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黄常州833m运动技术特征分析
1
作者 钟梅 《新体育(下半月)》 2023年第5期49-51,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光电计时法、二维录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为主的研究方法,科学和详细地研究了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黄常州8.33m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常州在8.33m成绩时,板前助跑速度较大,板前...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光电计时法、二维录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为主的研究方法,科学和详细地研究了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黄常州8.33m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常州在8.33m成绩时,板前助跑速度较大,板前保持速度的能力较好,无明显减速现象。后6步长度(第2标志点)保持在14.00m左右。(2)黄常洲在8.33m成绩时,腾起初速度较大,达到10.07m/s;腾起角度在20.83°;摆动腿平均角速度799.1m/s;起跳腿蹬伸角速度490.8m/s、水平速度转化率21%、起跳水平速度损失0.69%。(3)黄常洲速度并不占优,提高速度以期创造更好成绩。(4)黄常州在8.33m成绩时,由于助跑速度的加快,起跳水平速度损失降低,导致垂直速度转化减少,腾起角度变小,空中三步半的技术显得格外急促,这就要求运动员有更好的快速起跳能力和稳定完善的空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 技术分析 步长 速度
下载PDF
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述芝 吴瑛 李玉章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揭示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结果显示:在起跳环节中,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是起跳腿的主要用力肌肉;在起跳腿即将着地前,所测肌肉均有较明显的预激活现象;... 通过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揭示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结果显示:在起跳环节中,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是起跳腿的主要用力肌肉;在起跳腿即将着地前,所测肌肉均有较明显的预激活现象;着地后,肌肉用力的激活顺序依次为胫骨前肌、股二头肌与股内侧肌、股外侧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股直肌、臀大肌;肌肉用力的失活顺序依次为胫骨前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臀大肌、腓肠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肌肉用力持续时间长短依次为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内侧头和股内侧肌、臀大肌、股直肌、胫骨前肌。起跳腿拮抗肌共同收缩的特征为:缓冲阶段踝关节拮抗肌共同收缩最强烈,而在蹬伸阶段膝关节拮抗肌共同收缩最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环节 缓冲 蹬伸 表面肌电 肌肉 用力特征
下载PDF
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运动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贾谊 刘占锋 +1 位作者 严波涛 刘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4,共5页
起跳技术也是衡量跳远技术的主要指标。研究从跳远的起跳技术特点出发,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时间参数、速度参数和角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前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起跳技术也是衡量跳远技术的主要指标。研究从跳远的起跳技术特点出发,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时间参数、速度参数和角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前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转化阶段变异性偏大,导致起跳阶段的动作稳定性较差;转化和蹬伸的时间过短,最终影响到起跳效果;腿部蹬伸能力与较快速的助跑速度不相匹配,出现了助跑速度快但无法腾起的现象,都反映腿部蹬伸力量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 起跳 时间 速度 角度
下载PDF
中国男子跳远比赛成绩发展态势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文佳 李萍 朱学强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6,共5页
通过数理统计法等对2005至2016年中国和世界男子跳远项目年度前8名成绩、年度成绩均值、年度最好成绩、年度成绩的离散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2005年以后,中国男子跳远项目成绩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与世界男子跳远成绩差距逐渐缩... 通过数理统计法等对2005至2016年中国和世界男子跳远项目年度前8名成绩、年度成绩均值、年度最好成绩、年度成绩的离散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2005年以后,中国男子跳远项目成绩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与世界男子跳远成绩差距逐渐缩小;相比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中国运动员取得个人最佳成绩年龄阶段偏早,运动职业生涯较短;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赛场中的表现优于国际赛场;年度比赛成绩的稳定性较差。建议:高度重视国际赛事的备战规划和安排;遵循青少年训练的发展规律,完善训练过程的科学监控手段和保障措施;加强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积极引导和促进田径跳跃类项目在校园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田径 男子跳远 比赛成绩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蔡瑞宝 陶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65,69,共5页
对北京奥运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出场次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26岁是男子跳远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及格赛竞技表现能力平均值为96.3%,决赛竞技能力表现平均值为97.54... 对北京奥运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出场次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26岁是男子跳远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及格赛竞技表现能力平均值为96.3%,决赛竞技能力表现平均值为97.54%。在第4跳和第6跳时,出现最佳成绩的各占决赛总人数的37.5%,也是出现最佳成绩人数最多的两个跳次,第4跳是男子跳远决赛跳出最佳成绩的最好跳次,最佳出场次序为第4-8,运动员的心理定向对比赛结果影响很大,事关成绩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北京奥运会 男子跳远 竞技能力
下载PDF
影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于军 曹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1-102,126,共3页
采用参数均值的差异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相关技术参数。找出影响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认为绝对速度较慢、起跳角较小、起跳能力较差是制约... 采用参数均值的差异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相关技术参数。找出影响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认为绝对速度较慢、起跳角较小、起跳能力较差是制约我国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男子跳远运动员 跳远成绩 技术参数 起跳能力 起跳角 绝对速度
下载PDF
对我国高校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春虎 朱旭红 彭湃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 运动学分析 身体重心 关键技术 蹬地角 我国高校 水平速度 研究对象 相关分析 垂直速度
下载PDF
中外优秀男子跳远选手起跳阶段技术对比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7-69,7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选手起跳阶段的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选手的技术差距并非是水平速度损失率大 ,相反速度的利用率明显优于外国优秀选手 ;而起跳角度偏小 ,起跳腾起垂直速度慢等问题 ,是影...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选手起跳阶段的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选手的技术差距并非是水平速度损失率大 ,相反速度的利用率明显优于外国优秀选手 ;而起跳角度偏小 ,起跳腾起垂直速度慢等问题 ,是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远选手提高成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 选手 起跳阶段 优秀 中外 起跳角度 水平速度 影响 问题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我国男子跳远项目训练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丙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2,共2页
运用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 ,选用 30m、短助跑四级跳、中程八步技术和深蹲四项训练指标。对影响我国男子跳远成绩的训练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 ,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 ,并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关键词 男子跳远 训练指标 训练模型 助跑 成绩 中国 系统研究 项目 多元回归方法 技术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不同时相速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俊明 周巧玲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41,共4页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缓冲阶段 ,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减小 ,并与垂直速度增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蹬伸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略有回升 ,垂直速度保持增加的态势 ,且离...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缓冲阶段 ,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减小 ,并与垂直速度增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蹬伸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略有回升 ,垂直速度保持增加的态势 ,且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 水平速度 垂直速度 身体重心
下载PDF
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不同时相的运动学参数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俊明 周巧玲 朱咏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8期2632-2633,共2页
