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影响
1
作者 魏星 陈乙瑞 占方彪 《临床军医杂志》 2025年第1期61-63,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3、7、14 d及1、3、6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分别于术后3、14 d及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肌力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14 d及1、3、6个月VAS评分与ODI评分均低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7、14 d VAS评分与ODI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6个月屈峰力矩(PT)、伸PT、屈相对峰力矩(PT/BW)、伸PT/BW和屈伸比值(F/E)均高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14 d屈PT、伸PT、屈PT/BW、伸PT/BW和F/E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高于B组的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可改善其围术期指标、短期疼痛、腰椎功能及下肢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下载PDF
加味身痛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综合疗效及VAS、ODI、SF-36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朱涛 覃永阳 粟林程 《右江医学》 202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 加味身痛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综合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 Oswestry残疾指数(O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的气滞血瘀型OVCF患者100例,以随机... 目的 加味身痛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综合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 Oswestry残疾指数(O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的气滞血瘀型OVCF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椎体成形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的VAS、ODI、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较对照组的84.00%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VAS及ODI评分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各项评分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OVCF患者的综合疗效较好,在改善VAS、ODI、SF-36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行椎体成形术者,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气滞血瘀型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Oswestry残疾指数 健康调查简
下载PDF
加减地黄饮子治疗帕金森病疼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秀琳 惠振 +8 位作者 王苏雷 肖婧 陈清 梁艳 唐莉莉 徐成成 陈畅 赵杨 张臻年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减地黄饮子对帕金森病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以68例帕金森病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抗帕金森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减地黄饮子对帕金森病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以68例帕金森病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抗帕金森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国王帕金森病疼痛评价量表(KPPS)评分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头摇肢颤、行动缓慢、腰膝酸软、善忘或神呆严重、手足出汗、头晕耳鸣、语言障碍、失眠多梦、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急躁时颤振加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头摇肢颤、行动缓慢、腰膝酸软、善忘或神呆严重、手足出汗、头晕耳鸣、语言障碍、失眠多梦、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急躁时颤振加重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面部疼痛、慢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胀痛、骨骼肌疼痛、症状波动相关疼痛、夜间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口面部疼痛、慢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胀痛、骨骼肌疼痛、症状波动相关疼痛、夜间疼痛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5-HT、NE、NPY均较治疗前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5-HT、NE、NPY均更高(P<0.05)。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对帕金森病疼痛患者效果显著,既能降低疼痛评分,也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疼痛 加减地黄饮子 中医证候积分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5-羟色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朵菊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4期285-286,317,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82例,依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82例,依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联合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 0)、麻醉诱导后(t 1)、手术开始(t 2)、喉罩摘除时(t 3)4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喉罩置入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 h、术后6 h及术后12 h VAS评分。结果:联合组喉罩置入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t 1,t 2时,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术后12 h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7%(7/41)与对照组19.51%(8/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黏膜下子宫肌瘤 血流动力学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下载PDF
穴位埋针联合心理疏导对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的疗效及对HAMD、VAS、PSQ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萌 楚天云 +2 位作者 赵明宇 张荣 商健 《中医研究》 2023年第4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心理疏导对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的疗效及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慢性疼痛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接受心理...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心理疏导对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的疗效及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慢性疼痛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接受心理疏导治疗,治疗组在心理疏导基础上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选穴分为两组,一组为三阴交、膻中、大椎和内关,另一组为太冲、巨阙、神门和身柱。穴位埋针(掀针直径0.22 mm、长度1.5 mm)以患者出现麻、酸、胀痛感为宜。两组穴位交替埋针,隔日埋针1次,每次留针24 h。留针期间每天轻柔按压针柄3~5次,每次5 min。两组均治疗30 d。治疗结束对比两组疗效、HAMD评分、VAS评分及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94.74%(54/5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有效率74.14(43/5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慢性疼痛 穴位埋针 心理疏导 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下载PDF
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和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跃乾 张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和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设为A组,37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设为B组,两组均口服度洛西汀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视觉疼痛...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和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设为A组,37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设为B组,两组均口服度洛西汀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末A组有效率77.42%,B组为97.06%,A 组显著低于B组(χ2=4.10,P<0.05)。结论度洛西汀对躯体化障碍和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障碍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度洛西汀 汉密顿焦虑量 视觉疼痛模拟量
下载PDF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肾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鹏来 李涛 郭玲玲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腰腿痛肾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纳入LDH腰腿痛肾虚血瘀证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腰腿痛肾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纳入LDH腰腿痛肾虚血瘀证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肾虚血瘀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腰部与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增加(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增加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69.70%(23/3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03%(1/33),低于对照组的6.06%(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灸联合艾灸治疗有助于缓解LDH患者腰腿痛,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肾虚血瘀证 针刺 艾灸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下载PDF
蒸汽竹药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潘佩婵 李玖利 +4 位作者 陈惠冰 华诚峰 温杏良 黄森 池伟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540-1545,共6页
【目的】探讨蒸汽竹药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蒸汽竹药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竹火罐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7 d为... 【目的】探讨蒸汽竹药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蒸汽竹药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竹火罐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疗效及安全性,并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各个时间点,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1 d后和治疗3 d后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和对JOA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溃疡、水泡、感染等不良事件。(4)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2组患者的有效病例进行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2.2%,对照组为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蒸汽竹药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的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传统拔罐法治疗,尤其是在近期疗效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竹药罐 传统拔罐法 普通竹火罐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痹阻证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原文传递
