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荧光法检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荣 李雪波 +1 位作者 王玲 张静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9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荧光法检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00例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白带常规联合三种检查方法(一般细菌培养、... 目的:分析免疫荧光法检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00例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白带常规联合三种检查方法(一般细菌培养、阴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衣原体培养)检测。以Amsel检测法为诊断依据,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检出情况与诊断效能。结果:免疫荧光法与白带常规联合三种检查方法的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和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法特异度高于白带常规联合三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荧光法检测速度快于白带常规联合三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免疫荧光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支原体4种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效果显著,具有特异度高、检验速度快的特点,易于操作,适合在妇产科门诊检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病原体感染 免疫荧光法 特异度 灵敏度 检验速度
下载PDF
厦门市6827例0~14岁患儿TORCH病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2
作者 赖小华 兰小英 王燕凤 《医疗装备》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0~14岁患儿中TORCH病原体的感染状况和感染模式,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6827例0~14岁患儿的TORCH病原体[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 目的了解厦门市0~14岁患儿中TORCH病原体的感染状况和感染模式,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6827例0~14岁患儿的TORCH病原体[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HSVⅠ/HSVⅡ)]的血清抗体IgM检查结果。结果6827例患儿的TORCH-IgM总阳性率为4.83%,其中TOX-IgM、RV-IgM、CMV-IgM、HSVⅠ-IgM和HSVⅡ-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42%、0.50%、2.42%、1.26%和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比较,男性五项病原体阳性率均高于女性,且男、女性的RV-IgM、CMV-IgM、HSVⅠ-IgM和混合模式IgM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的TOX-Ig M、HSVⅡ-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比较,婴儿组、幼儿组、儿童组的五项病原体阳性率均高于新生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21年,HSVⅠ-IgM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HSVⅡ-IgM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TOX-IgM、RV-IgM、CMV-IgM阳性率无明显变化,但CMV-IgM阳性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TORCH-IgM阳性患儿中不同疾病的构成比不同,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最高,神经系统疾病次之,且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病种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厦门市0~14岁患儿中TORCH病原体感染较普遍,且以CMV和HSV感染为主,CMV-IgM阳性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且HSVⅠ-IgM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可见TORCH病原体的防治形势依然很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CH病原体感染 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 阳性率
下载PDF
巨噬细胞内脂滴在病原体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曾泽群 撒亚莲 吕梁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先天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体系。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之一,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脂滴(LDs)是一种由单层磷脂膜构成的储脂细胞器,具有调控脂质代谢、能量稳... 先天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体系。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之一,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脂滴(LDs)是一种由单层磷脂膜构成的储脂细胞器,具有调控脂质代谢、能量稳态、合成和释放炎症介质以及介导免疫应答等功能。在一些病原体感染活化的巨噬细胞内经常观察到LDs累积现象,一方面LDs能够通过上调表面的抗微生物蛋白和肽类、合成脂类炎症介质等方式参与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另一方面某些病原体也可靶向LDs获取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复制场所。考虑到目前抗菌药物耐药形势严峻,调控LDs的先天免疫有可能成为抗感染治疗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感染 脂滴 巨噬细胞 先天免疫系统
下载PDF
《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治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4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35-35,共1页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IFD)总体呈上升趋势,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IFD病例数在不断增加,但真菌学研究资源和储备缺乏,导致全球缺乏关于真菌病分布和抗真菌耐药性的高质量数据。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清单(WHO FPPL)是第一个系统地...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IFD)总体呈上升趋势,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IFD病例数在不断增加,但真菌学研究资源和储备缺乏,导致全球缺乏关于真菌病分布和抗真菌耐药性的高质量数据。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清单(WHO FPPL)是第一个系统地考虑真菌病原优先性的全球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行动 科学技术出版社 侵袭性真菌病 出版发行 病原体感染 质量数据 真菌学 实验诊断
下载PDF
《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治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5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83-83,共1页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IFD)总体呈上升趋势,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IFD病例数在不断增加,但真菌学研究资源和储备缺乏,导致全球缺乏关于真菌病分布和抗真菌耐药性的高质量数据。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清单(WHO FPPL)是第一个系统地...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IFD)总体呈上升趋势,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IFD病例数在不断增加,但真菌学研究资源和储备缺乏,导致全球缺乏关于真菌病分布和抗真菌耐药性的高质量数据。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清单(WHO FPPL)是第一个系统地考虑真菌病原优先性的全球行动。WHO FPPL旨在推动全球对真菌感染和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行动 科学技术出版社 侵袭性真菌病 真菌感染 出版发行 抗真菌药物 病原体感染 质量数据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情况及mHLA-DR、IL-10水平研究