目的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不同时相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对提高跳远成绩提供理论价值。方法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影、影片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8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A,B两组起跳阶段不同时相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 目的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不同时相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对提高跳远成绩提供理论价值。方法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影、影片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8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A,B两组起跳阶段不同时相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变化与着板角、起跳缓冲和蹬伸阶段膝角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成绩较好时,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减小和垂直速度的增加相对较大;蹬伸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略有回升、垂直速度保持增加的态势,而且,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结论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减小和垂直速度增加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不同时相 运动学参数 跳远成绩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提高的因素探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丙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5-28,共4页
通过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主要运动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对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绝对速度低、垂直分速度小、起跳技术不完善是阻碍我国男子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男子跳远 绝对速度 垂直分速度 起跳
下载PDF
对我国男子跳远健将、一、二级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检查与评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跃生 何幼棣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4-19,35+47,共8页
本研究对我国健将、一、二级76名跳远运动员13项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在用美国TSP统计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前、对各素质进行了方差分析,剔除了无差异的指标,从而建立了三种级别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回归方程,制订了身体训练水平评分标... 本研究对我国健将、一、二级76名跳远运动员13项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在用美国TSP统计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前、对各素质进行了方差分析,剔除了无差异的指标,从而建立了三种级别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回归方程,制订了身体训练水平评分标准,以及检查性项目综合发展水平、均衡程度与专项的适应程度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训练水平 男子跳远 综合发展水平 二级运动员 跳远运动员 适应程度 检查性指标 专项成绩 评定方法 回归方程
下载PDF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空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禹小明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7-40,36,共5页
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男子运动员跳远起跳技术的高速影片解析,分析讨论在缓冲、转化和蹬伸三个时段中运动员的技术特征,提出用蹬伸时间指数和水平速度损失的转化率两个新的综合指标来评价诊断跳远起跳技术更具有科学性。
关键词 中国 男子跳远 起跳 时空特征
下载PDF
男子跳远全国纪录的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及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川江 童丽平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4-135,共2页
针对运动成绩变化规律的模糊性、未知性等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模型方法 ,建立了男子跳远全国纪录的等维灰数递补GM(1,1)预测模型 ,并进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精度为一级 (GOOD)。同时 ,运用该预测模型对 2 ... 针对运动成绩变化规律的模糊性、未知性等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模型方法 ,建立了男子跳远全国纪录的等维灰数递补GM(1,1)预测模型 ,并进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精度为一级 (GOOD)。同时 ,运用该预测模型对 2 0 0 2年跳远成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 全国纪录 等维灰数递补模型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与世界男子跳远运动成绩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树祥 柏永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对近十年来世界田径锦标赛、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男子跳远前八名的运动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赛场中我国与世界男子跳远成绩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赛场中的表现明显好于在世锦赛、奥运... 对近十年来世界田径锦标赛、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男子跳远前八名的运动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赛场中我国与世界男子跳远成绩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赛场中的表现明显好于在世锦赛、奥运会、亚运会中的表现。针对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赛场表现突出而在国际赛场表现平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这一现状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我国男子跳远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运动成绩 国内赛场 国际赛场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吾龙 刘润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16-118,共3页
通过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最后三步助跑及起跳过程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得出保持倒数第三步低重心平稳过渡、加大倒数第二步步幅、增大最后一步的踏跳力量、尽可能创造较快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腾起角,是影响我国男子跳远... 通过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最后三步助跑及起跳过程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得出保持倒数第三步低重心平稳过渡、加大倒数第二步步幅、增大最后一步的踏跳力量、尽可能创造较快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腾起角,是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届全运会 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阶段 最后三步助跑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少春 闻一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8-70,共3页
为探索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的主流趋势,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灰色交叉关联分析和逻辑对比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上板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加快上板速度,通过增大水平速度的损失以提高垂直速... 为探索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的主流趋势,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灰色交叉关联分析和逻辑对比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上板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加快上板速度,通过增大水平速度的损失以提高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的比值,来相应降低腾起速度和增大腾起角度是现代男子跳远运动的发展方向,高跳型技术体现了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阶段 上板速度 腾起角度 水平速度 主流 垂直速度 中国 发展 趋势
下载PDF
提高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俊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71,共3页
通过对中外跳远运动员有关运动学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 ,对提高我国男子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绝对速度能力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最根本途径 ,提高快速起跳能力是关键 ,提高起跳动作的各环节质量对提高跳远成绩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田径 男子跳远 起跳 技术 起跳腿 摆动腿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之朴 王杰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11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外6名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助跑速度低,腾起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度偏小。“跑不快,跳不...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11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外6名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助跑速度低,腾起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度偏小。“跑不快,跳不起”仍是我国跳远运动员的共性。运动员助跑的绝对速度能力低,起跳腿的专项力量素质差,是制约我国跳远运动员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技术 运动学 运动学参数 起跳速度 腾起角 助跑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