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率增加相关的队列研究
1
作者 杨珊 李红英 +4 位作者 周静璇 陈耀德 李亚琴 古梓棋 牛红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目的 探讨高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腹膜透析(PD)患者病死率增加是否相关。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自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共有519例PD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了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模型,对TyG指... 目的 探讨高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腹膜透析(PD)患者病死率增加是否相关。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自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共有519例PD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了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模型,对TyG指数水平与PD患者全因死亡率和CVD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5.4(8,101)月,有104例(20.0%)PD患者在研究结束时死亡,其中55例(52.9%)死于心血管疾病(CVD)。基线时中位血清TyG指数为8.44(6.48,11.94)。在Cox回归分析中,对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有无CVD、高血压等因素进行调整,发现高TyG指数组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升高(HR=2.22,95%CI:1.43~3.44,P <0.001),同时CVD死亡风险也有所上升(HR=2.50,95%CI:1.34~4.65,P=0.004)。此外,对于高时间平均的TyG指数(TA-TyG指数)而言,它同样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风险呈现出了相似的关系(分别为HR=1.90,95%CI:1.25~2.90,P=0.003和HR=2.05,95%CI:1.14~3.70,P=0.017)。结论 高TyG指数的PD患者出现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腹膜透析 病死率
下载PDF
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基于日本2021版诊疗指南的探讨
2
作者 李天洋 古维立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如何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日本2021版诊疗指南提出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集束化管理措施”,在此指导下,日本急性胰腺炎总体病死率下降至2.6%,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下降至6.1%,远低于全球各国报道的病死率。本... 如何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日本2021版诊疗指南提出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集束化管理措施”,在此指导下,日本急性胰腺炎总体病死率下降至2.6%,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下降至6.1%,远低于全球各国报道的病死率。本文对该指南之诊疗方案进行分析,并与我国现行指南进行对比,以期对AP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义,并期待日后有更多更深入的该领域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急性胰腺炎 病死率 诊疗方案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舒 陈影 +2 位作者 李佳俊 黄文祥 罗华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0期33-40,共8页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与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07年—2020年重症监护室医学信息(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与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07年—2020年重症监护室医学信息(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数据库中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AR三分位间距将其分成三组。比较分析三组一般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不同RAR组患者28d病死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RAR与病死率的校正风险比。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研究RAR作为连续变量对病死率的影响。亚组分析采用层次回归模型。结果 共12 2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RAR≤4.09组4 114例,4.09 5.31组4 086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RAR>5.31组28d病死率最高(34.04%)。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RAR与28d病死率相关(HR=1.24,95%CI:1.22~1.26,P<0.001)。Cox回归模型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高RAR仍然是28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5,95%CI:1.13~1.18,P<0.001)。亚组分析显示RAR对28d病死率的影响效应在年龄、血小板、性别等亚组高(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显示RAR与28d病死率基本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高RAR水平是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 老年危重症患者 病死率
下载PDF
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王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59-0161,共3页
