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伽畫石不同凡響
1
作者 黄萍蓀 《今日中国》 1991年第8期60-71,62,共3页
西泠(杭州)申石伽,幼承家學,精於六法,一生寢饋詩、書、畫、文,迄望九之歲,仍虼虼以窮年。石伽詩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說是三十至四十年代當杭州淪陷時期,他以思鄕爲契機,借《題十萬山圖》而明愛國主義精神的五、七言。書則宗於二王;唯不... 西泠(杭州)申石伽,幼承家學,精於六法,一生寢饋詩、書、畫、文,迄望九之歲,仍虼虼以窮年。石伽詩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說是三十至四十年代當杭州淪陷時期,他以思鄕爲契機,借《題十萬山圖》而明愛國主義精神的五、七言。書則宗於二王;唯不求形似,而以神會。石伽尤善屬文碑嬂怼嬚摗嫾检兑粻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求形似 二王 六法 承家 七言 四十年代 神會 西泠 黔志
下载PDF
从画山到画石:奇石、观看与吴彬的山水画创作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歆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139,共9页
吴彬以画石的方式来画山,因过分凸显细节特征而导致画面空间感缺失。在大幅山水画中,他为保持整体的空间感,刻意增加山石层次,特别是中景山石的层次,通过层层叠叠的中景山石,人为地塑造山体的深远之感。因此吴彬的山水画中景层次异常繁... 吴彬以画石的方式来画山,因过分凸显细节特征而导致画面空间感缺失。在大幅山水画中,他为保持整体的空间感,刻意增加山石层次,特别是中景山石的层次,通过层层叠叠的中景山石,人为地塑造山体的深远之感。因此吴彬的山水画中景层次异常繁复,宛如各种赏玩石堆叠而成的幻景。他的这一新的表现手法,与晚明文人玩石的风气密切相关,在这一风雅活动中,细节的品赏趣味与观看方法成为时尚。而各种版刻石谱的颁行,则进一步将这种观看方法与视觉经验推向整个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彬 画石 山水创作 细节特征 米万钟 孙位 面空间 仲诏 孙克弘
原文传递
南阳汉画像石音乐内容之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中强 《洛阳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98-99,共2页
南阳汉画像石所保存的音乐内容是时代音乐繁荣发展的缩影,表现出飞扬的艺术精神,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珍贵的实证。
关键词 汉像画石 音乐内容 南阳地区 中国 创新性 音乐发展史
下载PDF
从“锥画石”到“锥画沙”:唐代草书笔法理论生成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2
4
作者 杜纶渭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6X期86-89,共4页
"锥画石"是一种楷书用笔描述,"锥画沙"是草书笔法术语,是唐代草书笔法理论的特定存在形式。"锥画沙"诸语体现草书使转、圆畅的用笔要求,其"自得"的笔法习得方式体现唐人师法自然的审美风尚。从... "锥画石"是一种楷书用笔描述,"锥画沙"是草书笔法术语,是唐代草书笔法理论的特定存在形式。"锥画沙"诸语体现草书使转、圆畅的用笔要求,其"自得"的笔法习得方式体现唐人师法自然的审美风尚。从"锥画石"到"锥画沙"反映了唐代草书笔法理论在"以物拟势"书论特点下,从楷书笔法理论中延伸、抽绎及生成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画石 “锥沙” 草书 笔法
原文传递
汉画石韵与童趣朴真——美术教育研究视角的体察
5
作者 李国栋 顾慧慧 李英梅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2013年第6期31-35,30,共6页
主持语:在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网络时代,一个人在少儿时代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很可能决定他一生的品质和方向。今天向读者介绍大马美术活动基地,就是一所开启孩子智力和审美教育的殿常,可以说:这里的老师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想尽一切办法... 主持语:在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网络时代,一个人在少儿时代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很可能决定他一生的品质和方向。今天向读者介绍大马美术活动基地,就是一所开启孩子智力和审美教育的殿常,可以说:这里的老师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无数的奇思妙想。本期刊登的一组儿童画,就是大马美术基地和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及几位研究生,共同做的一次非常有文化意味的写生与交流活动。当孩子面对两千多年前古人创作的画像石,做一次穿越时空"对话"的时候,老师已悄悄的将美好的文明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田中。当孩子用手中所掌握的材料,对所见和未知的一切,洋溢着热情、充满着好奇,在想象中创造、在自由中发挥的时候……,我想他们将会从这里打开一扇通往更辽阔的文化之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石 教育研究 牛耕图 语言 兴趣点 李国栋 神兽 时间投入 大马
