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TCD的翻转机构关键构件疲劳寿命分析
1
作者 王婷婷 张涵 秦东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前,垃圾运输车翻转机构常采用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分析,该方法虽然应用简单,但是由于未考虑缺口周围应力场的影响而导致预测不太准确。研究发现,临界距离理论(简称TCD)可以弥补以上方法的缺点,较好地预测缺口件的疲劳性能。因此,... 目前,垃圾运输车翻转机构常采用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分析,该方法虽然应用简单,但是由于未考虑缺口周围应力场的影响而导致预测不太准确。研究发现,临界距离理论(简称TCD)可以弥补以上方法的缺点,较好地预测缺口件的疲劳性能。因此,这里采用TCD进行某垃圾运输车翻转机构的疲劳寿命研究。首先从TCD理论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然后借助ANSYS软件,基于改进后的TCD计算得到翻转机构的疲劳寿命。将其与试验寿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TCD相较于传统的名义应力法能更精确地预测翻转机构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机构 名义应力法 临界距离理论 ANSYS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高温反应堆焊接堵管蠕变-疲劳寿命评估
2
作者 徐连勇 石岩松 +2 位作者 赵雷 韩永典 郝康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509,共14页
本文介绍了在650℃下对采用钨极氩弧(TIG)焊和激光焊的两种堵管接头进行蠕变-疲劳寿命评估的情况,以评价其作为高温反应堆焊接堵管技术的可靠性.首先,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了两种堵管接头的残余应力.然后,将残余应力结果作为输入条... 本文介绍了在650℃下对采用钨极氩弧(TIG)焊和激光焊的两种堵管接头进行蠕变-疲劳寿命评估的情况,以评价其作为高温反应堆焊接堵管技术的可靠性.首先,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了两种堵管接头的残余应力.然后,将残余应力结果作为输入条件,计算了堵管接头在正常运行期间的应力松弛行为和不同瞬态下的应变范围.根据时间分数规则(TFR),计算了TIG焊和激光焊堵管接头在服役过程中的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最后,依据ASMENH和RCC-MRx标准提供的蠕变-疲劳损伤包络线预测了堵管接头的蠕变-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激光焊堵管焊缝的冷却速率比TIG焊堵管焊缝高60%,这导致了激光焊堵管焊缝有更加细化的晶粒和更高的残余应力水平.堵管焊缝根部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为残余拉应力,是堵管接头中最容易失效的位置.在堵管接头服役过程中,由于蠕变变形,残余应力会发生松弛.同时,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对蠕变应变的产生有显著影响,但随服役时间的延长,残余应力的影响会逐渐减弱.相同的服役时间下,激光焊堵管接头的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均高于TIG焊堵管接头,蠕变损伤占主导地位.此外,TIG堵管接头的蠕变-疲劳预测寿命比激光焊堵管接头长20%左右.即使采用最保守的ASME-NH交互损伤曲线,两种堵管接头的蠕变-疲劳寿命也超过了40 a,验证了两种焊接堵管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堵管 残余应力 蠕变-疲劳寿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考虑焊后热处理的可控震源平板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3
作者 陈振 王乔木 +4 位作者 黄志强 张森吉 敬爽 郝磊 帅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9-1369,共11页
为提高可控震源平板(Seismic Vibrator Baseplate,SVB)在激振过程中应力响应与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综合考虑了SVB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后热处理问题,并按照焊接、热处理和SVB激振的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构建了SVB焊接模型与... 为提高可控震源平板(Seismic Vibrator Baseplate,SVB)在激振过程中应力响应与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综合考虑了SVB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后热处理问题,并按照焊接、热处理和SVB激振的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构建了SVB焊接模型与SVB-大地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使用MARC软件对SVB进行了焊接模拟和热处理分析,并对焊接热处理后的SVB进行了应力响应分析。此外,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应用Miner理论,通过修正S-N曲线对SVB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热处理后,SVB的整体应力显著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最大应力从689.1 MPa下降至400.2 MPa,应力释放超过41.92%,显著提高了SVB的疲劳强度。在激振时,SVB的应力增加且分布不均匀。其中,SVB齿尖处的最大应力上升至595.6 MPa,SVB齿焊缝区域的应力达到434.4 MPa。通过修正S-N曲线法计算得到SVB的疲劳寿命为9.57 a,与现场统计的8.71 a相比,误差为9.87%。研究可为SVB的结构设计与寿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横波可控震源平板 有限元分析 疲劳寿命预测 修正S-N曲线
原文传递
孔内壁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对7050铝合金紧固孔试样疲劳寿命的影响
4
