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5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损伤系数研究
1
作者 曾勇 周新六 +4 位作者 向中富 何孟松 黄海东 马虎 张兴健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重要性,对国内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的交通荷载进行了调研,发现各线路各时段的客流量差异较大,各线路的载客平均轴重与空车平均轴重的比值不同,比值为1.02~1.51。轨道交通因乘客流量带来的轴...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重要性,对国内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的交通荷载进行了调研,发现各线路各时段的客流量差异较大,各线路的载客平均轴重与空车平均轴重的比值不同,比值为1.02~1.51。轨道交通因乘客流量带来的轴重比例变化相对较小,因此每一列车都对钢桥结构的疲劳有一定影响。研究了疲劳损伤系数的组成,基于不同的应力循环次数,提出了基于列车荷载作用频次的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的3个疲劳损伤系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的疲劳设计提供参考,并为规范的修订提供技术依据,对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疲劳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损伤系数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荷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硬质层理砂岩疲劳损伤机制试验研究
2
作者 宋战平 程昀 +2 位作者 杨腾添 杨鹏涛 潘红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9,共10页
列车动载扰动作用下隧道基底围岩的变形开裂蕴含着复杂的力学损伤问题。为探究循环荷载下硬质层理砂岩的疲劳损伤演化机制,对层理砂岩进行了疲劳力学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层理砂岩的宏观裂隙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时效对应关... 列车动载扰动作用下隧道基底围岩的变形开裂蕴含着复杂的力学损伤问题。为探究循环荷载下硬质层理砂岩的疲劳损伤演化机制,对层理砂岩进行了疲劳力学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层理砂岩的宏观裂隙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时效对应关系,层理效应越明显,滞回环跃迁越显著。层理砂岩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层理劣化效应。随层理倾角增大,峰值强度呈缓慢衰减—快速降低—急剧增大的趋势,疲劳寿命与峰值强度呈正相关。弹性模量呈急剧增大—缓慢增大—趋于平缓或降低的趋势,周期比分界点为28.57%和81.81%。砂岩破裂模式与层理效应密切相关,包括张拉破裂(Ⅰ型和Ⅱ型)、斜剪破裂及复合破裂;张拉破裂Ⅱ型具有压杆效应,破裂面粗糙度略小;斜剪破裂面粗糙度显著降低,压—剪作用导致复合破裂断面出现破碎带和光滑断口。循环加卸载效应导致层理砂岩的临界损伤呈非线性快速增大—近似线性增长—非线性急剧增大演变,Logistic反函数损伤模型可很好描述临界损伤规律,疲劳敏感性顺序依次为斜剪破裂型>复合破裂型>张拉破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荷载 层理砂岩 疲劳损伤 破裂机制
原文传递
水中康复训练对潜艇艇员远航疲劳损伤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赵铭 纪博翰 戴振锋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观察水中康复训练对潜艇艇员远航疲劳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10月选择某潜艇训练基地120名艇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有腰背部疲劳性损伤和肩颈部疲劳性损伤的艇员各60名,将患有腰背部疲劳性损伤和肩颈部疲劳性损伤的艇员分别通... 目的观察水中康复训练对潜艇艇员远航疲劳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10月选择某潜艇训练基地120名艇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有腰背部疲劳性损伤和肩颈部疲劳性损伤的艇员各60名,将患有腰背部疲劳性损伤和肩颈部疲劳性损伤的艇员分别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采取水中康复训练)和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个评价指标及变化率。结果肩颈部疲劳性损伤艇员中,试验组前屈活动度、后伸活动度、侧屈活动度和旋转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背部疲劳性损伤艇员中,与训练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腰部前屈、后伸、侧屈的关节活动度增大,试验组腰部前屈和后伸的活动度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康复综合了水疗和水中健身运动的优点,能够放松艇员肌肉,加快疲劳损伤的恢复速度,适用于潜艇艇员远航疲劳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艇员 远航疲劳损伤 水中康复
下载PDF
持续荷载作用下疲劳损伤混凝土梁的变形性能分析
4
作者 吴俊 张军 +3 位作者 毛江鸿 金伟良 钟小平 樊玮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3-851,共9页
