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赋权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1
作者 刘晓琴 魏莎 +4 位作者 石钰琳 金琼琼 张婷 陈颖 刘亚琴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自身家庭赋权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其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0例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主要照护人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每例包含1名患... 目的研究自身家庭赋权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其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0例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主要照护人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每例包含1名患儿及1名主要照护人)。对照组研究对象入组后仅采用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家庭赋权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及其主要照护人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照顾能力量表(FCTI)、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CARED、DSRSC得分为(12.75±2.52)分、(8.22±1.7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77±2.37)分、(9.56±1.48)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MUIS-FM量表中不确定性、复杂性、信息缺乏、不可预测性得分为(30.25±2.86)分、(20.18±1.94)分、(9.27±1.71)分、(8.05±2.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04±3.15)分、(23.26±1.70)分、(10.99±1.84)分、(10.37±2.09)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SCSQ量表积极应对得分为(22.37±4.05)分,高于对照组[(19.61±3.58)分](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为(9.06±2.15)分,低于对照组[(10.37±2.70)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FCTI量表中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需要、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调整个人生活与照顾需求为(3.28±0.85)分、(2.91±0.62)分、(2.77±0.85)分、(3.26±1.09)分、(3.07±0.8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3±1.04)分、(4.24±1.07)分、(3.83±0.99)分、(5.17±1.78)分、(4.11±1.36)分](P<0.05)。结论家庭赋权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肾脏病患儿自身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有利于照护者改善疾病不确定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更好地提升其照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儿童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 家庭赋权干预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玉梅 谭肖燕 +2 位作者 廖雅怡 邝浩斌 韦燕芳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3期124-126,共3页
目的:调查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陪护的73名MDR-TB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 目的:调查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陪护的73名MDR-TB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PPuS-FM)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73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测量。结果:73名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6.00±11.4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患者文化程度、缴费形式是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DR-TB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存在较高水平,且与家属的社会支持、缴费形式、患者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关注其不同阶段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社会支持,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家属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3
作者 周敏 陆芳宇 任欢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能有效提升肾移植患者术后的心理弹性,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 肾移植 心理弹性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4
作者 许燕 马香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化疗药物类型与剂量都一致,化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比较疾病不确定感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个人智谋评分与社会智谋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的个人智谋评分与社会智谋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都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总体预后,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智谋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谋理论 心理健康辅导 肺癌 化疗 不良反应 疾病不确定感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孙文龙 薄其玉 +2 位作者 韩萍 郭伟 孙勇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就诊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比较两...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就诊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疾病不确定感[采用Hellish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护理后,两组MUI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CD-RISC、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采取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心理弹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干预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何春渝 杨嘉欣 +4 位作者 周均 陈晓芳 周海英 谢艳 杨建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一般情况调查和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一般情况调查和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0.79±14.60)分,其中88.5%处于中、高等水平,不确定性维度得分最高;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居住地和感知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关注居住在农村、对疾病严重程度有高度感知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地域人群特征,实施适当的心理引导和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提高其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疾病不确定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弹性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研究
7
作者 赵洁 宋雅玲 +2 位作者 畅盼 郭倩 王锦华 《护理学报》 2024年第7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对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230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心理弹性量...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对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230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结果(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能负向预测自身的心理弹性,患者的心理弹性能负向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而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即主体效应显著(β=-0.286,-0.198,-0.378,0.183;均P<0.01);(2)客体效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能负向预测对方的心理弹性水平(β=-0.323,P<0.001;β=-0.176,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照顾者的生活质量(β=0.229,P<0.001),而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无法显著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β=-0.026,P=0.694);(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弹性在自身主体效应上起到互补中介作用,在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客体效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在照顾者的主体效应中起到互补中介,在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对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的客体效应中同样起到互补中介作用。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主客体效应,且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成立。医护人员应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照顾者看作一个共同体,及时关注双方的心理状况,重视疾病知识指导,减轻他们对疾病的不确定程度,有效提高双方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
下载PDF
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对NICU早产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8
作者 戴露 李韬韬 王芝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4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早产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 目的探讨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早产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度收治的45例早产儿家属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将2022年度收治的45例早产儿家属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家属入院当天、出院当天的疾病不确定感变化,比较两组早产儿家属的出院准备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属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属的出院准备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家属给予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早产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增强其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授法 动机性访谈 早产儿 家属 疾病不确定感 出院准备度