急诊护理路径(EC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影响。方法取78例AMI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CP。对比抢救指标、心功能等。结果 观察组抢救指标(急诊救治(35.89±2.53)min、急诊停留(11.25±2.04)min... 急诊护理路径(EC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影响。方法取78例AMI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CP。对比抢救指标、心功能等。结果 观察组抢救指标(急诊救治(35.89±2.53)min、急诊停留(11.25±2.04)min等)、病死率(2.56%)、并发症率(2.56%)、机体状态(5维度分别为(94.88±2.12)分、(93.82±1.09)分、(95.38±1.96)分、(92.38±2.52)分、(96.38±1.64)分)等均优(P<0.05)。结论 ECP干预效果更好,能加快抢救速度,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 急诊护理路径 病死率 并发症 心功能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及远期全因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陈志丹 杨俊波 +3 位作者 胡知朋 陈德杰 陈家军 谷涌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围手术期及远期全因病死率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D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D患者10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围手...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围手术期及远期全因病死率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D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D患者10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围手术期死亡和是否发生出院后随访期间死亡,将患者分为围手术期死亡组和存活组、随访期间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主要慢性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是否吸烟、饮酒等,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舒张压、胸痛等]和术前实验室检查资料[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有无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AD类型(Stanford A型、Stanford B型)、手术治疗方式(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外科手术和杂交手术)等;比较不同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并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及出院后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回归模型分析AD患者围手术期及远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066例AD患者围手术期院内病死率为13.23%(141/1066),随访期间全因病死率19.51%(208/1066),出院后第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07%、81.36%、71.46%.随访期间失访63例,最终死亡组纳入349例,存活组纳入654例.死亡组AD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吸烟人群比例、饮酒人群比例、入院时HR、收缩压、胸痛比例、术前NLR、SCr、D-二聚体、入院时有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比例、夹层类型为Stanford A型比例、外科手术治疗比例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而入院时舒张压、术前Hb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R增快[优势比(OR)=1.061,95%可信区间(95%CI)为1.026~1.097]、临床症状有胸痛(OR=2.120,95%CI为1.117~4.024)、术前高NLR水平(OR=1.175,95%CI为1.061~1.301)、入院时有胸腔积液(OR=8.432,95%CI为5.330~13.338)、心包积液(OR=13.437,95%CI为9.897~18.243)、Stanford A型AD(OR=5.714,95%CI为4.209~7.758)是影响围手术期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入院时舒张压水平偏高则是AD患者围手术期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925,95%CI为0.907~0.943,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风险比(HR)=1.053,95%CI为1.029~1.078]、入院时HR增快(HR=1.106,95%CI为1.081~1.133)、临床症状有胸痛(HR=1.677,95%CI为1.384~2.032)、术前高D-二聚体水平(HR=2.030,95%CI为1.633~2.523)、Stanford A型AD(HR=4.609,95%CI为3.252~6.533)是AD患者出院后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入院时HR增快、临床症状有胸痛、术前高NLR水平、入院时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AD类型为Stanford A型是患者围手术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入院时HR增快、临床症状有胸痛、术前高D-二聚体水平、AD类型为Stanford A型是患者出院后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病死率 预后 LOGISTIC回归模型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下载PDF
脓毒性心肌病增加脓毒症患者的全因院内病死率
6
作者 孙蒙奇 姚续 +3 位作者 王辉 鹿辉 李涛 张灯亮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81-84,102,共5页
目的:评估脓毒性心肌病是否与脓毒症患者的全因院内病死率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81例,根据是否发生脓毒性心肌病,分为脓毒性心肌病组和非脓毒性心肌病组。收集患者的临床数... 目的:评估脓毒性心肌病是否与脓毒症患者的全因院内病死率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81例,根据是否发生脓毒性心肌病,分为脓毒性心肌病组和非脓毒性心肌病组。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81例患者中脓毒性心肌病组32例,非脓毒性心肌病组149例。脓毒性心肌病组病死率(53.1%)显著高于非脓毒性心肌病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心肌病、动脉血乳酸、腹腔感染源、病原菌培养阳性、APACHEⅡ评分(OR=5.57、1.63、1.92、1.65、1.47,均P<0.05)是脓毒症患者院内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脓毒性心肌病增加脓毒症患者院内全因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 脓毒症 院内全因病死率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中氧输送与术后病死率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林天晓 陈星 +3 位作者 孟维朋 官莉 郑少忆 彭勤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976-981,共6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TAAD)体外循环(CPB)术中使用目标导向灌注策略保持氧输送(DO2)≥280 ml·min^(-1)·m^(-2)与患者90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 目的探讨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TAAD)体外循环(CPB)术中使用目标导向灌注策略保持氧输送(DO2)≥280 ml·min^(-1)·m^(-2)与患者90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78例行孙氏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8例(88.8%),平均年龄(50.9±12.6)岁,根据CPB中平均DO2是否低于(280 