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纳 袁鸿昌 +1 位作者 姜庆五 张绍基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在山丘型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居民接触疫水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接触疫水以生产性为主,女性则以生活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强度随年龄而增长,50岁以后则逐渐减少;疫水接触的季节高峰在春夏两季,尤其是5月和8月的农忙时节;... 在山丘型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居民接触疫水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接触疫水以生产性为主,女性则以生活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强度随年龄而增长,50岁以后则逐渐减少;疫水接触的季节高峰在春夏两季,尤其是5月和8月的农忙时节;上午是接触疫水的高峰时间.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调查结果增进了对该类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接触 定量研究 日本血吸虫 山丘型
下载PDF
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疫水接触调查及再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顾弋安 赵根明 +3 位作者 韦建国 刘建翔 林玉尊 宁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14-916,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调查及再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 ,确定血吸虫再感染的高危人群 ,为制定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某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作为观察试区 ,定量调查居民接触疫水的方... 目的 通过对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调查及再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 ,确定血吸虫再感染的高危人群 ,为制定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某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作为观察试区 ,定量调查居民接触疫水的方式和规律及再感染发生的情况 ,分析各种因素与发生再感染的关系。结果 成年男性以生产性接触疫水为主 ;成年女性生产性接触疫水和生活性接触疫水并重 ;青少年主要为生活性接触疫水 ,且暴露水平较低 ;该疫区的再感染年龄分布呈双峰型曲线分布 ;暴露强度与再感染发生有密切关系 :“易感组”平均年龄较“拮抗组”小 19 89岁。结论 湖沼型疫区不同人群接触疫水的特点不同 ,青少年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其行为改变 ,达到预防和控制血吸虫感染的目的 ;成人接触疫水多系生产性或生活必需的 ,要减少其疫水接触在现实中可能比较困难 ,应该加强个人防护。暴露强度是影响血吸虫再感染的重要因素 ,但可能存在着年龄依赖的对血吸虫再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力 ,因此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免疫、遗传及生理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水接触 再感染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湖滩型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明 袁鸿昌 姜庆五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8-33,共6页
1987年,在湖滩型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对390名(占总人口93%)居民接触疫水行为进行了随机抽样每季度10d的调查,内容包括接触的频数及每次的类型、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及离居民点距离。并对同一人群进行了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及粪便血吸... 1987年,在湖滩型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对390名(占总人口93%)居民接触疫水行为进行了随机抽样每季度10d的调查,内容包括接触的频数及每次的类型、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及离居民点距离。并对同一人群进行了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及粪便血吸虫虫卵检查。结果发现:打草、抓鱼虾是最主要的接触类型,其次是游泳洗澡。接触以春夏较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接触疫水的年龄高峰在10~19岁而时间高峰在上午8~12点。女性的接触频数及持续时间显著高于男性,但累计强度并无显著差别。二性的接触类型很不一致。疫水接触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发现农民接触多于其它职业,生活用水来源于疫水者接触疫水频数高,家中积蓄多者接触疫水少。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接触疫水是感染血吸虫病最重要因素。另外,生活用水来源及文化程度也与感染显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接触 日本血吸虫病 流行区 血吸虫虫卵 定量研究 持续时间 曼氏血吸虫病 文化程度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情况