6
作者 杨海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91-1493,149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情况及mHLA-DR、IL-10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儿童作为观察组,分析病原体感染情况,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观察组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儿童重症...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情况及mHLA-DR、IL-10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儿童作为观察组,分析病原体感染情况,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观察组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IL-10、mHLA-DR表达水平。结果:病原检测阳性者63例,阳性率为63.00%,其中单纯病毒感染23例,2种以上病毒感染合计11例;单纯细菌感染合计17例,2种以上细菌感染合计5例,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计4例;混合感染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住院时间、发病季节、非单人间病房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与其发生重症肺炎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两组性别、贫血史与先天性心脏病史等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岁、住院时间≥2 w、春夏季节、非单人间住房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均是导致儿童发生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对照组,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更高,而mHLA-DR水平显著更低(P<0.05)。结论: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其次为细菌感染。此疾病在≤2岁的幼儿中较为多见,秋冬季节较为频发,且与住院时间、非单人间病人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患儿的免疫炎症机制紊乱,检测IL-10、mHLA-DR水平有利于防治儿童重症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 病原体感染 mHLA-DR IL-10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产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曹红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061-0063,共3页
探究胎膜早破孕产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胎膜早破孕妇180例为胎膜早破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80例为健康组。采集两组的阴道分泌物与静脉血,分析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与早产的关... 探究胎膜早破孕产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胎膜早破孕妇180例为胎膜早破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80例为健康组。采集两组的阴道分泌物与静脉血,分析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与早产的关系。结果 胎膜早破组生殖道念珠菌、人型支原体、B族链球菌、解脲支原体检出率均高于健康组,P<0.05;胎膜早破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胎膜早破组胎儿窘迫、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健康组,P<0.05。胎膜早破孕妇早产与生殖道念珠菌、人型支原体、B族链球菌、解脲支原体相关,P<0.05。结论 胎膜早破孕产妇易伴随多种殖道病原菌感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需加强妊娠期病原菌筛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预防早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孕产妇 生殖道病原体感染 早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分析
8
作者 葛晶晶 张广清 +1 位作者 程訸 刘玉线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500例,将其分为细菌组(n=165)、支原体组(n=167)、病毒组(n=168),选取未受病原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n=169),入选患儿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检... 目的研究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500例,将其分为细菌组(n=165)、支原体组(n=167)、病毒组(n=168),选取未受病原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n=169),入选患儿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对比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百分比。结果四组CD3^(+)、CD3-CD19^(+)、CD3-CD56/16^(+)绝对计数对比无差异(P>0.05),病毒组CD3^(+)CD8^(+)绝对计数<支原体组<细菌组<对照组(P<0.05)。四组CD3-CD19^(+)比例对比无差异(P>0.05),病毒组CD3^(+)、CD3^(+)CD8^(+)比例均<支原体组<细菌组<对照组,病毒组CD3-CD56/16^(+)比例<支原体组<细菌组,病毒组CD3-CD56/16^(+)比例>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体水平相对较低,病毒感染患儿CD3^(+)CD8^(+)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病原体感染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特征 绝对计数
下载PDF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病原体感染与疾病发生关系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贺桂珍 李赟 +3 位作者 王崇明 黄剑宇 王秀华 宋微波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5-79,共5页
超薄切片和负染色技术检测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病原体感染状况 ,结果表明 :在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 7、 8月份 ,病毒检出率分别为 80 %、 10 0 % ,此时 ,病毒感染强度也达到最高 ;而海湾扇贝整个养殖期间病毒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维持在较... 超薄切片和负染色技术检测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病原体感染状况 ,结果表明 :在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 7、 8月份 ,病毒检出率分别为 80 %、 10 0 % ,此时 ,病毒感染强度也达到最高 ;而海湾扇贝整个养殖期间病毒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未出现明显的涨落。二种扇贝均检测到类立克次氏体 (RLO) ,但类立克次氏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未出现明显的涨落 ,似与扇贝死亡的关系不大。综合分析认为 ,病毒极可能是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感染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病毒 类立克次氏体 病害防治
下载PDF
贵阳地区育龄妇女TORCH病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玉洁 王焰 +1 位作者 马启铃 马莉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8期746-748,共3页
