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
1
作者 崔巧燕 李璐奕 +2 位作者 邱彦 王建 王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8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 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8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药学服务,观察组接受“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比两组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用药依从性和C-ACT得分提升,肺功能指标改善,血清IgE、IL-4、TNF-α等指标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可以改善哮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哮喘控制水平,适合用于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哮喘 儿童 用药依从性 病情控制
下载PDF
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高燕 余丽丽 刘肖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居家服药、居家饮食、病情自我监测、居家心脏康复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峰射血时间(LVTPER)高于对照组,左心室高峰射血率(LVPE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加大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力度,还能提高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策略 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 慢性心衰 病情控制 居家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PD的药理机制及对病情控制、神经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苏秋霞 黄宝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3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药理机制及对病情控制、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PD患者92例,根据摸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多...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药理机制及对病情控制、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PD患者92例,根据摸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与痴呆相关血清因子、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非运动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61%(χ^(2)=6.035,P=0.014)。治疗3个月后,2组UPD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水平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2组血清重组人PD蛋白7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血清TNF-α、IL-6、IL-10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HAMD评分、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0%vs.13.04%,χ^(2)=0.449,P=0.503)。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PD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总体健康状态、炎性反应、非运动症状、睡眠质量,减少神经损伤,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老年人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 病情控制 神经因子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病情控制及积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婷 武彩霞 陈世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肺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肺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施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6 min步行试验(6MWT)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肺心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积极情绪,促进病情控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 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护理干预 肺心病 病情控制 积极情绪
下载PDF
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主观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淑芳 崔娟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主观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常规... 目的探讨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主观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常规护理+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满意感、人际关系和谐感及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操作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干预有助于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增强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同伴教育 支气管哮喘 病情控制 主观幸福感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6
作者 施建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估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根据CAT评分将...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估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根据CAT评分将患者分为完全控制组(CAT评分0~10分)、部分控制组(CAT评分>10~20分)、未控制组(CAT评分>20~40分)。采用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CHBMS)评估患者的健康信念。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OPD患者CAT评分与CHBMS评分及FA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根据CAT评分,将COPD患者分为完全控制组38例,部分控制组42例,未控制组48例,患者病情总体控制率为62.50%。不同COPD控制情况患者CHBM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PD控制情况患者FAD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严重性及易感性评分外,COPD患者CAT评分与CHBMS中的障碍认知、自我效能、健康动力、益处评分及总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而CAT评分与FAD各项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与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关系密切,临床在对COPD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的同时应指导患者提升健康信念,帮助患者改善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信念 家庭功能 病情控制
下载PDF
侧向旋转吸痰干预模式对老年肺心病伴COPD患者病情控制及VAP的预防效果
7
作者 冯扣兰 石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7期2621-2625,共5页
目的探讨侧向旋转吸痰干预模式对老年肺心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控制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肺心病伴COPD老年患者7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侧向旋转吸痰干预模式对老年肺心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控制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肺心病伴COPD老年患者7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侧向旋转吸痰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功能、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PASP)、心脏Tei指数(TI)、VAP与相关并发症预防效果。结果实施侧向旋转吸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通气量(MM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P、T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向旋转吸痰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肺心病伴COPD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血气功能与肺功能,降低PASP、TI,有效控制病情,预防VAP的发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旋转吸痰干预模式 肺心病 COPD 病情控制 VAP预防 并发症
下载PDF
预警机制下的护理策略对高热惊厥患儿病情控制及恢复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李娅 柳轮 卢群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预警机制下的护理策略对高热惊厥患儿病情控制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警机制下的护理... 目的探讨预警机制下的护理策略对高热惊厥患儿病情控制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警机制下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问诊分诊时间、等候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机制下的护理策略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疾病恢复效果,降低复发率,并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机制 高热惊厥 病情控制
下载PDF
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护理对RRI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
9
作者 位利纳 司安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2-05至本院接受治疗的RRI患儿共6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予以护士主导... 目的: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2-05至本院接受治疗的RRI患儿共6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予以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恢复、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依从性,比较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扁桃体充血、发热、鼻塞、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更短(P<0.05);研究组家属周围环境、常规治疗、适宜性运动、急性发作处理以及生活规律知识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均更高(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有效率(研究组vs对照组:93.33%vs 73.33%)、患儿总依从性(研究组vs对照组:90.00%vs 66.67%)以及家属满意度(研究组vs对照组:96.67%vs 73.3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RRI患儿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护理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疾病控制效果更佳,能提高患儿依从性,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护士主导型 内行照顾者 介入式护理 病情控制
下载PDF
医-护-家长联动护理对急性哮喘患儿病情控制及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
10
作者 许稼强 刘岩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7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医-护-家长联动护理对急性哮喘患儿病情控制及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医-护-家长... 目的 探讨医-护-家长联动护理对急性哮喘患儿病情控制及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医-护-家长联动护理),各58例。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内的哮喘再次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及家长的疾病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出院6个月内的哮喘再次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哮喘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辅以医-护-家长联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出院后哮喘再次发作次数和再次入院次数,提高家长的疾病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家长联动护理 急性哮喘 病情控制 疾病认知
