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涎腺超声评分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及疾病活动程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罗敏 龚震 +1 位作者 夏丽 石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涎腺超声评分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及疾病活动程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益阳市中心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疑似干燥综合征的患者120例,根据唇腺活检的病理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76)和阴性组(n=44... 目的探讨涎腺超声评分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及疾病活动程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益阳市中心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疑似干燥综合征的患者120例,根据唇腺活检的病理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76)和阴性组(n=44)。参考2019年OMERACT超声合作组发布的《干燥综合征涎腺超声中病变的定义和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判定,计算涎腺超声评分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首发症状至本次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涎腺肿大、口干、眼干、牙齿脱落、发热、关节痛、乏力、肺间质病变、肾小管酸中毒)、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γ谷氨酰转肽酶、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疾病活动度,分析唇腺病理分级、涎腺超声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涎腺超声评分结果显示,阳性患者76例,阴性44例,诊断符合率为98.33%,敏感度为98.68%,特异度为97.73%。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口干、眼干、牙齿脱落、发热、关节痛、乏力、肺间质病变、肾小管酸中毒、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γ谷氨酰转肽酶、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60KD(SSA-60KD)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的涎腺肿大比率、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52KD(SSA-52KD)SSA-52KD、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超声评分、唇腺病理分级与ESSDAI、ESSPRI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唇腺病理分级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SSA-52KD、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涎腺肿大具有相关性(P<0.05),涎腺超声评分同样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SSA-52KD、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涎腺肿大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优于唇腺病理分级(P<0.05)。结论涎腺超声评分系统可以作为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手段,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且能够对干燥综合征疾病的活动程度给予一定提示,为临床评估干燥综合征的病变情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涎腺 超声检查 诊断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25-OH-D、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张志静 李晖云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时期60名体检健...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时期6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组间25-OH-D、ANCA水平,比较观察组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组间25-OH-D、ANCA水平,同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ANC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SLE患者25-OH-D水平低于非活动期SLE患者,ANCA水平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5-OHD、ANCA表达为自变量、连续变量,将SLE活动程度作为因变量(轻度=0,重度=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低表达与ANCA高表达为SLE活动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以SLE疾病为自变量,以25-OH-D、ANCA及两项联合水平为因变量,预测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089,曲线下面积(AUC)为0.702(0.646~0.758)、0.713(0.651~0.779)、0.879(0.782~0.991)。结论25-OH-D在SLE患者中呈低表达水平,ANCA呈现高表达水平,25-OH-D、ANCA是SLE疾病活动期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临床SLE疾病诊断及疾病活动程度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 ANCA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模式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浩 董书魁 +2 位作者 李雪丽 王清娟 田京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0期4068-4069,共2页
目的:用全血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模式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活动期RA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10例正常人的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 目的:用全血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模式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活动期RA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10例正常人的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表达情况。结果:RA患者外周血IFN-γ+细胞百分率及IFN-γ+/IL-4+细胞比值比健康人明显增高犤分别为(45.8±10.1)%和(15.2±8.5)%,t=9.07,P<0.01和(10.6±3.8)%和(5.5±3.1)%,t=5.67,P<0.01犦,IFN-γ+/IL-4+比值与患者Stoke指数呈正相关(r=0.8610,P<0.01)。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朝Th1偏移,IFN-γ+/IL-4+比值与疾病活动性相关,Th1/Th2平衡在RA发病机制及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H1/TH2 细胞因子 分泌模式 疾病活动程度 三色流式细胞术 检测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分析
4
作者 吴国琳 韩咏梅 +1 位作者 范小芬 范永升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64-465,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蛋白(LN)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2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Ⅳ.C及LN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与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的SLEDAI评分进行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蛋白(LN)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2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Ⅳ.C及LN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与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的SLEDA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Ⅳ.C、L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Ⅳ.C、LN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Ⅳ.C、LN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并可作为SLE疾病活动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 Ⅳ型胶原 层粘蛋白 疾病活动程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C反应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常利明 王晓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3期4393-4395,共3页
