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8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nce-Henry联合长海痛尺在肋骨骨折疼痛评分中的初步应用
1
作者 王作培 丁一 +3 位作者 谢鑫杰 庄杨 盛波 陆熠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251-257,共7页
目的探讨Prince-Henry联合长海痛尺评分法:动静评分法(motional and restrictive rating scale,MAR)在评估肋骨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胸外科2018年5月—2022年9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手术组234例... 目的探讨Prince-Henry联合长海痛尺评分法:动静评分法(motional and restrictive rating scale,MAR)在评估肋骨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胸外科2018年5月—2022年9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手术组234例,非手术组558例,分别应用长海痛尺及本研究自行设计的动静评分法,收集两组患者伤后1-7 d的疼痛评分。结果非手术组:在评分方面,两种评分方法1-7 d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长海痛尺评分第3天出现反弹。手术组:长海痛尺评分第4天开始下降,MAR评分第3天开始出现下降。两组比较:长海痛尺评分第1-3天手术组高于非手术组(P<0.05),第4-7天,手术组低于非手术组(P<0.05);MAR评分第1、2、7天,手术组评分高于非手术组(P<0.05);第3、4、5、6天,手术组低于非手术组(P<0.05)。疼痛评分改善方面,长海痛尺评分,第3-7天,手术组改善程度高于非手术组(P<0.05);MAR评分,第3-6天,手术组改善程度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长海痛尺疼痛评分和MAR疼痛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MAR评分能更早识别活动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疼痛评分 长海痛尺
下载PDF
血清SIRT1、TGF-β1表达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冯海涛 田有勇 +1 位作者 赵敦 郭程亮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表达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山西省汾阳医院创伤与脊柱科收治的DLSS患者86例作为DLSS组,... 目的分析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表达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山西省汾阳医院创伤与脊柱科收治的DLSS患者86例作为DLSS组,依据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功能障碍亚组(n=50)及重度功能障碍亚组(n=36);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测量所有受检者总无脂肪多裂肌横截面积(TFCSA)、总多裂肌横截面积(TCSA),并计算TFCSA/TCSA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清SIRT1、TGF-β1、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采用ODI评估受检者腰痛功能障碍;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受检者疼痛程度;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血清SIRT1、TGF-β1水平与ODI指数及VA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LS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DLSS组患者TFCSA、TFCSA/TCSA及血清SIRT1、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P=8.696/<0.001、6.669/<0.001、38.323/<0.001、22.313/<0.001),皮质醇、ACTH、ODI指数、VAS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57.280/<0.001、58.495/<0.001、48.583/<0.001、53.355/<0.001);与轻中度功能障碍亚组比较,重度功能障碍亚组血清SIRT1、TGF-β1、TFCSA、TFCSA/TCSA水平降低(t/P=13.834/<0.001、4.684/<0.001、3.520/0.001、5.418/<0.001),皮质醇、ACTH、ODI指数、VAS评分升高(t/P=6.168/<0.001、2.355/0.021、15.784/<0.001、11.004/<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RT1、TGF-β1水平与ODI指数及VAS评分呈负相关(r=-0.534、-0.577,-0.602、-0.556,P均<0.001);血清SIRT1高、TGF-β1高水平是DLSS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0.687(0.491~0.961),0.547(0.401~0.746)],皮质醇高、ACTH高、ODI指数高、VAS评分高是DLSS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2.468(1.200~5.077)、2.673(1.162~6.148)、3.345(1.165~9.602)、3.123(1.457~6.694)]。结论DLSS患者血清SIRT1、TGF-β1水平降低,与ODI指数及VAS评分呈负相关,是DLSS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退行性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 功能障碍指数 疼痛评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
3
作者 刘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中选择86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3例,对照组:舒芬太尼泵入,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麻醉效...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中选择86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3例,对照组:舒芬太尼泵入,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麻醉效果及镇痛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为81.39%,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2.33%,对照组为13.9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结束时、术后2h、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min、胎儿娩出时、术后30min研究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产妇,右美托咪定应用价值较高,手术麻醉效果理想,且产妇痛感较轻,血压和心率平稳,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麻醉 右美托咪定 疼痛评分
下载PDF
内镜下内痔套扎和传统肛门镜下内痔套扎的术后疼痛评分及出血情况对比研究
4
作者 梁永强 陈伟 陈慧婷 《智慧健康》 2023年第7期71-74,共4页
目的 对比在内痔疾病治疗中内镜下内痔套扎和传统肛门镜下内痔套扎的术后疼痛评分及出血情况。方法 选取于2021年10月-2022年8月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8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40例。传统肛门镜下内痔套扎术治疗法用于对照组,内镜下... 目的 对比在内痔疾病治疗中内镜下内痔套扎和传统肛门镜下内痔套扎的术后疼痛评分及出血情况。方法 选取于2021年10月-2022年8月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8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40例。传统肛门镜下内痔套扎术治疗法用于对照组,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治疗法用于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疼痛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出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水肿及创面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水肿及创面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内痔疾病治疗中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肛门镜下内痔套扎术治疗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出血量,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内痔套扎 传统肛门镜下内痔套扎 疼痛评分 出血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配合多途径专项延续管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疼痛评分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丰晶 刘冬雪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疼痛护理配合多途径专项延续管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疼痛评分、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手指离断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疼...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疼痛护理配合多途径专项延续管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疼痛评分、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手指离断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疼痛护理配合多途径专项延续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3、6个月手指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疼痛护理配合多途径专项延续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再植指功能的恢复,并改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中医护理 特色护理 疼痛护理 延续管理 疼痛评分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用于断指再植术后对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景铎 赵建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30-433,共4页
近年来,断指发生的几率有所增加,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断指再植是临床上治疗断指的主要方式。断指再植作为手外科比较常见的手术,是指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手指,在显微镜下进行血管吻合,然后进行... 近年来,断指发生的几率有所增加,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断指再植是临床上治疗断指的主要方式。断指再植作为手外科比较常见的手术,是指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手指,在显微镜下进行血管吻合,然后进行彻底清创,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对骨、肌腱、动脉和神经进行有效地整复,术后采取一系列治疗,以恢复患者一定手指功能的精细手术[2]。目前,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但血管危象仍时有发生,而血管危象可引起再植指的死亡,导致手术失败[3]。另外,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一般存在剧烈的疼痛,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断指再植 血管危象 疼痛评分 META分析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与疼痛评分关系