3种根管消毒药物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唐彧 朱亚琴 +3 位作者 王海宁 韩俊力 何艳 汪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比较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糊剂及聚维酮碘纸尖3种药物作为根管消毒剂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控制情况。方法:将有瘘型根尖周炎需行根管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清理扩大根管后,分别用Vitapex糊剂、氢... 目的:比较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糊剂及聚维酮碘纸尖3种药物作为根管消毒剂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控制情况。方法:将有瘘型根尖周炎需行根管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清理扩大根管后,分别用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糊剂和聚维酮碘纸尖置于根管内,作为消毒剂暂封,同时发给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问卷。1周后复诊时收回问卷,检查患牙。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药物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Vitapex糊剂组在术后疼痛控制方面优于氢氧化钙组和聚维酮碘纸尖组。结论: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糊剂及聚维酮碘纸尖作为根管消毒药物对治疗有瘘型根尖周炎都有较好的疗效,而Vitapex糊剂在根管预备后疼痛反应的控制上较另外2种药物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VITAPEX 氢氧化钙 聚维酮碘 根管消毒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原文传递
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新伟 谭克平 +1 位作者 杜嘉 沈亚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比较浮针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目的:比较浮针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3.3%,均优于对照组的33.3%、73.3%(均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止痛效应,且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内上髁炎 浮针疗法 阿是穴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下载PDF
内灸式He-Ne激光针灸治疗肘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刚 王晖 +6 位作者 徐贵芳 魏素敏 洪欣 高梅 何爱敏 肖红岩 史丽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内灸式He-Ne激光针灸治疗肘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肘关节扭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治疗。治疗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 目的观察内灸式He-Ne激光针灸治疗肘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肘关节扭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治疗。治疗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和10次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第1次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第10次后2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2组ODI评分低于治疗前,但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后,2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法治疗肘关节扭伤即时止痛效果优于传统毫针治疗,但治疗1次对提/携物、坐、站立、行走各项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1个疗程后2种疗法皆可止痛和改善各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扭伤 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法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传珍 滕军燕 +3 位作者 赵振江 苏晓川 吴丹 郭智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部位骨密度水平、骨代谢水平和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正位、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Ⅰ型前骨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可有效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水平,增加骨密度,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骨化三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补肾活血方 骨化三醇 骨密度 骨代谢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原文传递
改良T氏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慧森 田斌武 +3 位作者 陈雷 刘凯恒 刘健 温石磊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T氏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 目的分析改良T氏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改良T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VAS、JOA、ODI评分、总缓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总优良率。结果与手术前比,手术后3个月,2组JOA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后3个月总缓解率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改良T氏椎间孔镜技术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腿疼痛情况,且疗效优于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 改良T氏椎间孔镜技术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日本骨科学会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四藤外洗方联合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位春巍 陈嘉怡 +2 位作者 吴郁锐 郭柱能 郑臣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127-2131,共5页
【目的】观察四藤外洗方外洗联合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冲击波治疗,治疗组给予四藤外洗方外洗联合冲击... 【目的】观察四藤外洗方外洗联合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冲击波治疗,治疗组给予四藤外洗方外洗联合冲击波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9%(37/39),对照组为69.2%(27/39),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和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ADL评分和AOFAS评分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四藤外洗方外洗联合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疼痛,改善足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四藤外洗方 冲击波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ADL)评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调和阴阳针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慈辉 李明慧 +10 位作者 韦佳 林云鑫 庄泽钦 曾文瑞 曾芳冬 林煜翔 许铛瀚 姚滔涛 宏旭波 张泽胜 郑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2076-2083,共8页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假针刀组,每组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外贴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刀组患者给予调和阴阳针刀法治疗,假针刀组患者给...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假针刀组,每组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外贴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刀组患者给予调和阴阳针刀法治疗,假针刀组患者给予假针刀手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周,并于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随访1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刀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假针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WOMAC量表的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针刀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WOMAC量表的疼痛和关节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假针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患者WOMAC量表的僵硬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和阴阳针刀法治疗KOA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阴阳 针刀法 膝骨关节炎 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原文传递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强 吴俊哲 +2 位作者 池科德 黄森 张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609-2613,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按摩治...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按摩治疗,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7次,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ROM)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对ROM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桂枝加葛根汤基础上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僵硬不适等症状和提高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棍点理筋手法 颈型颈椎病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颈椎活动度(ROM)评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并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艳芳 刘步平 +2 位作者 张美娟 邓嘉颖 苏家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2309-2314,共6页
【目的】观察并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并针疗法治疗(取颈部相关肌肉如斜方肌、头夹肌、颈夹肌、椎枕肌群的激痛点为治疗点,采用双针并刺、齐头... 【目的】观察并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并针疗法治疗(取颈部相关肌肉如斜方肌、头夹肌、颈夹肌、椎枕肌群的激痛点为治疗点,采用双针并刺、齐头并进、快速刺入治疗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4周后头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指数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的变化情况,并于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71%(23/35)、91.43%(32/35),对照组分别为42.86%(15/35)、88.57%(31/3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周后和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头痛程度VAS评分和头痛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4周后又均较治疗1周后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1周后对头痛程度VAS评分和头痛指数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和治疗4周后的颈椎ROM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4周后又较治疗1周后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仅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对颈椎ROM评分情况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并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可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颈部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针疗法 激痛点 颈源性头痛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头痛指数评分 颈椎活动度(ROM)评分
原文传递
刺络放血联合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叶 曾红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582-2586,共5页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刺络放血联合膝三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4周后,...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刺络放血联合膝三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优良率为96.00%(29/30),对照组为50.00%(15/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WOMAC各项功能评分(包括疼痛、僵硬和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WOMAC各项功能评分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Lysholm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效提升患者膝关节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放血 膝三针 膝骨关节炎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 WOMAC量 Lysholm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