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5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对肿瘤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
作者 胡圆圆 张丽莉 +1 位作者 倪黎冬 莫淼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改革背景下肿瘤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强化成本管控、完善分组规则以及优化病案管理模式等方面展... 目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改革背景下肿瘤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强化成本管控、完善分组规则以及优化病案管理模式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肿瘤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医院的发展竞争力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 肿瘤专科医院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背景下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蒋为秀 鲍志鹏 +2 位作者 何英 刘芳 孙国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成员单位39家三级综合医院(分布于13个省市)的251名介入导管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总分为(49.11±6.80)分。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与患者安全态度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压力感知、医疗耗材管理模式及成本效益培训是成本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总体医疗成本意识较好,但实际参与度不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DRG背景下导管室成本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室 护士 医疗成本意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影响因素 患者安全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背景下中医医师处方行为管理扎根理论访谈提纲方法学的建立与评价
3
作者 王莉 陶丽源 +2 位作者 向心力 吴剑坤 姜德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9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扎根理论访谈提纲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以便调研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中医医师处方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1)开展文献调研,了解研究现状;(2)确定访谈提纲的提问逻辑及结构;(3)按照三角测量法,采用小组评议、... 目的:建立基于扎根理论访谈提纲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以便调研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中医医师处方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1)开展文献调研,了解研究现状;(2)确定访谈提纲的提问逻辑及结构;(3)按照三角测量法,采用小组评议、专家审阅、预访谈等方式执行访谈提纲并进行质控;(4)制定评价指标及目标值(所有指标平均得分≥4.50分,且单个指标平均得分≥4.00分),对访谈提纲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访谈提纲包括基本信息及访谈问题;访谈问题分为现状调研、影响因素调研、沟通交流3个部分,共12个问题。经过课题组成员评议、专家审阅及预访谈,共9人参与访谈提纲质控评价,提纲整体评价得分为4.80分(>4.50分),且每个指标平均得分均>4.00分,表示提纲质量较好,可以用于正式访谈。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DRG支付背景下中医医师处方行为管理扎根理论访谈提纲的制定及评价方法,为后续开展调研中医师处方行为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访谈提纲 中医医师 处方行为 方法学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制度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对三甲中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瑞香 孙永进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探讨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对三甲中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结合所在医院随机抽取的某月各科室相关数据,运用DRG支付方式下的相应指标并结合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分析。2023年1月,所在医院5个科室... 探讨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对三甲中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结合所在医院随机抽取的某月各科室相关数据,运用DRG支付方式下的相应指标并结合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分析。2023年1月,所在医院5个科室CMI值高于全院平均水平,且盈余情况良好;8个科室CMI值低于全院平均水平,但有盈余;14个科室CMI值低于全院平均水平,且还有亏损;8个科室CMI值高于全院平均水平,却有亏损。DRG支付方式对三甲中医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三甲中医院信息化数据系统、成本核算精细化提出高要求,对预算管理、拓展收入增长内涵提出新要求。三甲中医院应重视病案质量主体培训,强化成本内控,转为质量效益型运营管理模式,应用临床路径以“提质控费”,发挥中医药优势学科,结合中医治疗特点来制定适合中医发展的DRG支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财务管理 三甲中医院 波士顿矩阵
下载PDF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改革在医院中医非药物治疗管理中的作用
5
作者 程方姝 刘秀文 仲伟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改革在医院中医非药物治疗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深入挖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改革前)、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改革后)的病案统计数据库,采用DRG点数法作为分析工具,从合理...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改革在医院中医非药物治疗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深入挖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改革前)、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改革后)的病案统计数据库,采用DRG点数法作为分析工具,从合理用药、收支结构、费用控制、医疗质量、持续发展5个方面,对中医药剂及非药物治疗特色服务的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分析DRG支付改革前后中医非药物治疗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改革后,中医非药物疗法收入占比、门诊非药物疗法收入占比上升3.42%、5.87%,而住院非药物疗法收入占比则下降10.70%。改革后,虽门诊均次费用增长占比上升,但门诊药品费用增长占比、住院费用增长占比和住院药品费用增长占比均下降。改革后,门诊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占比、出院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占比及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占比分别上升13.07%、1.20%、3.47%。改革后,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医院医师中的占比下降4.77%,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经费占比上升81.16%,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金额为0元。结论DRG支付改革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医院中医非药物治疗服务覆盖面,为完善中医基础编码、挖掘中医非药物治疗优势病种、优化DRG考核体系、探索相关病种日间病房管理模式、建立中医特色非药物治疗DRG支付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支付方式 中医非药物治疗 病种 点数法
下载PDF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下构建精细化药学服务新模式
6
作者 郑碧容 周海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37-141,共5页
