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短期售电量预测方法
1
作者 王蕾 李斌 +2 位作者 李泠聪 张振明 姜涛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电力市场短期售电量预测的精度对优化用电结构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短期售电量预测方法没有考虑偏差电量考核影响、用电行为差异导致电预测精度低,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短期售电量预测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的用... 电力市场短期售电量预测的精度对优化用电结构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短期售电量预测方法没有考虑偏差电量考核影响、用电行为差异导致电预测精度低,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短期售电量预测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的用电负荷率进行分类,获取不同行业的用电特征和需求模式,然后考虑正负偏差电量的影响,设计基于CNN-ResNet的短期售电量预测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多因素影响下售电量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量预测 偏差电量 K-means++ CNN-ResNet
下载PDF
水电富集区域电量送出能力提升的源储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2
作者 叶希 高剑 +4 位作者 欧阳雪彤 张蕾 朱童 李海波 胡贵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0-214,204,共6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强波动性、间歇性导致电力外送断面出现短时间尺度重过载、清洁能源送出消纳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水电富集区域电量送出能力提升的源储协同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定义了衡量断面外送电量的量化指标,以系统发电成本最小...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强波动性、间歇性导致电力外送断面出现短时间尺度重过载、清洁能源送出消纳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水电富集区域电量送出能力提升的源储协同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定义了衡量断面外送电量的量化指标,以系统发电成本最小、断面输出电量最大、储能消耗电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帕累托前沿,结合熵权双基点法,得到折中最优点。对我国某省级电网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通过水电、火电和储能的协同优化运行提升断面外送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协同 可再生能源 断面约束 外送电量
原文传递
面向电力市场的用户侧电力电量预测综述
3
作者 陈景文 单茜 +4 位作者 刘耀先 周颖 赵伟博 邱敏 张嘉埔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0,共11页
对电力电量准确预测,把握其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对电力市场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电力市场及其环境下电力电量预测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从数据预处理、预测方法和预测场景3个角度出发,对面向电力市场的用户侧电力电量预测... 对电力电量准确预测,把握其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对电力市场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电力市场及其环境下电力电量预测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从数据预处理、预测方法和预测场景3个角度出发,对面向电力市场的用户侧电力电量预测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详细阐述了新兴负荷、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考虑需求响应、面对特殊事件与极端环境和面对综合能源系统5个场景下用户电力电量预测现状;最后,对现有研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市场交易 电力电量预测
下载PDF
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
4
作者 孔慧超 黄学劲 +3 位作者 王文钟 雷一 彭静 李海波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储协同作用并充分考虑园区节能、电能替代、各类分布式电源、储能和需求响应能力的作用进行电力电量再平衡,由此确定园区年度外调电和区内自产电的比例,进一步建立包含低碳效应和电力系统规模变化在内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对电力电量再平衡带来的变配电容量缩减规模和降碳效用进行评价。以我国南方某工业园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为例对以上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园区203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10.1%,用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由0.60 kg/(kW·h)降至0.54 kg/(kW·h);206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9.57%,电能替代实现减碳5.85万t/a,可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 电力电量平衡 负荷预测 电能替代 储能 低碳 工业园区
下载PDF
一种配电变压器非电量监测装置
5
作者 沈剑韬 刘伟 刘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该文研制一种集成油温、油位、压力和桩头温度等的配电变压器非电量监测功能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对配电变压器各类非电量信号的采集、处理及数据的传输,并且设定相关阈值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最后通过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验证... 该文研制一种集成油温、油位、压力和桩头温度等的配电变压器非电量监测功能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对配电变压器各类非电量信号的采集、处理及数据的传输,并且设定相关阈值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最后通过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验证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未来推广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电量监测 配电台区 电量信号 数据传输
下载PDF
发电量双位数增长 电力迎投资机会
6
作者 石运金 《股市动态分析》 2024年第5期62-62,共1页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发改委主任郑珊洁披露2024年前2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发电量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发电量的双位数增长,也预示着宏观经济的回暖。国家能源局也发布了2023年发电量的数...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发改委主任郑珊洁披露2024年前2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发电量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发电量的双位数增长,也预示着宏观经济的回暖。国家能源局也发布了2023年发电量的数据,202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指标 年发电量 宏观经济 电量增长 发改委