为明确往复荷载和持载作用下混凝土梁变形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弯曲疲劳加载引入疲劳损伤后采用堆载法对4根梁进行堆载徐变试验,研究疲劳损伤对梁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发展规律和持续荷载作用下梁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损... 为明确往复荷载和持载作用下混凝土梁变形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弯曲疲劳加载引入疲劳损伤后采用堆载法对4根梁进行堆载徐变试验,研究疲劳损伤对梁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发展规律和持续荷载作用下梁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损梁,疲劳损伤梁受拉区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受压区混凝土总应变和总挠度更大,且在堆载作用下的发展速率更快,随着疲劳损伤程度的增大,各指标也有增大的趋势;疲劳作用促进了混凝土微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前并加速了梁徐变变形的发展,导致前期疲劳加载就已产生了部分徐变应变和徐变挠度;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疲劳损伤梁受压区混凝土总徐变应变和梁徐变挠度计算模型,发现疲劳循环寿命比为0.025、0.15和0.60时的疲劳残余挠度分别相当于无损梁128、800和1180 d的徐变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持续荷载 循环荷载 疲劳损伤 徐变 徐变挠度 变形性能 混凝土裂缝
下载PDF
环境参数对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疲劳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伍源 朱才朝 +2 位作者 谭建军 宋朝省 张会阳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4,共13页
在风电机组全寿命周期内,长期风速概率分布会使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动载荷出现随机特性,影响其疲劳损伤预估精度。笔者提出了一种考虑长期风速概率分布特征的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疲劳损伤预估方法,通过建立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OpenFAST-SIM... 在风电机组全寿命周期内,长期风速概率分布会使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动载荷出现随机特性,影响其疲劳损伤预估精度。笔者提出了一种考虑长期风速概率分布特征的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疲劳损伤预估方法,通过建立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OpenFAST-SIMPACK联合仿真模型,计算不同平均风速与湍流强度组合工况下的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齿轮短期疲劳损伤,进而采用代理模型技术重构“平均风速、湍流强度-短期疲劳损伤”映射关系,预测齿轮长期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低速级太阳轮容易发生接触疲劳失效;在额定风速以下,低速级太阳轮短期疲劳损伤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在额定风速附近,平均风速与湍流强度的随机特性均会增大其长期疲劳损伤不确定性,增大其疲劳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传动系统 疲劳损伤 随机特性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损伤演化模型的综述与评估
6
作者 冯炜森 杨成鹏 贾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6-236,共11页
疲劳损伤演化模型是材料疲劳性能退化与寿命预测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进行了全面综述,针对材料损伤演化三阶段(Ⅰ、Ⅱ、Ⅲ)特征将其磨损模型分为两类:Ⅰ-Ⅱ-Ⅲ三阶段模型和Ⅰ-Ⅱ两阶段模型。提出了模型... 疲劳损伤演化模型是材料疲劳性能退化与寿命预测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进行了全面综述,针对材料损伤演化三阶段(Ⅰ、Ⅱ、Ⅲ)特征将其磨损模型分为两类:Ⅰ-Ⅱ-Ⅲ三阶段模型和Ⅰ-Ⅱ两阶段模型。提出了模型评估的五个基本标准,选取了八组不同加载条件下的疲劳损伤演化实验数据,对表征能力较强的疲劳磨损模型进行了分析评估。现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属于宏观唯象模型,模型中引入的疲劳影响因素少,对实验的依赖程度高;对于Ⅰ-Ⅱ两阶段损伤,两阶段磨损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相比而言,Ⅰ-Ⅱ-Ⅲ三阶段磨损模型可准确模拟疲劳损伤演化全过程,比Ⅰ-Ⅱ两阶段磨损模型更具普适性,其中Mao、吴富强和Shiri的模型应用较为广泛。为了克服唯象模型的不足,须考虑不同影响因素下材料的微细观损伤形式和机理,进而发展基于物理机制的疲劳损伤演化理论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压板 疲劳损伤 损伤演化模型 模型评估
下载PDF
考虑加载次序影响的沥青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研究
7
作者 房辰泽 冷真 +4 位作者 郭乃胜 李辉 蒋继望 陆国阳 王昊鹏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变幅加载下沥青的疲劳损伤累积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Miner’s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准则无法表征不同变幅加载次序下沥青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NLFDA)。该研究旨在建立考虑加载次序影响的NLFDA模型,准确表征加载次序对沥青疲劳损伤累... 变幅加载下沥青的疲劳损伤累积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Miner’s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准则无法表征不同变幅加载次序下沥青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NLFDA)。