下载PDF
洪涝灾害期间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美霞 谭红专 +4 位作者 周艺彪 唐光明 李佩安 云从亚 徐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 了解洞庭湖区不同人群灾年感染血吸虫的主要暴露方式。方法 在该区选择有溃垸的 2个受灾村和没有溃垸的 2个对照村 ,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受灾村成年男性和女性主要感染方式相同 ,均为抗洪、日常生活、生产和游泳。未... 目的 了解洞庭湖区不同人群灾年感染血吸虫的主要暴露方式。方法 在该区选择有溃垸的 2个受灾村和没有溃垸的 2个对照村 ,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受灾村成年男性和女性主要感染方式相同 ,均为抗洪、日常生活、生产和游泳。未成年人灾年主要感染方式为游泳、嬉水和日常生活接触。结论 洪灾期间 ,居民接触疫水的各种方式在频次、持续时间和暴露强度上都有较大的改变 ,日常生活和游泳是 3组人群在洪灾期间的共同感染方式。灾年成年女性主要是日常生活接触疫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洪涝灾害 疫水接触 定量研究
下载PDF
江滩型地区不同季节人群接触疫水行为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家昶 夏长根 +6 位作者 王恩木 但新民 姚振琦 俞宗国 蔡伟 朱承兵 聂明保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 了解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江滩型地区不同季节人群接触疫水行为规律 ,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 5周岁以上居民按事先设计的调查表 ,询问 4~ 10月份接触疫水情况 ,调查每月进... 目的 了解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江滩型地区不同季节人群接触疫水行为规律 ,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 5周岁以上居民按事先设计的调查表 ,询问 4~ 10月份接触疫水情况 ,调查每月进行 1次。结果 不同人群不同月份之间疫水接触率表现为 5、6、7、8月显著高于 4、9、10月 ;不同人群日均接触频次 6、7、8月最高 ,4、5月次之 ,9、10月最低 ;洗涤是主要的接触疫水方式 ,尤其是女性占 87.7~ 94.3 % ,其次男性在 4、5月以涉水为主要方式 ,占 3 9.1~ 43 .5 % ,学生 6、7、8月份以戏水为主 ,占 46.3~ 72 .6%。结论 夏季是主要的接触疫水季节 ,生活性接触为主要接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 接触疫水 季节 行为规律 血吸虫病 防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建坝对安徽洲滩地区居民接触日本血吸虫疫水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吕大兵 汪天平 +3 位作者 何家昶 张世清 葛继华 吴维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92-295,共4页
选择和县陈桥洲进行居民接触疫水行为定点观察,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水文资料推算三峡建坝前后和县陈桥洲水位变化。结果表明洲滩地区居民接触疫水主要以生产性如捕鱼、放牧、打草、打粽叶等为主,但生活性接触疫水仍占一定比重;... 选择和县陈桥洲进行居民接触疫水行为定点观察,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水文资料推算三峡建坝前后和县陈桥洲水位变化。结果表明洲滩地区居民接触疫水主要以生产性如捕鱼、放牧、打草、打粽叶等为主,但生活性接触疫水仍占一定比重;三峡建坝后,陈桥洲水位变幅不大,滩地水淹时间较往年略减少;推测三峡建坝后,当地居民因放牧而接触疫水可能增加,因捕鱼而接触疫水可能减少,因其它方式接触疫水可能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接触疫水 位变化 血吸虫病
下载PDF
高山型血吸虫病疫区疫水暴露与感染率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波 张奕 +6 位作者 赖玉华 许发森 尹洪智 杨羽 吕旌乔 邱东川 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观察高山型血吸虫疫区疫水暴露与血吸虫感染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3项常用疫水暴露指标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方法2001年11月在高山型血吸虫病疫区随机抽取1033名常住居民,采用Kato-Katz3片法和3送3检孵化法诊断血吸虫病感染... 目的观察高山型血吸虫疫区疫水暴露与血吸虫感染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3项常用疫水暴露指标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方法2001年11月在高山型血吸虫病疫区随机抽取1033名常住居民,采用Kato-Katz3片法和3送3检孵化法诊断血吸虫病感染。用回顾问卷方式法调查当年4~10月疫水暴露频次(频次),平均疫水暴露时间(指数A)和平均疫水暴露强度(指数B)。结果3项疫水暴露指标与血吸虫感染率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在既往调查血吸虫感染率≥10%的自然村中,频次与感染率之间存在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X^2趋势=17.76,P〈0.01),在感染率〈10%的自然村指数A与感染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明确(X^2趋势=11.08,P〈0.01)。其他条件下疫水暴露指标与血吸虫感染率的关系呈波动状态,剂量.反应关系不明确。结论在高山型血吸虫疫区,频次可用于感染率较高人群的疫水暴露评价。指数A可用于感染率较低人群的疫水暴露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暴露 血吸虫病 高山型 剂量-反应关系
