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抑郁影响的中介效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平 张权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究疫情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以及手机依赖与失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疫情风险感知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手机依赖量表和失眠量表对28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疫情风险感知、抑郁、手机依赖和... 目的:探究疫情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以及手机依赖与失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疫情风险感知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手机依赖量表和失眠量表对28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疫情风险感知、抑郁、手机依赖和失眠两两变量之间显著正相关。疫情风险感知与手机依赖、失眠和抑郁显著正相关(r=0.16,0.18,0.17;P<0.001);手机依赖与失眠、抑郁显著正相关(r=0.53,0.57;P<0.001);失眠与抑郁显著正相关(r=0.59,P<0.001);(2)手机依赖(β=0.16,P<0.001)与失眠(β=0.19,P<0.001)在疫情风险感知对抑郁影响中的单独作用显著;(3)手机依赖和失眠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β=0.39,P<0.001)。结论:疫情风险感知不仅可以通过手机依赖或失眠的独立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抑郁,还可以通过手机依赖→失眠的链式中介效用影响大学生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风险感知 抑郁 手机依赖 失眠
原文传递
定向医学生疫情风险感知对其履约意愿的影响路径分析
2
作者 王越 王琼 +3 位作者 刘晨 吴炳义 周建裕 牛国宇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4期494-498,共5页
目的了解疫情风险对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影响,提出促进诚信履约的学校教育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信息,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结果描述性分析发现,女性履约意愿高于男... 目的了解疫情风险对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影响,提出促进诚信履约的学校教育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信息,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结果描述性分析发现,女性履约意愿高于男性;预防医学专业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相对较高,而精神医学专业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相对较低;随着年级的增加,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逐步降低。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的情况下,疫情风险感知(β=0.062,95%CI:0.007~0.117)和职业角色认同(β=0.283,95%CI:0.241~0.325)对履约意愿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疫情风险感知对履约意愿的影响不仅受到性别和年级的影响,而且职业角色认同是前者影响后者的重要中介。结论加强定向医学生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增强其公共卫生处置能力;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增强职业认同意识,重点管控好高年级定向医学生的违约风险,提升其服务基层的履约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医学生 疫情风险感知 违约风险 履约意愿
下载PDF
青少年体育锻炼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健康信念和焦虑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
3
作者 秦国阳 《湖北体育科技》 2023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基于风险感知理论,研究青少年体育锻炼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健康信念和焦虑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体质健康信念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对济南市3所... 目的基于风险感知理论,研究青少年体育锻炼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健康信念和焦虑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体质健康信念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对济南市3所中小学7至15岁年龄段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健康信念(r=0.511,p<0.01)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r=-0.562,p<0.01)、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r=-0.549,p<0.01)显著负相关;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与焦虑抑郁(r=0.576,p<0.01)显著正相关,与健康信念(r=-0.544,p<0.01)显著负相关;健康信念与焦虑抑郁(r=-0.512,p<0.01)显著负相关;2)青少年体育锻炼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其直接效应为-0.232;3)在青少年体育锻炼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中,健康信念和焦虑抑郁能够发挥单独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25.7%、22.4%和8.6%。结论青少年体育锻炼可以直接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能力,并且,既可以通过健康信念和焦虑抑郁的中介作用,还可以通过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青少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锻炼 健康信念 焦虑抑郁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归属感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学者 汪玥 侯佳雯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8期1902-1910,共9页
为探究社会支持对于疫情风险感知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76名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社会支持对疫情风险感知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 归属感和生命意义感在社会支持对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该中介作... 为探究社会支持对于疫情风险感知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76名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社会支持对疫情风险感知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 归属感和生命意义感在社会支持对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包含归属感、生命意义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归属感、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等三条路径。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已有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发现了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归属感和生命意义感来降低疫情风险感知,这对于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疫情风险感知 归属感 生命意义感
下载PDF
新冠疫情风险感知对焦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伯明 王艳华 +2 位作者 梁明明 赵科 傅小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风险感知、主动控制感、社会支持和焦虑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主动控制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对1585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对疫情的风险感知、主动控...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风险感知、主动控制感、社会支持和焦虑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主动控制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对1585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对疫情的风险感知、主动控制感、社会支持和焦虑之间两两相关显著。②主动控制感在疫情的风险感知和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③“对疫情的风险感知→主动控制感→焦虑”这一中介路径的后半段和直接路径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个体体验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对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对焦虑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弱;个体体验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动控制感对焦虑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结论:主动控制感在疫情风险感知和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风险感知 主动控制感 社会支持 焦虑