该研究旨在建立考虑加载次序影响的NLFDA模型,准确表征加载次序对沥青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通过开展应力控制的沥青恒幅加载疲劳试验,采用耗散伪应变能(DPSE)表征沥青疲劳损伤,分析恒幅加载下沥青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律;采用低-高和高-低两种加载次序,开展应力控制的沥青变幅加载疲劳试验,分析变幅加载下沥青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律;基于损伤等效准则,建立考虑加载次序影响的NLFDA模型,分析加载次序对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控制模式下的沥青疲劳损伤,呈先缓慢后急剧的非线性增加演化趋势;恒幅加载下沥青疲劳损伤服从Miner’s准则发生线性累积,且累积寿命分数等于1;变幅加载下沥青疲劳损伤不服从Miner’s准则而发生非线性累积。低-高和高-低变幅加载次序下,沥青累积疲劳寿命随一级寿命分数的增大而分别增加和减小,累积寿命分数分别大于1和小于1;建立的NLFDA模型可克服Miner’s准则缺陷,并较为准确地表征加载次序对沥青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材料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 加载次序 耗散伪应变能 疲劳寿命
下载PDF
累积疲劳损伤的数值积分算法
8
作者 藤瑞品 宋晓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提出了采用高斯-勒让德公式进行数值积分的累积疲劳损伤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包含当量载荷概率密度函数的不可积被积函数进行数值积分来计算累积疲劳损伤。以16Mn和60Si2Mn两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两种常见的当量... 提出了采用高斯-勒让德公式进行数值积分的累积疲劳损伤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包含当量载荷概率密度函数的不可积被积函数进行数值积分来计算累积疲劳损伤。以16Mn和60Si2Mn两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两种常见的当量载荷分布形式,采用试验设计法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高斯-勒让德公式进行数值积分的累积疲劳损伤算法是正确和有效的;同时与传统的八级载荷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或准连续载荷谱作用下,采用八级载荷分级法计算累积疲劳损伤会出现较大的偏差率,并且偏差率不稳定,相比于八级载荷法,高斯数值积分法是一种更优的累积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累积疲劳损伤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疲劳损伤 高斯-勒让德公式 数值积分 试验设计 连续载荷 算法
下载PDF
软-硬互层岩体节理峰前循环剪切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9
作者 许彬 刘新荣 +4 位作者 周小涵 韩亚峰 刘俊 谢应坤 邓志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三峡库区频发微小地震下岩体节理循环剪切疲劳损伤对边坡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峰前循环剪切试验和PFC2D细观数值计算,研究了考虑一阶起伏角、含水率、剪切速率、剪切幅度、法向应力及循环剪切次数影响的软-硬互层岩体节理... 三峡库区频发微小地震下岩体节理循环剪切疲劳损伤对边坡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峰前循环剪切试验和PFC2D细观数值计算,研究了考虑一阶起伏角、含水率、剪切速率、剪切幅度、法向应力及循环剪切次数影响的软-硬互层岩体节理宏细观疲劳损伤机理。研究表明:①岩体节理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历经初始非线性压剪变形、近似线弹性压剪变形、循环剪切疲劳损伤变形、应力缓升压剪变形、应力陡升压剪变形及应力脆性跌落压剪变形六个演化阶段。②岩体节理峰值(残余)剪切强度和疲劳剪切(法向)位移在相同一阶起伏角、含水率、剪切速率、剪切幅度或法向应力下随循环剪切次增多而分别降低和增大;且其在相同循环剪切次数下随一阶起伏角或法向应力变大而分别增大和降低,而随含水率、剪切速率或剪切幅度变大则分别降低和增大。③宏细观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且岩体节理细观剪切疲劳损伤裂纹数量随剪切位移变化呈前期微增-陡增、中期缓增及后期陡增-缓增-陡增的发展特征,而其随循环剪切次数变化则呈前期陡增和后期缓增的发展特征。④岩体节理宏细观剪切疲劳损伤典型演化过程可概述为压密-起裂破坏、循环错动-贯通破坏及分离-啃断破坏3个渐进性发展阶段,且宏细观剪切疲劳损伤裂纹近似呈“倒U形”密集分布于岩体节理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互层岩体节理 峰前循环剪切试验 PFC2D细观数值计算 演化过程 疲劳损伤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T-B法的宽带高斯过程疲劳损伤分析
10
作者 袁奎霖 孙卓成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72,共12页
针对宽带高斯随机应力过程造成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vo-Benasciutti(T-B)法的疲劳损伤频域分析方法。通过不同参数形式的功率谱进行时域的疲劳损伤分析,针对T-B法中的关键参数bTB提出一个新的非线性函数模型。与原T-B... 针对宽带高斯随机应力过程造成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vo-Benasciutti(T-B)法的疲劳损伤频域分析方法。通过不同参数形式的功率谱进行时域的疲劳损伤分析,针对T-B法中的关键参数bTB提出一个新的非线性函数模型。与原T-B法相比,新提出的函数模型bMTB可以考虑S-N曲线斜率参数m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改进T-B法的疲劳损伤分析方法。以时域的雨流计数法结果作为基准,分别采用参数化功率谱和真实响应谱进行数值试验,并与现有的多种宽带高斯疲劳损伤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改进T-B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高斯随机过程 疲劳损伤 改进T-B谱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试验表征综述
