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1
作者 滕应 骆永明 +1 位作者 沈仁芳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3-1340,共8页
近年来,中国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十分突出,已成为土壤环境治理修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多介质界面是控制场地系统复合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此,开展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 近年来,中国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十分突出,已成为土壤环境治理修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多介质界面是控制场地系统复合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此,开展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研究,对于认知场地污染成因与治理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我国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原理的研究思路与重点方向,以推动我国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土壤 地下水 污染物 多介质 界面过程 调控原理
下载PDF
MODS耦合关系的界面过程及其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让会 张慧芝 +2 位作者 赵振勇 黄俊芳 孙洪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 (MODS)的耦合关系 ,通过系统之间以及要素之间界面的过程表现出来。系统界面上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分布特点、变化特征、作用方式与相互关系 ,直接制约着MODS的结构与功能。干旱区一定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条件... 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 (MODS)的耦合关系 ,通过系统之间以及要素之间界面的过程表现出来。系统界面上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分布特点、变化特征、作用方式与相互关系 ,直接制约着MODS的结构与功能。干旱区一定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条件下 ,SPAC中水分的变化与水热耦合关系 ,成为MODS时空特征与过程模拟研究的重要方向。山地 -绿洲系统界面的特征 ,绿洲 -荒漠过渡带的生态过程以及MODS综合体的界面过程 ,都离不开水分、土壤、空气等介质 ,而水是干旱区自然环境综合体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及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研究系统耦合及其界面过程对于生态系统的综合调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S 耦合关系 界面过程 SPAC LUCC
下载PDF
乳山湾邻近海域有机碳的分布与底界面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臧家业 赵晨英 +4 位作者 刘军 谢琳萍 王以斌 张爱军 冉祥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9-1102,共14页
根据2009年和2014年夏季在乳山湾口及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夏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底界面过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夏季乳山湾近海水体溶解有机碳(DOC)含量介于0.70~3.19mg/L之间,平均值为1.80mg/L;DOC的平均值在... 根据2009年和2014年夏季在乳山湾口及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夏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底界面过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夏季乳山湾近海水体溶解有机碳(DOC)含量介于0.70~3.19mg/L之间,平均值为1.80mg/L;DOC的平均值在8月最高,7月与9月次之,6月最低;2014年8月份DOC的变化范围为1.79~15.2mg/L,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范围为0.04~1.33mg/L;水体有机碳的分布受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以及潮汐的显著影响.研究区域夏季颗粒有机碳(POC)的沉降通量为(25±0.8)g/m^2,约占初级生产固碳量的66%;沉积物上层(0~4cm)间隙水中DOC的浓度是沉积物上覆水的8~9倍,DOC在沉积物—水界面存在向上覆水释放的现象;乳山湾湾口DOC交换通量为14.4–97g/(m^2·a),占水体存量的1.1%~13.4%.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乳山湾及其近海有机碳的构成与循环收支过程,是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有超过50%的有机碳会随潮流输送到外海,显示潮流在有机碳输送中巨大作用;沉积物-水界面DOC的交换会影响底界面有机碳的收支与循环过程,有机碳的收支表明研究海域底界面有机碳的降解所产生的溶解有机碳是水体DOC的重要来源,最终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碳其埋藏量约占初级生产的13%;相对较低的溶解氧水平可能会增加DOC的交换通量,影响碳在陆架边缘海的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有机碳 通量 初级生产 界面过程
下载PDF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运行的界面过程研究 被引量:91
4
作者 刘昌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73,共8页
本文从水文循环的微观角度出发,针对大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中的水分运行与转化,研究了SPAC各界面上水分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旨在通过各界面上水分运行与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探索各界面水分、能量通量的计算... 本文从水文循环的微观角度出发,针对大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中的水分运行与转化,研究了SPAC各界面上水分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旨在通过各界面上水分运行与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探索各界面水分、能量通量的计算与人工调控的可能途径,为农业节水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3年~1997年),所述内容主要根据近3年来在河北栾城与山东禹城两个台站取得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与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运行 界面过程 土壤-植物-大气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界面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明月 崔爽 李萍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10期2039-2041,2045,共4页
抗生素巨大的生产和消费量导致其对土壤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其土壤环境界面过程更是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主要阐述在土壤界面过程中抗生素的吸附解吸过程和降解过程,同时,对抗生素在土壤界面过程的研究方向迚行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土壤界面过程 抗生素 吸附解吸 降解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营养盐的赋存形态及其界面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向速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208,共5页