下载PDF
应对方式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中的中介效应
9
作者 周均 何春渝 +6 位作者 陈巧灵 周海英 杨薪瑶 谢艳 陈文博 杨嘉欣 刘蕾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MUIS-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208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量表得分...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MUIS-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208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应对方式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患者的MUIS-A总得分为(90.79±14.60)分,SSRS总得分为(37.89±6.95)分,MCMQ面对、回避、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5.91±4.14)分、(15.88±2.75)分、(9.44±3.83)分。MUIS-A总得分与MCMQ面对维度得分、SSRS总得分均呈负相关,与MCMQ屈服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SSRS总得分与MCMQ中的面对维度、回避维度得分呈正相关,与MCMQ屈服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中介效应结果显示,面对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间不存在中介效应,而屈服应对方式在两者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结论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呈负相关,屈服应对方式在两者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医护人员不仅应注意评估患者应对疾病的方式,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消极应对方式,还应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社会支持,进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老年人
下载PDF
社会支持在青年白血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
10
作者 王军霞 杨军平 +1 位作者 邢伟 职晶晶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期55-58,65,共5页
目的调查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年白血病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状态焦虑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社会支持... 目的调查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年白血病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状态焦虑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作用。结果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发生率为78.0%,焦虑得分为(43.71±11.26)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62.05±19.41)分;社会支持得分(38.46±7.99)分。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0.361,P<0.05),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64,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96,P<0.05)。社会支持在青年白血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中中介效应为0.21,占总总效应的46.7%。结论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处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在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和疾病不确定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白血病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焦虑
下载PDF
SDM辅助对先心病手术患儿父母决策困境、决策冲突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11
作者 乔慧宏 张浜 +1 位作者 张利珍 毋姗姗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03-104,108,共3页
目的:探究医患共同决策辅助(SDM)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患儿父母决策困境、决策冲突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40例先心病需行手术患儿父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医患共同决策辅助(SDM)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患儿父母决策困境、决策冲突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40例先心病需行手术患儿父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7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父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SDM辅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决策困境、决策冲突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父母(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决策困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父母(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决策冲突量表(D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父母(P<0.05)。结论:SDM辅助干预先心病手术患儿父母,能有效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从而降低决策困境、降低决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医患共享决策辅助 疾病不确定感
下载PDF
心理韧性在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12
作者 周迎春 胡蕖 +4 位作者 汪春雨 王敏 李术彬 王静 田春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312-1316,1320,共6页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在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228例肿瘤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修订...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在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228例肿瘤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修订版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和中文版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CHIP)收集和评估肿瘤患儿父母一般资料、心理韧性、疾病不确定感及医学应对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肿瘤患儿父母CD-RISC-10得分与PPUS得分、CHIP得分的相关性;根据Baron和Kenny的中介及调节效应分析心理韧性在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28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为95.61%。家庭月收入<5000元、医疗费用自费肿瘤患儿父母的CD-RISC-10得分和CHIP得分均低于家庭月收入≥5000元、医疗费用非自费的肿瘤患儿父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5000元、医疗费用自费肿瘤患儿父母PPUS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5000元及医疗费用非自费的肿瘤患儿父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儿父母CD-RISC-10得分与PPUS得分呈负相关(r=-0.420,P<0.05),与CHIP得分呈正相关(r=0.776;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在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为37.78%。结论心理韧性与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医学应对方式均具显著相关,疾病不确定感可通过影响肿瘤患儿父母心理韧性进而影响瘤患儿父母的医学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肿瘤患儿父母 疾病不确定感 医学应对方式 中介效应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灵性需求与自我感受负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13
作者 孙洪芳 左学骞 +1 位作者 赵海波 李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17-521,526,共6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灵性需求与自我感受负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1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调查患者灵性需求、自我感受负担及疾病不确定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灵性需求与自我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灵性需求与自我感受负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1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调查患者灵性需求、自我感受负担及疾病不确定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灵性需求与自我感受负担、疾病不确定感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患者灵性需求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灵性需求评分39.81±8.29分,其中存在需求、内心平和、主动给予及宗教需求评分分别为15.22±2.63分、12.87±2.56分、9.36±1.79分、5.13±1.29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为24.62±4.71分,情感因素、经济因素、身体因素等维度评分分别为9.86±2.34分、2.52±1.46分、12.53±3.88分,灵性需求评分与疾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59.23±9.65分,缺乏澄清、不可预测及模糊等维度评分分别为18.64±8.33分、10.86±3.57分、25.75±5.62分,灵性需求评分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我感受负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是患者灵性需求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灵性需求处于中等水平,且评分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疾病不确定感关系密切,临床可从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疾病不确定感方面着手改善患者灵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灵性需求 自我受负担 疾病不确定感 相关性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胡婷英 陈茜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拟定,降低PA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3例PA患者,评估所有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拟定,降低PA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3例PA患者,评估所有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不同资料特征PA患者的MUIS评分,重点分析PA患者疾病不确定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评估,83例PA患者的MUIS评分为(89.73±8.60)分;不同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焦虑及家庭月人均收入PA患者的MUI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性别、工作状况、宗教信仰、合并糖尿病、独居PA患者的MU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受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社会支持低下、焦虑及教育程度低(P<0.05)。结论PA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呈中高水平,受教育程度低、社会支持低下、焦虑及家庭月人均收入低均是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指定相应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赋能教育对肠炎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感知控制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15