作者 刘长军 戴寅 +1 位作者 常帅 谈建平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不同切削速度(4,8,12,16,20,40,80 mm·min-1)钻铰、不同进给速度(0.02,0.04 mm·r-1)铣削和电火花加工,在7075-T72451铝合金疲劳试样中心制备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的紧固孔,通过高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孔表面粗糙度和残... 通过不同切削速度(4,8,12,16,20,40,80 mm·min-1)钻铰、不同进给速度(0.02,0.04 mm·r-1)铣削和电火花加工,在7075-T72451铝合金疲劳试样中心制备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的紧固孔,通过高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孔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对试样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孔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工艺加工孔中,钻铰孔表面质量最好,可以通过增加切削速度在维持较小表面粗糙度的同时增大残余压应力。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共同影响疲劳寿命,表面粗糙度较小时,随着残余压应力增加,疲劳寿命延长;表面粗糙度增大后,应力集中效应对疲劳寿命影响的占比变大,残余应力的影响占比变小,疲劳寿命缩短;切削速度为16 mm·min-1时钻铰孔试样疲劳寿命最长;提出的综合考虑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影响的孔表面质量影响系数能在±2.5倍数据分散带内很好地关联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加工 疲劳寿命 表面粗糙度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田立勇 张佳豪 +2 位作者 于宁 于晓涵 张硕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掘进机回转台在截割煤岩时承受偏载荷及强冲击作用,其性能影响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探究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服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odel-multi flexible body ... 掘进机回转台在截割煤岩时承受偏载荷及强冲击作用,其性能影响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探究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服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odel-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cs,离散单元法-多柔性体动力学)双向耦合技术的回转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掘进机截割部与回转台的空间受力模型,明确了截割部与回转台的受力规律。然后,联合RecurDyn与EDEM软件对回转台进行双向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回转台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最后,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选取15组掘进机服役参数作为输入,以回转台疲劳寿命为响应,建立了对应的Kriging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了回转台在最佳服役参数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当掘进机的截割头转速为54 r/min、回转台横摆速度为1.003 m/min、截割臂垂直摆角为7°时,回转台的疲劳寿命最长。结合DEM-MFBD双向耦合技术、Kriging代理模型与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探究掘进机的最佳服役参数,可为回转类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台 DEM-MFBD双向耦合技术 疲劳寿命预测 Kriging代理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HS‑SHCC弯曲疲劳变形与疲劳寿命
6
作者 周甲佳 董泽华 +2 位作者 陈本发 景川 赵军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1,共9页
对抗压强度为83.41 MPa的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HS-SHCC)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HS-SHCC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0.70、0.80、0.85、0.90)下的裂缝扩展、跨中挠度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HS-SHCC试件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力水平... 对抗压强度为83.41 MPa的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HS-SHCC)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HS-SHCC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0.70、0.80、0.85、0.90)下的裂缝扩展、跨中挠度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HS-SHCC试件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小;HS-SHCC试件在弯曲疲劳荷载下呈现出多裂缝开裂的特征,随着应力水平的降低,试件表面的裂缝数量减少;当应力水平为0.70~0.85时,HS-SHCC试件的跨中挠度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失稳三阶段,而当应力水平为0.90时,HS-SHCC试件的跨中挠度则表现出稳定发展和失稳两阶段特性;与普通SHCC相同,HS-SHCC试件的应力水平-疲劳寿命(λ-N_(f))曲线呈现出双线性趋势.基于λ-N_(f)曲线和三参数Weibull分布理论,提出各失效概率下HS-SHCC的弯曲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得出失效概率为0.05时HS-SHCC的疲劳强度极限(疲劳循环200万次)对应的最大应力水平为0.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弯曲疲劳 疲劳变形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橡胶减振制品疲劳寿命的因素