湖泊沉积物是氮、磷等营养盐的重要储存库,是水域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同时亦是上覆水体营养盐的重要来源,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贡献。研究湖泊沉积物营养盐的赋存形态及其界面过程,对掌握氮、磷营养盐在沉积物与... 湖泊沉积物是氮、磷等营养盐的重要储存库,是水域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同时亦是上覆水体营养盐的重要来源,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贡献。研究湖泊沉积物营养盐的赋存形态及其界面过程,对掌握氮、磷营养盐在沉积物与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揭示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湖泊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的赋存形态及其界面过程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营养盐 赋存形态 界面过程
下载PDF
北极海气界面过程数值模拟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响 吴辉碇 +2 位作者 杨清华 隋翠娟 李琰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40,共7页
采用Colorado州立大学ARCSCM(Arctic Single-Column Model)极地柱模式,对北极表面能量平衡和低层大气结构进行模拟试验,并将模拟结果与SHEB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模式中的云物理过程参数化以及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不同... 采用Colorado州立大学ARCSCM(Arctic Single-Column Model)极地柱模式,对北极表面能量平衡和低层大气结构进行模拟试验,并将模拟结果与SHEB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模式中的云物理过程参数化以及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对北极地区海气界面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RCSCM模式能够模拟北极表面辐射与能量平衡的物理过程,而对于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其模拟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界面过程 ARCSCM 模式敏感性试验 北极地区
下载PDF
铊在水-沉积物界面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悦鑫 程方 +2 位作者 门彬 何怡 王东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47-2054,共8页
铊(Tl)是世界上公认的13种优先控制的金属污染物之一.金属冶炼以及煤炭燃烧等工业活动是Tl污染物进入环境介质的主要原因.本文分别介绍了Tl在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态,及矿(岩)石、天然有机物、水生生物对Tl的赋存形态和归趋的影响... 铊(Tl)是世界上公认的13种优先控制的金属污染物之一.金属冶炼以及煤炭燃烧等工业活动是Tl污染物进入环境介质的主要原因.本文分别介绍了Tl在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态,及矿(岩)石、天然有机物、水生生物对Tl的赋存形态和归趋的影响,分析了当前Tl污染界面化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今后研究Tl的水-沉积物界面过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赋存形态 分布 迁移 界面过程
原文传递
红层软岩软化的界面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翠英 黄思宇 +1 位作者 刘镇 陆仪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89-3196,3206,共9页
红层软岩灾变和界面上的水-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研究界面过程对于揭示其灾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红层软岩软化的研究主要是宏观唯象特征的研究,红层软岩软化界面过程的研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针对这一问... 红层软岩灾变和界面上的水-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研究界面过程对于揭示其灾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红层软岩软化的研究主要是宏观唯象特征的研究,红层软岩软化界面过程的研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红层软岩软化界面过程的特征,水-岩界面上的软岩颗粒不断溶解,水在软岩中扩散,形成新的水-岩界面,基于此建立软岩系统标准熵对软岩软化进行表征,发现软岩系统标准熵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与软岩软化崩解具有一致性;同时,利用菲克扩散定律构建软岩软化界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水-岩界面的生成规律;最后在红层软岩的DEM-CFD(离散元-计算流体力学耦合)模型中,软岩软化过程颗粒连接断裂代表水-岩界面的生成,对比界面过程动力学模型,取得较好的拟合结果。该研究结果对软岩软化界面过程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 软化 界面过程 动力学模型 DEM-CFD
原文传递
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过程的分析
10
作者 杜云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4期51-51,共1页
近年来,在成本低、轻薄柔软等优点的作用下,有机太阳能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研究,界面过程的研究是有机太阳能研究中的重点,通过界面过程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在文章... 近年来,在成本低、轻薄柔软等优点的作用下,有机太阳能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研究,界面过程的研究是有机太阳能研究中的重点,通过界面过程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在文章中,重点分析了有机太阳能界面过程,旨在切实的提升光电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界面过程 光电转化效率
下载PDF
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界面过程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敏 胡培良 +2 位作者 舒心 包姗 周虹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2年第4期96-102,共7页
土壤镉砷复合污染修复是近年来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我国镉砷复合污染分布区往往与水稻主产区重合,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本文概述了我国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的现状与镉砷在土壤固相界面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子,就... 土壤镉砷复合污染修复是近年来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我国镉砷复合污染分布区往往与水稻主产区重合,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本文概述了我国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的现状与镉砷在土壤固相界面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子,就国内外土壤镉砷调控技术,特别是水分管理、功能材料钝化和植物萃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指出全面理解镉砷土壤固相界面化学行为是选择调控手段的基础和前提,并提出了镉砷土壤复合污染修复的主要措施,阐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镉砷复合污染 界面过程 形态调控
下载PDF
饮用水生产中有机微污染物和微生物引发纳滤膜污染的微界面过程研究
12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有机微污染物 界面过程 膜污染 微生物 饮用水 纳滤 引发 生产
下载PDF
第六届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国际研讨会
13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4期104-104,共1页
