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例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分析
1
作者 马雪莲 徐国营 +3 位作者 李晶华 杨保军 黄文燕 冯力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与卵巢畸胎瘤相关的患者起病、进展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抗NMDAR脑炎患者16例,患者同时患有卵巢畸胎瘤或相关病史,总结分...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与卵巢畸胎瘤相关的患者起病、进展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抗NMDAR脑炎患者16例,患者同时患有卵巢畸胎瘤或相关病史,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4.7±8.3)岁。10例有前驱症状;在回溯病史时发现所有患者均有精神行为异常,8例(50%)出现癫痫样发作;14例均发现有卵巢畸胎瘤(其中13例行手术剥除;1例6岁,发现微小畸胎瘤,未手术);1例畸胎瘤剥除术后3d发病,另1例4年前有畸胎瘤剥除病史,目前未发现复发,持续随访中;7例患者(43.75%)发现颅脑影像学异常;16例患者检测抗NMDAR抗体均为阳性,其中13例(81.25%)脑脊液呈强阳性;术后卵巢肿物病理显示13例(81.25%)为成熟性畸胎瘤,1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双侧畸胎瘤右侧为成熟畸胎瘤左侧为未成熟畸胎瘤;经过手术治疗及免疫治疗,14例(87.5%)预后良好,1例预后不良转回当地,1例转往外院。结论 临床上年轻女性可疑脑炎患者,应常规排查卵巢是否有肿瘤,若提示卵巢畸胎瘤,同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应进一步确诊是否为抗NMDAR脑炎,尽早手术治疗去除卵巢畸胎瘤,尽早开始一线治疗,有利于预后;若卵巢畸胎瘤术后患者发生精神行为异常或癫痫抽搐,应考虑诱发抗NMDAR脑炎可能;尽早确诊增加病因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畸胎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下载PDF
儿童卵巢畸胎瘤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鹏 刘琳 +1 位作者 朱荣坤 郝希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90-196,共7页
目的:了解儿童卵巢畸胎瘤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式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儿童卵巢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儿童卵巢畸胎瘤的临床特征。结果:85例卵巢畸胎瘤患儿中,56例(65.88%)以腹痛... 目的:了解儿童卵巢畸胎瘤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式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儿童卵巢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儿童卵巢畸胎瘤的临床特征。结果:85例卵巢畸胎瘤患儿中,56例(65.88%)以腹痛为就诊原因,腹部包块与查体发现均为9例,以月经不规律、腹胀、排尿困难等就诊11例。部分患儿的甲胎蛋白、CA199、CA125及癌胚抗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T (86.54%)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68.83%)检查。本组研究65例(76.47%)患儿行腹腔镜手术,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放手术。随访3例患儿复发,2例为成熟性畸胎瘤,1例2级IV期未成熟畸胎瘤,并伴有胸腔转移。结论:儿童卵巢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多样,需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多可获得较好的预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为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畸胎 儿童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徐科 路景绍 +3 位作者 常栋喆 刘如意 周良 侯广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81-382,共2页
目的 分析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60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根据患儿临床结局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单... 目的 分析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60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根据患儿临床结局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6个月,60例患儿中有9例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情况不受其性别及血AFP值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其诊断年龄、临床分型、肿瘤性状、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的影响(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年龄、临床分型、肿瘤性状、病理类型是影响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 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情况受其诊断年龄、临床分型、肿瘤性状、病理类型等因素影响,临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畸胎 腹腔镜辅助切除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包畸胎瘤1例
4
作者 何予姝 马斌 +3 位作者 潘婷 王刚 张敏红 王颜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02,共1页
孕妇29岁,孕1产0,孕23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胸腔占位;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孕23周胎儿超声:于三血管气管切面探及大血管旁1.3cm×1.2cm略高回声包块,形态规则,向上延伸至主动脉与上腔静脉间隙内,四腔心切面及矢状切面见包块向下... 孕妇29岁,孕1产0,孕23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胸腔占位;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孕23周胎儿超声:于三血管气管切面探及大血管旁1.3cm×1.2cm略高回声包块,形态规则,向上延伸至主动脉与上腔静脉间隙内,四腔心切面及矢状切面见包块向下达右心房后方(图1A);CDFI于包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于室间隔膜周部探及宽2mm过隔血流束,心室水平见右向左分流(图1B)。超声诊断:心包畸胎瘤可能性大;可疑室间隔缺损。孕妇选择引产。胎儿标本心脏右后方见1.4cm×1.2cm×1.0cm包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晰(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畸胎 心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颅后窝畸胎瘤的影像及临床特点分析
5
