电路理论 廊道 障碍点 夹点 成都市
下载PDF
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赣州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
12
作者 袁逸敏 李沛鸿 熊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5-20,共6页
以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和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确定生态核心区斑块,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创建生态源地间的连接廊道,并且根据电路理论识别连接廊道中的生态夹点,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共同构建赣州市绿色基础设... 以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和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确定生态核心区斑块,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创建生态源地间的连接廊道,并且根据电路理论识别连接廊道中的生态夹点,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共同构建赣州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果表明,MSPA能够依靠土地利用数据将研究区分成不同景观功能的景观要素类型,基于Conefor软件计算的各斑块的斑块重要性指数可以有效地筛选出重要的核心斑块作为生态源地,使生态源地的识别更符合景观生态学意义。最终筛选出共12个生态源地,总面积1421307.54 hm^(2),生成生态廊道25条。结合景观学和电路理论,以GIS平台为基础构建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能够为赣州市绿色基础设施完善、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空间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景观连通性 绿色基础设施 电路理论
下载PDF
基于电路理论的高原寒地县域生态网络构建
13
作者 马驰骋 杨东峰 李康康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5期95-102,共8页
针对当前高原寒地特殊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下,生态红线斑块连接度低、生态保护压力大等现实问题,以西藏索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提取生态保护红线斑块连通性特征;基于电路理论构建景观电阻面,识别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网... 针对当前高原寒地特殊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下,生态红线斑块连接度低、生态保护压力大等现实问题,以西藏索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提取生态保护红线斑块连通性特征;基于电路理论构建景观电阻面,识别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网络,同时对生态改善区域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索县境内共有128个生态保护红线斑块,形成318条生态廊道与39条潜在廊道;红线源地及廊道多分布于县域西部及南部,而东部及北部存在明显断层现象,应增设踏脚石提高分散斑块连通性;基于现状条件与发展愿景,划定了两级生态改善区,并构建了“三片、两带、多廊道、多节点”的生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电路理论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 西藏索县
下载PDF
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洛阳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14
作者 杨佩 时雅宁 +3 位作者 朱格格 唐雅兰 陈雨如 陆东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3-28,125,共7页
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生态空间布局破碎化情况加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构建生态网络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洛阳市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连通性评价筛选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并提取重要生态节点... 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生态空间布局破碎化情况加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构建生态网络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洛阳市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连通性评价筛选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并提取重要生态节点,最终构建洛阳市生态网络,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MSPA分析出的核心区面积为6 648.78 km^(2),占前景要素的91.33%。(2)选择核心区中面积前30的斑块进行景观连通性分析,筛选出20个生态源地。(3)识别潜在生态廊道45条,得到的生态节点共计64个,其中生态夹点26处,生态障碍点38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MSPA 电路理论 洛阳市
下载PDF
基于电路理论的哈长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健 常守志 侯博宇 《四川建材》 2023年第7期43-45,共3页
城市群是城市化活动集中的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受到损害,生态网络构建是应对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以哈长城市群为例,基于Linkage Mapper识别生态廊道和关键生态节点,构建了哈长城市群... 城市群是城市化活动集中的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受到损害,生态网络构建是应对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以哈长城市群为例,基于Linkage Mapper识别生态廊道和关键生态节点,构建了哈长城市群的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哈长城市群主要生态源地有37处,总面积为220174.85 km^(2),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草地及湿地为主;识别得到生态廊道86条,全长55353.09 km;生态夹点153处,面积1723.49 km^(2);生态障碍点372处,面积8660.56 km^(2),研究能够为哈长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理论 生态网络 哈长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MSPA和电路理论的珠三角核心城市通风廊道构建
16
作者 胡娟 何梓欣 +3 位作者 杨敏 龙芍男 林歆雨 林锦耀 《智能城市》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以珠三角核心城市为例,采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城市问题源,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阻力面,通过最短路径法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网络,基于电路理论识别通风廊道的“夹点”区域,制定优先破除策略。结果表明,城市问题源的核心面积占研究区... 以珠三角核心城市为例,采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城市问题源,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阻力面,通过最短路径法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网络,基于电路理论识别通风廊道的“夹点”区域,制定优先破除策略。结果表明,城市问题源的核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32%,且大部分面积位于城市中心,中部连接度较高,四周较稀疏;在研究区中共识别出89条通风廊道,构成廊道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不透水面、草地绿地和水体。MSPA方法与电路理论的结合可以更科学全面地识别各类城市问题源斑块,更合理地规划城市通风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廊道 珠三角核心城市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下载PDF