会议背景介绍: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国际研讨会"已先后分别于荷兰(1997)、匈牙利(2002)、德国(2004)、西班牙(2006)和日本(2008)召开了5届。该系列会议得到了国际胶体协会的大力支持,并且已经成为胶体、界面化学及环境污染控制等多... 会议背景介绍: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国际研讨会"已先后分别于荷兰(1997)、匈牙利(2002)、德国(2004)、西班牙(2006)和日本(2008)召开了5届。该系列会议得到了国际胶体协会的大力支持,并且已经成为胶体、界面化学及环境污染控制等多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国际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控制 界面过程 国际研讨会 背景介绍 界面化学 科研工作者 匈牙利 西班牙 学科领域 胶体
下载PDF
第六届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国际研讨会
14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1期137-137,共1页
会议背景介绍: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国际研讨会"已先后分别于荷兰(1997)、匈牙利(2002)、德国(2004)、西班牙(2006)和日本(2008)召开了5届。该系列会议得到了国际胶体协会的大力支持,并且已经成为胶体、
关键词 污染控制 界面过程 国际研讨会 背景介绍 匈牙利 西班牙 会议 胶体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某铅锌矿开采区土壤镉的污染及有关界面过程 被引量:33
15
作者 周启星 任丽萍 +2 位作者 孙铁珩 宋玉芳 王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2,共3页
本文根据不同的采样设计 ,定量推算并证实了某铅锌矿区采矿裸露岩矿的加速风化过程、堆置于土壤上的采矿碎石和尾砂的雨水淋洗过程、采矿散发的含镉物质通过大气的回降过程以及有关的界面过程的存在 ,和对该矿区土壤镉污染的重要贡献 。
关键词 铅锌矿开采区 土壤 界面过程 镉污染 土壤健康质量
原文传递
植被界面过程(VIP)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昆 莫兴国 +2 位作者 林忠辉 张喜英 舒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7-394,共8页
为了提高植被界面过程(VIP)模型的预报能力,对VIP模型的一些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更新,包括基于相对生育期的根深动态、根系分布密度和比叶面积季节变化,使模型能从机理上更合理地描述作物同化物分配及土壤水分运动。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 为了提高植被界面过程(VIP)模型的预报能力,对VIP模型的一些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更新,包括基于相对生育期的根深动态、根系分布密度和比叶面积季节变化,使模型能从机理上更合理地描述作物同化物分配及土壤水分运动。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河北栾城冬小麦生长季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土壤水分模拟,并与相应时期的试验资料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VIP模型对土壤水分动态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效果更好,模型各状态变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界面过程(VIP)模型 土壤水分 叶面积指数 比叶面积 根深 根系分布
原文传递
界面非平衡氧传递过程动力学的解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晓军 松浦宏行 +1 位作者 月桥文孝 周国治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9-833,共5页
将氧通过界面反应在两相间的传递过程简化为界面化学反应和扩散传质两个步骤,对此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解析.得到了一个新的动力学模型.同时显示,反应过程中界面氧浓度随反应过程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这表明该界面反应是一个非平衡过程... 将氧通过界面反应在两相间的传递过程简化为界面化学反应和扩散传质两个步骤,对此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解析.得到了一个新的动力学模型.同时显示,反应过程中界面氧浓度随反应过程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这表明该界面反应是一个非平衡过程.应用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对几个体系的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符合很好,根据拟合的参数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初步讨论了模型参数的意义和对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过程 氧传递 非平衡 动力学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界面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君涛 方俊川 +1 位作者 苏航 孙世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56,共8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界面反应主要包括锂离子嵌入/脱出、溶剂化/去溶剂化、电解液分解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与变化等。这些过程直接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能源转换和储存的效率以及安全性能。运用红外光谱从分子水平上认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 锂离子二次电池界面反应主要包括锂离子嵌入/脱出、溶剂化/去溶剂化、电解液分解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与变化等。这些过程直接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能源转换和储存的效率以及安全性能。运用红外光谱从分子水平上认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各种界面反应过程并阐述其反应机理,有助于设计锂离子二次电池新体系、提升其性能并发展非水电解质理论。本文综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界面过程的红外光谱(FTIRS)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研究中非原位红外光谱、原位红外反射光谱和原位红外透射光谱方法的建立及其对界面反应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锂离子二次电池 界面过程
原文传递
植被界面过程(VIP)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莫兴国 刘苏峡 林忠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2-352,F0003,共2页
生态水文学是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式是研究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莫兴国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式(图1),是基于陆地生态... 生态水文学是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式是研究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莫兴国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式(图1),是基于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收支、水文循环和碳氮循环的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式。借助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已从单点尺度扩展到了流域和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动力学模式 界面过程 陆地生态系统 植被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 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特别选题: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 序
20
作者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共1页
关键词 环境过程 污染控制 界面过程 选题 大气污染化学 界面问题 水污染化学 科学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