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纳入观察组,依照疾病活... 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纳入观察组,依照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度活动组(61例)、中度活动组(53例)、低度活动组(57例)。将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3名人员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抗CCP抗体水平、类风湿因子、ASO、CRP水平。分析抗CCP抗体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DAS2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ASO、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高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低度活动组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ASO、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活动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ASO及CRP水平较中度活动组和低度活动组高(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抗CCP抗体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476,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ASO、CRP水平存在异常表达的情况,抗CCP抗体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链球菌溶血素O C反应蛋白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OH-D、ANCA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晋 吴汶芳 +1 位作者 禚娅 孙金磊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805-808,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血清25-OH-D、ANCA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00例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SLE患者作为SLE组,并依据SLEDAI标准将SLE分为活...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血清25-OH-D、ANCA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00例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SLE患者作为SLE组,并依据SLEDAI标准将SLE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另外,选取1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5-OH-D、ANCA各自试剂盒的说明书检测受试者血清中25-OH-D、ANCA水平;采用Forward 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ANCA与SLE活动度的关系。结果SLE组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NC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ANCA水平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水平与SLE活动性呈负相关,ANCA水平与SLE活动性呈正相关。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期而ANCA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且25-OH-D、ANCA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25-OH-D ANCA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miR-146a表达及基因高甲基化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庞琳烜 杨西超 +1 位作者 李治琴 杜望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818-824,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微小RNA(miRNA)-146a表达及基因高甲基化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临床免疫科招募122例RA患者为RA组,基于血细胞沉降率(ESR)获得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测量...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微小RNA(miRNA)-146a表达及基因高甲基化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临床免疫科招募122例RA患者为RA组,基于血细胞沉降率(ESR)获得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测量疾病活动性;另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141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miR-146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分析甲基化状态。结果:RA组患者血浆miR-146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46a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miR-146a水平与miR-146a基因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P<0.05)。随疾病活动程度的增加,RA患者血浆miR-146a水平呈升高趋势,miR-146a基因甲基化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血浆miR-146a水平与DAS28-ESR评分、ESR、C反应蛋白水平、关节肿胀计数、关节压痛计数、患者主观总体评估、医生总体评估、简化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P<0.05);miR-146a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miR-146a及基因甲基化状态与RA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有关,有望作为诊断和控制RA疾病活动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微小RNA-146a 甲基化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肠黏膜相关菌群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家达 温必盛 +2 位作者 陈绵富 苏庆辉 刘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23-524,共2页
目的分析肠黏膜相关菌群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定安县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UC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90名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结肠镜检查,... 目的分析肠黏膜相关菌群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定安县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UC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90名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对比两组肠黏膜内菌群数量,同时观察老年UC患者疾病活动情况与肠黏膜相关菌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肠黏膜内梭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菌群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菌群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程度老年UC患者肠黏膜内梭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菌群数量显著低于中度、轻度活动患者,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菌群数量显著高于中度、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程度老年UC患者肠黏膜内梭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菌群数量显著低于轻度活动患者,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菌群数量显著高于轻度活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UC患者疾病活动情况与梭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菌群数量呈负相关,与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菌群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U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与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有密切联系,老年UC患者疾病活动情况与梭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菌群数量呈负相关,与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菌群数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相关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程度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王华南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干燥综合征(SS)疾病活动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欧洲抗风湿联盟SS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数(ESSDAI)进行疾病活动度评估,并将92例SS患者分为活动组(ESSDAI>4分,n=43)和稳定组(ESSDAI≤4分,n=49)。...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干燥综合征(SS)疾病活动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欧洲抗风湿联盟SS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数(ESSDAI)进行疾病活动度评估,并将92例SS患者分为活动组(ESSDAI>4分,n=43)和稳定组(ESSDAI≤4分,n=4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采用Speraman相关分析PLR与SS疾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对S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诊断价值。结果:活动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PLR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患者PLR与ESSDAI评分、ESR、CRP、IgA、IgG均呈正相关(r=0.683、0.579、0.590、0.438、0.50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评估诊断S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95%CI:0.603~0.853),最佳截断值为167.50,敏感度为65.12%,特异度为73.47%。结论:PLR与SS患者病情活动度密切相关,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血小板 淋巴细胞 比值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补肾化淤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疾病活动程度、BASFI评分的影响