下载PDF
洲岛型疫区围垦后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纳 袁鸿昌 +4 位作者 张绍基 姜庆五 刘志德 吴忠道 高祖禄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定量研究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围垦后居民的疫水接触状况及疫情。方法 :对鄱阳湖一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村在围垦一年后开展居民疫水接触调查 ,并对普治后居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纵向观察。结果 :围垦后居民主要在堤内活动 ,下田劳... 目的 :定量研究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围垦后居民的疫水接触状况及疫情。方法 :对鄱阳湖一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村在围垦一年后开展居民疫水接触调查 ,并对普治后居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纵向观察。结果 :围垦后居民主要在堤内活动 ,下田劳动、洗衣菜是主要的疫水接触方式 ,春夏高于秋冬 ;堤外疫水接触很少 ,主要是下湖捕鱼虾和水上运输 ,秋冬高于春夏 ,以男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老年后逐渐减少。围垦后试区疫情迅速下降。结论 :围垦后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化疗已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接触 日本血吸虫病 洲岛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一种简捷有效的血吸虫疫水测定方法——C6膜检测水中日本血吸虫尾蚴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士椿 倪传华 +4 位作者 陈锡慰 刘和香 刘伯荧 张家楷 杨惠敏 《医学研究杂志》 1996年第6期16-16,共1页
对含尾蚴的疫水监测是防治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项目。现用的检测尾蚴方法有尼龙绢条粘取沉淀法和网捞法。前者实验室获蚴率【3%,后者有尾蚴断体难以识别等问题。哨鼠法测定疫水效果较好,但费时费力费钱,1个月后才能报告结果和不能及时... 对含尾蚴的疫水监测是防治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项目。现用的检测尾蚴方法有尼龙绢条粘取沉淀法和网捞法。前者实验室获蚴率【3%,后者有尾蚴断体难以识别等问题。哨鼠法测定疫水效果较好,但费时费力费钱,1个月后才能报告结果和不能及时予报疫情,从而有效防止人群血吸虫急性感染。本研究筛选到一种吸附尾蚴力强的薄膜材料,编号为C6膜,研制了新的尾蚴染色方法以鉴别尾蚴而读取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尾蚴 血吸虫病 疫水 沉淀法 急性感染 染色方法 抽样检测 实验室 薄膜材料 检测结果
下载PDF
四川省山丘地区血吸虫疫水测定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文贤 辜学广 +10 位作者 许发森 罗宇初 韩跃 李玉祥 李兴加 尹洪智 赵联国 周旭芬 刘汉臣 李云隆 李建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49-249,共1页
近年来我省山区和丘陵地区不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我们选择大凉山川兴乡民和、合兴村;川西平原边缘龙泉山丘陵区双东乡大树村,河兴乡龙桠村为试区,于1987~1989年进行自然水体哨鼠测定,以了解其危害程度及不同季节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 近年来我省山区和丘陵地区不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我们选择大凉山川兴乡民和、合兴村;川西平原边缘龙泉山丘陵区双东乡大树村,河兴乡龙桠村为试区,于1987~1989年进行自然水体哨鼠测定,以了解其危害程度及不同季节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 1 根据水系、不同环境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状况,选择若干测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地区 疫水 急性血吸虫病 感染性钉螺 钉螺感染率 川西平原 川兴乡 丘陵区 测定点 大树村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方式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肖岩 何纳 姜庆五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对日本血吸虫病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方式进行分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随访收集居民接触疫水的情况,采用系统聚类法中样品聚类(Q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山丘型疫区居民疫水接触方式可被划分为5类:洗餐具、洗工具、淘... 目的对日本血吸虫病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方式进行分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随访收集居民接触疫水的情况,采用系统聚类法中样品聚类(Q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山丘型疫区居民疫水接触方式可被划分为5类:洗餐具、洗工具、淘米洗菜为第一类;配农药和其它为第二类;洗手和洗衣为第三类;游泳和种田分别单列为第四、五类。结论这种分类的方法比较符合实际,在生物学上的解释也较为合理,从而简化了疫水接触调查中问卷的结构,使调查更为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疫水接触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江宁县江滩C_6膜疫水测定现场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云 夏登华 +3 位作者 曾光兴 言明文 甘承新 蔡士椿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9-19,共1页