本文旨在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精细化药学服务新模式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2020年3月15日正式实施起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其下构建药学服务方法进行探索。分析制定药学版临床路径400多个,实现临床用药的精... 本文旨在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精细化药学服务新模式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2020年3月15日正式实施起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其下构建药学服务方法进行探索。分析制定药学版临床路径400多个,实现临床用药的精细化专科管理,优化医院药品目录,描述建立“院内+科内”用药联动管理模式,推进综合性医院药品合理应用的联合监管的创新方法,从原病区质控药师“0”到现在的质控药师全院覆盖100%。通过阐述以合理用药为样板,促进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推进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协助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达成,体现药师价值,为基于药学服务的药学绩效分配提供依据。大数据下DRG支付改革构建药学服务新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药品费用,保障患者健康权益的目标。大数据下在DRG支付改革构建药学服务新模式下,推荐出最具有性价比的用药方案,规范临床路径中的药品选择,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控制患者用药成本,为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开展研究,更是为了全学科推广规范化、同质化诊疗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精细化
下载PDF
澳大利亚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制度改革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30
7
作者 甘银艳 彭颖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6-330,共5页
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制度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旨在为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澳大利亚DRG制度是国际上公认比较先进的医院效率质量控制和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其成功经验可... 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制度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旨在为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澳大利亚DRG制度是国际上公认比较先进的医院效率质量控制和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其成功经验可以从构建我国本土化DRG系统、建立标准化成本核算体系、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提供借鉴,从而推进我国DRG支付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成本核算 医疗服务价格 支付制度 疾病分类与编码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背景下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对提升病案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肖一千 郭伟 +2 位作者 彭萌 魏艳淋 张连军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的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对提升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2月医院DRG支付背景下1000份病例资料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10月医院DRG支付背景下1000份病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的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对提升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2月医院DRG支付背景下1000份病例资料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10月医院DRG支付背景下1000份病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案管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质量管理。对比两组病案管理质量、医疗纠纷发生率、医务人员满意度、管理人员职能考核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病案首页质量合格率、医务人员满意度、管理人员职能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缺页缺项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G支付背景下的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能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及管理人员职能,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管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精细化质量管理 病案质量
下载PDF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动态调整管理研究
9
作者 华婷 沈云明 +4 位作者 苏畅 鲍莉 孟羽飞 张林灵 郑焜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构建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动态调整管理体系,以实现医用耗材合理合规使用的精细化监管。方法:分析医用耗材管理现存问题,从制度建立、分级管理、细化分类、公告管理、强化试用和规范合同6个维度构建医用... 目的:探索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构建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动态调整管理体系,以实现医用耗材合理合规使用的精细化监管。方法:分析医用耗材管理现存问题,从制度建立、分级管理、细化分类、公告管理、强化试用和规范合同6个维度构建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动态调整管理体系。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在用的149大类医用耗材,采用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动态调整管理体系对医用耗材供应调整前后的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和卫生材料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动态调整后,149大类医用耗材根据试用流程有32大类(占21.48%)进行了调整;根据分类目录有14大类(占9.40%)进行了二级目录优化,有85大类(占57.05%)缩减了产品品牌,有8大类(占5.37%)涉及停用处理。2023年在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均增加的前提下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由2022年的8.02%降至7.29%,卫生材料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由2022年的15.38%降至14.17%,累计降低医用耗材成本737万元,占医用耗材支出的4.1%。2022年和2023年医用耗材的线上采购率分别为93.05%和94.34%,呈上升趋势。结论: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动态调整管理体系应用能够降低医院耗占比,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效率,降低医用耗材采购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 医用耗材 供应目录 动态调整 耗占比
下载PDF
