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体厌恶对公平决策的影响
1
作者 邢小莉 赵晨悦 +1 位作者 毛双双 张梦月 《心理研究》 2025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病原体厌恶作为一切厌恶的基础,其适应性功能是个体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疫情期间,病毒传染相关的线索或事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病原体厌恶情绪,进而影响其决策和行为,但病原体厌恶情绪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借助经典... 病原体厌恶作为一切厌恶的基础,其适应性功能是个体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疫情期间,病毒传染相关的线索或事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病原体厌恶情绪,进而影响其决策和行为,但病原体厌恶情绪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借助经典的最后通牒博弈范式、第三方利他惩罚范式和独裁者博弈范式分别将接受者/第三方评价者/提议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病原体厌恶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1)在最后通牒任务中,病原体厌恶增加了回应方对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2)在第三方惩罚任务中,病原体厌恶增加了第三方对不公平方案的惩罚强度;(3)在独裁者博弈任务中,病原体厌恶增加了提议方对不公平方案的提出率;(4)在最后通牒和第三方利他惩罚任务中,病原体厌恶降低了个体对不公平方案的反应时。结论:个体的角色调节了病原体厌恶对公平决策的影响,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澄清病原体厌恶情绪对公平感知和决策的影响机制,从而为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公共决策和公共宣传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厌恶 社会决策 最后通牒博弈 第三方利他惩罚任务 独裁者博弈
下载PDF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A、hs-CRP及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分析
2
作者 杨珊珊 马尔马尔·托乎塔尔别克 +2 位作者 熊文娟 徐睿 湛文博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38-241,246,共5页
目的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分析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及SAA、hs-CRP阳性率,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 目的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分析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及SAA、hs-CRP阳性率,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16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儿SAA、hs-CRP水平;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MP)、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6种病原体;根据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MP感染组和MP合并病毒感染组。结果916例患儿中检出MP 356例(38.9%),检出ADV 346例(37.8%),检出RSV 147例(16.0%)。不同性别患儿Flu-A、Flu-B、RSV、HRV、ADV、M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儿Flu-A、Flu-B、RSV、ADV、M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V在<1岁患儿中的检出率(47.5%)最高,ADV在3~<6岁患儿中的检出率(41.5%)最高,MP在6~14岁患儿中的检出率(50.8%)最高。病毒感染组、MP感染组、MP合并病毒感染组3组间SAA水平及SAA/hs-CRP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hs-CRP水平、SAA阳性率、hs-CR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的SAA、hs-CRP阳性率均低于MP感染组、MP联合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易感病原体有所差异,SAA、hs-CRP阳性率在病毒感染组中均最低,呼吸道病原体6项、hs-CRP、SAA联合检测可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呼吸道病原体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济南市槐荫区2022—202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体种类及分布情况分析
3
作者 陈玉娟 秦伟 李秀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0期71-75,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22—2024年济南市槐荫区两家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统计数据分析,了解该地区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采集2022—2024年前往两所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主动监测病例的粪便、肛拭子等生物标本2069例,分... 目的:通过对2022—2024年济南市槐荫区两家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统计数据分析,了解该地区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采集2022—2024年前往两所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主动监测病例的粪便、肛拭子等生物标本2069例,分别检测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季度发病情况及各病原体的检出情况。结果:2022—202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共采集病例标本2069例,阳性检出率为24.31%,细菌性病原体检出率为14.89%,以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为主,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优势菌种。不同季度除诺如病毒外,其他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各年龄组,除沙门氏菌外,其他病原体的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为18~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结论:2022—2024年济南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属为主。夏秋季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各季度都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哨点医院 病原体
下载PDF
2023-2024年南京及周边地区儿童常见6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4
作者 王欣颜 黄旭 +2 位作者 周晋 王全 曹彤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研究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其特征,确定病原体感染的种类,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儿童医院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的88437例... 目的 研究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其特征,确定病原体感染的种类,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儿童医院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的88437例患儿标本,采用荧光PCR的方法检测6种病原体,分别为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人鼻病毒(HRV),肺炎支原体(MP)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437个样本阳性检出率为68.98%,六种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MP25.77%,ADV15.24%,HRV12.18%,RSV11.51%,FluA8.25%,FluB7.24%。各病原体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7~18岁儿童检出率最高,时间因素对此也有影响,秋冬季的阳性率较高。其中MP,Flu A与Flu B的检出率存在交替高峰,此消彼长的状态。不同病原体中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也较高,其中最常见为HRV与MP混合感染。