7
作者 程志 吕玉珍 +5 位作者 武营飞 孙滔 谭莲影 曹广如 李斌 杨军 《特种橡胶制品》 2025年第2期36-40,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橡胶配方填充体系及硫化成型工艺因素对橡胶减振制品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所选定的水平,各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炭黑粒径、硫化内压、硫化时间、炭黑用量;选出疲劳寿命最佳条件为:炭黑N3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橡胶配方填充体系及硫化成型工艺因素对橡胶减振制品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所选定的水平,各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炭黑粒径、硫化内压、硫化时间、炭黑用量;选出疲劳寿命最佳条件为:炭黑N330,56份,硫化内压40 MPa,硫化时间15 min,所预测的最佳组合的疲劳寿命均优于正交试验表中的各组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减振制品 填充体系 硫化工艺 正交试验法 疲劳寿命
原文传递
基于磁记忆在线监测的再制造毛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8
作者 冷建成 赵雷 +1 位作者 张新 许宏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对服役构件进行在线监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45钢缺口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利用金属磁记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记录了试件缺口位置在整个疲劳循环过程中的磁信号变化。通过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结... 对服役构件进行在线监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45钢缺口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利用金属磁记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记录了试件缺口位置在整个疲劳循环过程中的磁信号变化。通过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结果表明x向和y向磁记忆信号可以将整个疲劳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且y向磁信号对疲劳损伤演变更加敏感;进一步引入y向磁场梯度的标准差和鞘度作为特征参数,其对应的峰值点可分别作为第一、二阶段和第二、三阶段的分界点指标。同时提出了x向磁信号突变点的峰值可用于表征试件断裂前的预警信息,并探讨了磁信号变化背后的机理,为再制造毛坯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在线监测 疲劳寿命预测 卡尔曼滤波 标准差 峭度
下载PDF
概率Weibull模型在自行车车架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
9
作者 张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1,35,共7页
针对山地自行车车架在工作载荷作用下,分析了其疲劳寿命。从疲劳失效位置(接缝材料)和母材上取下的试样进行了高周疲劳试验,通过S-N区域的正态分布和数据的线性回归斜率对比分析了实验数据,表明在疲劳性能方面的统计没有差异性。采用有... 针对山地自行车车架在工作载荷作用下,分析了其疲劳寿命。从疲劳失效位置(接缝材料)和母材上取下的试样进行了高周疲劳试验,通过S-N区域的正态分布和数据的线性回归斜率对比分析了实验数据,表明在疲劳性能方面的统计没有差异性。采用有限元分析了不同加载情况下最大主应力对应车架上的疲劳失效位置,车架疲劳失效理论分析位置与实际裂纹位置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基于概率Weibull模型(P-S-N曲线),分别采用平均应力法、高应力体积法和最薄弱环节理论对车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踏板力的施加角度影响自行车车架的疲劳特性,同时估算了最大主应力下车架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周疲劳 25CrMo4钢 自行车车架 疲劳寿命 P-S-N曲线
下载PDF
基于NSGA-Ⅱ和TOPSIS法的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疲劳寿命优化
10
作者 陈振 冉庆杰 +3 位作者 英晓洋 陈能鹏 魏超成 王乔木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作为页岩气勘探中的关键部件,其疲劳寿命直接影响可控震源的使用寿命和勘探精度。然而,传统的振动器平板疲劳寿命优化方法未考虑平板与平板齿间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导致平板结构在抗疲劳优化设计方面效果不佳。为... 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作为页岩气勘探中的关键部件,其疲劳寿命直接影响可控震源的使用寿命和勘探精度。然而,传统的振动器平板疲劳寿命优化方法未考虑平板与平板齿间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导致平板结构在抗疲劳优化设计方面效果不佳。