作者 李锐 张茂柏 +3 位作者 李志兵 梁廷宇 霍恺 郝解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后颅窝畸胎瘤的影像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颅后窝畸胎瘤病人的CT、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病变位于小脑蚓部4例,右桥脑小脑角1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4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分析后颅窝畸胎瘤的影像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颅后窝畸胎瘤病人的CT、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病变位于小脑蚓部4例,右桥脑小脑角1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4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均提示:成熟囊性畸胎瘤。术后症状大多缓解,术后发生无菌性脑炎1例,癫痫伴精神异常1例,共济失调加重1例。5例病人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5年,1例复发。结论颅后窝畸胎瘤非常罕见,多发生于中线部位,典型者有特异的影像表现,非典型者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结果。显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 颅后窝 影像学特点 磁共振成像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珊 张萌 +5 位作者 徐欣 廖丽鑫 孙明军 马海燕 张海滨 郭钰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38-3043,3050,共7页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是卵巢畸胎瘤的罕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免疫治疗,但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多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易...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是卵巢畸胎瘤的罕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免疫治疗,但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多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易误诊及漏诊,需妇科和神经内科医生共同诊断及治疗。本文综述了NMDAR的结构和功能,归纳了既往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复发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畸胎 抗NMDAR受体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儿童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周刚 孙剑瑞 +1 位作者 杜伟 麻来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AT/RT的诊断及治疗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AT/RT患儿的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AT/RT中<... 目的探讨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AT/RT的诊断及治疗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AT/RT患儿的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AT/RT中<2岁的患儿6例(60%),>2岁的患儿4例(40%);镜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6例。其中2例>3岁的患者接受放化疗处理。所有患者随访2~12个月,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复查头颅MRI均不同程度原位复发,其中1例发生脑膜转移及椎管内转移,1例伴发肺部转移,2例因原位复发和脑内转移而再次手术。结论AT/RT临床发病率低,临床多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治疗方法为手术联合放化疗,诊断仍依赖病理诊断,目前仍无标准放化疗方案,该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预后差,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1例
8
作者 杨永俊 曹妍 +1 位作者 张敏鸽 谢继承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72-73,共2页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是一种极少见的具有畸胎瘤及癌肉瘤成分的鼻腔鼻窦混合性高度恶性肿瘤,各成分混合存在,但比例及成熟度不同,多位于筛窦、上颌窦、嗅裂部及鼻腔上部,易侵犯周边组织及远处转移。本文报道1例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患者,旨...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是一种极少见的具有畸胎瘤及癌肉瘤成分的鼻腔鼻窦混合性高度恶性肿瘤,各成分混合存在,但比例及成熟度不同,多位于筛窦、上颌窦、嗅裂部及鼻腔上部,易侵犯周边组织及远处转移。本文报道1例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患者,旨在了解相关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畸胎 肉瘤
下载PDF
一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鳞癌变合并对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伴盆腔广泛转移1例
9
作者 王亚霓 胡建功 +1 位作者 刘蓉 史维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2,共2页
患者女性,74岁,绝经34年,因腹胀6个月就诊于外院,外院B超检查显示子宫后方、左附件均见低回声包块。为进一步检查,2022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患者入院,血液检查发现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A153、SCC、HE均升高,高度... 患者女性,74岁,绝经34年,因腹胀6个月就诊于外院,外院B超检查显示子宫后方、左附件均见低回声包块。为进一步检查,2022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患者入院,血液检查发现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A153、SCC、HE均升高,高度怀疑卵巢恶性肿瘤。2022年4月于本院行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左侧卵巢增大,直径约8 cm,送冰冻病理检查显示左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遂行扩大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多病灶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性囊性畸胎 鳞癌变 高级别浆液性腺癌
下载PDF
肝囊性成熟型畸胎瘤1例
10
作者 尚晓情 郑学超 +3 位作者 孟祥华 李景 张璐瑶 陈英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病例女,17岁,体检发现肝内占位2年就诊于我院,无发热、腹痛、腹胀等不适。患者发病以来体质量未见明显减低,月经周期不规律,贫血(血红蛋白78g/dL)。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AFP4.860ng/mL和CA19-910.690u/mL均未见升高,余常规检查无异常... 病例女,17岁,体检发现肝内占位2年就诊于我院,无发热、腹痛、腹胀等不适。患者发病以来体质量未见明显减低,月经周期不规律,贫血(血红蛋白78g/dL)。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AFP4.860ng/mL和CA19-910.690u/mL均未见升高,余常规检查无异常。外院腹部超声示肝脏轮廓清晰,包膜完整,肝内可见稍强回声,大小约84mm×64mm,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1例并文献分析