关键词 育龄妇女 TORCH病原体感染 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特异性抗体 贵阳地区
下载PDF
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宏景 窦敏 +3 位作者 陈惠 陈瑾 潘秀军 沈立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480-2481,248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呼吸道九联检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 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9项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 目的探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呼吸道九联检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 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9项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和副流感病毒(PIV)1、2和3型;同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这些血清样本的总IgE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91例(阳性组),无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22例(阴性组);阳性组以MP及MP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为主,共650例(占65.59%)。阳性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P感染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IBv、Adv及RSV感染者。在总IgE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上限(100kU/mL)的患者中,单纯MP感染者占31.29%,明显高于IgE低水平组(≤100kU/mL)中的比例(21.30%);而单纯RSV感染者占1.88%,明显低于IgE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单纯Adv感染者占3.13%,明显低于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结论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以MP感染最常见;MP感染者较非MP感染者血清总IgE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IGE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 儿童
下载PDF
初生新生儿几种常见病原体感染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华 刘莎 李小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对初生新生儿感染临床用药的选择。 【方法】 本组对 135例初生新生儿根据出生时状况分为羊水清、羊水浊、胎膜早破三组。在出生 1小时内做细菌、支原体、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多方面检验。 【结果】 发现以细菌培... 【目的】 为了探讨对初生新生儿感染临床用药的选择。 【方法】 本组对 135例初生新生儿根据出生时状况分为羊水清、羊水浊、胎膜早破三组。在出生 1小时内做细菌、支原体、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多方面检验。 【结果】 发现以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 ,占 18.0 5 %,且以羊水浊组居首 ,但胃液涂片找到白细胞却以胎膜早破组为多 ,占 2 2 .6 %;解脲支原体、念珠菌培养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抗体测定阳性率极低 (阳性率 0~ 1.6 %)。 【结论】 提示对羊水浊的新生儿在反复清理呼吸道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及生后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对胎膜早破的新生儿生后需及时使用抗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原体感染 感染 临床用药 抗生素
下载PDF
多种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协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育龄女性胎膜早破风险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海春 宋玉莹 +1 位作者 黄利辉 周世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1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协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对育龄女性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8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湖南省长沙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多种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协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对育龄女性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8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湖南省长沙市妇幼保健院300例无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在380例胎膜早破产妇中,将出现生殖道感染或HPV感染或协同感染的298例产妇设为感染组,将未出现任何感染的82例产妇设为未感染组。收集产妇的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检测、HPV感染检测结果以及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协同HPV感染产妇HPV-DNA相关基因分型分布情况。同时评估评估感染和未感染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滴虫、白色念珠菌、淋球菌以及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HPV总检出率(16.32%)显著高于对照组(9.33%),差异有显著性(P<0.05)。380例胎膜早破产妇中,其中生殖道感染291例,HPV感染68例,生殖道协同HPV感染32例;在生殖道协同HPV感染产妇中,HPV16型和HPV18型占比最高,依次为21.88%(7例)、18.75%(6例)和HPV其他高危型4.54%(19例)。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27.35%)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2.19%),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出现生殖道感染,会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且生殖道感染协同HPV16型或18型对胎膜早破风险更大。在临床上要重视对产妇生殖道感染检测和HPV检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生殖道病原菌和HPV感染导致的胎膜早破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病原体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胎膜早破
下载PDF
产前超声检查在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媛媛 杨海霞 沈晓亚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期124-127,132,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行产前常规宫内感染病毒学(TORCH)检查的孕妇890例,对所有产妇采用TORCH-IgM检测,并将TORCH-IgM检测为阳性的孕妇给予超声检查诊断,...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行产前常规宫内感染病毒学(TORCH)检查的孕妇890例,对所有产妇采用TORCH-IgM检测,并将TORCH-IgM检测为阳性的孕妇给予超声检查诊断,比较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890例行产前常规TORCH检查的孕妇中,共272例发生病原体感染,感染率为30.56%。272例病原体感染孕妇中共172例为TORCH-IgM阳性,阳性率为63.24%(172/272)。TORCH-IgM总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72例TORCH-IgM阳性产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共38例发生子宫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为22.09%(38/172)。890例孕妇中共741例为正常分娩,TORCH阳性率为11.47%(85/741);另149例为妊娠结局不良,其中TORCH阳性率为58.39%(87/149)。正常分娩孕妇TORCH阳性率低于妊娠结局不良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结合TORCH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可有效检出子宫胎儿发育异常情况,临床医生需加强孕妇对妊娠期病原体感染的认识,注意不同病原体特点,做好产前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诊断 妊娠期 病原体感染 胎儿
