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地区畅流活水方案研究
1
作者 曹伟岳 王正飞 朱海清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39-44,21,共7页
新时期下水环境治理从单一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转向“三水统筹”,本文以常熟市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对全城活水、分区活水和局部强化活水三大类型的畅流活水方案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开闭闸门、自流引清、有... 新时期下水环境治理从单一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转向“三水统筹”,本文以常熟市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对全城活水、分区活水和局部强化活水三大类型的畅流活水方案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开闭闸门、自流引清、有序冲排的方法能有效增强河流水体流动性,为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提供保障,并为其他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地区实现“三水统筹”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统筹 河网模型 畅流活水
下载PDF
太湖流域高度城镇化地区畅流活水多目标调度决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宏 石永杰 +2 位作者 刘俊 欧淑芳 施力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9-1295,I0008,I0009,共1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污染负荷、弱水动力条件、强人工干预导致的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质恶化、生态衰退已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结合太湖流域高度城镇化地区水文水动力特性,构建了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污染负荷、弱水动力条件、强人工干预导致的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质恶化、生态衰退已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结合太湖流域高度城镇化地区水文水动力特性,构建了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河网水动力与水质情况。统筹考虑水质改善、水动力提升、经济成本等多目标,建立了活水调度多目标决策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水质改善、水动力提升与经济成本指标层权重分别为0.390、0.345、0.265,为各指标层设计对应的要素层,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针对不同调度情景下水质改善、水动力提升及经济成本等多目标的决策,利用多目标调度决策方法可有效确定效果最佳的工程调度情形。太湖流域高度城镇化地区区域性控制工程对畅流活水效果的影响要远大于锡山区控制工程,运东大包围城市防洪工程调度模式对研究区活水效果的影响最大。比选出的最优活水方案实现的研究区活水效果为水质达标率82%,水质平均提升率31%,Ⅲ类水断面占比61%,平均流速0.10 m/s,较优流速占比39%,滞水率32%。相较于传统的单指标或多指标简单比较的决策方法,多目标调度决策方法更具有综合性、合理性,可为太湖流域等平原河网高度城镇化地区畅流活水及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调度决策 畅流活水 FAHP-FCE 高度城镇化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设计与现场验证 被引量:13
3
作者 柳杨 范子武 +3 位作者 谢忱 刘国庆 杨帆 潘小保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7,共8页
为改善常州市运北主城区水环境,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和现场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畅流活水水环境提升方案研究。依据常州市区域地形和水系情况,确定主城区引水水源、引排格局和引水水量,结合现状工程条件,提出“利用长江优质水源、打... 为改善常州市运北主城区水环境,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和现场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畅流活水水环境提升方案研究。依据常州市区域地形和水系情况,确定主城区引水水源、引排格局和引水水量,结合现状工程条件,提出“利用长江优质水源、打造两条清水通道、新建四座活动溢流堰、形成三级水位差”的畅流活水方案。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常州市主城区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澡港河入口水位3.80~4.00 m多种方案下,运北主城区内部河道流量分配情况,确定最佳入城水位,并结合现场试验验证了活水效果。结果表明,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实施后大部分河道流量显著增加,流速达7 cm/s以上,多项水质指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畅流活水 Infoworks ICM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水环境
下载PDF
太湖流域锡澄片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董亮 俞芳琴 +2 位作者 刘俊 周宏 花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1,57,共5页