结论 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以MP感染最为常见,其中MP,Flu A与Flu B存在交替高峰的特点,混合感染以HRV与MP最为常见,不同年龄、时间对病原体感染均有影响。病原体感染多发于7~18岁儿童,应加强对7~18岁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知识的科普教育。秋冬季为呼吸道病原感染的高发季节,需加强秋冬季节的防护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 病原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楷沅 郭彩鸽 陈团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发病年龄、季节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季节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发病年龄、季节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季节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不同中医证型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小儿肺炎中医证型与发病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细菌和肺炎支原体为各年龄段、各季节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不同中医证型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及混合感染;不同中医证型肺炎患儿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存在差异。结论小儿肺炎主要感染病原体为细菌,其次为肺炎支原体,中医证型与病原体分布及年龄、季节均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病原体 中医证型 年龄 季节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及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6
作者 杜小雨 李辉 +2 位作者 贺小红 赵建萍 乔晓亮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及混合感染状况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展开核酸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及混合感染状况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展开核酸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和B型(IFA、IFB)、人鼻病毒(HRV)、肺炎支原体(MP)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另探讨患儿呼吸道患儿混合感染状况。结果经统计分析,1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79例病原体核酸阳性患者,占60.77%,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从高至低依次为MP、IFB、RSV、IFA、ADV、HRV。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体核酸阳性率,结果显示7~10岁患儿阳性率最高,其次为4~6岁,其中<1岁患儿以RSV感染为主,1~3岁以IFA感染为主,4~6岁患儿以MP感染为主,7~10岁患儿以IFB感染为主。女性患儿病原体阳性率为62.90%,高于男性患儿58.82%,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病原体核酸阳性患儿共63例(79.75%),双重病原体感染患儿15例(18.99%);仅1例三重病原体感染,为IFB+MP+RSV。结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感染病原体主要为MP、IFB、RSV三种,7~10岁患儿阳性率最高,其次为4~6岁患儿,女性较男性患儿更易感染,混合感染以MP+IFB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核酸检测 混合感染
下载PDF
某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标本中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分析
7
作者 陈佳馨 吴佳斌 +5 位作者 刘伟 杨锦潇 秦滟 孙悦请 王璐 何全利 《抗感染药学》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呼吸道标本中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ARI患儿的病原学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23年5月-2024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80例... 目的:分析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呼吸道标本中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ARI患儿的病原学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23年5月-2024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80例AR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标本,分析患儿标本中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病毒流感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博卡病毒、人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11种常见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080例患者中,非细菌性病原体检查呈阳性的有3186例(占78.09%),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2552例,多病原体感染者634例,而感染数前5位的病原体依次为鼻病毒(870例)、肺炎支原体(833例)、腺病毒(53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461例)、人偏肺病毒(382例);3186例非细菌性病原体感染患儿中,患儿的年龄总体上主要集中于≥6岁(1152例,占36.16%)和3~<6岁(997例,占31.29%),而患儿的发病季节总体上主要集中于秋季(1038例,占32.58%)和冬季(1022例,占32.08%)。结论:医院非细菌性病原体所致的儿童ARI在病原体种类、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临床应充分认识不同病原体的发病特点,从而做到正确诊断和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病原体 流行病学特点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8
作者 舒巧燕 刘兴晖 张盼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市医院地区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病原体结构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13种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布,探讨上呼吸道感染(URTI)与下呼吸道... 目的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市医院地区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病原体结构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13种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布,探讨上呼吸道感染(URTI)与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病原体差异,并分析不同季节、年龄、性别等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854例患者样本,其中男性2543例,女性2311例。总体感染阳性率为67.47%(3275/4854),其中男性感染阳性率为72.47%,略高于女性感染阳性率(61.96%)。研究显示,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季节、年龄等感染人群中表现出特定的分布模式,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具有相似性。结论本研究补充了丽水地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为优化当地的预防措施和临床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多重联合检测
下载PDF
2023—2024年兰州市某三甲医院6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9
作者 朱莉莎 李德顺 +1 位作者 李娜 包海荣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34-39,45,共7页