下载PDF
面向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测研究
7
作者 毛晏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4年第1期4-5,36,共3页
面向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的光伏发电时间跨度较大,导致传统方法预测发电量的准确率较低。因此,提出面向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测研究。首先获取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的气象因素,如光照和温度等,并将其经过预处理后... 面向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的光伏发电时间跨度较大,导致传统方法预测发电量的准确率较低。因此,提出面向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测研究。首先获取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的气象因素,如光照和温度等,并将其经过预处理后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参数。其次构建一个BP神经网络模型,将历史气象数据与历史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数据输入到模型中,进行学习训练得到面向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预测的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之间的拟合度高达0.978,预测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供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 电量预测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及其加速求解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展望
8
作者 杨钤 王建学 +3 位作者 杨续松 张耀 肖云鹏 王秀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0-777,共18页
随着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新能源渗透率显著提高,多区系统互联更加密切,多能源系统耦合程度不断增强,电力市场改革逐步深入,使得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更加复杂。因此,总结归纳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技术的已有进展与典型应... 随着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新能源渗透率显著提高,多区系统互联更加密切,多能源系统耦合程度不断增强,电力市场改革逐步深入,使得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更加复杂。因此,总结归纳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技术的已有进展与典型应用,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对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技术进行展望,将有助于应对未来高维不确定性下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问题。围绕电力电量平衡问题,首先介绍其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多时间尺度下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技术进行归纳,并总结相应的加速求解技术,然后对电力电量平衡典型应用场景进行综述,最后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多时间尺度 加速技术 场景应用
原文传递
耦合碳-绿证-消纳量市场的日前电量市场交易交互式优化
9
作者 陈巍 江岳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7-1979,I0041,I0042-I0051,共24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行业减碳步伐加快,碳交易、绿证交易与超额消纳量交易成为减少碳排放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市场手段。首先,基于双边集中竞价模式,构建火电、风电、光伏企业与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的耦合碳-绿证-消纳量...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行业减碳步伐加快,碳交易、绿证交易与超额消纳量交易成为减少碳排放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市场手段。首先,基于双边集中竞价模式,构建火电、风电、光伏企业与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的耦合碳-绿证-消纳量的日前电量市场交易机制。其次,兼顾市场成员收益与电量市场社会福利最优目标,建立了上下层迭代交互式交易优化模型。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迭代求解,并在IEEE-30节点系统上分析碳配额基准、绿证比例及消纳量交易价格对电量市场出清结果、发电商收益及用户成本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与单一电能量市场交易机制相比,耦合碳-绿证-消纳量的电量市场交易机制能够显著降低火电企业的碳排放量,同时提高风电、光伏企业的中标电量,激励用户跟踪系统新能源出力,减轻系统弃风、弃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绿证交易 超额消纳量交易 电量交易 耦合优化 交互优化
原文传递
含复杂电源结构省级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方法
10
作者 李程昊 张佳伟 +3 位作者 姚德贵 李晓萌 葛晟 吕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0-1110,I0003-I0006,共15页
随着风电、光伏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为计及其出力的不确定性,需要以年为尺度、小时为颗粒度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以含复杂电源结构、内部断面限制、外部交直流受电的省级电力系统为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 随着风电、光伏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为计及其出力的不确定性,需要以年为尺度、小时为颗粒度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以含复杂电源结构、内部断面限制、外部交直流受电的省级电力系统为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日周期进行滚动平衡分析,针对特定日:通过对各分区同类电源进行聚合以简化问题、降低求解规模;通过构建火电开机优化模型以在考虑断面限制下以均衡开机为原则确定各分区火电开机容量;通过合理设计优化调度模型以在满足不同分区同类电源均衡调度、同一分区不同种类电源顺序调用原则下实现电力平衡计算。算例以实际省级电力系统数据为基础,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量平衡 复杂电源结构 断面约束 电源聚合 逐日滚动 分区均衡 电源顺序调用
原文传递
新能源极端出力特性及典型电力电量平衡场景研究
11