针对太湖流域近年来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河网水体滞留、水环境恶化问题,探究活水对流域水体流动性和水环境的改善效果。选取太湖流域锡澄片主城区为典型区域,构建一维非稳态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拟定了多种沿江枢纽和相关内河闸站配合的方案... 针对太湖流域近年来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河网水体滞留、水环境恶化问题,探究活水对流域水体流动性和水环境的改善效果。选取太湖流域锡澄片主城区为典型区域,构建一维非稳态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拟定了多种沿江枢纽和相关内河闸站配合的方案,探究活水对太湖流域平原河网的影响,定量评估不同水平的活水方案对研究区水体流动性和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配置合理的活水方案可有效改善主城区河道的流动性及水环境;超过一定水量后,随着流量的增加,河道水质改善效果的提升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耦合模型 畅流活水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常州市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模拟比选及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穆守胜 柳杨 +3 位作者 乌景秀 范子武 刘国庆 谢忱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156,共9页
为了改善常州市主城区水环境,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畅流活水水环境提升方案研究。利用优质丰富的长江水作为引水水源,通过魏村枢纽和澡港水利枢纽引水,围绕新建工程大运河西枢纽及与4座活动堰工程的调度组合,设... 为了改善常州市主城区水环境,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畅流活水水环境提升方案研究。利用优质丰富的长江水作为引水水源,通过魏村枢纽和澡港水利枢纽引水,围绕新建工程大运河西枢纽及与4座活动堰工程的调度组合,设置了5组模拟方案,通过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各方案下城区内部河道流量分配情况,并结合现场试验论证了推荐活水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推荐方案形成了3级水位差、水位调控精准、流量分配合理的畅流活水格局,河网水环境改善显著,同时大部分水质指标在引水结束后16 d内均仍处于较好的状态,但部分河道的水质反弹明显。通过数学模型开展水动力调控是改善平原河网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手段;但需要强化日常监测,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活水周期,同时对部分水质异常点位开展污染源解析工作,保障河网水环境的长效久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环境 畅流活水 水动力 水质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常州市运北片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运行效果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洪昕 柳杨 +3 位作者 范子武 陈阿萍 谢忱 潘小保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为评估常州市运北片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的运行效果,在常州市开展了两次畅流活水现场试验,研究了主城区河网水动力提升情况及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并计算分析了不同季节条件下水动力提升对水质指标改善的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后大... 为评估常州市运北片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的运行效果,在常州市开展了两次畅流活水现场试验,研究了主城区河网水动力提升情况及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并计算分析了不同季节条件下水动力提升对水质指标改善的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后大幅提升了主城区河道水动力条件,显著改善了城区水环境。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平原河网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城市 畅流活水 水环境 现场试验 工程运行效果评估
下载PDF
运东大包围畅流活水方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茜 曾磊 +1 位作者 刘俊 朱颖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7,共4页
针对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太湖流域水体流动性差、水质恶化的问题,以无锡市运东大包围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实测资料,选用MIKE11数学模型构建研究区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以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为手段,拟定不同来水条件及引水规模下的活水方... 针对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太湖流域水体流动性差、水质恶化的问题,以无锡市运东大包围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实测资料,选用MIKE11数学模型构建研究区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以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为手段,拟定不同来水条件及引水规模下的活水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对研究区水动力条件及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畅流活水方案可改善运东大包围内水动力条件和水质状况,改善效果与外部来水条件及引水规模有关;通过白屈港线路引长江水入运东大包围,并适当增大引水规模,可达到水动力和水质改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流活水 来水条件 MIKE11模型 运东大包围
原文传递
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总体方案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岳晓红 李灿灿 +1 位作者 吴心艺 陶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年第9期15-19,31,共6页