目的分析2023—2024年兰州市6种呼吸道病原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3月—2024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4402例,采集患者的咽拭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 目的分析2023—2024年兰州市6种呼吸道病原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3月—2024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4402例,采集患者的咽拭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即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和肺炎支原体(MP)的核酸,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6种呼吸道病原体总体阳性率为50.5%,其中单一感染检出率为46.9%,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7%。检出率排名前3位的病原体依次是MP(21.3%)、FluA(10.8%)、HRV(10.4%)。病原体总体阳性率在性别(χ^(2)=13.396,P<0.05)、年龄(χ^(2)=2829.124,P<0.05)及季节(χ^(2)=408.629,P<0.0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儿童FluB、HRV、RSV、ADV和MP的阳性率均高于中青年和老年患者(P均<0.0167);中青年FluA的阳性率高于老年患者(P<0.0167)。HRV在秋季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三季(P均<0.0083),而FluA、FluB、RSV、ADV主要在冬季高发(P均<0.0083)。结论预测FluA高流行态势可能延续至2025年5月底,MP流行强度将逐步减弱,HRV流行趋势相对稳定。未来需加强病原体监测,重点关注儿童等易感人群,并针对不同人群和季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流行特征 甲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鼻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詹利华 周一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靶向二代测序(tNGS)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收治的9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采集肺泡灌洗液行病原体tNGS、微生... 目的 探讨靶向二代测序(tNGS)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收治的9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采集肺泡灌洗液行病原体tNGS、微生物培养,同时所有患儿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分析检测结果并比较tNGS与微生物培养法、MP-IgM化学发光法对患儿病原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95例患儿的检测结果显示,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培养法检出病原体的有16例(16.8%)。化学发光法检测MP-Ig M阳性的有21例(22.1%)。肺泡灌洗液t NGS检出病原体的有92例(96.8%),检出2种以上(含2种)病原体的有70例(73.7%)。t NGS细菌检出率(54.7%)高于微生物培养法(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GS肺炎支原体检出率(42.1%)高于化学发光法检测MP-IgM的阳性率(22.1%),但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儿童支气管肺炎2种以上(含2种)混合病原体的检出率较高,tNGS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出方面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对混合型感染的病原体检出具有优势,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二代测序 儿童 支气管肺炎 病原体
下载PDF
南京地区未成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常见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11
作者 范婷 童兰庭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5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未成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未成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1229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未成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未成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1229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嗜肺军团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8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297例未成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6979例(56.75%),其中以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未成年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未成年人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且入学儿童为高发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未成年人 呼吸道病原体 IGM抗体
原文传递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李群娟 包艳 +2 位作者 赵继华 高晶 李国华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2月—2024年4月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0例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R法与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分别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对比两种方法的阳... 目的分析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2月—2024年4月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0例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R法与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分别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对比两种方法的阳性标本检出率;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0.4代表具有一致性)。结果多重荧光PCR法检出阳性标本321例,总阳性率为64.20%(321/500);微生物分离培养法检出阳性标本179例,总阳性率为35.80%(179/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荧光PCR法与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的一致性分析显示,值分别为0.750、0.782、0.753,具有高度一致性(均P<0.05)。结论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荧光PCR法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探究2023年颍淮地区内非重症呼吸道感染者病原体流行特征及现况调查
13
作者 李乔 张萌萌 +4 位作者 卢家胜 熊庆勇 李佳遥 谢琳娜 陈烁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颍淮地区内非重症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12月界首市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1238例具有典型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通过20余种病原学检查,回顾性探究颍淮地区内...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颍淮地区内非重症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12月界首市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1238例具有典型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通过20余种病原学检查,回顾性探究颍淮地区内呼吸道感染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现况调查。结果 呼吸道病原体总体检出阳性率为59.94%(742/1238),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49.35%(611/1238),占阳性病例达82.35%(611/742);细菌阳性率为17.69%(219/1238),占29.51%(219/742);病毒阳性率为12.52%(155/1238),占比20.89%(155/742);在所有病原体种类里,排序前5类为肺炎支原体611例、甲型流感病毒109例、乙型流感病毒8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68例、铜绿假单胞菌68例;单一病原体感染占阳性病例的71.83%(533/742),混和感染有28.17%(209/742)。在11、3、10、12月检出率较高(P<0.05),实年组和老年组的检出率较低(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发病时间3个因素对感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2023年1月-2023年12月颍淮地区内非重症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病原体的阳性检出率较高,病原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细菌及病毒感染情况减少,有部分患者存在混和感染情况。冬春季节病原体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年长者检出率较低,且时间、年龄、性别会影响病原体混和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 病毒
