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胸痹、心痛诸病名涵义考据
- 1
-
-
作者
翟惠奇
谢飞
李婉盈
余锦紫
李荣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企联合基金“康心配方颗粒对气虚血瘀水停证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临床疗效的观察”(2021A1515220046)。
-
文摘
“胸痹”最早见于《灵枢·本脏》,“心痛”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究其实际,胸痹、心痛诸病为胃脘痛的可能性更大,其中真正属于心脏疾病的可能极少。胸痹病以胃脘部及胸部痞闷胀痛为主症,病在胃脘部,与现代之食管、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关系更密切。心痛含义广泛,其中大部分可能为胃脘痛,与食管、胃肠的疾病关系更密切,但真心痛、厥心痛、久心痛、卒心痛及心的是动病则与心脏疾病关系更密切,尤其是真心痛似与急性心肌梗死相类。胸痹病与心痛病在治疗上具有相似性,胸痹之治常用栝楼实、薤白、桂枝、枳实、吴茱萸、茯苓、生姜、半夏等药;心痛病常用桂心、生姜、黄连、吴茱萸、半夏、人参等药,二者俱以治中焦药物为主。
-
关键词
胸痹
心痛
病名考证
源流发展
方剂证治
-
分类号
R256.2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郁证病名的古代文献考辨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王文凯
张贺
刘景亮
曹霞
裴丽
-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76-79,共4页
-
基金
2018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TQB105)
2014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H201471)
-
文摘
汉代以前《内经》中有郁证病机、症状特点的描述,提出"五郁"的概念和七情致郁;东汉张仲景认为郁证为情志疾病,并以病因、证候特点描述郁证;金元时期,"六郁"的提出,丰富了郁证的辨证治疗体系,但此时仍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命名郁证;清代明确提出郁证这一病名,被广泛沿用至今。
-
关键词
郁证
病名考证
古代文献
-
分类号
R255.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对颈椎病病名的再认识
被引量:32
- 3
-
-
作者
李义凯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
出处
《中医正骨》
2014年第6期3-5,共3页
-
文摘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目前临床医生对颈椎病的认识存在误区,颈椎病的诊断存在扩大化倾向,且分型混乱。明确对"颈椎病"病名的认识,纠正认识误区,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从颈椎病的定义和分型2个方面对颈椎病的病名进行了深入探讨。
-
关键词
颈椎病
病名考证
述评
-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腹痛病名考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李永红
严季澜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6期462-464,共3页
-
文摘
腹痛,古代又有腹皮痛、腹冷痛、腹中干痛、腹中绞痛、腹满痛、腹中切痛、腹烦痛、腹内坚痛、环脐而痛、绕脐痛、当脐痛、少腹弦急、少腹里急、少腹急结等多个相关病名。各个时代的不同,病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弄清这些中医病名的内涵及沿革,须对其病名加以考辨。
-
关键词
腹痛
病名考证
腹痛/中医病机
腹痛/病因学
-
分类号
R256.3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对中医消渴病名的商榷
被引量:5
- 5
-
-
作者
邢秀吉
高德忻
-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6-38,共3页
-
文摘
对经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 ,中医辨证并无“三消”的临床见症 ,其糖尿病是否以消渴作为中医诊断病名值得商榷。从临床症状观察、辨证归类、方剂应用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 。
-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
病名考证
虚劳
-
Keywords
diabetes
textual research of disease name
comsumptition diseases
-
分类号
R25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心痛、胸痹、心痹病名内涵考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马骏
严季澜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甘肃中医》
2003年第5期6-8,共3页
-
-
关键词
心痛
胸痹
心痹
病名考证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痛经病名的古文献考略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杨小玉
裴丽
-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62-64,共3页
-
基金
2017年度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2017A010)
-
文摘
汉代以前《黄帝内经》中载有妇女月经生理、病理相关论述;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对痛经症状进行了描述;晋唐月水来腹痛被广泛使用,用来阐述痛经疾病;宋金元痛经的辨证治疗已形成体系,但仍然以症状描述命名痛经疾病;清代明确提出了痛经这一病名,为后世普遍运用。
-
关键词
痛经
病名考证
古代文献
-
分类号
R271.113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消渴病名理论框架研究
被引量:3
- 8
-
-
作者
付子珊
石岩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河北中医》
2018年第8期1259-1262,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3CB532004)
-
文摘
消渴为中医常见疾病之一,早在《内经》中便有记载,而后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消渴病名流传至今出现了不同的称谓。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药典籍以及近现代研究进行梳理,深入研究总结消渴命名的规律,应用理论框架的方式将消渴病名按照病症、病性、病因、病位四大框架予以分类,继而根据各框架分类的特点再予细分,使其形成有理可辨、有据可查的知识理论框架。
-
关键词
消渴
病名考证
古籍
-
分类号
R25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366
[医药卫生—病理学]
-
-
题名“泄泻”病名源流考
被引量:10
- 9
-
-
作者
孙锦程
陈仁寿
任丽顺
陆玲
李加慧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59-61,共3页
-
文摘
泄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命名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先秦两汉时期,多以"形容词+泄"或与泄泻发生相关的脏腑命名;隋唐时期,多以所泻下物的不同来命名;宋金元时期,多以"三因"命名并确立了"泄泻"这一专有病名;明清时期,统一泄泻的病名及完善与痢疾的鉴别;现代中医内科学则以有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分辨各种肠道疾病为泄泻还是痢疾。
-
关键词
泄泻