随着常州市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城区排水以合流为主,且内部河道断头浜较多,水系沟通不畅,在近期控源截污难以快速显效的情况下,为满足城区河道水质迅速提升的需求,通过沿江水利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和... 随着常州市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城区排水以合流为主,且内部河道断头浜较多,水系沟通不畅,在近期控源截污难以快速显效的情况下,为满足城区河道水质迅速提升的需求,通过沿江水利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和新建换水工程的联合调度运行,研究并实施城区河道"畅流活水"方案,可有效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流活水 引排联合调度 水量水质模型 水环境
下载PDF
吴江区畅流活水提升水环境实施方案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金红珍 《中国水利》 2014年第22期33-34,共2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近年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河湖水环境不容乐观。本文探索了平原水网地区畅流活水、提升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方案,以此为类似地区河湖治理提供借鉴。一、基本情况吴江区位于太湖下游,河湖水系发达...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近年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河湖水环境不容乐观。本文探索了平原水网地区畅流活水、提升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方案,以此为类似地区河湖治理提供借鉴。一、基本情况吴江区位于太湖下游,河湖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全区总面积1 176 km^2(不含太湖水面积84.2 km^2),总水面率22.7%。区域内部以太浦河为界,涉及两大水系,以北属阳澄淀泖水系,以南属杭嘉湖浦南水系。全区大小河道2600多条,湖泊319个(不含太湖)。面积156,6km^2,其中列入省保护名录的湖泊有55个,面积108km^2,一般湖泊264个,面积48km^2。众多湖泊和河道承担全区的防洪、调蓄、供水、航运、养殖及景观休闲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流活水 改善水环境 方案研究 吴江区
下载PDF
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颖 贾玲玲 《科技资讯》 2017年第35期46-48,共3页
建设"畅流活水、不淹不涝"宜居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实施畅流活水工程,科学利用长江优质水源,优化水利工程调度,增加城区河道水动力条件,... 建设"畅流活水、不淹不涝"宜居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实施畅流活水工程,科学利用长江优质水源,优化水利工程调度,增加城区河道水动力条件,引清入城,提高城区河道水环境容量。同时采取控源截污、水系连通、畅流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多部门、各地区形成合力治水,共同推进城区水环境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流活水 改善水环境 方案研究 常州市运北主城
下载PDF
武澄锡低片畅流活水方案研究
11
作者 周锴 徐红 +1 位作者 张茜 刘俊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3期1-4,42,共5页
近年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河网整体水动力条件差、污染累积。因此,利用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以武澄锡低片区为研究区域,针对此区域河水动力条件弱、水体自净能力差等问题,以畅流活水提升骨干河网水动力条件为... 近年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河网整体水动力条件差、污染累积。因此,利用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以武澄锡低片区为研究区域,针对此区域河水动力条件弱、水体自净能力差等问题,以畅流活水提升骨干河网水动力条件为主要目标,模拟5种不同引水结构、不同水源地的调水方式,探究不同水源地引水对研究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水规模基本一致时,分布式活水方案的综合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工程集中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流活水 调水 不同水源 MIKE11模型 方案研究 武澄锡低片
下载PDF
常熟市“畅流活水”工程溢流堰设置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佳易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常熟市遵循"河网沟通、水体流动、科学引排、生态修复"的原则,通过实施"畅流活水"工程建设全市骨干水系连通调控体系。全面提升常熟市城区的防洪、除涝、排水能力,实现城区河网畅流活水、环境改善、水质稳定的目标... 常熟市遵循"河网沟通、水体流动、科学引排、生态修复"的原则,通过实施"畅流活水"工程建设全市骨干水系连通调控体系。全面提升常熟市城区的防洪、除涝、排水能力,实现城区河网畅流活水、环境改善、水质稳定的目标。本文以常浒河溢流堰工程为例,介绍了溢流堰的设置及在"畅流活水"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流活水 水系 溢流堰 水环境
下载PDF
太湖流域“畅流活水”工程溢流堰应用分析
13
作者 谢柯阳 李振 《区域治理》 2020年第31期0023-0023,共1页
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畅流活水”工程溢流堰的应用为分析对象,研究活水方案与管理方法对城区河道水体流动性和水质的改善作用,分析溢流堰对太湖流域河道局部水域的影响,研究河道水质与水环境改善的序时进度等方面,进而探讨“畅流活水”... 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畅流活水”工程溢流堰的应用为分析对象,研究活水方案与管理方法对城区河道水体流动性和水质的改善作用,分析溢流堰对太湖流域河道局部水域的影响,研究河道水质与水环境改善的序时进度等方面,进而探讨“畅流活水”工程溢流堰对城市河道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畅流活水 溢流堰 改善水质
下载PDF
不同控源截污水平下平原圩区活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澍 柳志亮 +2 位作者 陈瑶雪 李俊龙 王安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1,100,共6页
