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8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1
作者 刘晓伟 周松 +11 位作者 闫东 陈永明 杨顺林 王海峰 刘冠纯 杜越聪 杨晓燕 刘广 高彦平 王医 杜国义 史献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和样方法捕获鼠类,对捕获鼠类及其媒介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开展鼠疫病原学检测;使用Excel 201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应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崇礼区,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42000夹次,捕鼠515只,捕获率为1.23%;样方法调查20个样点,未捕到鼠;获鼠体蚤218只,蚤指数为0.42;在鼠体内均未检出鼠疫菌。在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14844夹次,捕鼠304只,捕获率为2.05%;样方法共调查1060 hm^(2),捕鼠231只,平均鼠密度为0.22只/hm^(2);获鼠体蚤821只,蚤指数为1.53;在鼠体内共检出鼠疫菌6株,其中分离自长爪沙鼠3株、黑线仓鼠2株、黑线毛足鼠1株。崇礼区黑线仓鼠平均鼠密度明显低于康保县(Z=-2.309,P<0.05)。结论崇礼区与康保县的鼠种和媒介蚤类构成有明显不同,自然地理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崇礼区发生原发性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张家口赛区 鼠疫 自然疫源地 宿主 媒介
原文传递
1970—2019年宁夏盐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分析
2
作者 范海华 武海娅 张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1970—2019年宁夏盐池县动物鼠疫监测及调查数据,为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鼠疫主要宿主密度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夜行鼠调查采用5 m夹线法;鼠体蚤的调查采取梳检鼠体表方法;取血进行鼠疫血清学检测;收集1... 目的分析1970—2019年宁夏盐池县动物鼠疫监测及调查数据,为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鼠疫主要宿主密度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夜行鼠调查采用5 m夹线法;鼠体蚤的调查采取梳检鼠体表方法;取血进行鼠疫血清学检测;收集1970—2019年鼠疫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0—2019年长爪沙鼠总平均密度为2.62只/hm^(2),各年度平均密度波动在0.48~40.59只/hm^(2)之间。夜行鼠调查总平均捕获率为7.57%。各年度小型鼠捕获率波动在3.13%~15.26%之间。鼠体总平均染蚤率为20.28%,各年度鼠体染蚤率波动范围在5.51%~66.42%之间;总平均蚤指数为0.41,各年度蚤指数波动在0.16~1.46之间。检出鼠疫菌267株,其中动物检菌233株,鼠疫媒介检菌34株。鼠血清学检测阳性49份,阳性为0.27%。结论盐池县动物鼠疫流行分布在花马池镇、高沙窝镇和王乐井乡,核心区在花马池镇;动物间鼠疫共发生10个年次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间隔期,最长的为16年,最短的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地 动物鼠疫 蚤指数 鼠疫菌
原文传递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及研究
3
作者 杨晓艳 辛有全 +7 位作者 何建 靳娟 李胜 张琪 吴海莲 柏吉祥 金泳 代瑞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7-360,I0003,共5页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莫西沙星共12种抗生素对164株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若发现耐药菌株,则用K-B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测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中有1株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MIC=4096μg/mL),链霉素K-B法检测抑菌环直径为0,这株菌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其余163株菌对12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发现1株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耐药。因链霉素是国内外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耐药鼠疫耶尔森菌会引起链霉素治疗失败,从临床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对鼠疫耶尔森菌分离株的抗菌敏感性监测应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链霉素鼠疫耶尔森菌株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深圳市宝安区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智超 黎建明 +4 位作者 詹志强 余家麟 黄振宇 周小峰 魏祖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第5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深圳市宝安区 疫源地调查 HFRS疫源地 自然疫源地 人兽共患 流行范围 发病人数
