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环境对对虾生长及病原体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荣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养殖环境 对虾 生长 病原体传播
下载PDF
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对于阴道微生态及HPV感染的相关讨论
2
作者 康龙 杨晓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阴道微生态,作为构成人体五大微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内部菌群多样且分型复杂,构成了女性生殖道健康的一道关键防御机制,同时也是女性阴道不可或缺的屏障之一。这一微生态系统由阴道独特的解剖结构、丰富的阴道菌群、女性内分泌调节系... 阴道微生态,作为构成人体五大微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内部菌群多样且分型复杂,构成了女性生殖道健康的一道关键防御机制,同时也是女性阴道不可或缺的屏障之一。这一微生态系统由阴道独特的解剖结构、丰富的阴道菌群、女性内分泌调节系统以及阴道局部的免疫系统共同构建而成。多种因素在这个微环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阴道微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状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行为传播。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某些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STI)病原体可能通过破坏子宫颈黏膜完整性、增强HPV病毒复制等机制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诱发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aginal microecolog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ve microeco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is diverse and complex in its internal flora, which constitutes a key defense mechanism of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health, and is also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barriers of female vagina. This microecosystem is built by the unique anatomy of the vagina, the rich vaginal flora, the female endocrine regulatory system, and the local immune system of the vagina. A variety of factors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this microenvironment, and jointly maintain the dynamic balance of the vaginal microecosystem. The main transmission route of the human papilloma virus is sexual transmission. In recent years,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ertain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STI) pathogens may be able to induce precancerous lesions by destroy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cervical mucosa and enhancing the replication of the HPV virus in high-risk HPV types. Persistent infec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病原体感染 阴道微生态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医用创面敷料阻血液传播病原体的穿透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师广波 李秀婷 +3 位作者 刘兴翠 国宪虎 李珑斐 王文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937-3941,共5页
背景:医用创面敷料的阻菌性测试方法已经非常成熟,而对其阻血液传播病原体穿透性能的测试方法还是一片空白,且随着敷料行业的精细化发展,市场需求逐渐增多。目的:通过模拟不同临床使用条件,研究4种类型医用敷料阻血液传播病原体的穿透... 背景:医用创面敷料的阻菌性测试方法已经非常成熟,而对其阻血液传播病原体穿透性能的测试方法还是一片空白,且随着敷料行业的精细化发展,市场需求逐渐增多。目的:通过模拟不同临床使用条件,研究4种类型医用敷料阻血液传播病原体的穿透性能。方法:选用薄膜敷料、聚氨酯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无纺布敷料4种临床上常见的医用创面敷料,利用半湿态(外干内湿)和湿态两种方法模拟临床使用环境,采用噬菌体Phi-X174进行穿透挑战实验。结果与结论:①无纺布敷料有噬菌体Phi-X174穿透形成的噬菌斑,薄膜敷料、聚氨酯泡沫敷料及水胶体敷料没有噬菌体Phi-X174穿透形成的噬菌斑;②结果显示,无纺布敷料无阻止噬菌体穿透性能,薄膜敷料、聚氨酯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均具有阻止噬菌体穿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创面敷料 血液传播病原体 穿透 噬菌体 噬菌斑
下载PDF
探讨女性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优生优育 被引量:3
4
作者 武静 贾爱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9期89-89,77,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性传播疾病中病原体感染与优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山东盛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imaunit 2000型多功能超高倍显微镜检测2003~2004两年间异位妊娠患者生殖道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3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共89例,为...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性传播疾病中病原体感染与优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山东盛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imaunit 2000型多功能超高倍显微镜检测2003~2004两年间异位妊娠患者生殖道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3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共89例,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门诊早期妊娠妇女118例为对照组.结果在3组标本中,淋球菌检出率为8.45%(7/89)、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17.98%(16/89)、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33.70%(30/89),约有半数以上的病例存在混合感染,3种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与这3种病原体感染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严重威胁到优生优育,为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宣传优生优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病原体 优生优育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异位妊娠 超高倍显微镜
下载PDF
盆腔炎与宫颈炎中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玉娟 曹镐禄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71-272,共2页
