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化冷冻及慢速程序化冷冻对未成熟睾丸组织的保护效果分析
1
作者 马朦惠 苏文龙 +4 位作者 吕林艳 陈海城 方丛 孙鹏 刘贵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究比较目前常见主流睾丸组织冷冻方法学,即玻璃化冷冻与慢速程序化冷冻,筛选适宜的睾丸组织冷冻方法。方法:分别收集3周龄小鼠及<2岁龄青春期前食蟹猴的睾丸组织,将其剪碎至6~26 mm^(3),均分为3组:新鲜组、玻璃化冷冻组和慢... 目的:探究比较目前常见主流睾丸组织冷冻方法学,即玻璃化冷冻与慢速程序化冷冻,筛选适宜的睾丸组织冷冻方法。方法:分别收集3周龄小鼠及<2岁龄青春期前食蟹猴的睾丸组织,将其剪碎至6~26 mm^(3),均分为3组:新鲜组、玻璃化冷冻组和慢速程序化冷冻组,在冷冻5~7 d后复苏冷冻睾丸组织,使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Western印迹对冷冻-复苏睾丸组织进行评估。结果:①在C57BL6/J小鼠睾丸组织中,慢速程序化冷冻组精原干细胞标志物UCHL1表达量高于玻璃化冷冻组,凋亡细胞(TUNEL+细胞)含量低于玻璃化冷冻组。②食蟹猴睾丸组织中,慢速程序化冷冻组精原干细胞标志物UCHL1、细胞增殖标志物PCNA的表达量高于玻璃化冷冻组。结论:玻璃化冷冻和慢速程序化冷冻均可成功保存青春期前未成熟的小鼠及食蟹猴睾丸组织。但是在玻璃化冷冻保存中,对于冻存体积为6~26 mm^(3)的睾丸组织存在更多冷冻损伤区域,可能影响睾丸组织中精原干细胞的冷冻储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慢速程序化冷冻 男性生育保存 精原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2
作者 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专家共识编写组 李铮 +3 位作者 熊承良 李蓉 贺小进 洪锴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1-198,共8页
男性生育力保存(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MFP)是应对男性不育的重要策略,目的是为有需求的男性提供生育力保存,为男性在实施影响生育诊断与治疗前或暴露前保存生育力,为在未来生育时提供可用精子。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 男性生育力保存(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MFP)是应对男性不育的重要策略,目的是为有需求的男性提供生育力保存,为男性在实施影响生育诊断与治疗前或暴露前保存生育力,为在未来生育时提供可用精子。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生殖男科学组发起,并组织MFP领域的专家成立编写组后撰写。内容涉及MFP的各个方面,包括MFP的适用人群、MFP前的准备、不同样本获取的方法及具体冻融方法、冻存样本保存方法以及MFP相关的质量控制与伦理问题等。本共识重视规范MFP的应用范围,同时聚焦精子冷冻、复苏过程及质量控制,为从事生殖医学、男科学、妇产科学或肿瘤生育力保存的专业医务人员,尤其为辅助生殖机构和人类精子库的专业人员提供专家咨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生育保存 精子冷冻 肿瘤 生殖技术 辅助 人类精子库
原文传递
不同精子来源质量冷冻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序理 周亮 +6 位作者 王跃 孙庆云 曹明雅 杜元杰 曹金凤 赵志明 郝桂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3,共8页
目的探讨冷冻微量精子相关参数与体外受精周期实验室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生殖医学科行稀少精子冷冻复苏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118个周期相关资料。根据冷冻精子的冷冻方法分为微量冷冻... 目的探讨冷冻微量精子相关参数与体外受精周期实验室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生殖医学科行稀少精子冷冻复苏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118个周期相关资料。根据冷冻精子的冷冻方法分为微量冷冻组、传统常规冷冻组;按精子来源分为丈夫射精组、附睾穿刺组、睾丸穿刺组;根据精子质量分为Ⅰ型、Ⅱ型、Ⅲ型严重少弱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一般资料、实验室及临床结局等;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冷冻精子相关参数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①一般资料:按冷冻精子的冷冻方法、精子来源和精子质量分组,女方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促卵泡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Gn天数、Gn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_(2))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微量冷冻组与传统常规冷冻组两组组间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N率(P=0.002)、2PN卵裂率(P=0.036)、优胚率(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丈夫射精组、附睾穿刺组和睾丸穿刺组组间比较,2PN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N卵裂率(P<0.001)、胚胎利用率(P=0.048)、优胚率(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型、Ⅱ型和Ⅲ型严重少弱组3组间比较,2PN率、胚胎利用率、优胚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N卵裂率(P<0.001)、种植率(P=0.005)、临床妊娠率(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Ⅲ型严重少弱精组相对Ⅰ型严重少弱精组是低临床妊娠率危险因素[OR:0.259,95%CI、0.075~0.887]。结论微量冷冻和常规冷冻可获得相似临床妊娠率,精子来源不影响临床妊娠率,极严重少弱精可能降低临床妊娠率,但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精子 稀少精子 男性生育保存 临床结局 辅助生殖技术 微量玻璃化冷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