平原圩区河网普遍存在水动力不足、自净能力弱的特点,水环境问题突出。控源截污和畅流活水是平原圩区河网常用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但大规模控源截污技术条件困难,实施周期较长;畅流活水虽见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因此需两者配合进行。以无锡... 平原圩区河网普遍存在水动力不足、自净能力弱的特点,水环境问题突出。控源截污和畅流活水是平原圩区河网常用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但大规模控源截污技术条件困难,实施周期较长;畅流活水虽见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因此需两者配合进行。以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为研究区,建立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探究不同截污水平下活水调度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活水调度方式对区域河道水环境影响不同,部分调度方式甚至会使河道水质恶化;控源截污能有效提升全断面水质;当控源截污和畅流活水两种措施结合时,改善效果超过单一手段,且能改善因调度而导致的水质恶化现象。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及其他平原圩区河网有效全面地治理水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源截污 畅流活水 水质改善 平原圩区
下载PDF
基于同步原型观测的水质改善效果敏感性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国庆 范子武 +2 位作者 王波 柳杨 王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将无锡运东大包围调水试验过程划分为背景期、调度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通过长系列河网水动力-水质多要素同步原型观测,获得河网干支流水动力特性,掌握不同控制断面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水动力过程对不同水质指标改善的敏感性。在此... 将无锡运东大包围调水试验过程划分为背景期、调度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通过长系列河网水动力-水质多要素同步原型观测,获得河网干支流水动力特性,掌握不同控制断面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水动力过程对不同水质指标改善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引水流量、汊道分流比、河网流速、水位以及水质改善幅度控制阈值,论证白屈港-严埭港-转水河-环城河-古运河沿线主引水通道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构建区域精细化河网水动力模型,在模型率定验证基础上模拟了高水位单通道自引泵排、低水位单通道泵引泵排、双通道自引泵排运行方案,比选了不同生态补水方案的水动力与水质效果,为无锡运东大包围畅流活水方案制定提供了研究方法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观测 河网模型 生态补水 畅流活水 水动力 水质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城市圩区水环境多因素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默蕾 俞芳琴 刘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7,共4页
城市圩区河道一般自然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低,普遍存在水环境恶化问题。研究区东亭街道属于无锡市运东大包围内的圩中圩,具备城市圩区的一般特征,且生活污染排放量大,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通过MIKE 11模型,以氨氮为控制目标,着眼于研究... 城市圩区河道一般自然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低,普遍存在水环境恶化问题。研究区东亭街道属于无锡市运东大包围内的圩中圩,具备城市圩区的一般特征,且生活污染排放量大,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通过MIKE 11模型,以氨氮为控制目标,着眼于研究区内部控源截污水平、研究区外围水体水质和畅流活水3种因素,模拟分析在改善其中1个或多个因素时的氨氮浓度削减率,评价3因素对研究区水环境的影响比重。结果显示,3因素中外围水质对研究区水环境的影响最大,当外围水质提升至Ⅳ类时,氨氮削减率为67.3%;其次,当内部截污水平提高至98%时,氨氮削减率为53.6%;最后为畅流活水手段(Ⅳ类水水源6 m^3/s),氨氮削减率为50.3%。当同时改善2个及以上因素时对水环境改善具有叠加作用,最高可使氨氮浓度削减85.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区水环境 MIKE 11模型 外围水质 中心城区 控源截污 畅流活水 氨氮削减率
下载PDF
常熟市常浒河枢纽工程应用比选分析
17
作者 沈翔 吴有宝 徐佳易 《江西水利科技》 2017年第4期285-288,共4页
随着常熟市"畅流活水"工程规划方案的不断落实,常熟市逐步建成骨干水系连通调控体系,进而全面提升主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本文以常熟市常浒河枢纽工程为例,阐述了其作为城区防洪大包围骨干工程的重要性,并通过工程选址、闸... 随着常熟市"畅流活水"工程规划方案的不断落实,常熟市逐步建成骨干水系连通调控体系,进而全面提升主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本文以常熟市常浒河枢纽工程为例,阐述了其作为城区防洪大包围骨干工程的重要性,并通过工程选址、闸门和水泵选型,分析了科学合理性,为今后实施的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熟市 畅流活水 防洪大包围 水利枢纽
下载PDF
无锡市锡山区城市生态配水的实践与思考
18
作者 曾磊 陈新峰 夏超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1年第7期85-87,共3页
城市生态配水是提高区域河网水系水动力条件、提高河湖自净能力的一种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紧张及国家的重视,城市生态配水(畅流活水)研究变得越发迫切和重要。本文以无锡市锡山区水环境研究为依托,对全区的水环境治理、畅流... 城市生态配水是提高区域河网水系水动力条件、提高河湖自净能力的一种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紧张及国家的重视,城市生态配水(畅流活水)研究变得越发迫切和重要。本文以无锡市锡山区水环境研究为依托,对全区的水环境治理、畅流活水进行科学的实践和研究,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配水 河湖自净 畅流活水 水环境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