目的:了解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STD感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STD感染情况,用x^2检验其差异。结果:盆腔炎患者中STD总体感染率为75.00%,混合感染率为13.75%;宫颈炎患者中STD总体感染率为33.75%,混合感染率为... 目的:了解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STD感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STD感染情况,用x^2检验其差异。结果:盆腔炎患者中STD总体感染率为75.00%,混合感染率为13.75%;宫颈炎患者中STD总体感染率为33.75%,混合感染率为3.75%。结论: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STD感染及混合感染无明显的差异,二者UU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STD病原体;严防STD对防治盆腔炎与宫颈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宫颈炎 传播病原体
下载PDF
经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惠霞 徐秀琴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74-875,共2页
2004年6月1日卫生部正式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文件,再一次敲响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的警钟。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管理落实卫生部的文件要求,医院开展了医务人员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 2004年6月1日卫生部正式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文件,再一次敲响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的警钟。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管理落实卫生部的文件要求,医院开展了医务人员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源传播病原体 职业暴露 调查
下载PDF
肤阴洁对5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体外抑菌及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赖维 陆春 +6 位作者 陈荣章 张玉青 徐广坤 韩国柱 龚匡隆 尤永燕 陶俊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4年第2期8-11,13,共5页
肤阴洁是目前国内皮肤性病科及妇产科应用最广泛的几种中药洗液之一。为了解其对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等几种主要性病病原体的体外抑菌及杀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提供实验室的客观依据,我们进行了肤... 肤阴洁是目前国内皮肤性病科及妇产科应用最广泛的几种中药洗液之一。为了解其对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等几种主要性病病原体的体外抑菌及杀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提供实验室的客观依据,我们进行了肤阴洁对5种主要性病病原体的体外抑菌及/或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疾病病原体 肤阴洁 体外抑菌 杀菌试验 中药外洗制剂
下载PDF
健身房防控病原体 避免病原体传播,这些实用攻略分享给你
8
作者 王剑冰 《健与美》 2020年第6期53-55,共3页
大多数健身房都会有比较完善的保洁服务。许多健身房向会员提供了酒精湿巾,用来擦拭设备;洗手间里也配备了洗手液,这些措施都很给力。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健身房里染上疾病。以下是避免在健身房生病的十三种实用方法。
关键词 健身房 洗手间 洗手液 保洁服务 病原体传播 实用方法 分享
原文传递
探究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霍高翔 姚晓玲 崔凤英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相关性,探讨输卵管妊娠术后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纳入试验组,同期于我院行人工或药物流产的110例健康... 目的:分析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相关性,探讨输卵管妊娠术后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纳入试验组,同期于我院行人工或药物流产的110例健康妊娠女性纳入对照组,分析性传播病原体阳性率与输卵管妊娠发生的相关性,同时将试验组中有生育需求的CT、UU阳性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纳入预防组,探讨敏感抗生素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的CT、UU和CT+UU阳性率分别为19.2%、40.8%和9.2%,均高于对照组的4.5%、17.3%和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1.48、15.30、7.91,P〈0.01);试验组中,2次及以上输卵管妊娠的患者CT、UU和CT+UU阳性率分别为37.5%、66.7%和25.0%,均高于首次输卵管妊娠患者的16.7%、36.5%和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03、7.16、5.51,P〈0.05);观察组与预防组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8.2%、74.1%,两组差异相比无显著性意义(χ^2=0.78,P〉0.05)。结论:CT、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关,采用药敏抗生素治疗患者及其配偶能够有效改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病原体 输卵管妊娠 预后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合并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者宫颈高级别病变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佳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98-202,共5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HR-HPV阳性且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370例,按照TCT结果...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HR-HPV阳性且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370例,按照TCT结果分为宫颈细胞学正常组177例、≤LSIL组104例和≥HSIL组89例;按照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正常及炎症组185例、CINI-II组99例、CINⅢ及宫颈癌组86例。应用PCR及导流杂交方法,对研究对象宫颈脱落细胞行性传播病原体检测。结果:宫颈细胞学正常组、≤LSIL组、≥HSIL组沙眼衣原体(CT)、微小脲原体(UP)、角脲支原体(UU)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HSIL组生殖支原体(NG)、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率高于宫颈细胞学正常组(P<0.05),正常组与≤LSIL组NG、HSV-2感染率无差异(P>0.05);≥HSIL组性传播病原体单一感染率高于正常组、≤LSIL组(P<0.05),正常组与≤LSIL组单一感染率无差异(P>0.05);宫颈细胞学正常组、≤LSIL组、≥HSIL组多重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正常及炎症组、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UP、UU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CINⅢ及宫颈癌组NG、HSV-2感染率高于正常及炎症组(P<0.05),正常及炎症组与CINI-II组NG、HSV-2感染率无差异(P>0.05),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CT感染率高于正常及炎症组(P<0.05),CINI-II组与CINⅢ及宫颈癌组CT感染率无差异(P>0.05),正常及炎症组、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UP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宫颈细胞学≥HSIL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UU感染与宫颈细胞学≥HSIL无相关性(P>0.05),UP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UU感染与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无相关性(P>0.05)。结论:UP感染及多重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可能会增加HR-HPV阳性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传播病原体感染 宫颈组织 宫颈高级别病变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蜱传播病原体感染所致眼部神经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佟艳秋 刘玲 +1 位作者 赵全良 温晓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8期593-594,共2页