ml·min^(-1)·m^(-2))分为低氧供组(n=23)和常规组(n=15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90天全因死亡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使用、脑部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全组患者共23例(12.9%)发生术后90 d内死亡,与低氧供组相比,常规组在CPB中血流量[(2.7±0.2)L·min^(-1)·m^(-2)比(2.3±0.2)L·min^(-1)·m^(-2)]、红细胞压积(25.5%比23.8%)、DO2[(328.1±28.4)ml·min^(-1)·m^(-2)比(257.5±18.4)ml·min^(-1)·m^(-2)]、氧供氧耗比值(3.9比3.5)等更高(均P<0.05),术后CRRT使用率(7.7%比30.4%)、术后90 d内病死率(10.3%比30.4%)更低(均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1~38)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Z=9.201,Log rank P=0.002),单因素Cox回归发现,常规组可将90 d内病死风险降低72.1%(HR=0.279,95%CI 0.114~0.68,P=0.00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中通过提升流量、红细胞比容等措施维持氧输送DO2≥280 ml·min^(-1)·m^(-2)与术后90 d病死率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氧输送 病死率 连续肾替代治疗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心力衰竭病人入院时血钠水平与院内病死率的关系
8
作者 张川 牟俊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5期2807-2811,共5页
目的:分析入院时不同血钠水平的心力衰竭病人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连续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心力衰竭病人7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首次入院时的血钠水平分为低... 目的:分析入院时不同血钠水平的心力衰竭病人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连续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心力衰竭病人7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首次入院时的血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组(血钠<135 mmol/L,83例)、高钠血症组(血钠>145 mmol/L,23例)和正常血钠组(血钠135~145 mmol/L,628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计算院内病死率,比较不同入院血钠水平心力衰竭病人与院内病死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入院血钠水平心力衰竭病人的年龄、收缩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肌酐、血清清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34例住院心力衰竭病人中,院内病死率为5.2%,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病人入院时血钠水平低于存活病人[(135.9±4.6)mmol/L与(139.8±3.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6,P<0.001)。低钠血症组、高钠血症组及正常血钠组病人的院内病死率分别为14.5%、13.0%和3.7%,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病人的院内病死率均高于正常血钠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255,5.09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钠水平是住院心力衰竭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入院时血钠异常(OR=1.902)、低血钠症(OR=1.707)和高血钠症(OR=3.610)均为住院心力衰竭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钠水平异常,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在心力衰竭病人中较为常见,其是住院心力衰竭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钠 院内病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值与成人脓毒症病死率的关系
9
作者 王高洁 李博 +2 位作者 席莉 张越 张选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961-969,共9页
目的 基于大规模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库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与成人脓毒症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2.0版中提取有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入住... 目的 基于大规模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库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与成人脓毒症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2.0版中提取有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入住记录的成年脓毒症患者信息,并将其按照入ICU后24 h内最大INR值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分析四组不同INR与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INR与患者28 d病死率的关联。提取陕西省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近三年的脓毒症患者进行验证。结果 从MIMIC-Ⅳ(2.0版)数据库中得出INR四分位数与成年脓毒症患者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和28 d病死率相关(P<0.001),最高INR四分位组(INR>2.0)与28 d病死率增加明显相关(HR=1.499,95%CI1.074~2.091,P=0.017)。验证部分进一步明确INR与脓毒症结局相关。结论 INR是成人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发生不良结局的临界值仍需大规模多中心数据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脓毒症 病死率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2.0版 乳酸 肌酐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早期低体温对脓毒症患者28天及180天病死率的影响
10
