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付宇 王洋 蔡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3,共13页
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因具有高孔隙率、低体积密度、高比表面积、低热导率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治理、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界面相容性,介绍了传热机制... 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因具有高孔隙率、低体积密度、高比表面积、低热导率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治理、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界面相容性,介绍了传热机制,力学性能增强机制以及界面相容性黏合机制,考虑到不同纤维的体积分数和纤维的多尺度即不同纤维直径(长径比)和纤维之间的孔隙直径,总结了不同纤维嵌入对复合材料最终性能的影响。最后,针对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改善力学性能以及材料界面结合等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纤维 热学 力学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AC531树脂与胶膜界面相容性研究
2
作者 翟全胜 苗春卉 +3 位作者 崔海超 张晨乾 赵艳文 叶宏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3,95,共8页
本文采用J-116B胶黏剂和J-375胶黏剂,通过共固化的成型方式制备了胶接试样,并对胶接试样进行了湿热加速老化,测试了老化前后胶接试样的拉伸剪切性能,并分析了性能差异原因及界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AC531树脂与J-375胶黏剂之间的界面相... 本文采用J-116B胶黏剂和J-375胶黏剂,通过共固化的成型方式制备了胶接试样,并对胶接试样进行了湿热加速老化,测试了老化前后胶接试样的拉伸剪切性能,并分析了性能差异原因及界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AC531树脂与J-375胶黏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优于AC531树脂与J-116B胶黏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这是由于AC531树脂与J-375胶黏剂固化反应工艺窗口重合度更高,两者的表观活化能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相容性 共固化 湿热老化 反应热力学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废橡胶粉/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界面相容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瓮子良 冯予星 +2 位作者 伍社毛 吴卫东 张立群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研究了用改性剂和界面相容剂来强化废橡胶粉与高密度聚乙烯之间界面结合的效果。对废橡胶粉/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热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形态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相容剂和改性剂的加入增强了共混物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了... 研究了用改性剂和界面相容剂来强化废橡胶粉与高密度聚乙烯之间界面结合的效果。对废橡胶粉/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热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形态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相容剂和改性剂的加入增强了共混物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了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粉 高密度聚乙烯 热塑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黄丽婕 周雷 +3 位作者 王晓彤 刘明 蔡园园 陈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2,共5页
植物纤维与塑料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是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的一大重点,本文从化学,物理和助剂三方面综述了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最后指出了木塑复合材料发展中的问题并对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化学法 物理法 辅助试剂
下载PDF
MAH改性方法对淀粉/聚乳酸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左迎峰 吴义强 +3 位作者 顾继友 佘佳荣 郭鑫 江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1-45,共5页
以玉米淀粉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马来酸酐(MAH)为改性剂,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淀粉/PLA复合材料。研究了MAH分别作为增容剂和淀粉酯化剂这两种改性方法对淀粉/PLA相容性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熔融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进行了测试... 以玉米淀粉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马来酸酐(MAH)为改性剂,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淀粉/PLA复合材料。研究了MAH分别作为增容剂和淀粉酯化剂这两种改性方法对淀粉/PLA相容性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熔融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进行了测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都证明,MAH与原淀粉先进行干法酯化改性再与PLA复配制得酯化淀粉/PLA复合材料,比MAH作为增容剂直接添加制得原淀粉/MAH/PLA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受界面相容性提高程度的影响,酯化淀粉/PLA复合材料的熔融加工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水性能都优于原淀粉/MAH/PLA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酯化淀粉 马来酸酐 聚乳酸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正弦脉动流场对PP/EPDM共混物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瞿金平 俞国华 +2 位作者 曹贤武 刘国强 何光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23,共3页
使用自行设计的恒速型毛细管动态流变仪进行PP/EPDM共混物的动态挤出 ,通过DSC测试共混物的熔点 ,运用Huggins参数对界面状况进行表征。发现共混物的相容性与正弦脉动流场的频率、振幅呈现一定的响应规律。正弦脉动流场促进了大分子链... 使用自行设计的恒速型毛细管动态流变仪进行PP/EPDM共混物的动态挤出 ,通过DSC测试共混物的熔点 ,运用Huggins参数对界面状况进行表征。发现共混物的相容性与正弦脉动流场的频率、振幅呈现一定的响应规律。正弦脉动流场促进了大分子链段之间的穿插运动 ,使得分散相分布更为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脉动流场 PP EPDM 界面相容性 穿插运动 增容作用 聚丙烯 聚合物共混物
下载PDF
改善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界面相容性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丽 冯绍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78,共4页
简要介绍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其影响因素,着重介绍国内外改善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界面相容性的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热塑性塑料的改性及加入第三组分,展望了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复合... 简要介绍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其影响因素,着重介绍国内外改善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界面相容性的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热塑性塑料的改性及加入第三组分,展望了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塑料 植物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表面改 增容剂