目的 :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 :将 19例森林脑炎病人眼部表现者 ,经眼部专科检查、肌电图检测及免疫荧光技术血清学测定明确诊断 ,给予大剂量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及免疫血清治疗 ,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 目的 :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 :将 19例森林脑炎病人眼部表现者 ,经眼部专科检查、肌电图检测及免疫荧光技术血清学测定明确诊断 ,给予大剂量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及免疫血清治疗 ,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辅助治疗。结果 :19例病人在 1~ 6个月恢复与好转 ,肌电图检测波值正常。结论 :森林脑炎病毒主要侵害眼神经及肌肉 ,经上述方法治疗 ,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病原体 森林脑炎病毒 眼部病变
下载PDF
无生育能力的男性精液中常可检测到经性传播的病原体
12
作者 曹振环(编译)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7年第8期8-8,共1页
据Medscape.com6月4日报道(原载Fertil Steril2007;87:1087-1097),无症状的没有生育能力的男性精液中经常可检测到存有通过性传播导致疾病的病原体。来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医科大学的Deborah J.Anderson博士称,他们的研究结果表... 据Medscape.com6月4日报道(原载Fertil Steril2007;87:1087-1097),无症状的没有生育能力的男性精液中经常可检测到存有通过性传播导致疾病的病原体。来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医科大学的Deborah J.Anderson博士称,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不育男性中很大部分患者精液中含有至少一种可以通过性传播病原体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病原体 男性精液 生育能力 检测 ANDERSON 马萨诸塞州 医科大学 不育男性
下载PDF
常见性病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变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红峰 张玉新 林燕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3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见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的表达,衣原体(CT)检测采用快速鉴定和解脲支原... 目的探讨常见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的表达,衣原体(CT)检测采用快速鉴定和解脲支原体(UU)采用培养法。结果HPV16,18、HSV-II、CT、UU在子宫颈癌及CIN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CIN的高危因素;HPV16,18、HSV-II、CT、UU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体,合并感染可促进宫颈病变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传播疾病病原体 感染
下载PDF
新发再发病原体与血液安全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婧 徐敏 李世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输血相关病原体经输血传播风险逐渐减低,目前维持在较低水平,新发再发病原体越来越多被认识到其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其中一些已知的,如疟原虫、人细小病毒B19、戊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人类T...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输血相关病原体经输血传播风险逐渐减低,目前维持在较低水平,新发再发病原体越来越多被认识到其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其中一些已知的,如疟原虫、人细小病毒B19、戊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等已经被证实可经输血传播。其中,登革病毒曾经在中国爆发或流行过,将来或可再次爆发流行,其对血液安全威胁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常规血液筛查的病原体筛查项目只有4种,由于新发再发病原体层出不穷,采供血系统尚未建立相应的筛查制度,我国的血液筛查系统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讨论了几种新发再发病原体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探讨其对血液安全的影响以及采供血机构个性化病原体筛查策略制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病原体 新发再发病原体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性传播病原体与HPV感染情况分析
15
作者 沈亚琴 张小月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性传播病原体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治疗CIN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扬州大学...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性传播病原体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治疗CIN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就诊的CIN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正常者8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传播病原体、HPV感染率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病变程度其性传播病原体、HPV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率为31.82%,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97,P<0.05),其中观察组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率分别为12.50%和10.2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V总感染率、高危HPV(high risk-HPV,HR-HPV)感染率分别为88.64%和79.55%,高于对照组(12.50%、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及以上患者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率为53.33%,高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及以下患者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50,P<0.05),其中UP、UU感染率分别为20.00%和17.78%,高于LSIL及以下病变患者(4.65%、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IL及以上病变患者HPV总感染率、HR-HPV感染率分别为100.00%和88.89%,高于LSIL及以下病变患者(76.74%、69.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病变患者性传播病原体及HPV感染率较高,且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应加强对女性性传播病原体与HPV预防和治疗,尤其是CIN病变患者,防止进一步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病原体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原文传递