11
作者 陈一之 刘天凤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832-2836,共5页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为卵巢的良性肿瘤,而恶变是其一种罕见并发症。本文讨论了一位82岁老年女性,CT显示双侧卵巢见混杂密度肿块,大者位于右侧,大小约126 × 110 × 87 mm,最初以盆腔肿物收入院。术后病理结果为畸胎瘤恶变为高...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为卵巢的良性肿瘤,而恶变是其一种罕见并发症。本文讨论了一位82岁老年女性,CT显示双侧卵巢见混杂密度肿块,大者位于右侧,大小约126 × 110 × 87 mm,最初以盆腔肿物收入院。术后病理结果为畸胎瘤恶变为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大片坏死。根据该病例,进行了相关文献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成熟性畸胎 恶变 肿瘤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诊治巨大骶尾部畸胎瘤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林敏洁 郑珂 +1 位作者 叶淑敏 李竞延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骶尾部畸胎瘤(SCT)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围产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使得其宫内诊断和后续治疗成为一个挑战。我院在多学科联合诊治团队模式指导下诊治胎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1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骶尾部畸胎瘤(SCT)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围产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使得其宫内诊断和后续治疗成为一个挑战。我院在多学科联合诊治团队模式指导下诊治胎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1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历摘要孕妇35岁,孕5产1,因“停经36^(+6)周,发现胎儿骶尾部囊实性占位3月余”于2022年10月17日收入我院治疗。孕妇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月1日,预产期11月8日;孕期产检胎儿颈项透明层未见异常,唐氏筛查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骶尾部畸胎 产前诊断 联合诊治团队 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
下载PDF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累及额叶两例
13
作者 叶培筠 梁永刚 +2 位作者 陈佳敏 陈楚洁 付丽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81-182,共2页
1病例例1男性,41岁,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间断性胀痛,以顶部为主,逐渐波及全颅,伴间断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呆滞,记忆力明显下降,当时未经诊治。近1周以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时有阵发性意识不清,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 1病例例1男性,41岁,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间断性胀痛,以顶部为主,逐渐波及全颅,伴间断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呆滞,记忆力明显下降,当时未经诊治。近1周以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时有阵发性意识不清,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时有大小便失禁,前来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鼻腔、双侧筛窦及左侧额部大脑镰旁可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影,最大层面大小约6.9×5.4cm,CT值约38Hu,颅脑中线结构向右移位,左侧鼻道欠通畅,双侧筛窦壁骨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畸胎癌肉瘤 CT MRI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胎儿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一例
14
作者 李冰 杨安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胎儿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非常少见,该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需与骶尾部成熟性畸胎瘤和脊膜膨出相鉴别。本例报道的胎儿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的确诊依靠病理大体检查、病理镜检和免疫组化染色,该肿瘤生物... 胎儿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非常少见,该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需与骶尾部成熟性畸胎瘤和脊膜膨出相鉴别。本例报道的胎儿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的确诊依靠病理大体检查、病理镜检和免疫组化染色,该肿瘤生物学行为为恶性,可以出现肿瘤浸润、转移,对母体的影响需要通过随访观察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骶尾部 未成熟性畸胎
下载PDF
延髓成熟畸胎瘤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黄运健 孟国路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4-116,120,共4页
目的 探讨延髓畸胎瘤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延髓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该患者延髓占位,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 目的 探讨延髓畸胎瘤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延髓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该患者延髓占位,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成熟型畸胎瘤。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其他神经系统异常。术后核磁共振成像(MRI)示肿瘤全切,症状消失。结论 计算机断层扫描、MRI及肿瘤标志物联合病理可确诊延髓畸胎瘤,首选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畸胎 延髓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单孔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余敏力 常艳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孔和三孔腹腔镜下畸胎瘤剥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体积、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9例... 