11
作者 王佳妮 高世杰 +1 位作者 董元帅 田佳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5-2637,共13页
针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细观形态难以与宏观力学性能表征联系起来的现状,从损伤机理、表征模型及疲劳性能试验方法三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 针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细观形态难以与宏观力学性能表征联系起来的现状,从损伤机理、表征模型及疲劳性能试验方法三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多相、多组分、多尺度的黏弹性材料,在评价其疲劳性能时,宏观的疲劳试验需要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值模拟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等细观分析方法。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室内小型试件疲劳试验,由于不同试验方法中设置的试验条件各不相同,故其试验结果和性能参数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应重点研究沥青混合料抗疲劳开裂性能的细观结构损伤开裂形态与宏观性能表征的联系;改进现有疲劳试验方法的试验条件、开发先进的三维应力状态的加载设备,并增加试验的尺度以反映真实荷载环境下的疲劳性能;基于能量理论和黏弹性连续损伤揭示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和历史荷载条件下的疲劳损伤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疲劳性能 疲劳损伤 试验表征 损伤规律
下载PDF
浅水隔水导管动态响应及涡激振动疲劳损伤
12
作者 王金龙 盛磊祥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1期33-37,73,共6页
介绍波浪海流作用下的隔水导管动力学模型,总结极限强度分析、稳定性校核和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VIV)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并就某隔水导管实例分析动态响应和VIV疲劳损伤,得到隔水导管的极限强度结果、稳定性校核结果、VIV疲... 介绍波浪海流作用下的隔水导管动力学模型,总结极限强度分析、稳定性校核和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VIV)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并就某隔水导管实例分析动态响应和VIV疲劳损伤,得到隔水导管的极限强度结果、稳定性校核结果、VIV疲劳寿命满足钻井作业要求。所提出的隔水导管振动响应、VIV疲劳损伤及寿命分析方法为隔水导管的安全保障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隔水导管 动态响应 稳定性校核 涡激振动疲劳损伤
下载PDF
基于疲劳损伤的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优化研究
13
作者 殷国竹 王兴福 张孝永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34-38,43,共6页
重力坝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水等水利工程中,而疲劳损伤情况下的重力坝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隐患。以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为例,通过构建混凝土重力坝线弹性动力模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重力坝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波的影响... 重力坝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水等水利工程中,而疲劳损伤情况下的重力坝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隐患。以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为例,通过构建混凝土重力坝线弹性动力模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重力坝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波的影响下,重力坝坝顶和坝踵部位分别受到拉力和竖直向应力的影响。设置齿墙宽度为5和20m,20m齿墙宽度时坝基面应力值最小,能有效加强坝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重力坝抗震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疲劳损伤 线弹性动力模型 塑性损伤模型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阀门高温结构蠕变疲劳损伤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磊 谈建平 +2 位作者 于新海 刘平 陈时健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43,共11页