7
作者 李梅 马艳 +1 位作者 刘萍 郭永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917-1921,1925,共6页
目的:分析引发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与疼痛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顺产行会阴侧切GDM产妇,发生切口感染10例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51例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引发... 目的:分析引发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与疼痛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顺产行会阴侧切GDM产妇,发生切口感染10例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51例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引发GDM产妇侧切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NRS)观察两产前及产后3天疼痛程度;分析本研究中引发GDM产妇侧切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疼痛评分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验证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第二产程长、急诊分娩、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是影响GDM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糖控制达标、抗生素药物应用及侧切为连续缝合方式是保护因素(均P<0.05);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胎膜早破、第二产程(≥3h)、羊水污染与GDM产妇产后疼痛呈正相关,而血糖控制达标、应用抗生素药物及侧切后连续缝合与GDM产妇产后疼痛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第二产程长、急诊分娩、胎膜早破、血糖控制达标、抗生素药物应用及侧切缝合方式等均是影响GDM产妇发生侧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且会影响产后会阴疼痛,针对以上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对预防切口感染及降低产后会因疼痛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会阴侧切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疼痛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体位复位后经皮椎体成形术微量骨水泥注入对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疼痛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扬 高全有 +5 位作者 钱澍 周程沛 袁一方 郭时空 高浩然 钱济先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微量骨水泥注入对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疼痛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空...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微量骨水泥注入对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疼痛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400例,均行体位复位后PVP治疗,根据PVP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分为常量组(207例)和微量组(19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常量组的手术成功率(97.10%)及手术时间[(30.58±4.97)min]与微量组[分别为97.93%、(31.06±5.19)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量组的骨水泥注入量[(5.19±0.41)ml]多于微量组[(3.24±0.27)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微量组明显低于常量组(P<0.05)。术后1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常量组明显低于微量组,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常量组明显高于微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微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量组(P<0.05)。结论 体位复位后PVP微量骨水泥注入治疗OVCF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注入量 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疼痛评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SBS及CRIES疼痛评分指导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卢慧雪 丁月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究状态行为量表(SBS)及CRIES疼痛评分指导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种类和频次的影响。方法200例新生儿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新生儿通过SBS及CRIES疼痛评分指导镇静镇痛,对... 目的探究状态行为量表(SBS)及CRIES疼痛评分指导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种类和频次的影响。方法200例新生儿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新生儿通过SBS及CRIES疼痛评分指导镇静镇痛,对照组新生儿通过基础流程指导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使用率、使用种类、使用原因)、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率为56.00%,低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141例次,对照组使用140例次;两组新生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00%,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S及CRIES疼痛评分指导机械通气新生儿镇静镇痛,可以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在维持有效治愈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行为量表 CRIES疼痛评分 新生儿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药物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琼琼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老年患者89例,将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 目的 探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老年患者89例,将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9),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0)。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肺癌效果更显著,可加快患者恢复,使心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心肺功能 疼痛评分 原发性肺癌 并发症
下载PDF
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对患者功能与疼痛评分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宇超 梁永梅 谢文钧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功能与疼痛评分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城医院中医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参...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功能与疼痛评分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城医院中医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参照组给予针刺疗法,研究组给予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27/28)高于参照组(71.43%,20/28)(P<0.05);治疗后,研究组ODI、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减轻腰椎功能障碍,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评分
下载PDF
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预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黄银英 李春容 +1 位作者 林少虹 林月双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2942-2945,共4页
目的:探讨自认预警评分(MEWS)联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2例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6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观察患者意识、... 目的:探讨自认预警评分(MEWS)联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2例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6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观察患者意识、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是否出现症状体征变化、是否存在疼痛,并及时与值班医生沟通处理。观察组应用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计算MEWS分值,并进行VAS评分,结合症状体征变化进行综合判断并及时与值班医生沟通处理。比较两组护士评估病情时间、处置患者速度、患者及医生对护士观察病情的工作满意度;并分析观察组MEWS预警等级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评估病情时间、处置患者的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EWS预警等级与疼痛程度存在正相关(r=0.916,P<0.05)。结论:将MEWS及VAS评分联合应用于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能有效缩短护士评估病情的时间,提高护士处置速度和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起到早期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预警评分 视觉疼痛评分 早期预警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压、疼痛评分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13