下载PDF
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14
作者 马国梅 李辉 +2 位作者 王亚丽 曹端华 韩敬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95例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确诊的ICNS患者。均行脑脊液病原体NGS检测,以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 目的探究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95例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确诊的ICNS患者。均行脑脊液病原体NGS检测,以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不同类型ICNS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类型ICNS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结果。结果NGS检查显示,病毒性脑炎43例,化脓性脑膜炎27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刺激征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脑炎(P<0.05);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诊断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P<0.05)。结论经脑脊液病原体NGS可用于ICNS早期鉴别诊断中,临床可结合脑脊液生化指标辅助评估ICNS类型,为临床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病原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生化指标 高通量测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孕妇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李吉洪 夏红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79-08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孕妇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之间的相关性,为胎膜早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本院分娩的孕妇共100例,其中包括胎膜早破孕妇50例(观察组)和未发生胎膜早破孕妇50例(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孕妇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之间的相关性,为胎膜早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本院分娩的孕妇共100例,其中包括胎膜早破孕妇50例(观察组)和未发生胎膜早破孕妇50例(对照组)。通过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体格检查和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分析两组孕妇在基本信息、临床体征和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子宫压痛以及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胎膜早破组与未胎膜早破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带常规中白细胞增多、清洁度异常、线索细胞、真菌、滴虫,阴道分泌物培养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羊水细菌、真菌等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指标上,胎膜早破组的异常或病原体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胎膜早破组(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指标进行 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白带常规白细胞增多、清洁度异常、线索细胞、真菌、羊水细菌培养等指标均与胎膜早破显著相关(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是孕妇胎膜早破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加强孕妇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和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生殖道感染 病原体 孕妇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城镇排水系统病原体暴露风险及防范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吴宝利 郭亚琼 +6 位作者 郑兴灿 孙永利 马换梅 陈子璇 李鹏峰 尚巍 陈轶 《供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城镇污水中高浓度、多种类的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新冠疫情暴发之后,排水系统从业人员及公众的病原体暴露风险引起行业广泛关注,但排水系统中病原体的传播特征、暴露风险、防控措施等尚不明晰。通过对国内外城... 城镇污水中高浓度、多种类的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新冠疫情暴发之后,排水系统从业人员及公众的病原体暴露风险引起行业广泛关注,但排水系统中病原体的传播特征、暴露风险、防控措施等尚不明晰。通过对国内外城镇污水中常见病原体种类及传播特征进行综述,系统梳理了城镇排水系统全过程病原体迁移转化规律和暴露风险,总结了国内外排水系统病原体暴露风险防控管理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排水系统 污水 病原体 暴露风险 从业人员
下载PDF
2020~2023年北京市某医院常见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及分布特点分析
17
作者 王文彩 尹秀云 +5 位作者 曾利军 徐建民 蒋虔 杨哲 李好莲 李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21-226,243,共7页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2020~2023年常见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及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结果情况,按照年度、季节、性别、年龄分组比较组...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2020~2023年常见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及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结果情况,按照年度、季节、性别、年龄分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①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4年间共检测8883例患者,共检出肺炎支原体阳性1627例、阳性率18.3%,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腺病毒、Q热立克次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衣原体等检测阳性结果均不超过100例,阳性率不超过2%;②按年度分组:2020~2023年度检测样本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128例(12.7%)、1631例(18.4%)、2125例(23.9%)和3999例(45.0%),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5.4%、16.9%、16.5%和20.7%,样本数与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均呈递增趋势;③按季节分组:分为春、夏、秋、冬4个季节,检测数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977例(22.5%)、2030例(22.8%)、2398例(27.0%)和2458例(27.7%),秋冬季节检测样本数较多。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16.8%、14.1%、19.5%和21.9%,其中冬季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按性别分组:男性和女性检测样本数及比例分别为5051例(56.9%)、3832例(43.1%),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15.8%、21.6%。