为此,使用局部灵敏度法对平板疲劳寿命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了焊接残余应力为影响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随后,建立了平板的各向最大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速度和焊接层间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以各向最大焊接残余应力为约束,以疲劳寿命为优化目标,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最后,利用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获取Pareto解集,并结合熵权法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确定最佳优化方案:焊接速度为10.23 mm/s,焊接层间温度为105℃。结果表明,优化后平板的疲劳寿命为10.23年,相比优化前提高了17.72%。研究结果可为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的疲劳寿命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可控震源 振动器平板 疲劳寿命 焊接残余应力 NSGA-Ⅱ TOPSIS法
下载PDF
P550无磁钻铤螺纹孔不同成形工艺的组织与疲劳寿命研究
11
作者 秦才会 王仡仡 +4 位作者 徐志刚 杨中娜 曹云风 潘佳鑫 崔丽颖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用超景深显微镜研究断口形态,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定点测量疲劳条带间距,建立了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裂纹长度a的数学公式,计算了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并估算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寿命。结果钻铤模拟件与失效件的裂纹位置一致,断口性质相同,均为高周弯曲疲劳断口;钻铤模拟件切削螺纹孔的试验寿命为545.8 h,与钻铤螺纹孔的实际寿命526 h十分接近;由Paris公式计算出螺纹孔的裂纹萌生寿命占总疲劳寿命的84%;加上盖板槽并拧紧螺钉可使螺纹孔的使用寿命延长210%。结论冷挤压成形螺纹孔使表层330μm内生成纤维状细晶组织、显微硬度增加,加工表面完整性改善,相较于切削螺纹孔,冷挤压螺纹孔的无磁钻铤疲劳寿命提升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磁钻铤 随钻仪器 螺纹孔疲劳裂纹 切削与冷挤压 疲劳寿命反推 裂纹扩展速率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低地板有轨电车弹性车轮优化设计与疲劳寿命研究
12
作者 赵荣国 潘思羽 +4 位作者 叶杜恒 张晨 彭金龙 竺峰 林胜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23,共13页
弹性车轮是城市轨道交通低地板有轨电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弹性车轮服役疲劳寿命,该文基于撕裂能理论,应用ABAQUS、FE-safe和Isight软件,对弹性车轮橡胶元件进行有限元建模、优化设计和疲劳寿命研究.首先,基于裂纹能量理论,研究了... 弹性车轮是城市轨道交通低地板有轨电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弹性车轮服役疲劳寿命,该文基于撕裂能理论,应用ABAQUS、FE-safe和Isight软件,对弹性车轮橡胶元件进行有限元建模、优化设计和疲劳寿命研究.首先,基于裂纹能量理论,研究了橡胶材料的疲劳特性,建立弹性车轮橡胶元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弹性车轮的刚度和疲劳寿命均未达到设计要求.其次,基于正交数值试验和Sobol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灵敏度分析方法,以最小应变为优化目标,选用改进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二阶响应面模型,采用自适应多岛遗传算法对刚度约束条件下的弹性车轮橡胶元件进行单目标多因素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弹性车轮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弹性车轮结构的疲劳寿命比原弹性车轮结构提高了30%,优化弹性车轮的刚度和疲劳寿命均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对优化弹性车轮分别进行径向加载试验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刚度曲线与试验刚度曲线吻合,且经历设计疲劳周次载荷循环的优化弹性车轮,其结构保持完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疲劳寿命数值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车轮 优化设计 疲劳寿命 敏度分析 有限元
下载PDF
海底悬跨管道涡激多轴疲劳寿命分析
13
作者 曾威 朱东润 田旭敏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5-11,共7页
为了探究随机载荷作用下海底悬跨管道的多轴疲劳寿命,综合考虑了顺流向和横流向涡激振动对海底悬跨管道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悬跨管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耦合分析模型,对悬跨管道涡激多轴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雨流计数法... 为了探究随机载荷作用下海底悬跨管道的多轴疲劳寿命,综合考虑了顺流向和横流向涡激振动对海底悬跨管道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悬跨管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耦合分析模型,对悬跨管道涡激多轴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雨流计数法计算了悬跨管道的多轴疲劳寿命,分析了海流速度和悬跨长度对悬跨管道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单轴疲劳寿命相比,悬跨管道涡激多轴疲劳寿命更加保守,两者相差约6%;约化速度小于4.66时,顺流向应力对悬跨管道的多轴疲劳寿命影响大,但当约化速度大于4.98后,顺流向应力对悬跨管道的多轴疲劳寿命影响程度逐渐下降;悬跨管道涡激疲劳寿命随悬跨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悬跨长度从30 m增加到60 m时,涡激疲劳寿命降低了78%,而顺流向应力对悬跨管道涡激多轴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均在7%~11%范围内。相关结论可以为海底管道的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跨管道 模态 流固耦合 涡激振动 疲劳寿命
