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瘿病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薛玲 石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088-2089,共2页
依据中医经典和医家著作及现代进展与成果,深入研究和具体阐明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瘿病的病因可概括为情志所伤;饮食不当、水土失宜;体质差异、劳倦所伤。病机为肝郁气滞;肺脾气结、炼津生痰;血瘀入络,... 依据中医经典和医家著作及现代进展与成果,深入研究和具体阐明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瘿病的病因可概括为情志所伤;饮食不当、水土失宜;体质差异、劳倦所伤。病机为肝郁气滞;肺脾气结、炼津生痰;血瘀入络,初步形成了对瘿病病因、病机理论认识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病因病机理论 框架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宇峰 田晓君 石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3-1174,共2页
基于中医经典、官修和医家著作及现代进展与成果,深入研究和具体阐明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2型糖尿病中医病位在五脏,以肺、脾(胃)、肝、肾为主;阴虚或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多虚实夹杂。阴虚血脉运... 基于中医经典、官修和医家著作及现代进展与成果,深入研究和具体阐明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2型糖尿病中医病位在五脏,以肺、脾(胃)、肝、肾为主;阴虚或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多虚实夹杂。阴虚血脉运行涩滞、气虚鼓动无力、痰浊阻滞、血脉不利等都可形成瘀血,痰浊是瘀血形成的病理基础,且二者相互影响,瘀血贯穿2型糖尿病始终,是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又可损伤脏腑,耗伤气血,使病变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病因病机理论 框架
原文传递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华 刘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1-634,共4页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是以指导中医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的。其特点是整体宏观性、临床实践性及概念的抽象性。针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探讨现阶段病因病机理论研究的方法学及如何...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是以指导中医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的。其特点是整体宏观性、临床实践性及概念的抽象性。针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探讨现阶段病因病机理论研究的方法学及如何创新和发展中医理论。论述了坚持中医自身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思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法,"病-证(方)-效结合"及"临床-药理-病理"综合研究设计等中医学理论创新研究的思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病机理论 理生物学基础 证结合 效应评价
原文传递
浅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 被引量:1
4
作者 甘欣锦 蒋楠 《国医论坛》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探讨
下载PDF
基于脾不升清辨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5
作者 曹雪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0004-0007,共4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医疗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中医学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归属于“消渴合并骨质疏松”的范围,这是一种由消渴引起的骨质代谢疾病,对人体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基于“脾不升清”理论,本文认为糖...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医疗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中医学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归属于“消渴合并骨质疏松”的范围,这是一种由消渴引起的骨质代谢疾病,对人体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基于“脾不升清”理论,本文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是脾不升清、肾精亏虚、湿瘀互阻,属本虚标实的一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不升清 糖尿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原文传递
《中医基础理论》简介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建升 《陕西中医函授》 1997年第1期11-12,共2页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中医基本理论知识课,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防治原则。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是学好中医其它各科的前提。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 五脏六腑 病因病机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