下载PDF
秸秆/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学锋 邹丹 +2 位作者 陈倩文 吴楚 江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2,4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改性秸秆板界面相容性方面的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分析了影响板材界面相容性的影响因素。目前改进的方法主要包括:秸秆纤维的表面处理,如简单的物理破碎、化学试剂的浸润或接枝、生物酶的降解等;添加合适的界面改性剂以及... 综述了国内外在改性秸秆板界面相容性方面的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分析了影响板材界面相容性的影响因素。目前改进的方法主要包括:秸秆纤维的表面处理,如简单的物理破碎、化学试剂的浸润或接枝、生物酶的降解等;添加合适的界面改性剂以及胶黏剂对秸秆纤维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板 表面改 界面相容性
原文传递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玉桂 任元林 +1 位作者 董二莹 金银山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针对由木质纤维材料与塑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WPC),对其木纤维与塑料相容性及加工工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体改性、增强体改性、偶联剂的使用等界面结合方法和传统工艺改善以及加筋增强、微孔发泡等新兴... 针对由木质纤维材料与塑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WPC),对其木纤维与塑料相容性及加工工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体改性、增强体改性、偶联剂的使用等界面结合方法和传统工艺改善以及加筋增强、微孔发泡等新兴工艺对WPC机械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自主创新性等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机械 界面相容性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聚乳酸/纳米纤维素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刚 王华峰 +1 位作者 张朝阁 江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2,63,共4页
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可生物降解,但其界面相容性差,影响机械性能。介绍了改善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前景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纤维素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含液晶聚合物的原位复合材料中界面相容性的改善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军 何嘉松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19,共10页
综述了近年来含液晶聚合物的原位复合材料中增容技术的一些进展 ,主要讨论了四种增容技术 ,即加入具有增容作用的第三组分 ;在分散相液晶聚合物主链上引入与基体树脂主链中相同或相似的单元 ;酯交换反应和多元共混技术。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液晶聚合物 增容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改性玉米秸秆粉界面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雅丽 高绵红 +1 位作者 曹强 刘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221-224,共4页
通过4%硅烷偶联剂对玉米秸秆粉表面改性,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不同润湿液在其表面的接触角,由Washburn方程和Owens-wendt-Kaelble途径计算玉米秸秆粉的表面张力及其分量。结果表明,在加工温度下高密度聚乙烯(HDPE)液体表面张力(31.2 mN... 通过4%硅烷偶联剂对玉米秸秆粉表面改性,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不同润湿液在其表面的接触角,由Washburn方程和Owens-wendt-Kaelble途径计算玉米秸秆粉的表面张力及其分量。结果表明,在加工温度下高密度聚乙烯(HDPE)液体表面张力(31.2 mN/m)低于改性玉米秸秆粉的值(22.20 mN/m),表明HDPE更易在改性玉米秸秆粉表面铺展;同时,改性玉米秸秆粉其极性分量由未改性时22.20 mN/m降低为3.51 mN/m,在与热塑性塑料复合时,它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表面接触角 表面张力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竹材与高密度聚乙烯界面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大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2,137,共5页
以竹片、竹粉、竹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石蜡油、质量分数为5%的H_2O_2、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分数为5%的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邻苯二甲酸酐乙醇溶液、热处理等方式对其进行预处理,通过对不同处理方法所... 以竹片、竹粉、竹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石蜡油、质量分数为5%的H_2O_2、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分数为5%的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邻苯二甲酸酐乙醇溶液、热处理等方式对其进行预处理,通过对不同处理方法所得试样的平面拉伸强度和胶合强度的考察分析,发现具有合适比表面积的竹纤维与PE–HD具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并且经过预处理后竹纤维与PE–HD的相容性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另外,质量分数为5%的H_2O_2和质量分数为5%的邻苯二甲酸酐乙醇溶液,对竹材与PE–HD的界面相容性改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高密度聚乙烯 界面相容性 平面拉伸强度 胶合强度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东 黄涛 +2 位作者 雷文 徐金宝 景露 《上海建材》 2012年第6期13-14,共2页
近年来,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简称WPC)已经成为国内外环保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木塑复合材料是以塑料为基体材料,以木质纤维或木粉为增强材料或填料,通过适当的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有许多优... 近年来,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简称WPC)已经成为国内外环保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木塑复合材料是以塑料为基体材料,以木质纤维或木粉为增强材料或填料,通过适当的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有许多优点,主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能好、耐化学腐蚀、成本低、有类似木质外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尺寸稳定 木质纤维 耐化学腐蚀 基体材料 增强材料
下载PDF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萌 王丽娟 《涂料涂装与电镀》 2006年第1期16-21,共6页