疫水中血吸虫尾蚴的监测对预报易感场所,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群感染提供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滩尾蚴分布规律的调查,在我县尚未系统开展。因此,我们选择本县长江新济洲作为调查区,利用C6膜粘蚴法[1],于1996年... 疫水中血吸虫尾蚴的监测对预报易感场所,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群感染提供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滩尾蚴分布规律的调查,在我县尚未系统开展。因此,我们选择本县长江新济洲作为调查区,利用C6膜粘蚴法[1],于1996年7月进行现场调查,现将初步调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 血吸虫尾蚴 C6膜粘蚴法 监测
下载PDF
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以疫水接触史作为化疗指标的试点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家昶 张旭光 +7 位作者 郑伯祁 方国仁 万士睽 夏长根 汪奇志 董学珍 吴维铎 葛继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1,共3页
在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对以疫水接触史确定化疗对象的筛检方法进行了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研究,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纵向观察。结果表明,以KatoKatz 法为参照标准,该方法总的敏感性为80.0 % ,特异性为69.4 % ,... 在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对以疫水接触史确定化疗对象的筛检方法进行了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研究,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纵向观察。结果表明,以KatoKatz 法为参照标准,该方法总的敏感性为80.0 % ,特异性为69.4 % ,符合率为70 .6% ,男女及各年龄组人群之间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女性的特异性和符合率明显高于男性,除50 岁以上年龄组外,特异性和符合率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连续两年以疫水接触史确定化疗对象并予以治疗,男女及各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均较防治前明显下降,总感染率下降了66 .4% ,显示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水接触史 真实性 可靠性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强化措施在减少中小学生接触疫水避免血吸虫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光金 石亮俭 +3 位作者 葛继华 杨厚清 王旺忠 管文九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54-55,共2页
强化措施在减少中小学生接触疫水避免血吸虫感染中作用的研究沈光金石亮俭葛继华杨厚清王旺忠管文九血吸虫病预防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和其它方式来改变人群接触感染血吸虫疫水的行为,尤其是学生。流行区的中小学生中,男孩... 强化措施在减少中小学生接触疫水避免血吸虫感染中作用的研究沈光金石亮俭葛继华杨厚清王旺忠管文九血吸虫病预防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和其它方式来改变人群接触感染血吸虫疫水的行为,尤其是学生。流行区的中小学生中,男孩以游泳、戏水为接触疫水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感染 预防 疫水接触 学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三峡建坝后长江江苏段水位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影响的研究 Ⅱ.春季提前水淹对江滩钉螺螺口的影响及不同月份人畜上滩接触疫水频次的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梁幼生 黄轶昕 +7 位作者 宋鸿焘 戴建荣 姜元定 满贺臣 季长生 杨裕勇 田启安 朱荫昌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210-213,共4页
为探索三峡建坝后长江江苏段水位春季提前升高与秋季提前下降的变化对江滩钉螺分布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提前水淹对江滩钉螺生存繁殖的影响及不同月份人畜上滩接触疫水的现场与实验室观察。结果显示,春季提前水淹可降低成螺生... 为探索三峡建坝后长江江苏段水位春季提前升高与秋季提前下降的变化对江滩钉螺分布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提前水淹对江滩钉螺生存繁殖的影响及不同月份人畜上滩接触疫水的现场与实验室观察。结果显示,春季提前水淹可降低成螺生存率与产卵量,受淹滩钉螺密度下降率约为82.89% ;秋季提前退水有可能增加暴露滩受家畜粪便污染机会及人畜受感染机会。控制病畜等传染源上滩是减少负影响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血吸虫病 钉螺 接触疫水
下载PDF