下载PDF
不同焊接特征对管线钢与法兰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影响
14
作者 刘鑫 刘紫微 《焊接》 2025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满焊、不满焊和延伸焊3种焊接特征对管线钢和法兰等效T形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建立3种焊接特征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表明,管线钢和法兰等效T形接头焊缝处的整... 【目的】旨在研究满焊、不满焊和延伸焊3种焊接特征对管线钢和法兰等效T形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建立3种焊接特征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表明,管线钢和法兰等效T形接头焊缝处的整体应变能密度变化趋势为先减小,达到峰谷后,再逐渐增大,最小网格尺寸选用峰谷位置,为5.5 mm。随外应力的增加,疲劳次数逐渐减小,断裂现象均发生在收弧位置,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疲劳S-N曲线一致。在应力为60 kN时,最大误差控制在13.3%。采用仿真手段可有效减少试验样本数量,预测疲劳循环次数。【结论】在存活率50%的S-N曲线和循环周次为2×106的疲劳强度时,未满焊焊接接头疲劳强度比满焊焊接特征高1.3%,比延伸焊焊接特征高5.6%;未满焊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比满焊和延伸焊接头的疲劳寿命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特征 疲劳寿命 T形接头 S-N曲线
下载PDF
钻井液振动筛筛箱动态特性研究及疲劳寿命优化
15
作者 周威 王锦玉 《煤矿机械》 2025年第4期153-157,共5页
研究了煤矿用双层钻井液振动筛筛箱的动态特性和疲劳寿命。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前6阶固有频率,其中最接近振动筛工作频率的固有频率为33.7Hz,与工作频率相比偏差为98%,在工作频率下筛箱不会发生共振;对筛箱进行了应力寿命分析,针对弹... 研究了煤矿用双层钻井液振动筛筛箱的动态特性和疲劳寿命。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前6阶固有频率,其中最接近振动筛工作频率的固有频率为33.7Hz,与工作频率相比偏差为98%,在工作频率下筛箱不会发生共振;对筛箱进行了应力寿命分析,针对弹簧支座、横梁处和激振器支架等寿命不足位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筛箱结构最低寿命为14.9a,最大激振力下筛箱最大应力为42MPa,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 动态特性 模态分析 疲劳寿命
原文传递
基于RVRAP的动车组吊装结构随机疲劳寿命研究
16
作者 刘晓雪 刘雨辰 +3 位作者 郭翰飞 张纪丰 程亚军 李娜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4-48,120,共6页
以IEC61373:2010提供的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加速度谱密度作为激励,利用基于虚拟激励法开发的适用于轨道车辆系统随机振动分析软件(RVRAP)对动车组吊装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与商用分析软件计算的随机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以IEC61373:2010提供的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加速度谱密度作为激励,利用基于虚拟激励法开发的适用于轨道车辆系统随机振动分析软件(RVRAP)对动车组吊装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与商用分析软件计算的随机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构关键节点随机应力响应的最大误差为12%,并且RVRAP所需时长仅为商用软件的5.4%,大幅减少了计算时间,RVRAP与三区间法的疲劳评估结果一致,证明了RVRAP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吊装结构 随机振动 RVRAP 随机疲劳寿命
下载PDF
钢结构寿命预测模型及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计算
17
作者 温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2期067-070,共4页
在当前的桥梁领域中,钢结构因其具有成本低、施工快、污染小、耗能低、抗震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钢结构被长时间应用下,尤其是具有重复荷载需要承受的状况下疲劳破坏的现象就会出现,对钢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形成比较大的影响,... 在当前的桥梁领域中,钢结构因其具有成本低、施工快、污染小、耗能低、抗震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钢结构被长时间应用下,尤其是具有重复荷载需要承受的状况下疲劳破坏的现象就会出现,对钢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形成比较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需要对钢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准确的预测,利于确保桥梁的安全和使用时间的延长。本文分析了钢结构疲劳寿命的理论基础,分析出最佳的模型选择后,建筑桥梁工程中构建钢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以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对其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疲劳强度 梁构造细节 疲劳寿命计算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
18