作者 王小玲 曲丽琴 杨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肠炎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感知控制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32例(名)肠炎患儿及主要照顾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32例(名)患儿及...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肠炎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感知控制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32例(名)肠炎患儿及主要照顾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32例(名)患儿及主要照顾者纳入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赋能教育。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及干预5 d后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疾病感知控制、家庭照顾能力[采用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及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结果:干预5 d后,两组PPUS、FCTI、SCSQ消极应对评分均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5 d后,两组疾病感知控制水平和SCSQ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赋能教育应用于肠炎患儿护理中,可改善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感知控制,提高其照顾能力及对疾病的积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教育 肠炎患儿 疾病不确定感 知控制 照顾能力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6
作者 孙晓乐 林盈盈 郑宜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23例心因性E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原则同期纳入同院123例器质性ED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调查分析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23例心因性E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原则同期纳入同院123例器质性ED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项目包括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临床资料[包含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重点分析心因性E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SS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的心因性E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呈正相关性(r>0,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r<0,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社会支持是心因性E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因性ED患者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临床应重点关注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程度匮乏、病情较重、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偏低的心因性ED患者,加强干预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 疾病不确定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对适应能力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适应力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17
作者 施岑娟 孙岳 +1 位作者 赵维 王园园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究应对适应能力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适应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10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版应对适应量... 目的探究应对适应能力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适应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10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版应对适应量表以及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住院患者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对适应能力(32.66±4.98)分、疾病不确定感(83.06±6.64)分、社会适应力(87.70±7.83)分。应对适应能力、社会适应力分别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381、-0.459,P<0.05),应对适应能力与社会适应力呈正相关(r=0.579,P<0.05)。Bootstrap中介效应验证结果显示,应对适应能力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适应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5.80%。结论疾病不确定感可直接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社会适应力,也可以通过调节应对适应能力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力。护理人员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以应对适应能力作为切入点,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适应能力 肝硬化 失代偿期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适应力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郑雪凡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期间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期间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family member form,MUIS-FM)评估疾病不确定感,并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特征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MUIS-FM评分,分析此类疾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MUIS-FM评分为(97.15±9.72)分,有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入住ICU时间、是否认同ICU无陪制度、社会支持度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MUIS-F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患者入住ICU时间≥7 d、不认同ICU无陪制度、社会支持度低水平是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ICU期间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为较高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患者入住ICU时间≥7 d、不认同ICU无陪制度、社会支持度低水平是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家属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度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潘丽华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558-560,共3页
目的:调查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MUIS-A)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及疾病不确定... 目的:调查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MUIS-A)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及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60~115(84.80±8.70)分;不同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产妇类型以及自我效能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产妇类型以及自我效能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水平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产妇类型以及自我效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不确定感 影响因素 妊娠 糖尿病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文化程度
下载PDF
脑卒中病人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20
作者 韩紫慧 霍瑞娣 《循证护理》 2024年第9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为卒中后抑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采用智谋量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和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对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的13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为卒中后抑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采用智谋量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和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对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的13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智谋、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得分分别为(75.30±13.40)分、(72.30±14.98)分、(2.33±0.69)分;智谋与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3,-0.597,均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呈正相关(r=0.612,P<0.05);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74,占总效应的29.7%。结论:脑卒中病人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存在中介效应,护理管理者应及时评估脑卒中病人智谋水平,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缓解其疾病不确定感和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智谋 疾病不确定感 抑郁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