下载PDF
病原体感染性输血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峥嵘 钱开诚 谢云峥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5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输血 病原体感染性输血风险 风险机率
下载PDF
孕妇血清TORCH四种病原体感染血清学筛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舫 王榴红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821-822,共2页
TORCH一词最早由Nahmias于1971年提出的,它是一组病原体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此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称之为TORCH感染。所谓TORCH,是指弓形虫(Toxoplasmosis,TOX)、风疹病毒(Rubellavirus,RUV)、
关键词 TORCH感染 病原体感染 血清学筛选 临床分析 孕妇血清 风疹病毒 弓形虫
下载PDF
经皮肺穿活检病理诊断在肺部特殊病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锦芸 肖建宏 +2 位作者 魏丹东 陈虹 郭良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4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在肺部特殊病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呼吸科住院,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取得病理组织明确病原体确诊的... 目的:探讨胸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在肺部特殊病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呼吸科住院,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取得病理组织明确病原体确诊的肺部特殊病原体感染性疾病61例,收集全部病例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1例患者经皮肺穿活组织送病理检查58例确诊,3例未确诊。其中肺隐球菌病32例,肺结核9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2例,肺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肺奴卡菌病1例,肺放线菌病4例,肺组织胞浆菌病1例,肺曲霉菌病3例,肺念珠菌病1例,肺毛霉菌病1例,肺孢子菌肺炎2例,肺粪类圆线虫病1例。诊断阳性率为95.08%,特异性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8.20%。结论:肺部特殊病原体感染诊断困难,难以明确病原体,胸部影像学(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组织学检测联合特殊染色等检测手段可快速明确诊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特殊病原体感染 胸部影像学 经皮肺组织穿刺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生殖系多种病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爱莲 邢友莲 +1 位作者 苏延友 李忠培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弓形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和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别对 112例男性不育病人和 6 2例正常生育者的精液进行精浆弓形体 DNA、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弓形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和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别对 112例男性不育病人和 6 2例正常生育者的精液进行精浆弓形体 DNA、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DNA的检测 ,用金标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精浆抗精子抗体 (As Ab)。 结果 男性不育组弓形体阳性 2 0例 (17.86 % ) ,解脲支原体阳性 35例 (31.2 5 % ) ,沙眼衣原体阳性 18例 (16 .0 7% ) ,抗精子抗体阳性 33例 (2 9.4 6 % )。3种病原体感染率与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且多种病原体感染患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感染者。 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多种病原体感染后 ,导致抗精子抗体的产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免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系多种病原体感染 男性不育 弓形虫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抗精子抗体 PCR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四种病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粉莲 方裕森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4年第2期111-112,102,共3页
目的 探讨泌尿系生殖系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四种病原体感染与性传播疾病的关系 ,为临床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泌尿生殖系感染 ,具有典型尿路刺激症状 ,近期未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取尿 (阴 )道分... 目的 探讨泌尿系生殖系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四种病原体感染与性传播疾病的关系 ,为临床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泌尿生殖系感染 ,具有典型尿路刺激症状 ,近期未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取尿 (阴 )道分泌物 ,淋球菌检测采用淋球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 ;支原体用法国生物 -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 maIST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进行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UU) ,人型支原体 (MH) ]沙眼衣原体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 ,由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立明试剂进行培养和鉴定。结果  1 0 2 1 9例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 1 7.52 % (1 790 /1 0 2 1 9) ;淋球菌感染率为 2 .79% (44/1 579) ;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 7.0 4 % (2 0 8/2 955) ;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 36 .78% (1 2 76/3469) ;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 1 1 .82 % (2 62 /2 2 1 6)。结论 开展淋球菌、支原体培养及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对临床确诊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 病原体感染 实验室诊断 淋球菌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沙跟衣原体
下载PDF
482例病原体感染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凤良 张洁 +2 位作者 张小艳 庄秋娟 孙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57,共2页
关键词 病原体感染 特异性抗体 检测 病原分布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