作者 邹志业 王斌 李颖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入ICU 24 h低体温对脓毒症患者28天及180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02~2011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中脓毒症患者11303例及MIMIC⁃Ⅳ中脓毒症患者14328例。根据入ICU 24 h内最高体温将纳入的MIMIC⁃Ⅲ中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入ICU 24 h低体温对脓毒症患者28天及180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02~2011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中脓毒症患者11303例及MIMIC⁃Ⅳ中脓毒症患者14328例。根据入ICU 24 h内最高体温将纳入的MIMIC⁃Ⅲ中患者分为低体温组(入ICU 24 h内最高体温≤36.0℃,143例)和非低体温组(入ICU 24 h内最高体温>36.0℃,11160例),将纳入的MIMIC⁃Ⅳ中患者分为低体温验证组(165例)和非低体温验证组(11160例)。从数据库提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BMI、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肥胖、基础疾病、入院来源为急诊科、脓毒症休克、28天病死、180天病死患者例数]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PLT计数)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低体温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使用MIMIC⁃Ⅳ数据集进行结果验证。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方法(Lowess)以线性的方法拟合出不同体温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趋势。结果低体温组年龄、SOFA评分及心功能不全、脓毒症休克、28天病死、180天病死患者比例均高于非低体温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亚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SOFA评分及休克)中,低体温均为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的危险因素(P<0.01)。经倾向性评分后,低体温组男性患者比例低于非低体温组,28天及180天病死患者比例均高于非低体温组(P<0.05)。低体温验证组SOFA评分、WBC计数及脓毒症休克、28天及180天病死患者比例均高于非低体温验证组(P<0.05)。非低体温组患者28天及180天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低体温组(P<0.001)。采用Lowess得到脓毒症患者入ICU 24 h的最高体温与医院28天病死率呈“U”形关系,37.3~39.9℃体温区间之外的患者病死率均明显增高。结论入ICU 24 h出现低体温与脓毒症患者28天及180天病死率增加相关,且与其呈“U”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脓毒症 病死率
下载PDF
SOFA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分析
11
作者 林菊 姚白雪 +3 位作者 林乐清 王辉 景云烟 王磊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急性感染患者80例,根...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急性感染患者80例,根据是否最终诊断为脓毒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再根据预后分为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入ICU 24 h内进行SOFA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比较SOFA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SOFA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亚组患者来源急诊比例高于死亡亚组,合并症个数、SOFA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低于死亡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预测脓毒症病死率上,SOFA评分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qSOFA评分次之,SIRS评分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qSOFA评分和SIRS评分,SOFA评分在预测ICU脓毒症病死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感染 脓毒症 病死率
下载PDF
肺炎患儿血清阴离子间隙与ICU病死率的相关性
12
作者 邵丽丽 丁霞 +2 位作者 董信芳 马桂霞 倪倩 《甘肃医药》 2023年第7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患儿血清阴离子间隙(AG)与ICU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儿科重症监护(PIC)数据库的肺炎患儿。收集入住ICU 24小时内第一次血清AG值。本研究的结局指标是ICU病死率。根据血清AG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患儿血清阴离子间隙(AG)与ICU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儿科重症监护(PIC)数据库的肺炎患儿。收集入住ICU 24小时内第一次血清AG值。本研究的结局指标是ICU病死率。根据血清AG水平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AG组、中AG组和高AG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AG与ICU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534例肺炎儿童,总ICU病死率为11.99%(64/534),低AG组、中AG组和高AG组分别为5.71%(10/175)、9.66%(17/176)和20.22%(37/183)。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血清AG与ICU病死率呈正相关[OR(95%CI),1.10(1.03,1.17)],与低AG相比,高AG组ICU死亡风险增加了3.19倍[OR(95%CI),4.19(1.83,9.59)]。在敏感性分析中,结果保持稳健。结论:高水平的AG和肺炎患儿的ICU病死率有关联关系,AG水平越高,ICU病死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间隙 ICU病死率 肺炎 PIC数据库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再骨折及病死率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欧钜伦 郭胜 +1 位作者 桂景雄 郑杰浩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5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再骨折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术...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再骨折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术后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骨密度及再骨折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再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相关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骨碱性磷酸酶(BALP)、维生素D受体(VDR)、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5b)各项骨代谢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ALP、VDR、TRACP-5b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85%)与对照组(5.77%)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首次使用唑来膦酸可降低再骨折发生率,也能调节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术 唑来膦酸 再骨折 病死率
下载PDF