下载PDF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林区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唐青 刘彦成 +27 位作者 侯建林 于湘春 阎大成 张远志 王昭孝 任次早 杨健华 王华 李晓青 赵秀芹 金炳默 朱建华 任国松 王剑波 张宝春 廖银照 李春南 刘全民 卢大琦 万卓越 李长贵 胡兴义 何韬 李谊 翁超然 陈化新 李炎光 罗兆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3-95,共3页
通过对林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的监测研究,了解了小兽组成、优势鼠种及带病毒率。优势种长白山林区为大林姬鼠和棕背;小兴安岭林区为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大兴安岭林区为黑线姬鼠和莫氏田鼠;阿尔泰林区为红背和棕背;... 通过对林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的监测研究,了解了小兽组成、优势鼠种及带病毒率。优势种长白山林区为大林姬鼠和棕背;小兴安岭林区为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大兴安岭林区为黑线姬鼠和莫氏田鼠;阿尔泰林区为红背和棕背;贵州绥阳林区为社鼠;安徽大别山林区为黑线姬鼠。优势鼠种带病毒率较高。原始森林与经济开发林区比较,后者一些栖息农田草原及家栖鼠已经侵入,前者则为林栖种类;没有非林区鼠侵入的原始森林目前未发现病毒抗原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疫源地 自然疫源地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
下载PDF
滇西北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22
6
作者 郭牧 董兴齐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齐氏姬鼠 大绒鼠 鼠疫自然疫源地 特新蚤指名亚种 西北 动物鼠疫 传播试验
下载PDF
宁夏沙鼠疫源地鼠疫防治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卢世堂 刘兴国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沙鼠疫源地 鼠疫防治 宁夏 长爪沙鼠 传播途径 野生动物 鼠疫疫源地 鼠间疫情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广西家鼠鼠疫疫源地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树武 韦锦平 +3 位作者 林新勤 梁江明 华璀 卢远 《应用预防医学》 2003年第S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家鼠鼠疫 鼠疫自然疫源地 预测预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 达乌尔黄鼠 动物间鼠疫 数据库 环境因子 鼠疫疫源地
下载PDF
云南泸水高黎贡山森林脑炎疫源地宿主动物的垂直分布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4
9
作者 龚正达 段兴德 +5 位作者 自登云 黄文丽 雷亚民 侯宗柳 李兆祥 李武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198 5~ 1991年期间 ,我们多次对云南泸水高黎贡山森林脑炎疫源地宿主动物进行了调查 ,共捕获小型兽类 75 0只 ,它们隶属 4目 9科 15属 2 4种。其中 ,优势种为中华姬鼠 A.draca( 2 4 .0 3 % )、克钦绒鼠 E.cachinus( 2 3 .0 5 % )和社鼠... 198 5~ 1991年期间 ,我们多次对云南泸水高黎贡山森林脑炎疫源地宿主动物进行了调查 ,共捕获小型兽类 75 0只 ,它们隶属 4目 9科 15属 2 4种。其中 ,优势种为中华姬鼠 A.draca( 2 4 .0 3 % )、克钦绒鼠 E.cachinus( 2 3 .0 5 % )和社鼠N.conifucianus( 19.16% )。根据垂直调查的结果看出 ,小兽的密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以森林植被条件较好的中山森林地带的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带为高。经分析认为中华姬鼠、克钦绒鼠和社鼠在我省西部山地作为森林脑炎宿主动物具有较大的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疫源地 宿主动物 垂直分布 群落结构 高黎贡山 云南 疫源地
下载PDF
庆元县2000~2005年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文有 周光仁 +1 位作者 王小玲 叶光明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庆元县 监测结果 鼠疫自然疫源性 抗体阳性 历史疫源地 家鼠鼠疫 人间鼠疫
下载PDF
某部驻区蜱传斑点热自然疫源地调查
11
作者 郝永建 曹务春 +4 位作者 高淑萍 张泮河 赵秋敏 杨红 张习坦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了解某部驻区蜱传斑点热的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进行蜱类与啮齿动物调查,利用立氏立克次体190kD外膜蛋白A(R.rOmp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683只蜱类标本和146个鼠类脏器标本进行PCR检测,随机抽取一株森林革蜱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 目的了解某部驻区蜱传斑点热的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进行蜱类与啮齿动物调查,利用立氏立克次体190kD外膜蛋白A(R.rOmp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683只蜱类标本和146个鼠类脏器标本进行PCR检测,随机抽取一株森林革蜱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调查地区存在3种蜱、5种啮齿动物;从森林革蜱、嗜群血蜱和啮齿动物脏器标本中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DNA片段,阳性率分别为53.81%、7.41%和6.16%;所测序列与前苏联的DnS14株的同源性为100%,与我国检测的BJ90、HLJ054的同源性分别为88%和86%。结论调查地区存在与DnS14株型别一致的斑点热立克次体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斑点热 疫源地调查 斑点热立克次体 HLJ-054 森林革蜱 自然疫源地 PCR检测 DNA片段 动物调查 设计引物 基因序列 外膜蛋白 序列测定 扩增产物 结果调查 啮齿动物 动物脏器 嗜群血蜱 同源性 标本 阳性率 DaS 前苏联