作者 徐梦悦 齐红宇 +2 位作者 李少林 石多奇 杨晓光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的微观组织和梯度过渡的力学性能及随机分布的焊接缺陷等特征,相较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特别是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下的强度和寿命问题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开展了... 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的微观组织和梯度过渡的力学性能及随机分布的焊接缺陷等特征,相较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特别是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下的强度和寿命问题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开展了基于随机森林(RF)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全新研究。通过采用RF和轻梯度提升机(LightGBM)2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焊接接头的疲劳数据集进行分析和预测,从中选择预测性能更优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比较在不同几何形状下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评估几何形状对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利用RF算法对输入条件进行重要度排序,分析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模型在不同材料下的疲劳寿命结果验证机器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几何形状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预测效果较好,且可用于预测在不同材料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研究结果对焊接结构的强度设计与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轻梯度提升机算法 焊接接头 疲劳寿命 几何形状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商用车电驱动桥壳多工况疲劳寿命预测及优化
19
作者 张志阳 龚青山 +2 位作者 刘敏 江志刚 张光国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驱动桥壳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交变循环载荷的作用,发生疲劳破坏的可能性较大。为了判断某商用车轮边电机电驱动桥的驱动桥壳在设计时是否满足疲劳寿命的要求,建立了驱动桥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首先,对其进行惯性释放分析,... 驱动桥壳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交变循环载荷的作用,发生疲劳破坏的可能性较大。为了判断某商用车轮边电机电驱动桥的驱动桥壳在设计时是否满足疲劳寿命的要求,建立了驱动桥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首先,对其进行惯性释放分析,得出其静强度、刚度满足要求。其次,基于nCode DesignLife软件,使用名义应力法,结合材料的S-N曲线和疲劳加载曲线,采用新的汽车行业标准对其在垂直弯曲疲劳、制动疲劳和横向疲劳多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驱动桥壳在制动疲劳和横向疲劳工况下的疲劳寿命不满足标准中的要求,须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最后,对驱动桥壳进行了加筋优化处理。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驱动桥壳在最大冲击工况下最大应力减小了95.8 MPa,最大变形减小了1.064 mm,且在3种疲劳工况下的最低疲劳寿命分别提升了107.6、28.9、49.7万次,均超出了标准中的要求,证明了驱动桥壳结构优化的可行性,有效缩短了研发周期,并降低了研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壳 惯性释放 疲劳寿命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承载型60°斜十字全熔透焊接接头疲劳寿命评估
20
作者 孙立成 毛泓霖 +1 位作者 明驰 卫星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为研究承载型60°斜十字全熔透焊接接头(oblique cruciform full-penetration welded joints,OCFWJs)局部应力分布及疲劳性能,设计3个试验模型完成3种名义应力幅水平下的疲劳试验,得到试件疲劳破坏时的循环次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6... 为研究承载型60°斜十字全熔透焊接接头(oblique cruciform full-penetration welded joints,OCFWJs)局部应力分布及疲劳性能,设计3个试验模型完成3种名义应力幅水平下的疲劳试验,得到试件疲劳破坏时的循环次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60°OCFWJs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焊趾处热点正应力、热点剪应力及等效热点应力.基于规范中的名义应力S-N曲线和热点应力S-N曲线,分别采用名义主应力法、等效热点应力法和相互作用方程方法对拉—剪联合作用下60°OCFWJs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名义应力幅、名义拉应力幅或名义剪应力幅均无法对60°OCFWJs疲劳寿命进行可靠评估.依据国际焊接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Welding,IIW)规范无论采用热点拉应力幅或热点剪应力幅也无法对60°OCFWJs疲劳寿命进行可靠评估.按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Eurocode3相互作用方程方法预测的疲劳寿命远低于试验值,按等效热点应力方法预测的疲劳寿命与试验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十字焊接节点 全熔透 疲劳寿命 热点应力 S-N曲线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