CRP/Alb对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鲁仁祥 任秋健 +2 位作者 郑欣 顾旭 李洪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CRP/Alb)对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年龄≥8... 目的分析术前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CRP/Alb)对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年龄≥80岁的40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34例,女性267例;患者年龄80~99岁,平均年龄为85.27±4.02岁。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术后1年内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314)以及死亡组(n=87)。收集可能影响患者存活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术前内科合并症数量及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CRP、Alb,并计算出CRP/Alb。上述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CRP、Alb以及CRP/Alb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401例入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87例,病死率为21.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A分级、术前内科合并症数量、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CRP、Alb以及CRP/Alb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Alb、CRP/Alb、年龄、ASA分级以及内科合并症数量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16、0.918、1.603、1.095、2.915、3.371,P均<0.05)。CRP、Alb以及CRP/Alb预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83、0.719和0.814。结论CRP/Alb相较CRP和Alb在评估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预测方面更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率 髋部骨折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高龄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单中心研究
15
作者 李东方 《广州医药》 2023年第9期98-102,共5页
目的以单中心法研究心房颤动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3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住院病死率,并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对患者病死率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结果统计结... 目的以单中心法研究心房颤动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3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住院病死率,并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对患者病死率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在338例患者中,住院死亡人数为13例,死亡率3.8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高龄、有慢性肾病病史以及机体贫血均是导致患者住院病死的主要影响因素;脂代谢异常、左房内径稍大、左室射血分数较高则是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贫血、慢性肾病以及高龄均会提升房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而心功能较强的患者住院死亡率则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期间需高度关注上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中心法 心房颤动 住院病死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SARS”病死率数学模型实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庆华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在疫情结束以前,确定病死率的问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预测方法不同,各地区公布的数字差别很大,也为疫情控制措施的制订带来了不便.在给出了动态病死率的概念,动态病死率极限值概念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日期动态病死率作为病死率近似... 在疫情结束以前,确定病死率的问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预测方法不同,各地区公布的数字差别很大,也为疫情控制措施的制订带来了不便.在给出了动态病死率的概念,动态病死率极限值概念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日期动态病死率作为病死率近似值概念的基础上,作出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本假设;给出了2个前陡后缓的"Ω"形曲线,对疫程进行了预测;并为疫情预测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病死率 数学模型 疫情控制 动态病死率 疫情预测
下载PDF
半数致死损伤程度与标准化病死率吸入性损伤样本病死率的比较
17
作者 王海军 罗军 +5 位作者 季建华 孟庆延 张军 郝光辉 汤峰 肖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8-72,共5页
目的半数致死损伤程度(LE50)和标准化病死率评估样本吸入性损伤病死率的结果比较。方法按标准选择样本。各样本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各自病例数,死亡数和病死率,3个变量分别进入SPSS软件概率单位回归的总量、响应量和刺激强度,分别用... 目的半数致死损伤程度(LE50)和标准化病死率评估样本吸入性损伤病死率的结果比较。方法按标准选择样本。各样本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各自病例数,死亡数和病死率,3个变量分别进入SPSS软件概率单位回归的总量、响应量和刺激强度,分别用概率和逻辑模型计算各样本LE50。按率的标准化方法分别计算标准化总例数,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各自总例数,各样本标准化预期病死例数,和各样本标准化病死率。非参数多个和两个相关样本检验,分别验证所选样本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例数构成比和每两种计算结果之间的排序关系。以所有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为应变量,样本LE50值为自变量,曲线模型分别估计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与样本LE50值的关系。结果入选样本16个。概率回归两种类型计算同一样本LE50的结果不同,但在所比样本中高低排序顺位完全一致。16个样本标准化,同一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相比,相似、不同或差异明显。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低高排序与样本LE50值大小顺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病死率R2=0.896,准化病死率R2=0.928)。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越高,样本LE50值越小。结论 LE50客观预测样本病例总体死亡概率,可作为评估吸入性损伤样本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标准化病死率较单纯病死率更客观反映样本治疗效果。标准化前后样本病死率低高排序顺位与样本LE50值呈密切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损伤 病死率 标准化病死率 半数致损伤程度