下载PDF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6种新宿主的发现及疫源地的感染率周年变化 被引量:54
12
作者 李莉莎 周晓农 +7 位作者 林金祥 张仪 程由注 张榕燕 方彦炎 林陈鑫 陈宝建 李友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的状况。方法选择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或螺类和鼠粪检查阳性的连江、南安2县、市6个村为调查点,在春、夏、秋季对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与感染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 目的探讨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的状况。方法选择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或螺类和鼠粪检查阳性的连江、南安2县、市6个村为调查点,在春、夏、秋季对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与感染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县、市6个村共采集检查中间宿主与转续宿主22种7169个样本,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者14种。感染率最高的是褐云玛瑙螺,为36.12%(108/299),其次是沼水蛙和高突足襞蛞蝓,分别为34.72%(25/72)与25.83%(273/1057)。秋季和距离居民点5m内的环境,螺类感染率最高。14种感染宿主中,一待定种环棱螺、光滑颈蛞蝓、罗氏巨楯蛞蝓、黄蛞蝓、双线大蛞蝓和沼水蛙,为广州管圆线虫首次报告的新宿主。结论证实连江、南安2县、市6个村为广州管圆线虫严重的自然疫源地。推想全国同纬度、同自然环境条件地区均有可能有本病的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自然疫源地 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 保虫宿主
下载PDF
青海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祖郧 罗松达卫 +12 位作者 于晓涛 陈洪舰 岳珊珑 汪元忠 李民 祁芝珍 崔百忠 李超 李敏 于守鸿 辛有全 达德拉加 丁显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青海省青海田鼠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常规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方法。结果青海田鼠为主要储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疫源地面积约9 500 km2,位于青海省称多县珍秦乡境内;5~10月份有动物鼠疫流行,流行... 目的研究青海省青海田鼠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常规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方法。结果青海田鼠为主要储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疫源地面积约9 500 km2,位于青海省称多县珍秦乡境内;5~10月份有动物鼠疫流行,流行高峰为6~7月份。结论青海省境内存在有青海田鼠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青海田鼠 鼠疫 自然疫源地 疾病预防 啮齿动物
下载PDF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分布首次调查 被引量:47
14
作者 张仪 吕山 +12 位作者 杨坤 刘和香 胡铃 李莉莎 邓卓晖 张鸿满 胡锡敏 姚立农 曾小军 李正祥 陈朝 王立英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借用主要中间宿主螺类有效累积温度模型参数,预测和绘制我国主要中间宿主螺类及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地图。根据绘制的预测地图,以区域抽样法,按栅... 目的调查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借用主要中间宿主螺类有效累积温度模型参数,预测和绘制我国主要中间宿主螺类及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地图。根据绘制的预测地图,以区域抽样法,按栅格总数5%比例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55个调查点于2006年9~10月开展主要中间宿主分布及感染率调查。结果我国大陆潜在分布小管福寿螺的有19个省(市、区),其中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8个省(区)已证实有小管福寿螺自然分布。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7个省(区)有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其中,福建建瓯、江西兴国、浙江瑞安、湖南汝城、广东化州、广西上思和海南五指山等地的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6.6%、19.9%、16.0%、5.0%、6.3%、39.1%和25.0%。结论证实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的7个省(区)均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小管福寿螺 自然疫源地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34
15