在运行过程中,高温阀门同时经历高温高压、长时稳定载荷和短时交变载荷的作用,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同时存在,但目前针对高温阀门多工况蠕变损伤、疲劳损伤和蠕变疲劳耦合的研究还较少。为此,建立了钠快冷堆调节阀阀体有限元模型,对蠕变... 在运行过程中,高温阀门同时经历高温高压、长时稳定载荷和短时交变载荷的作用,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同时存在,但目前针对高温阀门多工况蠕变损伤、疲劳损伤和蠕变疲劳耦合的研究还较少。为此,建立了钠快冷堆调节阀阀体有限元模型,对蠕变、疲劳以及蠕变疲劳损伤进行了计算与安全性评估。首先,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多工况稳态以及瞬态热力耦合的方法,对高温核电阀门的阀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然后,使用蠕变本构方程对高温阀门阀体进行了蠕变分析;最后,以ASME规范的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为判据,对高温调节阀阀体进行了蠕变、疲劳以及蠕变疲劳交互损伤安全性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在13种瞬态工况以及4种稳态工况产生的热力耦合作用下,阀体出口处均产生了较高的应力,经分析得出扭矩是造成阀体出口处应力高的主要因素;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循环变载荷造成阀体产生的疲劳损伤为0.001 8,而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的蠕变损伤为0.1,由此得出了高温阀门受到蠕变破坏的可能性高于疲劳破坏;该研究结果可为第四代高温核电阀门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阀门 调节阀阀体 安全性评估 蠕变损伤 疲劳损伤 蠕变疲劳交互效应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超声的SLM制备车用合金疲劳损伤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广辉 袁留奎 +1 位作者 常浩 张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为了提高对车用选区激光熔融GH4169镍基合金疲劳损伤的检测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的高效检测方法。根据超声非线性系数精确判断试件的疲劳损伤状态,并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快速测定合金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二次谐波与基波... 为了提高对车用选区激光熔融GH4169镍基合金疲劳损伤的检测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的高效检测方法。根据超声非线性系数精确判断试件的疲劳损伤状态,并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快速测定合金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二次谐波与基波相比形成了更低幅值。与初始试件相比,经过18 000次疲劳测试后,试样形成了更大变化幅值信号。试样组织中形成了等轴晶形态,大部分柱状晶表现出较强方向性。周期疲劳试样形成了大量疲劳裂纹。增加疲劳周期后,非线性超声测试变化不断增大,形成了相近的变化特征。与缩颈处测试点相比,喇叭口处测试点超声非线性系数跟疲劳周数之间虽然也呈现正相关的特点,但只发生了小幅增长。该研究对提高激光熔融试样的疲劳损伤检测精度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 选择性激光熔化 疲劳损伤 疲劳周期 二次谐波
下载PDF
金属结构的疲劳损伤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钟炜辉 郝际平 黄会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498,共4页
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是工程界早已发现的问题,金属结构的疲劳破损问题正日益突出.为了较好地预测金属结构和构件的剩余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必须建立疲劳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来完整描绘其应力场、应变场以及损伤场的变化全过程.针对金属... 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是工程界早已发现的问题,金属结构的疲劳破损问题正日益突出.为了较好地预测金属结构和构件的剩余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必须建立疲劳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来完整描绘其应力场、应变场以及损伤场的变化全过程.针对金属材料的特点,从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切实可行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实现损伤理论与有限元软件的结合,建立适用于金属结构的疲劳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最后通过疲劳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对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损伤演化规律 弹性疲劳损伤 塑性疲劳损伤 疲劳损伤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疲劳损伤声发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门进杰 李东杰 +2 位作者 兰涛 王家琛 郭琳颖 《结构工程师》 2023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2205双相不锈钢以其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成为桥梁结构的新兴材料,但其在疲劳荷载下的损伤问题对整体结构安全性能影响很大。为了明确2205双相不锈钢材料在疲劳荷载下的损伤发展情况,本文对3组相同矩形截面试件进行了三种不同... 2205双相不锈钢以其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成为桥梁结构的新兴材料,但其在疲劳荷载下的损伤问题对整体结构安全性能影响很大。为了明确2205双相不锈钢材料在疲劳荷载下的损伤发展情况,本文对3组相同矩形截面试件进行了三种不同应力比的拉伸疲劳损伤试验,同时进行声发射信号采集,通过声发射经历图分析探讨了声发射振铃计数及能量与试件裂缝发展程度的关系,并且采用裕度指标对试验过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的增大,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循环周次有了一定的增长,且试件损伤进程放缓;同时裕度评价指标的变化范围逐渐减小,说明该指标可以较好地表征试件的疲劳损伤发展情况。