作者 黄越辉 卢慧 +3 位作者 李建华 闫景皓 王帅 郭创新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呈现不确定性强、电力过剩/短缺交替出现等特征,给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新能源出力实际运行特性和未来电源发展趋势,研究了含水电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电源结构...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呈现不确定性强、电力过剩/短缺交替出现等特征,给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新能源出力实际运行特性和未来电源发展趋势,研究了含水电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电源结构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电力电量平衡量化分析模型。通过算例结果量化了未来新能源发展场景下的典型电力电量平衡场景及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需求,分析了新能源极端低/高出力对电力平衡的影响。研究可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极端低出力 极端高出力 电力电量 平衡 灵活性
下载PDF
基于最优化残差划分Markov修正的城市用电量预测模型
12
作者 曾孟佳 温柔 +2 位作者 施闰虎 黄旭 唐陈宇 《智能城市》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对湖州城市居民用电量进行预测过程中,历史用电量数据显示出较强的波动性与季节性,导致原始模型预测效果不理想,文章引入并改进Markov修正组合模型,将Markov修正残差划分部分改进为不同算子残差划分,并用来修正新陈代谢GM(1,1)、SARIMA... 对湖州城市居民用电量进行预测过程中,历史用电量数据显示出较强的波动性与季节性,导致原始模型预测效果不理想,文章引入并改进Markov修正组合模型,将Markov修正残差划分部分改进为不同算子残差划分,并用来修正新陈代谢GM(1,1)、SARIMA、Holt-Winters、LSTM等原始模型。使用DC-Markov、MC-Markov、SC-Markov修正后的组合模型预测湖州市的未来月份城市居民用电数据。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最优化残差划分Markov修正模型预测精度较原始模型有一定程度提高,DC-Markov-Holt-Winters模型在湖州市城市居民用电数据的预测上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划分 Markov修正 季节性分析 电量预测
下载PDF
一种考虑峰荷-电量分摊机制和风电关键场景的输-配电网协同调度策略
13
作者 涂青宇 苗世洪 +2 位作者 杨志豪 姚福星 林毓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609,I0013,共14页
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问题严重制约其消纳,因此,激发输-配电网积极性并提出合理的风电协同消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立改进峰荷-电量责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法的输-配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首先,将传统输-配电网峰荷责任... 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问题严重制约其消纳,因此,激发输-配电网积极性并提出合理的风电协同消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立改进峰荷-电量责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法的输-配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首先,将传统输-配电网峰荷责任模型、电量责任模型相结合,同时计入风电消纳、需求响应的影响并引入输配电成本分摊机制,建立改进输-配电网峰荷-电量责任模型。其次,针对输-配电网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风电功率日前基础预测场景和奇、偶时刻的极限爬坡场景构建关键风电场景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输-配电网柔性资源协同调度策略。然后,将输-配电网改进峰荷-电量责任模型和柔性资源协同调度策略相结合,建立输-配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典型T6D2系统进行案例仿真,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利于支撑并促进输-配电网提升风电消纳水平,而峰荷-电量责任的边际效应有助于输-配电网有序制定对应责任权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风电消纳和社会效益的合理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荷-电量责任 输-配电网 多目标优化 风电消纳 场景法
原文传递
基于特征构建及CAE-LSTM的短期电量预测方法
14
作者 罗俊然 温蜜 何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8,137,共9页
线损率能够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供售电不同期会导致线损统计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进行短期电量预测。针对现有方法未能充分挖掘电量影响因素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构建及CAE-LSTM的短期电量预测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构建特征,并使... 线损率能够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供售电不同期会导致线损统计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进行短期电量预测。针对现有方法未能充分挖掘电量影响因素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构建及CAE-LSTM的短期电量预测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构建特征,并使用MIC进行筛选;使用ARIMA预测电量值,并与特征进行数据重构;通过CAE-LSTM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数据特征,实现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特征构建 CAE LSTM ARIMA 电量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小波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方法
15
作者 周强 张晓忠 +4 位作者 陈久益 沈炜 白建波 黄悦婷 汤霜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4,共7页