有关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的界面问题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使材料达到一个很好的刚性,在纤维与基体之间保持尽量小的界面作用力对于陶瓷纤维增强Si—C—O复合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在纤维界面上涂层有利于减小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涂层处... 有关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的界面问题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使材料达到一个很好的刚性,在纤维与基体之间保持尽量小的界面作用力对于陶瓷纤维增强Si—C—O复合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在纤维界面上涂层有利于减小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涂层处理后的Si—C—O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比一般无涂层的复合材料高5倍。在介质涂层、基体、以及涂层与纤维间的三相物质中避免化学反应的发生。目前,可利用化学相容性的原理对涂层纤维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碳化硅 纤维涂层
下载PDF
改进竹纤维/NR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探究
16
作者 张青海 汪扬涛 曾安蓉 《莆田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0-65,共6页
为提高竹纤维与天然橡胶(NR)的相容性,采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钝化竹纤维表面亲水性基团,通过偶联剂处理竹纤维与NR的相容性,制得竹纤维/NR复合材料。研究了Na OH浓度、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竹纤维粒径及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无... 为提高竹纤维与天然橡胶(NR)的相容性,采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钝化竹纤维表面亲水性基团,通过偶联剂处理竹纤维与NR的相容性,制得竹纤维/NR复合材料。研究了Na OH浓度、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竹纤维粒径及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无转子硫化仪、扫描电镜(SEM)、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0.50%、硅烷偶联剂用量为竹纤维2.5%、竹纤维粒径为140目、竹纤维用量为10份时,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4.33 MPa,断裂伸长率为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天然橡胶(NR) 湿法改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叶凡 梁耕源 +2 位作者 尹昌平 吴楠 安少杭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0年第3期43-50,共8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轻质以及可设计性强等性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纤维增强相与树脂基体两相间的界面相容性是决定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加工工艺的关键因素。综述了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界面元素和化学键...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轻质以及可设计性强等性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纤维增强相与树脂基体两相间的界面相容性是决定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加工工艺的关键因素。综述了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界面元素和化学键、界面剪切强度、界面微观形貌等4项评估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测试方法,实现对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相容性 浸润 界面元素和化学键 界面剪切强度 界面微观形貌
下载PDF
木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俊秀 徐醉 +1 位作者 朱礼智 刘川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4年第11期15-18,共4页
分析了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总结了木塑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界面增容
下载PDF
增容剂对CL/HDPE共混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19
作者 殷怡琳 邸明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为充分利用木质素可再生资源,以木质素磺酸钙(CL)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通过挤出成型法制备了CL/HDPE共混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万能力学试验机、动态机械分析仪(DMA)等多种表征... 为充分利用木质素可再生资源,以木质素磺酸钙(CL)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通过挤出成型法制备了CL/HDPE共混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万能力学试验机、动态机械分析仪(DMA)等多种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钠共聚物(Surlyn8920)等不同增容剂对CL/HDPE共混材料界面相容性、热性能、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的加入改善了CL/HDPE共混材料的相容性,提高了共混材料的性能。四种增容剂中,以Surlyn8920对CL/HDPE共混材料的相容性改善效果最优。相比于纯HDPE和未添加增容剂的CL/HDPE共混材料,添加5 phr Surlyn8920的CL/HDPE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2.3%和8.4%,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提高了11.7、4.7℃。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能的改善源于Surlyn 8920增容剂与CL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和氢键作用,这也为利用木质素磺酸盐改性聚合物,提高木质素磺酸盐的附加值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钙 高密度聚乙烯 共混 界面相容性 增容剂
下载PDF
MIL-53填充PEBA混合基质膜界面相容性的分子模拟
20
作者 李申辉 毛恒 +2 位作者 徐李昊 石英贤 赵之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2,共11页
混合基质与高分子间界面相容性的优劣,是决定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实验手段,无法在分子水平空间尺度下可视化表征混合基质与高分子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手段,首先模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醚... 混合基质与高分子间界面相容性的优劣,是决定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实验手段,无法在分子水平空间尺度下可视化表征混合基质与高分子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手段,首先模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基质的结构性质,如密度、XRD等,并与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验值接近,表明了力场参数的合理性.随后,计算了PEBA基质的分子模型在良溶剂糠醛及不良溶剂水中的溶胀,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了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进而,模拟计算了PEBA基质与金属有机框架MIL-53的界面相容性.结果表明,不同孔尺寸的MIL-53与PEBA接触时,通过无机-有机界面的可视化分析,得知PEBA与宽孔MIL-53及窄孔MIL-53皆不会形成界面缺陷,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此外,宽孔MIL-53与PEBA接触时,PEBA分子链会进入MIL-53的孔道中;而窄孔的MIL-53与PEBA接触时,PEBA仅停留在MIL-53表面而无法进入MIL-53的孔道中,提示MIL-53的呼吸效应会影响混合基质膜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膜 界面相容性 分子动力学 MIL-53 PEB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