基于Ridit分析法和秩和比法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苗苗 熊莉娟 +2 位作者 齐磊 李敏 向御婷 《护理学报》 2025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索运用护理风险指标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对科室护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专家函询确定护理级别、导管、跌倒、血栓、压疮、自理能力共6个护理风险测评指标,2023年3-7月运用Ridit分析法测评52个科室护理风险... 目的探索运用护理风险指标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对科室护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专家函询确定护理级别、导管、跌倒、血栓、压疮、自理能力共6个护理风险测评指标,2023年3-7月运用Ridit分析法测评52个科室护理风险系数,将各科室护理风险系数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纳入绩效测评体系,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单独使用风险系数测评的科室护理绩效顺位与纳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后的护理绩效顺位变化情况。结果护理风险系数与病例组合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纳入病例组合指数后,科室绩效顺位正向变化20个科室,负向变化23个科室;按照秩和比法的最佳分档原则,有10个科室被划分为优秀档,35个科室被划分为良好档,7个科室被划分为一般档。无论是单独使用护理风险指标测算的科室绩效排名还是纳入病例组合指数后的科室绩效排名,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ICU、心脏移植病区、PICU、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风险科室护理绩效排名均在前列,与医院实际运营结果一致。结论经评价纳入病例组合指数后的科室护理绩效排名更符合医院运营和护理工作实际,实现了护理绩效考评对病情严重、复杂程度的量化与测算,更能客观说明各科室护理绩效的差异。基于护理风险测评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的护理绩效综合评价具有客观、科学的应用价值,可为科室护理绩效分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病例组合指数 护理风险 护理绩效 RIDIT分析法 秩和比法
下载PDF
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划分研究
11
作者 陈吟 郝一炜 +5 位作者 刘晓宇 姚润徽 李昂 侯亚冰 董爱然 郭默宁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的疑难和常见疾病范围划分,为绩效评价和分级诊疗推进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CN-DRG分组方案对2022年3188340份病案首页数据分为738组并以病组为单位进行k中心点聚类。模拟4个聚类模型并通过... 目的探索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的疑难和常见疾病范围划分,为绩效评价和分级诊疗推进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CN-DRG分组方案对2022年3188340份病案首页数据分为738组并以病组为单位进行k中心点聚类。模拟4个聚类模型并通过指标对模型解释力度确定最优模型后,划分常见病和疑难病的RW截点。结果经过模型测算确定纳入最优聚类模型的指标为平均住院日、进入重症监护室比例、呼吸机使用比例和例均费用四个指标。内科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的RW截点为0.97;外科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的RW截点为2.13。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资源消耗、疾病治疗界定了疑难病和常见病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范围。研究结果为医院功能定位落实、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等提供高诊治难度疾病测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权重 诊治难度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K中心点聚类
下载PDF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施效果
12
作者 蔡文娟 林苏 张丽彬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评价和分析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病案2 000份,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2月1 000份住院病案为未实施组,2022年1月-2023年12月1 000份住院病案为实施... 目的:评价和分析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病案2 000份,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2月1 000份住院病案为未实施组,2022年1月-2023年12月1 000份住院病案为实施组,比较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组存在缺陷问题病案120份(12.0%)明显低于未实施组195份(19.5%),实施组患者基础信息缺失率等均低于未实施组,且实施组诊断名称错误率等均低于未实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G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使临床上更加重视病历的书写,同时让病案管理员比原先更重视编码,从而减少病案首页错误问题,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效果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评价指标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紫微 陈登菊 +4 位作者 刘英 陈艺 符美玲 杨巧 张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19,共5页
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价指标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护理管理人员在临床实践管理中应用DRG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评价指标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 综述
下载PDF
临床药师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施娟娟 陈瑢 孙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6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6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基于DRG的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师基于DRG的药事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时间消耗指数小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辅助药品占比、次均药费、次均辅助药费低于对照组(P<0.05),基本药物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支病例占比低于对照组,超支总住院费用、超支总药品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基于DRG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可提高药事管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超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重症医学科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模式下临床药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成本管控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黎 张丹 +3 位作者 周楠 朱亚宁 李茁 张鹏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支付模式下对药品成本管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DRGs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按临床药师进行药品成本管控干预前后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人均住院...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支付模式下对药品成本管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DRGs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按临床药师进行药品成本管控干预前后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人均住院费用、超限患者例数以及结余费用情况等。结果干预前后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ortmann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组高于干预后组(P<0.05);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以及超限患者例数干预后组较干预前组显著降低(P<0.05),结余费用及占比干预后组较干预前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临床药师进行药品成本管控能够在保障疗效的基础上,可以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DRGs付费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模式 成本管控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对天津市天津医院本地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5-128,133,共5页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天津市天津医院本地住院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天津市天津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DRG实施前(对照组)和2022年1月至12月DRG实施后(改革组)的本地住院患者费用结算信息和病案基本信息。...