10
作者 牛晓庆 范秀风 +2 位作者 吕水英 徐卓婧 张俊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化淤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疾病活动程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AS肾虚血瘀证患者进行研究,以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化淤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疾病活动程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AS肾虚血瘀证患者进行研究,以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施补肾化淤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SF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7、14、21 d,观察组的BASDAI、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淤汤用于AS肾虚血瘀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疾病活动程度,提高患者的功能指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淤汤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血瘀证 疾病活动程度 功能指数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血清RDW、ESR、ESR/CRP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慧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血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沉降率(ESR)、ESR/C反应蛋白(CRP)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IBD患者6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名纳入对照组...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血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沉降率(ESR)、ESR/C反应蛋白(CRP)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IBD患者6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名纳入对照组,检测与比较血清RDW、ESR、ESR/CRP值,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RDW、ESR均高于对照组(P<0.05),ESR/CRP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RDW、ESR最高,ESR/CRP值最低。重度疾病活动程度患者血清RDW、ESR最高,ESR/CRP值最低。血清RDW、ESR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P<0.05),ESR/CRP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RDW、ESR、ESR/CRP与IB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有关,有望成为检查本病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血液学指标 疾病严重程度 疾病活动程度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程度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隆典 杨英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1-771,共1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病因未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本研究对血小板参数与IBD的活动性是否关联作临床研究分析。
关键词 血小板参数 炎症性肠病 疾病活动程度 非特异性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临床研究 活动
原文传递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乳酸脱氢酶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玉 杨玉淑 +5 位作者 丁萌 张明峰 彭晨星 刘爱京 李琛 高丽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5期2996-300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s FKN)、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分析NPSL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中44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s FKN)、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分析NPSL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中44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NPSLE组),62例患者未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非NPSLE组)。检测血清s FKN、LDH水平,采用SLE疾病活动程度(SLEDAI)评分评估疾病活动程度,根据SLEDAI评分将NPSLE组患者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12例)。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s FKN、LDH水平与SLEDAI评分之间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PSLE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NPSLE组血清s FKN、LDH水平、SLEDAI评分均高于非NPSLE组(P<0.05)。重度组血清s FKN、LDH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血清s FKN、LDH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s FKN、LDH水平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s=0.868、0.73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未接受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高s FKN、高LDH是NPSLE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PSLE患者血清s FKN、LDH水平均增高,高水平s FKN、LDH与NPSLE发生和疾病活动程度增加有关,临床监测血清s FKN、LDH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NP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狼疮 可溶性fractalkine 乳酸脱氢酶 疾病活动程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NF-α、IL-17、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医林 王健 +5 位作者 刘英纯 吉健华 赵花妮 周子涵 张倩 朱琳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5期6934-6937,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AS病情活动评分量表(BASDAI)将研究组患者分为A组(BASDAI>4分,32例)和B组(BASDAI得分≦4分,42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比较A组和B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RP、ESR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IL-17、IL-33在AS患者外周血中呈现高表达,并且与患者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33 疾病活动程度
原文传递