原文传递
风险感知视角下后疫情时期中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影响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芦慧 刘鑫淼 +2 位作者 张炜博 陈红 龙如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暴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引起人类生态伦理方面的思考。那么后疫情时期人们是否会因自己所经历和感知到的疫情风险而对现有人与自然关系等生态伦理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践行...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暴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引起人类生态伦理方面的思考。那么后疫情时期人们是否会因自己所经历和感知到的疫情风险而对现有人与自然关系等生态伦理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践行程度呢?为回应这一问题,该研究从新冠疫情风险感知概念出发,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剖析疫情风险感知的内涵和结构,结合社会认知理论,以“风险感知-反思-责任-行为”为逻辑框架,探究在生态伦理反思与生态环境责任感的顺序中介效应下,疫情风险感知对中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践行影响的内部机制。通过对823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表明:①中国公民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的感知主要包含本质感知、工作/学习感知、生活质量感知、社交质量感知、生理健康感知、消极情绪感知和政府控制感知等7个维度。②通过编制量表与实证分析,发现人们的疫情风险感知程度越高,后疫情时期越能够促进生态环境行为的产生。③从生态伦理反思和生态环境责任感视角探讨疫情风险感知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并验证了生态伦理反思与生态环境责任感在疫情风险感知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之间发挥顺序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认为,应从“人与自然共同体”视角出发,构建公民生态环境责任感提升导向的“政府-组织-公民”递进式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导向,有效促进生态知行合一,提升公民的生态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风险感知 生态环境行为 生态伦理反思 生态环境责任感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对囤积行为的影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生命史策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建芳 马东华 +2 位作者 刘勇 高腾凤 刘秀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6-860,共5页
目的: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对囤积行为的影响,探究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生命史策略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安全感量表、囤积量表和简明生命史策略量表,通过线上调查形式测量1202名普通公众,构建了一个有中... 目的: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对囤积行为的影响,探究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生命史策略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安全感量表、囤积量表和简明生命史策略量表,通过线上调查形式测量1202名普通公众,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结果:(1)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囤积行为。(2)安全感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与囤积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3)生命史策略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影响囤积行为的过程中起调节效应,即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对囤积行为和安全感的影响均随着生命史策略的变慢而减弱。结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通过安全感影响个体的囤积行为,且这一关系受到生命史策略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 安全感 生命史策略 囤积行为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基于扩展UTAUT模型的共享汽车用户接受度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吴文静 杨旭 贾洪飞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共享汽车具有“低碳”特征且能为出行者提供安全独立的空间,为后疫情时代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为挖掘疫情常态化下共享汽车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理,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出行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9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共享汽车具有“低碳”特征且能为出行者提供安全独立的空间,为后疫情时代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为挖掘疫情常态化下共享汽车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理,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出行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9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融合疫情感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素,构建扩展的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提出11条假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潜变量影响共享汽车接受意向的途径,分析假设检验结果和模型拟合程度,对假设中不显著的路径进行中介效应分析。为探究社会经济属性变量的影响过程,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原因多指标模型,并检验观测变量与潜变量的相关性以及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均表现良好,潜变量中绩效期望对接受意向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促进条件和社会影响,而财务风险、努力期望对接受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疫情感知风险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社会影响、绩效期望和促进条件在疫情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向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总间接影响效应为0.24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4.8%,间接影响显著。年龄、实际驾龄、是否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因素对疫情下共享汽车的使用态度存在显著影响,而使用频率则直接影响疫情下的共享汽车使用意向。基于本文研究为后疫情时代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策略和方向指引,如优化出行体验、强化安全管理、刺激消费、提升品牌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共享汽车 接受度 UTAUT模型 疫情感知风险
下载PDF
基于TPB扩展模型的后疫情时代康养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广宏 佘飞男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9-89,共11页
新冠肺炎疫情加重了大众的身心压力,但也唤醒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意识,康养旅游因其有效促进身心健康恢复的功能,逐渐被大众所关注。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加入疫情风险感知新变量,构建扩展的TPB(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研究后疫情时代康养旅... 新冠肺炎疫情加重了大众的身心压力,但也唤醒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意识,康养旅游因其有效促进身心健康恢复的功能,逐渐被大众所关注。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加入疫情风险感知新变量,构建扩展的TPB(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研究后疫情时代康养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促进康养旅游发展,从而缓解疫情给大众带来的负面情绪。结果表明:康养旅游者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康养旅游者的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疫情风险感知对康养旅游者的行为态度的影响不显著,疫情风险感知对康养旅游者的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康养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康养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疫情风险感知与行为意向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时代 计划行为理论 康养旅游 疫情风险感知 行为意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