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天津市天津医院本地住院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天津市天津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DRG实施前(对照组)和2022年1月至12月DRG实施后(改革组)的本地住院患者费用结算信息和病案基本信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相对权重(RW);分析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对照组纳入病例24140例;改革组纳入19181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R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材料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中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RG分类、性别、年龄、RW人均每日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G、DRG分类、性别、年龄、RW为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回归方程为:人均每日住院费用=10408-428.097×DRG改革组-242.224×DRG材料组+1239.124×DRG药品组-576.581×男+1283.163×年龄(60~<80岁)+1732.570×年龄(80~<90岁)+844.677×年龄(≥90岁)-5665.426×RW(<0.5)-5154.877×RW(0.5~<0.8)-1999.976×RW(0.8~<1.2)。结论推行DRG付费后住院患者就医费用降低,而影响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主要是DRG、DRG分类、性别、年龄、R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三甲医院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17
作者 李苗苗 熊莉娟 +2 位作者 齐磊 李敏 向御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7-80,97,共5页
目的 总结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焦点,为护理管理者在该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与护理关联的相关文献,时间自建库至2024... 目的 总结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焦点,为护理管理者在该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与护理关联的相关文献,时间自建库至2024年4月1日。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研究机构、基金、研究内容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论文61篇,其中2023年最多,达20篇。文献发表数量从2019年开始增长,发文量较多的城市有北京、乌鲁木齐等。文献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对护理绩效分配、对护理工作量测算、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成本的影响。结论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领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要综合把握其对每一领域的双面影响,深度分析机遇与挑战,合理匹配护理管理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文献计量学 护理绩效分配 护理工作量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护理质量 护理成本 研究热点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管理下的脑血管病诊治实践
18
作者 夏燕 夏锋 张建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5期5-7,26,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不足以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社会需要新的支付方式来迫使医疗机构加强成本控制,优化医疗费用结构^[1]。在这样的背景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不足以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社会需要新的支付方式来迫使医疗机构加强成本控制,优化医疗费用结构^[1]。在这样的背景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付费方式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脑血管病 DIAGNOSIS 不合理增长 按项目付费 支付方式 医疗机构 控制医疗费用
下载PDF
省内异地就医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入组病例的住院费用分析
19
作者 苏会璇 叶沛仪 饶苑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下省内异地医保与本地医保住院费用的异同。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北海市人民医院结算的省内异地医保4610例病例数据和本地医保住院69619例病例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不符合DRG支付... 目的探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下省内异地医保与本地医保住院费用的异同。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北海市人民医院结算的省内异地医保4610例病例数据和本地医保住院69619例病例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不符合DRG支付规则的住院病例(职工生育及生育并发症、急诊留观、家庭病床、离休人员、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住院天数>61 d)和不能正常入组DRG的歧义组、空白组。结果省内异地医保的DRG病种覆盖面和病例组合指数低于本地医保,个人负担和自费项目费用及其占比均高于本地医保,例均药品费用低于本地医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省内异地医保恶性增生性疾患的靶向及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和其他治疗的例均总住院费用高于本地医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G医保支付在控制省内异地医保总住院费用和本地医保有相同的效果,政策培训及解读仍需继续深入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住院 省内异地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评价临床医师技术水平对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迟晓冬 于春龙 黄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借助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相关评价指标,从临床技术高度、临床技术应用规模、临床技术应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率四个维度评估临床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通过定期反馈,促使临床医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目的借助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相关评价指标,从临床技术高度、临床技术应用规模、临床技术应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率四个维度评估临床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通过定期反馈,促使临床医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方法以半年为期限,选取符合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方案(1.1版)的出院患者,调取每名临床医师4个维度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与内科医生相比,外科医生病例组合指数(casemixindex,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高,同时患者死亡风险更低。内科组中介入及溶栓组与其他内科组比较,总权重(case-mix,CM)、CMI、高权重病例数、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均增高。外科组中高级职称组较低级职称组的CM、CMI明显增高,但时间消耗指数及死亡率均未增加。结论将DRGs相关指标引入人才评价和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医师临床技术水平进行全面、多维、精准评价,对促进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及医院总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临床医师水平 医院发展 人才梯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