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烨 张宇 +2 位作者 周娟 赵晓东 唐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33-1938,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JIA患儿102例收集其血常规、SAA、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JIA患儿102例收集其血常规、SAA、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骨密度结果,采用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juvenile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 with 27 joints,JADAS-27)对疾病活动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其相关性。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年龄性别成组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5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JIA患儿血清SA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6.1 mg/L vs 16.8 mg/L,P<0.05)。血清SAA水平在全身型JIA患儿中较关节型患儿升高明显。活动期JIA患儿SAA水平较稳定期显著升高。SAA与CRP(r=0.819)、ESR(r=0.712)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SAA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达0.795,仅次于血沉(AUC=0.860),较CRP及其他指标更高。当SAA或血小板任意一项异常,且二者之和大于354时,判断疾病活动敏感性达0.71,特异性达0.84。JADAS-27评分与SAA、CRP均呈低度相关(r值0.33-0.48,P<0.01),与血沉呈中度相关(r=0.64)。疾病高度活动状态下,SAA显著升高。结论 SAA,尤其是SAA联合血小板计数增高,有望作为新的JIA疾病活动度评估指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27 疾病活动程度评估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活动程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谌黄威 刘浏 +3 位作者 熊婷 罗夏朋 黄鹤 贾柳萍 《广州医药》 2019年第2期24-27,4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程度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住院的159例IBD患者和159例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两组的血浆TG、TC、LDL-C、HD... 目的通过比较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程度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住院的159例IBD患者和159例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两组的血浆TG、TC、LDL-C、HDL-C、脂蛋白a、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hCRP)水平差异,分析IBD患者疾病活动程度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BD患者的TG、TC、LDL-C、HDL-C和白蛋白均下降,但脂蛋白a升高(P<0.05),且CD组的TC、LDL-C、HDL-C、白蛋白均较UC组更低(P<0.05)。TC、LDL-C、HDL-C等胆固醇水平随IBD疾病活动程度加重而逐渐下降,且与hCPR呈负相关,脂蛋白a与hCRP呈正相关性,但未见TG水平与疾病活动相关。结论 IBD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下降,脂蛋白a升高,CD患者更明显,胆固醇水平随IBD病情加重逐渐下降,且与hCRP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疾病活动程度 血脂
下载PDF
结缔组织疾病
17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P53蛋白表达 16号染色体 疾病活动程度 淋巴细胞凋亡 SLE患者 皮质类固醇 表达研究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赋能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迎迎 朱丽璎 +3 位作者 胡芳 李凯钰 高森阳 刘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71-1674,1679,共5页
目的研究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赋能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UC患者89例,根据其接受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赋能教育的意愿分为试验组(n=47)和对照组(n=... 目的研究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赋能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UC患者89例,根据其接受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赋能教育的意愿分为试验组(n=47)和对照组(n=42)。试验组患者接受面对面的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赋能教育,对照组接受传统电话随访健康教育,1次/2周,持续干预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食物不耐受情况;并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测量体质指数(BMI)及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RF)水平评估患者营养状况;采用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结果 89例UC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67.4%(60/89)。试验组患者食物不耐受阴性14例,轻度不耐受6例,中度不耐受1例,重度不耐受26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5、4、1、22例,两组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6,P=0.677)。干预前,两组SF-36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躯体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卫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以及同组干预前(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MI、TP、ALB、PA、TR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同组干预前(P<0.05)。干预前,两组Southerland 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9,P=0.827);干预后,试验组Southerland DAI评分低于对照组(t=2.726,P=0.008)。结论对UC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赋能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食物不耐受 赋能教育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发临床症状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慧敏 成园 +1 位作者 刘苏 刘占举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发临床症状特点,评估其在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2013年3月住院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发临床症状不同分为腹痛组、腹泻组、便血组、...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发临床症状特点,评估其在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2013年3月住院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发临床症状不同分为腹痛组、腹泻组、便血组、黏液脓血便组、便秘组、全身表现组、肠外表现组,分析首发症状与疾病活动度、炎症反应标志物及内镜分级的关系。结果首发症状中腹泻74例(84.09%)、腹痛65例(73.86%)、便血65例(73.86%);各首发临床症状组均以中度活动最多;腹痛、腹泻、便血、全身表现、肠外表现组均以重度活动最少,黏液脓血便组以缓解/轻度活动最少;ESR在黏液脓血便组升高发生率为97.62%,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CRP升高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分级以Ⅳ级病例数最多(51.14%),各首发临床症状组均以Ⅲ、Ⅳ级为主。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首发症状多有消化系统症状,以腹泻最为常见。首发症状的差异与疾病活动性、严重程度、炎症反应标志物及内镜分级有关,正确识别这些首发症状特征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首发症状 疾病活动程度 炎性反应标志物 内镜特点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NGAL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宝全 安翠平 +2 位作者 赵小洁 陈正立 耿玉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液中NGAL的含量和意义。方法使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89例UC患者血清中NGAL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NGAL水平与UC患者WBC数量、PLT数量、CRP和Hgb、HCT、ESR、年龄、疾病活动程度(DAI)关系。结果 UC...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液中NGAL的含量和意义。方法使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89例UC患者血清中NGAL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NGAL水平与UC患者WBC数量、PLT数量、CRP和Hgb、HCT、ESR、年龄、疾病活动程度(DAI)关系。结果 UC患者血清中NGA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112ng/m L和48.2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血清NGAL水平在轻度和中、重度UC患者血清NGAL中位数分别为78.2ng/m L和67.2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6)。UC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WBC数量、PLT数量、CRP和Hgb、HCT、ESR、年龄无关(P>0.05),与疾病活动程度(DAI)轻度相关(r=0.525,P<0.0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NGAL水平升高,升高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有关,但是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蛋白 生物标志物 疾病活动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