血吸虫病垸内型和洲岛型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方式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3 位作者 顾弋安 宁安 韦建国 姜庆五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对血吸虫病垸内型和洲岛型两类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的方式进行分类。方法 采用队列随访调查的方法收集居民疫水暴露的情况 ,并用系统聚类法中样品聚类 (Q型 )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垸内型疫区疫水接触方式被划分为 4类 ,洗手脚、... 目的 对血吸虫病垸内型和洲岛型两类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的方式进行分类。方法 采用队列随访调查的方法收集居民疫水暴露的情况 ,并用系统聚类法中样品聚类 (Q型 )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垸内型疫区疫水接触方式被划分为 4类 ,洗手脚、玩水、洗衣菜、其它、捕鱼虾、放鸭鹅、采莲藕和放牛为第一类 ;涉水、游泳和打草为第二类 ;犁地和下水田分别为第三类和第四类 ;洲岛型疫区疫水接触方式分为 5类 ,洗手脚、洗菜、打湖草和放鸭鹅合为第一类 ;放猪羊、其它、洗衣物和玩水合为第二类 ;下水田、游泳和捕鱼虾分别为第三、四、五类。结论 这种分类的方法比较符合实际 ,在生物学上的解释也较为合理 ,并使 Su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垸内型 洲岛型 流行区 疫水 流行病学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西昌市邛海周边地区血吸虫自然疫水感染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波 熊茂恩 +7 位作者 赵联国 赖玉华 来建 陈琳 尹洪智 沙开有 张奕 辜学广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1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西昌市邛海周边地区地形、地貌、疫水来源、感染性钉螺分布等因素与居民血吸虫病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GPS)测绘图及钉螺调查结果 ,在西昌市邛海周边 4个乡 ,选择 1 96个点进行疫水测定。小鼠每日上下午... 目的了解西昌市邛海周边地区地形、地貌、疫水来源、感染性钉螺分布等因素与居民血吸虫病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GPS)测绘图及钉螺调查结果 ,在西昌市邛海周边 4个乡 ,选择 1 96个点进行疫水测定。小鼠每日上下午各接触疫水 1 h,连续 5 d共 1 0 h,饲养 35 d后解剖 ,了解感染情况。结果人群平均感染率与测定点阳性率间存在正相关 ( 0 .0 5 >P>0 .0 2 ) ,阳性点的分布在地理特征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居民区疫水测定点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相符 ,感染程度越重的村受外来水源的影响越大 ,汇水地形感染点感染率极高。在人群感染率较低的村 ,疫水测定结果与阳性钉螺水系分布符合率都高 ;而在人群感染率高的地区 ,则出现疫水测定阳性点与发现阳性钉螺水系感染点符合率极高而疫水测定阴性点与未发现阳性钉螺水系感染点符合率极低的情况。结论疫水测定结果表明 ,在梯地、阶地所占面积大的村 ,哨鼠感染率高 ,人群感染率也高 ;平地所占面积大的村 ,哨鼠感染阳性率低 ,人群感染率也低。在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时应重视外来水源的影响 ,扩大防治范围 ,也应重视居民区附近的血吸虫病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水测定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疫水暴露测量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回应黄一心研究员的质疑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美霞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7-398,共2页
非常高兴黄一心研究员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您说得对,确实疫水暴露测量的回顾性调查方法存在一个回忆准确性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对这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但是这种回忆偏倚是可以经过合理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学处理,减少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程度... 非常高兴黄一心研究员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您说得对,确实疫水暴露测量的回顾性调查方法存在一个回忆准确性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对这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但是这种回忆偏倚是可以经过合理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学处理,减少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程度,不致于导致错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 黄一心 研究员 尾蚴 血吸虫 感染率
下载PDF
如何进行接触疫水的研究——答黄一心博士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接触疫水 研究 黄一心 流行病学 血吸虫感染
下载PDF
也谈接触疫水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大兵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6-396,400,共2页
关键词 接触疫水 社会经济因素 感染血吸虫 感染性钉螺 血吸虫感染 调查资料 教育效果 感染因素 患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