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导致输卵管性不孕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皓菲 黄叶芳 +4 位作者 廖珩瑾 尹晓晓 何柳青 谭颖 黄诗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输卵管性不孕(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是由于输卵管堵塞或盆腔粘连导致无法从卵巢中拾取卵母细胞,占不孕症诊断的11%~67%[1]。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支原体,可通过炎症损伤、免疫反应、纤毛脱落等多种... 输卵管性不孕(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是由于输卵管堵塞或盆腔粘连导致无法从卵巢中拾取卵母细胞,占不孕症诊断的11%~67%[1]。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支原体,可通过炎症损伤、免疫反应、纤毛脱落等多种途径,破坏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导致TFI。因此在TFI的诊疗过程中要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重视,进一步调查性传播病原体和其他潜在的病原体,以确定可预防原因。开展感染检测和感染原筛查,采取伴侣共治,进行健康宣教和积极干预,阻断其发展至不孕阶段,提高TFI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传播病原体 原体 生殖道支原体 淋病奈瑟菌 输卵管纤毛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晓雯 孙媛媛 +4 位作者 李华 赵虹 白会会 范琳媛 刘朝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HPV检测结果阳性的154例设为研究组,阴性的501例设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间STI病原体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58%对50.50%,P=0.001)。HPV感染组中非常明确的STI病原体,即沙眼衣原体(CT)、生殖支原体(Mg)、淋病奈瑟菌(NG)、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总检出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9%(P=0.006)。人型支原体(Mh)在HPV感染组的检出率高于阴性组(7.79%对3.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均为解脲支原体(UU),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99%对48.10%,P=0.001),研究组中有19.8%为UU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8.70%(P=0.004),UU中以单一型微小脲原体(Up)阳性为主(79.49%对83.11%),Up3(38.46%对32.42%)、Up6(32.05%对35.16%)和Up1(8.97%对14.61%)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解脲脲原体(Uu)感染仅在≥25岁组中呈现出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③患者年龄随着共感染STI病原体的种类增加而显著降低(P=0.002)。④两组间阴道微生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STI病原体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无明显相关。⑤STI病原体与HPV感染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u感染是发生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0,95%CI:1.114~6.164,P=0.027),UU亚型及STI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将显著增加HPV的感染风险(OR=1.594,95%CI:1.070~2.375;OR=1.666,95%CI:1.245~2.229,P<0.05)。结论单一型UU是女性下生殖道的常驻菌群,与HPV感染并无相关。CT、Mg、NG、HSV-Ⅱ以及STI病原体、UU亚型的多重感染与HPV感染有关,尤其应关注≥25岁女性的STI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传播病原体感染 生殖支原体 阴道微生态 子宫颈癌
下载PDF
阴道微生态与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元元 夏晓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与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4日—11月1日在安徽省肿瘤医院门诊进行阴道微生态及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10联(STD10)联合检测的163名女性,分析阴道微生态是否平衡与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与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4日—11月1日在安徽省肿瘤医院门诊进行阴道微生态及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10联(STD10)联合检测的163名女性,分析阴道微生态是否平衡与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63名研究对象经阴道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测,阴道微生态平衡60例(36.81%),阴道微生态失衡103例(63.19%)。阴道微生态平衡组STD10检测阳性者34名(56.67%),微生态失衡组STD10检测阳性者75名(72.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3,P=0.035),阴道微生态失衡与STD10检测阳性关联强度OR=2.048(95%CI:1.048~4.003)。163名研究对象中,STD10检测阳性者109名,UU感染者103名(94.49%),其中Uup6感染率最高35名(33.98%);阴道微生态平衡组UU阳性者33名(55.93%),微生态失衡组UU阳性者70名(7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阴道微生态失衡更易导致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两组具有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 解脲脲原体
原文传递
家禽红螨的防控措施
19
作者 王金辉 《北方牧业》 2024年第5期23-23,共1页
家禽红螨属于寄生虫病,红螨寄生于家禽体表皮肤、通过吸吮血液而生存。病禽表现贫血、羽毛松乱、消瘦、产蛋率下降,雏禽往往因失血过多而发生死亡,可见家禽红螨严重影响家禽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以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 家禽红螨属于寄生虫病,红螨寄生于家禽体表皮肤、通过吸吮血液而生存。病禽表现贫血、羽毛松乱、消瘦、产蛋率下降,雏禽往往因失血过多而发生死亡,可见家禽红螨严重影响家禽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以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传播给健康家禽,成为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给家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做好家禽红螨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传播 防控工作 红螨 雏禽 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防控措施 志贺氏菌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治
20
作者 杨长东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107-108,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牛群传染病,该疾病主要通过病原体传播引起,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牛病毒性腹泻不仅直接导致牛只生产力下降和死亡率上升,还间接影响了乳品、肉类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因此,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牛群传染病,该疾病主要通过病原体传播引起,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牛病毒性腹泻不仅直接导致牛只生产力下降和死亡率上升,还间接影响了乳品、肉类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因此,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病原体传播 牛群 生产力下降 传染病 养殖业 死亡率 间接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