基于试验和分析结果建立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疲劳裂纹长度的疲劳损伤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出的计算裂纹与实际裂纹发展趋势较为吻合。故本文研究成果可为2205双相不锈钢材料疲劳损伤检测和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应力比 声发射特征参数 经历图 疲劳损伤模型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疲劳损伤分析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宏宾 杨婧 唐一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65-171,共7页
轴向柱塞泵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柱塞在柱塞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承受着复杂的交变应力,疲劳损伤是其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为了分析柱塞泵的疲劳损伤、预测其剩余寿命,提高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出柱塞泵疲劳损伤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 轴向柱塞泵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柱塞在柱塞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承受着复杂的交变应力,疲劳损伤是其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为了分析柱塞泵的疲劳损伤、预测其剩余寿命,提高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出柱塞泵疲劳损伤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建立柱塞泵的刚-柔-液耦合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并分析;基于Miner疲劳累计损伤理论,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及nCode模块,得到柱塞的疲劳损伤云图和疲劳寿命云图,对柱塞泵疲劳损伤的薄弱部位以及剩余寿命进行分析,最后探究了主轴转速、工作压力对柱塞泵疲劳损伤及剩余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典型工况下,柱塞的疲劳寿命约为7448.8 h,基本可以满足柱塞疲劳寿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 刚-柔-液耦合 联合仿真 疲劳损伤 剩余寿命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超声技术的SLM成型合金层疲劳损伤检测
19
作者 张雪敏 王峰 谷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225-229,共5页
根据超声非线性系数精确判断试件的疲劳损伤状态,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快速测定选区激光熔融(SLM)GH4169镍基合金层的疲劳损伤。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增加到10 MPa时检测出明显二次谐波,二次谐波形成了低于基波的幅值。相对初始试件,疲劳测... 根据超声非线性系数精确判断试件的疲劳损伤状态,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快速测定选区激光熔融(SLM)GH4169镍基合金层的疲劳损伤。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增加到10 MPa时检测出明显二次谐波,二次谐波形成了低于基波的幅值。相对初始试件,疲劳测试20000次后试样中产生幅值更明显的信号。试样组织中存在等轴晶、熔合线、柱状晶等组织,许多柱状晶都形成了规则的排列方向。试样疲劳测试后在基体内存在众多的疲劳裂纹,二次谐波幅值也出现显著升高。随着疲劳周期延长,β/β_(0)比值增大。不同于测试点a,点b与点c的超声非线性系数相对疲劳周数只呈现较小幅度的增长趋势。该研究对提高激光熔融试样的疲劳损伤检测精度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 选区激光熔融 疲劳损伤 疲劳周期 二次谐波
下载PDF
考虑随机风载及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下斜拉索疲劳损伤分析
20
作者 郭薇薇 张雅婧 娄亚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5,共7页
针对斜拉索在风和交通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振动及疲劳的问题,通过改变风参数和车辆参数,对不同组合工况下拉索应力及疲劳损伤进行分析.基于当地的气象资料和交通量统计资料,对风速、风攻角、汽车车型、车重、车流量、车间距等随机参数进行... 针对斜拉索在风和交通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振动及疲劳的问题,通过改变风参数和车辆参数,对不同组合工况下拉索应力及疲劳损伤进行分析.基于当地的气象资料和交通量统计资料,对风速、风攻角、汽车车型、车重、车流量、车间距等随机参数进行模拟,依次建立桥址处的随机风荷载模型、桥面随机汽车车流模型及移动列车荷载模型,运用Ansys软件编程实现损伤分析,最后对某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风载作用下最不利的拉索位置随着风攻角变化而变化,在风攻角不超过-6°~+6°时,短索较为不利,而超出该范围时中长索较为不利;交通车辆荷载对拉索的疲劳损伤影响较为显著,同时考虑随机风载、密集车流和移动列车工况时,拉索的等效应力幅值较仅考虑风荷载作用时增大约3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疲劳损伤 随机风荷载 随机车流 移动列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