原文传递
南阳师专汉代画像石研究室成立
6
作者 群言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2期55-,共1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汉代画像石的学术研究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985年10月17日南阳师专汉代画像石研究室正式成立,该室共有12人组成。南阳在西汉时是全国五大都市之一,又是全国出土汉代画像石较多的地区之一。1935年我国第一座汉画馆在...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汉代画像石的学术研究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985年10月17日南阳师专汉代画像石研究室正式成立,该室共有12人组成。南阳在西汉时是全国五大都市之一,又是全国出土汉代画像石较多的地区之一。1935年我国第一座汉画馆在这里落成,馆藏118块汉代画像石。1956年,重建南阳汉画馆,郭沫若为之题名,馆藏汉画石达500余块。1978年,在南阳名胜武侯祠内再建新汉画馆,馆藏已达1200余块汉画石。因此,研究南阳汉代画像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学术研究工作 画石 藏汉 科研人员
下载PDF
"瘦皱漏透"不是相石四法,而是古代民间的画石技巧(下)
7
作者 丁一 《中华奇石》 2022年第4期88-91,共4页
(接上期)四、瘦皱漏透不是赏石标准,它是明末民间一度流行的画石技法前面我们通过细致探究,认真梳理传统赏石的历史,结果发现,与"瘦皱漏透"有关的几位人物,无论是元代孔克齐、陶宗仪还是明代陈继儒、袁宏道、林有麟、毛晋以... (接上期)四、瘦皱漏透不是赏石标准,它是明末民间一度流行的画石技法前面我们通过细致探究,认真梳理传统赏石的历史,结果发现,与"瘦皱漏透"有关的几位人物,无论是元代孔克齐、陶宗仪还是明代陈继儒、袁宏道、林有麟、毛晋以及清代郑板桥等,他们中画家居多。也就是说,绘画是他们的主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袁宏道 陈继儒 陶宗仪 画石
原文传递
中国观赏石协会与李可染画院主办的"石画·画石"联展开幕
8
作者 本刊 《中华奇石》 2021年第11期20-20,共1页
【本刊讯】2021年9月26日,值中国观赏石协会第十个"赏石日",北京李可染画院举办了"石画·画石"为主题的石画联展,同时在北京地质礼堂举办了"欢庆建党百年,唱响赏石之歌"主题文艺汇演。"石画... 【本刊讯】2021年9月26日,值中国观赏石协会第十个"赏石日",北京李可染画院举办了"石画·画石"为主题的石画联展,同时在北京地质礼堂举办了"欢庆建党百年,唱响赏石之歌"主题文艺汇演。"石画·画石"为主题的石画联展由中国观赏石协会、李可染画院共同主办,中国观赏石协会画面石专委会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可染 文艺汇演 画石 协会
原文传递
肖谷画石论
9
作者 龚云表 《航空港》 2010年第7期84-85,共2页
德拉克洛瓦在他的《论美术和美术家》中说:"我们兴奋地感觉到画中空气的抖动,在每一块石头上都可以感觉到安宁、坚定和永恒的力量;自然的雄伟,万籁俱寂的雄伟,在这幅画中获得了庄严的性质。"
关键词 画石 德拉克洛瓦 形式 中国绘 中说 东庄图 样式 中国古代文人 面构成
原文传递
畅想自然 创意石趣——“我的自然艺术学堂”主题夏令营之好玩的石头画
10
作者 卫琛婕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第3期70-70,74,共2页
一、活动名称畅享自然,创意石趣——"我的自然艺术学堂"主题夏令营之好玩的石头画。二、活动依据(一)践行生态道德教育目标本次"我的自然艺术学堂"主题夏令营以生态道德教育为目标。随着2012年十八大会议的隆重召开,生态文明建设... 一、活动名称畅享自然,创意石趣——"我的自然艺术学堂"主题夏令营之好玩的石头画。二、活动依据(一)践行生态道德教育目标本次"我的自然艺术学堂"主题夏令营以生态道德教育为目标。随着2012年十八大会议的隆重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突出位置,而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随着上海城市化区域的不断扩大,成长于上海这一大城市之中的儿童对自然与生态的真实认知与体验,显得越来越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道德教育 城市化区域 生态文明 大城市 家庭教育 画石 教育模式 语言能力 勾线 能力倾向
下载PDF
卵石画艺术简谈
11