男性阳性率显著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按年龄分组:18岁以下、18~44岁、45~59岁、60~74岁、74岁以上检测样本数及比例分别为965例(10.9%)、1844例(20.8%)、2084例(23.5%)、2560例(28.7%)和1430例(16.1%);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44.7%、19.9%、15.2%、13.1%和12.3%,阳性率与年龄成反比,各年龄段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检出例数在2023年略高于2020~2022年;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冬季最高;肺炎支原体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18岁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在9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占比18.3%)。总体而言,在不同年度、季节、性别、年龄下,检测数量和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存在一定变化,这些数据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肺炎支原体 感染 分布特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体流行特点分析
18
作者 丁丽君 葛敬芳 徐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7期936-939,945,共5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特征及病原体流行特点。方法选取安徽宣城市宣州区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RI患儿4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检测ARI患儿病原体,比较不... 目的分析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特征及病原体流行特点。方法选取安徽宣城市宣州区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RI患儿4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检测ARI患儿病原体,比较不同病原体构成比,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原体构成比。结果在493例ARI患儿中,检出腺病毒156例,占比31.64%;甲流病毒100例,占比20.28%;呼吸道合胞病毒108例,占比21.91%;肺炎支原体129例,占比26.17%。493例ARI患儿中,男性构成比为55.78%,女性构成比为44.22%。男性患儿中甲流病毒构成比最高,为63.00%;女性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构成比最高,为48.06%;男性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构成比最低,为51.94%;女性患儿中甲流病毒构成比最低,为37.00%。不同性别病原体总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1,P<0.05)。493例ARI患儿中,>3~6岁患儿病原体构成比最高,为39.15%;>6~14岁患儿病原体构成比占比最低,为26.17%;0~3岁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构成比最高,为49.71%;>3~6岁患儿中,腺病毒构成比最高,为36.27%;>6~14岁患儿中,腺病毒构成比最高,为34.03%。0~3岁、>3~6岁患儿病原体构成比高于>6~14岁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36、17.936,P=0.004、<0.001)。493例ARI患儿中,秋季病原体构成比最高,为30.43%,冬季病原体构成比最低,为18.66%,春季、秋季病原体构成比明显高于冬季,且秋季病原体构成比明显高于夏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6、18.422、5.593,P<0.05)。春季甲流病毒构成比最高,为98.00%;夏季呼吸道合胞病毒构成比最高,为71.30%;秋季肺炎支原体构成比最高,为71.32%;冬季腺病毒构成比最高,为57.69%。结论该地区儿童ARI感染病原体以腺病毒为主,在ARI患儿中,男性、0~3岁与>3~6岁、春季与秋季病原体检出构成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病原体流行特点 腺病毒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甲流病毒
下载PDF
2449例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靶向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19
作者 戴显宁 童郁 +4 位作者 叶攀峰 陈璐 蔡晓晓 陈亥 施建有 《浙江医学》 2025年第3期279-284,294,共7页
目的探讨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44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通过tNGS检测9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及15种耐药基因,分析病原体分布特征。结果共检测... 目的探讨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44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通过tNGS检测9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及15种耐药基因,分析病原体分布特征。结果共检测出39种病原体,总检出率93.26%(2284/2449)。细菌检出率最高为卡他莫拉菌21.27%(521/2449);病毒检出率最高为鼻病毒21.85%(535/2449);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最高为肺炎支原体39.00%(955/2449)。病原体多重感染检出率为68.96%(1575/2284),以肺炎支原体合并鼻病毒感染最多,为14.86%(234/1575)。仅检测到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23S核蛋白体RNA(23S r RNA)突变797例,突变率83.46%(797/955),且不同年龄和病原体载量患儿23S rRNA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NGS在临床上作为传统检测方法的一种补充性且必要的检测手段,相比传统培养敏感性更高,比聚合酶链比较反应法的靶标更全,比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更经济,更适用于儿童病原学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病原体 耐药基因 靶向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靶基因二代测序在检测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良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靶基因二代测序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本院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74例作为结构性肺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无结构性肺病50例作为无结构性肺病组。统计分析两组炎症... 目的探讨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靶基因二代测序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本院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74例作为结构性肺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无结构性肺病50例作为无结构性肺病组。统计分析两组炎症指标、tNGS检出病原体分类,并统计分析肺泡灌洗液tNGS和传统培养(肺泡灌洗液、痰)患者的一般资料、炎症指标、tNGS检出病原体分类,分析肺泡灌洗液tNGS的诊断效能,以传统培养为金标准。结果有结构性肺病和无结构性肺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升高率、tNGS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tNGS的病毒、真菌、细菌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高于传统培养(P<0.05),但二者的衣原体、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tNGS的病原体检出率高于传统培养检查(P<0.05),但二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吸烟史、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传统培养为金标准,肺泡灌洗液tNGS的灵敏性为80.00%(4/5),特异性为4.35%(3/69),准确性为9.46%(7/74),阳性预测值为5.71%(4/70),阴性预测值为75.00%(3/4)。结论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的应用价值高于传统培养,且能够检出更广泛的病原体微生物种类,进而将病原体明确下来,从而有效治疗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肺病 肺部感染 病原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二代测序 传统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