针对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不准确及多种气象因素下预测结果出现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小波神经网络(GA-WNN)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方法。首先,以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为框架,选择小波基函数作为隐含层的传递函数,将网络连... 针对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不准确及多种气象因素下预测结果出现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小波神经网络(GA-WNN)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方法。首先,以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为框架,选择小波基函数作为隐含层的传递函数,将网络连接权值、小波函数伸缩因子、小波函数平移因子视为遗传个体,并通过遗传算法(GA)进行个体寻优以得到网络最优初始参数;然后,利用优化后的网络进行仿真预测,并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电量进行对比,以评估预测模型的误差和可靠性。实例分析表明,GA-WNN预测模型具有更小的误差和更高的预测精度,适用于精确预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电量预测 遗传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EEMD-BP方法在电网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震 肖莺 +1 位作者 任永建 陈正洪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目的]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电网安全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大,也给精准用电量预测带来了新的挑战。电网用电量受众多因子的影响,而气象因子的影响显著,因此,分析气象因子对用电量精... [目的]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电网安全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大,也给精准用电量预测带来了新的挑战。电网用电量受众多因子的影响,而气象因子的影响显著,因此,分析气象因子对用电量精细化预测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利用2017年逐日用电量以及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采用集合模态经验分解(EEMD)和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探讨气象因子对集合模态经验分解回归模型(EEMD-BP)方法预测用电量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与用电量序列经EEMD分解后的低频分量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而与高频分量和周期分量的相关性较弱。[结论]利用BP回归模型预测的用电量与实况误差较大,引进气象因子后,EEMD-BP得出的预测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表明,基于气象因子的EEMD-BP组合预测方法可有效提高用电量预测的准确率,可为完善短期用电量预测方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模态经验分解 电量 气象因子 精细化预测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试验测试的光伏阵列建模与发电量估算
17
作者 张恩茂 张涵清 +2 位作者 韩宇 宁佳铭 王艳敏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4年第2期79-82,108,共5页
本文以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计及光伏板受内部材料和温度、光照等外部条件对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建立光伏板的准确数学模型;并基于实际光伏板的测试性能,着重研究光伏阵列的串并联计算、光伏阵列的建模和发电量估算三个... 本文以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计及光伏板受内部材料和温度、光照等外部条件对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建立光伏板的准确数学模型;并基于实际光伏板的测试性能,着重研究光伏阵列的串并联计算、光伏阵列的建模和发电量估算三个关键问题。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 光伏 光伏阵列 电量估算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电量聚类分析的居民阶梯电价制定方法
18
作者 张乘熙 向涛 +1 位作者 叶欣 李昂 《电工技术》 202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我国居民用电执行阶梯电价政策。针对现有阶梯电价制定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分析思想,形成一种新的阶梯电价制定方法。首先介绍用电量数据的结构特点和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将聚类结果作为测算,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 居民阶梯电价 k-means++算法 电价模型 电量数据分析
下载PDF
考虑多能互补的电力电量平衡优化调度策略
19
作者 孙志媛 彭博雅 孙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充分发挥不同发电能源和储能设备之间的协同互补潜力,可以缓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给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的巨大压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多能互补的电力电量平衡优化调度策略。该方法可实现不同时间尺... 充分发挥不同发电能源和储能设备之间的协同互补潜力,可以缓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给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的巨大压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多能互补的电力电量平衡优化调度策略。该方法可实现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多能互补,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性能。首先,考虑新能源出力季节性和短期波动特征,兼顾中长期电量平衡和短时电力平衡,建立系统多时间尺度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其次,通过对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的优化,实现多种储能的互补协调,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最后,利用修改的IEEE-RTS 1979标准算例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验证了不同时间尺度的能源互补和不同储能设备的协调配合,在保证系统平衡的同时,提升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量平衡 混合储能系统 多时间尺度 多能互补 优化调度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商业区电力能源用电量动态预测系统
20
作者 梁波 解磊 +2 位作者 李函奇 郭珂 孙小斌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商业区电力能源内部拥有海量电力数据,动态预测能源用电量可以有效改善系统业务,确保用户拥有较好的用电体验。针对目前预测系统准确率较低这一问题,文中基于边缘计算设计了一种新的商业区电力能源用电量动态预测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利... 商业区电力能源内部拥有海量电力数据,动态预测能源用电量可以有效改善系统业务,确保用户拥有较好的用电体验。针对目前预测系统准确率较低这一问题,文中基于边缘计算设计了一种新的商业区电力能源用电量动态预测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利用AC/DC模块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运用电动机控制器连接被测量电动机与商业区供电,连接传动轴与供电测功机,实现电流传递。利用测功机控制器对区域电网动力电进行管理和控制。在软件设计上,采用边缘计算的方式对区域内电力能源进行分析,模拟构建电量动态预测程序,根据动态预测程序实现用电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能力,输出值与真实值相关系数为0.99,预测误差低于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电力能源 电量预测 动态预测 预测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