作者 姚孝英 竺学汀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第29期82-83,共2页
众所周知,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有显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近现代美术,也有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当代美术。这在我国的文化美术史上,也同样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工艺美术涉及这一领域的内容丰富多彩。近... 众所周知,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有显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近现代美术,也有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当代美术。这在我国的文化美术史上,也同样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工艺美术涉及这一领域的内容丰富多彩。近十年来,源于雕刻及根雕的我也致力于卵石画的创作。现就石的品赏,物的描述,人的情思三大要素作一简谈:一、石的品赏。卵石画是利用卵石的自然形态创造审美实体的一种艺术形式。题材多取飞禽走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美术 当代美术 艺术形式 十年 画石 努力不懈 王见 千般 上下五千年
全文增补中
南阳汉墓砖(石)画中的音乐艺术形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荣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4,41,共7页
南阳是中国较早发现汉代墓葬画像艺术的地区之一。其藏量大 ,内容丰富 ,风格独特 ,且具有明确的分期和较完善的体系。文章通过对其中音乐艺术形象的梳理与研究 ,对音乐文化在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处地位 。
关键词 南阳 汉墓砖() 音乐艺术 表现形式 形象特征
下载PDF
曾布川宽著:《六朝帝陵———以石兽和砖画为中心》
13
作者 卢海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曾布川宽 《六朝帝陵——以兽和砖为中心》 历史文化 研究方法 学术观点 中国
下载PDF
一片石亦有深处——从宋徽宗《祥龙石图》看中国宋代文人的赏石文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司徒元杰 《上海文博论丛》 2010年第4期27-32,共6页
清代画家恽寿平(1633-1690年)有云:一片石亦有深处。(1)他以一个"深"字阐释了中国文化近千年的赏石美学观。(2)"深"本身的字义已蕴含了极丰富却又艰涩的,用于描述抽象的赏石,更增添其奥妙隽永的内涵。现存文献纪录... 清代画家恽寿平(1633-1690年)有云:一片石亦有深处。(1)他以一个"深"字阐释了中国文化近千年的赏石美学观。(2)"深"本身的字义已蕴含了极丰富却又艰涩的,用于描述抽象的赏石,更增添其奥妙隽永的内涵。现存文献纪录说明了中国的赏石文化早于唐代已趋成熟,其中不少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片 文化 祥龙 宋代文人 恽寿平 清代 李公麟 云林 黄州 画石
下载PDF
曹雪芹与绘画
15
作者 顾朴光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8-85,共8页
在我国古代,不少文学家都长于绘画。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早已脍炙人口,苏轼亦以善画枯木竹石闻名于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但是一个堪与但丁、莎士比亚、哥德、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并驾齐驱的文学巨匠,... 在我国古代,不少文学家都长于绘画。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早已脍炙人口,苏轼亦以善画枯木竹石闻名于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但是一个堪与但丁、莎士比亚、哥德、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并驾齐驱的文学巨匠,而且也是一个擅长丹青,精于鉴赏,并在绘画理论上有所创新的杰出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有 中有诗 张宜泉 吴恩裕 敦敏 薛宝钗 题芹圃画石 李公麟 董邦达
下载PDF
苍白石膏里的多彩世界——《石膏象素描》读后
16
作者 若识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23-24,共2页