下载PDF
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秋菊 孙佳艺 +4 位作者 郭默宁 常杰 路凤 胡飘飘 刘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长期变化趋势,探讨其在不同人群中的特点,为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系统纳入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25岁及以上户籍居民冠心病病例共计1235...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长期变化趋势,探讨其在不同人群中的特点,为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系统纳入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25岁及以上户籍居民冠心病病例共计1235563例,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其在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冠心病类型、城乡之间的差异。结果:2010年至2019年10年间,25岁以上北京市户籍居民冠心病标化病死率从19.7%下降到14.0%,标化住院病死率从2.9%下降到2.3%(P<0.001)。两性均可观察到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的显著下降趋势(P<0.001)。10年间北京市居民各年龄组的冠心病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P<0.001),且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45岁以上各年龄组冠心病住院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同期25~44岁年龄组并未观察到显著的变化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标化病死率从39.5%下降到19.9%(P<0.001),标化住院病死率从10.6%下降到7.9%(P<0.001)。研究期间近郊区县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下降趋势较为明显(P<0.001),而同期远郊区的住院病死率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冠心病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近郊区下降尤为明显,提示冠心病医疗救治水平整体提高。但远郊区县住院病死率无明显下降趋势,应进一步提高远郊医院医疗水平,降低住院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 病死率 住院病死率 时间趋势 流行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19
作者 高铸烨 郭春雨 +3 位作者 史大卓 陈可冀 徐浩 吴泰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 chrane数据库(2007年第3期)、PubMed(1980—2007)、EMBASE(1979—2007.4)、OVID(1979—2007.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1979—2007.4)、中国... 目的系统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 chrane数据库(2007年第3期)、PubMed(1980—2007)、EMBASE(1979—2007.4)、OVID(1979—2007.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1979—2007.4)、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2007.4)、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7.4),手工检索国内心血管疾病会议论文集,筛选生脉注射液治疗AM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4.2.6中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4.2.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的376例AMI患者,纳入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生脉注射液的治疗组病死率降低[RR:0.18,95%CI(0.04,0.77)],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生脉注射液治疗组病死率降低趋势不明显[RR:0.67,95%CI(0.29,1.51)]。结论根据当前证据,西医常规治疗联用生脉注射液可以降低AMI病死率,但有必要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AMI时是否加用生脉注射液及加用的时机、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由于纳入研究质量较低,从这些研究中所获得的证据强度不高,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 系统评价 病死率
下载PDF
建立影响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危险因素量化评分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 位作者 王家蓉 沈和平 张先红 张惠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肺出血新生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量化评分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肺出血新生儿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目的探讨影响肺出血新生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量化评分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肺出血新生儿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诊断界点。结果在244例患儿中,病死率为74.59%(182/244),治愈组平均胎龄、日龄中位数与病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双胎或三胎发生率、出生体质量与病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寒冷损伤综合征患病率与病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颅内出血、心力衰竭、败血症的患病率显著低于病死组(P<0.01)。对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质量、颅内出血、心力衰竭、败血症4个变量入选回归方程,方程预测准确率为80.7%,建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界点为9分时该评分体系预测对肺出血预后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66.1%,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59.4%。9分以下组(低度危险组)病死率显著小于10分以上组(高度危险组)(P<0.01)。结论Ⅲ度或Ⅳ度颅内出血、出生体质量低、败血症、心力衰竭是影响肺出血新生儿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量化评分9分以上则高度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出血 病死率 危险因素 评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