作者 张双琴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148-152,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血压、疼痛感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案尾数奇偶分作对照组(奇数尾数...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血压、疼痛感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案尾数奇偶分作对照组(奇数尾数,30例)与观察组(偶数尾数,30例),对照组麻醉用药选择丙泊酚静脉泵注,观察组麻醉用药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情况,患者术中不同时间节点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评估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拔管时间内(5.23±1.05)min、苏醒时间(10.31±2.03)min、恢复自主呼吸时间(2.29±0.42)min、恢复定向力时间(14.88±2.3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70、10.569、23.636、7.463,P<0.05)。T1(麻醉诱导)、T2(插管)、T3(拔管)3个时间节点监测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苏醒,减轻疼痛感,同时稳定患者术中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为手术治疗奠定良好麻醉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吸入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血压 疼痛评分
下载PDF
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赵蕾 陈怡婷 李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采取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 目的: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采取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FT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感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RS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基于FTS理念应用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能够减轻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疼痛感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 前列腺癌根治术 疼痛评分 并发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论快速康复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疼痛评分的影响
15
作者 舒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13-0115,共3页
观察对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合并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双色球分组原则将本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分成两个不同的护理小组(病例收集和观察时间为2021年2月-2... 观察对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合并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双色球分组原则将本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分成两个不同的护理小组(病例收集和观察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7月),其中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了基础护理、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结果不同。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在疼痛评分、SAS评分方面,实验组更低(P<0.05),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01)。结论 在介入手术治疗肝癌时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可以起到一定的手术护理效果和价值,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手术治疗中的配合程度,增进护患沟通,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保障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快速康复护理 疾病认知程度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腹腔镜下小儿高位结扎术在小儿疝气中的应用及对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刘家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96-0098,共3页
分析小儿疝气中采取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对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便为日后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 对2020.1~2022.10本院收入的43例小儿疝气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开腹手术23例为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高位结扎术23例为... 分析小儿疝气中采取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对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便为日后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 对2020.1~2022.10本院收入的43例小儿疝气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开腹手术23例为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高位结扎术23例为观察组,对疼痛程度、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耗时、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及术后24h炎症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小儿疝气患者给予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能缓解炎性因子,且术后疼痛程度较低,是患儿治疗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疝气 疼痛评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三金荡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
17
作者 王海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53-0056,共4页
探讨三金荡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44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每... 探讨三金荡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44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每次塞入肛门内,并嘱患者疼痛时进行上述给药操作。同时患者口服盐酸坦索罗辛,1粒,qd,连续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金荡石汤(组方:金钱草30g,鸡内金12g,海金沙20g,石韦10g,滑石10g,枳壳10g,小茴香5g,大黄9g,琥珀6g)每日1剂,分2次服用(间隔12小时),连续7天。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输尿管结石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肾绞痛VAS疼痛评分及1周内止痛药物双氯芬酸钠栓使用次数。结果 治疗1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70.4%,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3);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分别为8.5±1.3分和8.7±1.1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疼痛评分为1.5±0.6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疼痛评分为3.5±0.8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7天内双氯芬酸钠栓使用次数分别为5.2±2.1次/周和8.8±2.6次/周,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金荡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评分并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金荡石汤 输尿管结石 疼痛评分 有效率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对患者功能与疼痛评分探究
18
作者 田宗华 罗宗永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83-84,89,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对患者功能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各41例。针刺组予以针刺...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对患者功能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各41例。针刺组予以针刺疗法治疗,联合组予以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能力、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能力比较,前两项联合组比针刺组低,最后一项联合组比针刺组高(P<0.05)。联合组的治疗效果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使腰部疼痛得到缓解,改善腰椎功能,增强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评分 腰椎功能评分
下载PDF
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改善
19
作者 信鑫鑫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CLA)以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肩关节背伸、前屈、内收、外展、上举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髓内钉固定术比较,采用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风险、促进术后恢复,对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经皮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疼痛评分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综合疼痛护理模式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
20
作者 刘巧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99-0102,共4页
探讨综合疼痛护理模式在痔疮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患者60例,分为2组,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综合疼痛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探讨综合疼痛护理模式在痔疮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患者60例,分为2组,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综合疼痛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痔疮手术患者,实施综合疼痛护理,对其疼痛情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疼痛护理模式 痔疮手术 疼痛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