下载PDF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对高热惊厥患儿病情控制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王文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4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对高热惊厥患儿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对其病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施以急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3例)和基于对照组施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的观察组(43... 目的:探讨对高热惊厥患儿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对其病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施以急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3例)和基于对照组施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的观察组(43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指标,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体温情况,同时记录分析两组急救结局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体温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急救时间等临床治疗时长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后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施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可明显提升其病情控制效果,改善急救结局,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 高热惊厥 病情控制
下载PDF
连续护理模式对无创通气治疗肺结核患者病情控制时间、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2
作者 闫旭 董艳 孙爱丽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无创通气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连续护理)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比... 目的:探究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无创通气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连续护理)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咯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戒烟戒酒、勿对人咳嗽喷嚏及合理饮食等医嘱的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依从率77.50%(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创通气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护理模式 肺结核 无创通气 病情控制 遵医行为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北京方庄社区全科医疗门诊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其与病情控制间的关系 被引量:34
13
作者 路孝琴 任振勇 瓮学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84-886,共3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全科医疗门诊 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现状及其对病情控制的影响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全科医疗服务。方法 自设问卷调查北京市方庄地区 5个全科医疗诊所中于 2 0 0 3年 5月间就诊的、已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2 0 ...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全科医疗门诊 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现状及其对病情控制的影响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全科医疗服务。方法 自设问卷调查北京市方庄地区 5个全科医疗诊所中于 2 0 0 3年 5月间就诊的、已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2 0 5例 ;并结合病历查阅与回顾。结果 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好的为 4 7 3% ,有 5 2 7%的患者不能很好地遵医嘱 ;依从性好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明显好于依从性差者 (χ2 =71 977,P <0 0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好坏与其病情控制密切相关 ;提高患者依从性是社区层面有效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全科医生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全科医疗 糖尿病 依从性 病情控制 家庭医疗
下载PDF
糖尿病病情控制指标血清1,5-脱水山梨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东红 李晓阳 +3 位作者 陈非 史秀琴 刘岳鸿 刘殿新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病情控制指标 血清 1 5-脱水山梨醇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对病情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申忠琴 蒋佳 向菲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对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技能以及对糖尿病代谢指标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1例,予问卷形式测试培训前后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分别采集培...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对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技能以及对糖尿病代谢指标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1例,予问卷形式测试培训前后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分别采集培训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并测量体重及血压,监测糖代谢控制指标。结果161例患者培训结束后,糖尿病知识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01);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均低于培训前水平(P<0.05)。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培训 病情控制
下载PDF
糖尿病足病人心理弹性与病情控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成仲 袁丽 +5 位作者 吴永胜 朱平 王道先 白萱 密红翠 罗玲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8期2914-2916,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与病情控制现状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糖尿病控制量表(CSSD-70)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入院的68例糖尿病足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总分为...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与病情控制现状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糖尿病控制量表(CSSD-70)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入院的68例糖尿病足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6.32±10.26)分,控制量表得分为(95.60±2.40)分,心理弹性高分组病情控制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且心理弹性与病情控制4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结论]提高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病人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病情控制 糖尿病足 病人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姗姗 郝英双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出院前1 d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性传统护理随访,...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出院前1 d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性传统护理随访,观察组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情绪、对刺激源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有利于哮喘患儿出院后病情控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支气管哮喘 病情控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病情控制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林 张双爱 +1 位作者 毛月仙 魏津君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B06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 病情控制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呼气峰流速监测及哮喘日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凡 徐晓雯 +2 位作者 李海玲 韩志青 罗艳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呼气峰流速每天监测对慢性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分级的影响,从而为康复措施及时介入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选择2002-01/2003-10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38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每4周以回忆方式让哮... 目的:观察呼气峰流速每天监测对慢性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分级的影响,从而为康复措施及时介入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选择2002-01/2003-10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38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每4周以回忆方式让哮喘患者说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当时呼气峰流速,另外以哮喘患者4周呼气峰流速的每天监测记录及哮喘日记为依据对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比较两种方法对哮喘病情控制分级的一致性。同时比较观察每天、每周、每个月呼气峰流速变化率对哮喘病情控制分级的影响。结果:32例门诊哮喘患者完成了12周呼气峰流速的监测,在12周的3次随访中,依据哮喘患者回忆方式结合当时测定的呼气峰流速判断哮喘患者控制分级为:缓解期为27例次(28%),发作期69例次,其中1级6例次(6%),2级11例次(12%),3级23例次(24%),4级29例次(30%);依据呼气峰流速监测结合哮喘日记评估分级,缓解期13例次(14%),发作期83例次,其中1级6例次(6%),2级7例次(7%),3级18例次(19%),4级52例次(54%),两种评估方法比较Kappa是0.3113(<0.4),说明对病情控制分级的一致性较差,通过呼气峰流速监测可以发现更多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另外通过呼气峰流速监测发现,如果以不同的时间段计算呼气峰流速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流速监测 哮喘患者 病情控制 支气管 日记 呼气峰流速 病情严重程度 区中心医院 KAPPA 无临床症状 发作期 康复措施 研究对象 门诊就诊 同时测定 比较观察 患者控制 方法比较 一致性 变化率 12周 缓解期 依据 持续期
下载PDF
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正惠 王丽萍 +2 位作者 李立 王惠妩 李萍 《护理学报》 2008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水平,探讨影响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的因素,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2月—2008年2月对2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水平,探讨影响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的因素,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2月—2008年2月对2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量表、哮喘控制测试量表。结果用百分数描述及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总分为(18.09±5.03)分,完全控制4.9%,部分控制43.1%,未控制52.0%。(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分期、缩唇呼吸法锻炼呼吸功能对哮喘控制有影响。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水平低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病情分期、缩唇呼吸法锻炼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吸入糖皮质激素 病情控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