病名源流
病名考证
-
分类号
R256.3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胎怯源流考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姜德友
王佳柔
柳成刚
刘春燕
韩洁茹
-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81-83,共3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学流派传承项目(LPGZS2012-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姜德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文摘
隋唐以前,"胎怯"多与五迟、五软等疾病相提并论,直至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首次提出"胎怯"之名。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有"胎禀怯弱"之述;金元时期,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称本病为"胎弱";明清时期,诸医家在其基础上继承发展,形成较为系统的辨治体系。现代中医儿科学多将其归于五迟、五软中,并多从脾肾论治。
-
关键词
胎怯
病名考证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72.6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金匮要略》“痰饮”非“痰”刍议
被引量:7
- 11
-
-
作者
柳亚平
王新佩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
-
关键词
痰饮
饮证
病名考证
逻辑学
-
分类号
R222.35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浅谈抑郁症与中医学相关疾病对应关系
被引量:9
- 12
-
-
作者
田旭升
-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98,共2页
-
文摘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生活规律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在研究中大多医家将抑郁症与中医的郁证混为一谈,无形中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设置了障碍,影响了临床研究及学术发展。抑郁症不单纯地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在百合病、失志等其他论述中亦有散在记载。抑郁症与中医的郁证在症状描述上与病因病机的解析上既有一定重合,又存在相当的差异,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可在多种中医病名的症状群中出现,抑郁症与郁证二者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
-
关键词
抑郁症
郁讧
百合病
奔豚
失志
病名考证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
分类号
R256.0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浅议中医疾病文献研究——以痄腮病文献研究为例
- 13
-
-
作者
赵艳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2期34-35,共2页
-
文摘
通过研究中医痄腮病文献,发现目前痄腮等疾病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释名是研究痄腮病等疾病文献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在痄腮病等疾病文献研究中应注重其临床应用意义,并可适当引入循证医学理念。
-
关键词
痄腮
疾病文献
病名考证
临床意义
循证医学
-
分类号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哕证浅议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李国辰
-
机构
烟台市毓璜顶医院
-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1,共1页
-
文摘
哕,古代医家有谓咳逆者,有谓干呕者,总以气逆立论。提出哕不同于一般的气逆,它的本义是呃呃有声之气逆,即今之所谓呃逆。
-
关键词
哕证
呃逆
病名考证
-
分类号
R256.3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中医古籍论痞满证治
被引量:11
- 15
-
-
作者
黄穗平
二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7,共3页
-
文摘
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治特点等方面对中医古籍论述痞满证作一疏理,认为对痞满证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痞满证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出中医古籍对痞满辨治的局限性。
-
关键词
痞满
病名考证
病因
病机
辩证论治
中医古籍
-
分类号
R256.3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5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命名之我见
被引量:8
- 16
-
-
作者
苏亚平
朱建新
-
机构
庄浪县中医医院内科
-
出处
《甘肃中医》
2009年第4期5-6,共2页
-
文摘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由于表现形式多样,历代医家有诸如"蝴蝶丹""红蝴蝶疮""阴阳毒""赤丹、茱萸丹""日晒疮""温毒发斑""葡萄斑""周痹"等命名。因无统一的命名,给临床诊治带来不便。红斑狼疮的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足,五脏亏虚(本虚),痰瘀内生,阻滞三焦(标实),气血运行不畅(五痹),全身各组织器官受损,形成复杂多变的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较多的脏腑证候,很难明确地划属于某一具体病证。中西医宜统一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命名较为合理。
-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病名考证
-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进行性指掌角皮症92例病因、病名分析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杨东生
吕薪翔
-
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
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02-,共1页
-
-
关键词
皮肤角化病
掌跖/病因学
病名考证
人类
-
分类号
R758.2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股骨头坏死中医病名考辨
被引量:9
- 18
-
-
作者
李雅男
覃彬森
-
机构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
出处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7期769-771,共3页
-
文摘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病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认为"骨痹"可概括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作为本病中医病名最为恰当。
-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名考证
骨痹
骨蚀
骨痿
骨极
中医药学文献
-
分类号
R274.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