初读了王杰编著的《石膏象素描》一书,感到由衷的欣悦,我以为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编法新颖、印制精美、别具特色的美术技法专著。 目前,形形色色的美术教材、技法书刊在书店、市肆中屡见不鲜,其中也不乏一些广大美术爱好者眼中的“抢手... 初读了王杰编著的《石膏象素描》一书,感到由衷的欣悦,我以为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编法新颖、印制精美、别具特色的美术技法专著。 目前,形形色色的美术教材、技法书刊在书店、市肆中屡见不鲜,其中也不乏一些广大美术爱好者眼中的“抢手货”。这当是我国业余美术蓬勃开展和我们的作者、出版者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例证之一。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美术 美术教材 美术爱好者 精神文明建设 美术院校 造型能力 专业院校 创造意识 语言 画石
下载PDF
神龙奇石
17
作者 傅国华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5年第1期45-45,共1页
三峡地区曾为古海洋的深海浅滩,后火山喷发,海啸齐天,沧海桑田,神龙架扶摇直上,成为今日的华中之脊。神农架山连三省溪流五县,林海雾涛,受日月之孕育,得天地之精气,溪中之石自当奇绝。
关键词 神农架 宝玉 彩纹画石 水冲 艺术赏析
下载PDF
中国书画推荐中国画名家
18
《中国书画》 2006年第5期122-127,共6页
熊红钢熊红钢的画让我看到了一种气象,我觉得气象对一个画家很重要。中国画讲笔法、墨法和章法,相对应的就是气韵、气热和气象。因为气韵是一个人的身体去感受,气势好像处于一个人的身体之外的感受,气象就超越了人的身体,是一个更大的... 熊红钢熊红钢的画让我看到了一种气象,我觉得气象对一个画家很重要。中国画讲笔法、墨法和章法,相对应的就是气韵、气热和气象。因为气韵是一个人的身体去感受,气势好像处于一个人的身体之外的感受,气象就超越了人的身体,是一个更大的宇宙对人的笼罩的东西。所以产生气象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觉得红钢先生画里的气象是非常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 曾来德 墨法 潘裕钰 气热 书法作品展 画石 书法篆刻 高旭
下载PDF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 被引量:12
19
作者 葛承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5,共7页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被誉为中国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绝技艺术形象,长期享誉海内外,但反弹琵琶最早出现时间和艺术源流一直没有明确答案。本文依据近年出土的长安唐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指出"反弹琵琶"最早...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被誉为中国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绝技艺术形象,长期享誉海内外,但反弹琵琶最早出现时间和艺术源流一直没有明确答案。本文依据近年出土的长安唐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指出"反弹琵琶"最早来源为开元二十五年(737)男性胡人的艺术造型,其从男性舞者转变为女性舞伎的过程,正是从长安皇家艺术吸纳异域外来文化中开启,传播至敦煌艺术工匠创作之中的。本文采用长安刻画、吐蕃银壶、敦煌壁画三处"反弹琵琶"艺术形象的互参互比,证明来自异域的绘画粉本是敦煌这一独特造型的传播来源,初步释读了这一长期未解的艺术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 反弹琵琶 槨线 胡人造型 吐蕃银壶
下载PDF
“骨法用笔”与日本画创新实践研究
20
作者 李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骨法用笔"等中国元素早年传向日本,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后,逐渐成为日本绘画的精神骨架。明治维新的西化,使这种起着主导作用的中国元素被弱化或丢弃。笔者关注了这一文化现象,在博士课程的研究里,确立了在日本画中重新植入&q... "骨法用笔"等中国元素早年传向日本,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后,逐渐成为日本绘画的精神骨架。明治维新的西化,使这种起着主导作用的中国元素被弱化或丢弃。笔者关注了这一文化现象,在博士课程的研究里,确立了在日本画中重新植入"骨法"等中国元素的创新技法研究课题,继而完成了由"骨法用笔"向"骨法用X"外延论证,为新材料及相应工具的开发利用寻找到了理论支撑。一方面,它丰富了日本画的技法表现,另一方面,它还为中国矿物质颜料绘画的自主回归和特色重振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骨法用X 普通粉材料 写意 材质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