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对鸭胚成纤维细胞的适应性及增殖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舜 程安春 +1 位作者 汪铭书 陈孝跃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5-889,共5页
为了获得适宜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体外培养的细胞系,开展了NGVEV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适应性和增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NGVEV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4代,取尿囊液接种DEF,第1代无明显细胞病变;第2... 为了获得适宜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体外培养的细胞系,开展了NGVEV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适应性和增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NGVEV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4代,取尿囊液接种DEF,第1代无明显细胞病变;第2代培养至72~96hDEF出现颗粒状缺失、脱落,但无典型蚀斑出现;第3代培养至96~120h,DEF形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典型蚀斑;第5代以后的NGVEV可稳定适应于DEF,典型细胞病变出现于48~72h。取适应DEF的NGVEV感染DEF细胞后制作超薄切片经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腺病毒粒子,大小为70~90nm。NGVEV在DEF上的TCID5。值随着传代次数增加而增高,由第1代的10^1.23增加到第8代的10^8.02,最高毒价出现于96~144h,96~120h是收获病毒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 鸭胚成纤维细胞 病毒增殖特性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株在不同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郎景华 李一经 +2 位作者 仇波 孙文毅 齐秀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0-41,共2页
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 - 98分离株进行了在ST ,PK15及IBRS2三种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繁殖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静置培养条件下 ,用含 15 %FBS的生长液进行细胞传代 ,对ST ,PK15及IBRS2三种细胞生长以及接毒后... 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 - 98分离株进行了在ST ,PK15及IBRS2三种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繁殖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静置培养条件下 ,用含 15 %FBS的生长液进行细胞传代 ,对ST ,PK15及IBRS2三种细胞生长以及接毒后对CPE判定都起到良好效果。但在旋转条件下培养细胞 ,用 10 %的FBS生长液即可使三种细胞生长良好 ,用ST细胞增殖病毒的滴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旋转培养条件下增殖病毒始终比静置培养繁殖病毒的滴度高 ,在维持液中加入胰酶未见有病毒滴度的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株 细胞培养 病毒增殖特性 毒价检测
下载PDF
人轮状病毒G1P[8]型感染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李道群 彭杰 +6 位作者 甸子芩 王文广 张阿梅 冯悦 牛华 代解杰 夏雪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究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特性,建立人轮状G1P[8]型病毒体外感染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胶原酶XI和中性蛋白酶I联合消化法获取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经纯化和鉴定,用人轮状G1P[8]型病毒感染细胞,测定培养上清... 目的探究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特性,建立人轮状G1P[8]型病毒体外感染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胶原酶XI和中性蛋白酶I联合消化法获取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经纯化和鉴定,用人轮状G1P[8]型病毒感染细胞,测定培养上清的病毒滴度和载量,并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人轮状病毒G1P[8]型VP6蛋白的表达情况,评价人轮状G1P[8]型病毒体外对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的感染性。结果分离的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经传代培养纯化,获得纯度达90%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对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原代肾细胞、HCT116细胞和MA104细胞进行轮状病毒易感性比较,确定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可以被人轮状病毒G1P[8]感染,培养72 h时病毒滴度可达到2.0×105TCID_(50)/m L。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发现在人轮状G1P[8]型病毒感染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1~5 d均能检测到人轮状病毒VP6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论确立了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方法,并建立了人轮状G1P[8]型病毒感染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 轮状病毒 病毒增殖特性 VP6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