目的比较分析单孔和三孔腹腔镜下畸胎瘤剥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体积、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9例,行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7例,行常规多孔腹腔镜剥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59.39±3.7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44.11±2.6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783,P<0.05);但观察组的出血量(27.42±4.17)mL,少于对照组的出血量(40.09±5.7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38,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FSH、LH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妊娠率(68.97%,2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妊娠率(40.74%,11/27)(χ^(2)=6.4387,P<0.05);观察组的妊娠时间(6.23±1.16个月)明显少于对照组妊娠时间(7.93±2.08个月)(t=4.9032,P<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剥除术治疗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与多孔腹腔镜剥除术无差异,但是单孔腹腔镜手术可以更好的保护卵巢体积及卵巢功能,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成熟性畸胎 单孔 多孔 腹腔镜 临床疗效 卵巢储备功能
下载PDF
26例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瘤临床诊治分析
17
作者 卢颖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5-66,83,共3页
目的探讨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分布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以盆腔包块入院17例、宫颈病变入院1例、原发不孕入院1例、异... 目的探讨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分布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以盆腔包块入院17例、宫颈病变入院1例、原发不孕入院1例、异位妊娠1例、月经失调2例及下腹痛4例。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瘤分布在腹膜后、盆腔后陷凹、阔韧带、大网膜和盆壁。患者年龄24~66岁,肿块直径≥3.0 cm有8例。26例均行手术治疗,腔镜下手术21例,开腹手术5例;所有病例术后均送病理诊断。术后随访26例,均无复发。结论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瘤临床罕见,常常缺乏明确的症状与体征,容易漏诊、误诊,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紧密的随访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内卵巢外成熟畸胎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直肠原发性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小瑞 艾洁 +1 位作者 李蒙蒙 杜雄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原发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生对性腺外直肠畸胎瘤的认识及诊疗。方法收集2022-02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例直肠原发性畸胎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同时收集2000—2022国内外已报道的17... 目的探讨直肠原发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生对性腺外直肠畸胎瘤的认识及诊疗。方法收集2022-02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例直肠原发性畸胎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同时收集2000—2022国内外已报道的17例(其中中文8例,英文9例)直肠畸胎瘤,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直肠畸胎瘤较为罕见,好发于女性患者,临床症状以便血、腹痛、腹胀为主,巨检呈带蒂息肉样,镜下符合性腺畸胎瘤的病理改变。结论当直肠内发现息肉样病变或镜下有皮肤及附属器时,应考虑畸胎瘤可能,其镜下特点与性腺畸胎瘤基本一致。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畸胎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畸胎 性腺畸胎 性腺外畸胎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卵巢恶性黑色素瘤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
19
作者 杨萌 纪诚 刘俊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908-910,共3页
卵巢畸胎瘤以成熟性畸胎瘤较为多见,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本身少见,常见恶变类型为鳞癌,其次为腺癌,恶变为黑色素瘤则更少见,其发生率为0.2%~0.8%[1]。卵巢畸胎瘤内的皮肤、脑膜、视网膜及幼稚神经脊等可含有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的黑色素... 卵巢畸胎瘤以成熟性畸胎瘤较为多见,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本身少见,常见恶变类型为鳞癌,其次为腺癌,恶变为黑色素瘤则更少见,其发生率为0.2%~0.8%[1]。卵巢畸胎瘤内的皮肤、脑膜、视网膜及幼稚神经脊等可含有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的黑色素母细胞,故大多数卵巢黑色素瘤来源于成熟畸胎瘤的恶变[2]。我们收治1例卵巢恶性黑色素瘤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畸胎 成熟性畸胎 恶性黑色素瘤 正常卵巢组织 黑色素母细胞 成熟畸胎 神经脊 鳞癌
下载PDF
卵巢生长性畸胎瘤综合征诊治进展
20
作者 王楠 李立安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6-558,共3页
卵巢生长性畸胎瘤综合征(OGTS)是一类罕发且生物学行为特殊的临床综合征,继发于女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OGT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清学标志物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CT(增强)检查能明确病灶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病理特征表... 卵巢生长性畸胎瘤综合征(OGTS)是一类罕发且生物学行为特殊的临床综合征,继发于女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OGT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清学标志物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CT(增强)检查能明确病灶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病理特征表现为病灶均为成熟畸胎瘤成分。OGTS病灶通常局限于盆腔、腹腔及腹膜后,多表现为迟发性起病,病程长,并且能多次复发。该病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推荐由多学科团队评估病情以及肿瘤转移情况,计划并实施手术,彻底切除盆腹腔转移瘤。该病预后较好,建议长期随访,警惕恶性变可能;有生育需求者在综合评估及患者充分知晓病情后可行保育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畸胎瘤综合征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畸胎 化疗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