作者 陈贵春 吕太富 +9 位作者 王昭孝 姚光海 刘昭兵 蔡星和 黄红武 胡静 王定明 龚晓俊 董黎 余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查明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 ,确定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 ,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 7个乡镇 36个村寨 ,采集啮齿动物... 目的 查明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 ,确定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 ,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 7个乡镇 36个村寨 ,采集啮齿动物、蚤类和指示动物标本 ,检测鼠疫菌、鼠疫 F1抗原和 F1抗体。结果 该地区啮齿动物有 3科 12属 2 1种 ;媒介蚤有 5种 ,黄胸鼠和印鼠客蚤为优势种。在 4个乡镇的 12个村寨检出鼠疫感染 ,鼠疫 F1抗原阳性率啮齿动物 0 .89%、蚤类 7.4 1% ;鼠疫 F1抗体阳性率啮齿动物 0 .5 4 %、指示动物 1.35 % ;从黄胸鼠和褐家鼠中培养分离鼠疫菌 3株。结论 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的鼠疫疫源地具有与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相同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天生桥水电站库区 鼠疫 疫源地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名称与分类地位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玉山 刘起勇 +2 位作者 丛显斌 徐成 李义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名称与分类地位进行整理。方法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对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染疫动物进行统计。同时,根据目前的分类原则,对每种动物的学名进行校正。结果对文献中出现的鼠疫宿主名称进行了校正,并对... 目的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名称与分类地位进行整理。方法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对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染疫动物进行统计。同时,根据目前的分类原则,对每种动物的学名进行校正。结果对文献中出现的鼠疫宿主名称进行了校正,并对部分动物排除在宿主之外。给予新的学名的物种包括草原旱獭、淡尾黄鼠、阿拉善黄鼠、坦氏鼹形田鼠、湖沼田鼠、坎氏毛足鼠、银色山、蒙古高山、蒙古兔尾鼠、布氏田鼠、青海田鼠、大仓鼠和草兔。排除了小林姬鼠作为鼠疫宿主的可能。文献中出现的树应该是北树。在鼬科动物中,以前文献记载我国只有1种狗獾,而实质上中国分布2种,即亚洲狗獾和欧洲狗獾。结论我国目前有染疫动物88种,其中兽类中啮齿目53种,兔形目5种,鼱目4种,树目1种,食肉目13种,偶蹄目9种,鸟类3种,涉及2纲8目19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宿主 分类 自然疫源地 中国
下载PDF
河北省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玉贵 孔祥骊 +7 位作者 李振海 冯禄 吴晓明 刘焕文 董国润 王钢元 王惠孝 张彩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对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植被类型、宿主动物的地理分布、鼠疫媒介的种类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达乌尔黄鼠和长爪沙鼠的地理分布交错而不重迭;小形啮齿动物的广泛分布和媒介的多寄主性,在疫源地中起到种间或种... 本文对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植被类型、宿主动物的地理分布、鼠疫媒介的种类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达乌尔黄鼠和长爪沙鼠的地理分布交错而不重迭;小形啮齿动物的广泛分布和媒介的多寄主性,在疫源地中起到种间或种内各群落间的连接和沟通作用;结合流行病史资料分析表明:该疫源地仍有长期保菌和再次发生鼠疫流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地 宿主 媒介 鼠疫
下载PDF
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梁江明 杨进业 +12 位作者 曾竣 周树武 韦锦平 秦石英 黄德蕙 鲁翠芳 陈达宗 林新勤 廖驰真 莫毅 江超惠 陆海平 宁代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查明广西隆林和西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确定该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隆林和西林县的4个乡镇53个村屯展开调查,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 目的查明广西隆林和西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确定该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隆林和西林县的4个乡镇53个村屯展开调查,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检测鼠疫菌和鼠疫F1抗体。结果该地区啮齿动物有2目3科10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从黄胸鼠体内分离出鼠疫菌25株,检测到F1抗体阳性血清31份。结论综合地理、宿主动物、媒介蚤及病原体等因素分析认为,广西隆林和西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疫源地 广西
下载PDF