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和电路理论的嘉鱼县生态网络构建
17
作者 时雅宁 唐雅兰 +2 位作者 杨佩 陈雨如 陆东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构建生态网络能够促进区域生物流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嘉鱼县为研究对象,运用MSPA分析法、景观连通性提取生态源地,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阻力面,基于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构建研究区生态... 构建生态网络能够促进区域生物流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嘉鱼县为研究对象,运用MSPA分析法、景观连通性提取生态源地,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阻力面,基于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构建研究区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共提取生态源地面积230.3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59%),生态廊道30条,生态夹点23个,障碍点16个。其中,面积较大的源地斑块多分布在水体区域,而中部和西南区域较为分散,生态廊道分布不均且跨度较大。在后期城市生态建设中,可结合生态夹点、障碍点的位置进行城市绿地增设和障碍区修复,提高研究区生态网络连通性,促进区域生物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A 空间主成分分析 电路理论 生态网络
下载PDF
基于生境质量模型和电路理论的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山东省临沭县为例
18
作者 孙一惠 宋甜儿 +3 位作者 邵运贤 王文韬 孙强 马红卫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采用InVEST模型中的生境质量模块识别生态源地,运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基于电流密度诊断生态廊道中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制定生态修复策略,并以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为例开... 采用InVEST模型中的生境质量模块识别生态源地,运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基于电流密度诊断生态廊道中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制定生态修复策略,并以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临沭县生态源地面积达17.59 km^(2),主要为林地及水域;生态廊道总长度为200.64 km;生态“夹点”15处,面积2.84 km^(2),主要分布在县域的北部和中部;生态障碍点7处,面积为2.23 km^(2),主要分布在县域的北部和西部;综合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提出生态修复策略。通过将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分析模块和电路理论进行耦合分析,科学判别临沭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可为其他城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修复 关键区域识别 临沭县
下载PDF
基于“源-汇”理论与电路理论的城市热源汇聚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19
作者 陈丹 王福海 肖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7-155,共9页
【目的】厘清城市热源汇聚路径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途径。【方法】基于“源-汇”景观生态学理论,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划分城市地表温度提取热源地,并构建热源扩散阻力面,应用电路理论... 【目的】厘清城市热源汇聚路径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途径。【方法】基于“源-汇”景观生态学理论,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划分城市地表温度提取热源地,并构建热源扩散阻力面,应用电路理论提取热源汇聚路径,统计汇聚路径多环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类型、NDVI、高程与坡度现状,分析汇聚路径内在机理。【结果】结果显示:(1)热源共计24块,面积合计12.6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82%,主要分布于南坪、弹子石、茶园、东港工业园四大组团;(2)热源汇聚路径共计42条,热源汇聚路径密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茶园组团内部以及与南坪、弹子石、茶园三大组团之间,该区域热源汇聚作用最强,弹子石组团与东港工业园组团之间汇聚路径仅有一条,热源的汇聚作用最弱;(3)耕地、水域、林地面积占比随着热源缓冲区范围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占比随着热源缓冲区范围增加而呈现减少的趋势。【结论】结论表明:山地城市热源汇聚路径和主控因素的空间演化特征,在距离汇聚路径100 m范围内温度主控因子贡献度排序分别为NDVI>坡度>高程;200~600 m缓冲区范围内温度主控因子贡献依次为坡度>高程>NDVI;700 m缓冲区范围内主控因子的贡献为坡度>NDVI>高程;800~1000 m缓冲区范围内主控因子贡献为NDVI>坡度>高程。研究结果能够为改善城市热环境、提高城市居住适宜度提供依据,也对“源-汇”理论应用于城市热环境热源汇聚路径进行探索,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理论 电路理论 城市热源 汇聚路径 重庆市南岸区
下载PDF
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淮南市生态网络构建与空间优化研究
20
作者 马明 张雨蒙 +2 位作者 林佳佳 李久林 韩森绪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快速城镇化导致自然生态空间锐减,景观破碎化严重,尽管城市绿化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仍需从区域层面进行架构.以淮南市为例,基于形态学格局分析与连通性评价确定生态源地,运用最小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连接度模型识... 快速城镇化导致自然生态空间锐减,景观破碎化严重,尽管城市绿化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仍需从区域层面进行架构.以淮南市为例,基于形态学格局分析与连通性评价确定生态源地,运用最小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连接度模型识别最优生态廊道、潜在廊道和廊道范围,构建生态网络,提出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核心区面积为40409.82 hm2,占景观总面积的62.19%;对生态斑块进行连通性评价后确定5个一级生态源地,10个二级源地;提取出23条最优廊道,4条潜在廊道,筛选出6个“夹点”;架构“沿淮-临山-面水”的生态空间格局,形成环绕城市四周的山、河、湖生态链.结果有助于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为淮南市生态网络建设、生态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形态学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空间优化 淮南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