广东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邓卓晖 张启明 +8 位作者 林荣章 黄少玉 张仪 吕山 刘和香 胡铃 裴福全 王金龙 阮彩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分布情况,为制定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抽样,分别抽取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4个地区共22个县(市、区),每县(市、区)随机抽取1~2个行政村(区)作为调查点。用匀浆法或...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分布情况,为制定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抽样,分别抽取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4个地区共22个县(市、区),每县(市、区)随机抽取1~2个行政村(区)作为调查点。用匀浆法或肺检法剖检在野外现场采集的部分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以及餐饮、集市采集的不同品种的淡水螺和陆生螺,调查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Ⅲ期幼虫感染情况。现场捕捉鼠类,鉴别种类后解剖心肺组织,检查感染情况;采集新鲜鼠粪,用清水沉淀法检查幼虫。结果22个调查县(市、区)均有小管福寿螺分布,且数量众多;广宁县未开展褐云玛瑙螺调查,和平县、曲江区和翁源县未采集到褐云玛瑙螺,其他调查点均有该螺分布。22个调查县(市、区)共采集小管福寿螺3754只,褐云玛瑙螺1465只,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9%(172/2929)和16.5%(223/13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的受检螺平均感染率有地区差异(P<0.01),珠江三角洲最高(15.6%,152/975),其中又以东莞市的受检螺平均感染率最高(34.7%,78/225)。在9个调查县(市、区)的农贸市场采集圆田螺(Cipangopaludina)114只和环棱螺(Bellamya)541只,罗定市和开平市的环棱螺中幼虫阳性率分别为1.4%(1/70)和3.3%(3/91)。在9个调查县(市、区)捕获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flavipectus)、鼩鼱(Suncus murinus)、小家鼠(Musmus-culus)、大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黄毛鼠(R.losea)和黑家鼠(R.rattus)等共491只,平均感染率为11.4%(56/491),其中褐家鼠、黄胸鼠和板齿鼠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9.8%(52/263),2.5%(3/118)和10.0%(1/10),其他4种鼠类中均未发现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在7个调查县(市、区)采集到新鲜鼠粪34份,Ⅰ期幼虫阳性率为44.1%(15/34)。结论广东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分布广泛,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均有不同程度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小管福寿螺 褐云玛瑙螺 宿主 疫源地 广东
下载PDF
福建省尤溪、永泰与平和县并殖吸虫病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15
20
作者 程由注 李莉莎 +5 位作者 林国华 周培聪 江典伟 方彦炎 林陈鑫 李燕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调查福建省尤溪、永泰与平和等3县并殖吸虫病疫源地情况。方法在福建省尤溪、永泰与平和等3县各选取1个村作为调查点。采用ELISA法检测部分人群的并殖吸虫IgG抗体,并调查部分居民食蟹史。现场采集标本,剖检淡水螺类,检查并殖吸虫尾... 目的调查福建省尤溪、永泰与平和等3县并殖吸虫病疫源地情况。方法在福建省尤溪、永泰与平和等3县各选取1个村作为调查点。采用ELISA法检测部分人群的并殖吸虫IgG抗体,并调查部分居民食蟹史。现场采集标本,剖检淡水螺类,检查并殖吸虫尾蚴感染情况;以双筛水洗法或直接压片法调查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采集猫、狗粪便,以水洗过筛沉淀法检查并殖吸虫虫卵。用分离自以上3地蟹类的并殖吸虫囊蚴进行人工动物感染实验。同时观察疫源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结果福建省尤溪县、永泰县和平和县等3地发现斯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并殖吸虫(原名三平正并殖吸虫)。尤溪县畔岭村、永泰县赤水村居民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21/309)和6.8%(9/133)。查见淡水螺类4种,其中拟钉螺属2种和拟小豆螺属1种为斯氏并殖吸虫新的第一中间宿主。查见淡水蟹类4种,其中南海溪属1种为斯氏并殖吸虫新的第二中间宿主。尤溪县的拟钉螺和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1%(27/1 344)和92.1%(58/63),蟹感染指数为171.9,终末宿主动物粪便并殖吸虫卵阳性检出比例为1/7。永泰县的拟小豆螺和拟钉螺的斯氏并殖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6%(4/690)和0.1%(2/2 330),溪蟹感染率为18.2%(18/99),蟹感染指数9.12。平和县的放逸短沟蜷和溪蟹的并殖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3%(3/1 092)和44.9%(35/78),蟹感染指数为6.16。结论福建省尤溪、永泰与平和等3地发现卫氏并殖吸虫、三平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是高度感染或超高度感染的并殖吸虫病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宿主 疫源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