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莹 程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486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皮肤病患者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19^+细胞,CD... 目的探讨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486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皮肤病患者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19^+细胞,CD3^-CD16^+56^+NK细胞,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疱疹患者组与带状疱疹患者组比较,CD8^+T细胞,CD3^-CD16^+56^+NK细胞,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疣患者组、扁平疣患者组与尖锐湿疣患者组三组相比较,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19^+细胞、CD3^-CD16^+56^+NK细胞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较,五种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CD4^+/CD8^+细胞除带状疱疹患者组,CD3^-CD19^+细胞仅尖锐湿疣患者组,CD3^-CD16^+56^+NK细胞除尖锐湿疣患者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类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异常。免疫功能的紊乱是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在各类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皮肤病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分析法
原文传递
人类乳头瘤病毒性皮肤病及性病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勇 凌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年第10期8-11,共4页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 病毒性皮肤病 感染性皮肤病 HPV感染 性接触传播 宿主细胞 间接接触传染 DNA
下载PDF
疱疹病毒性皮肤病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于世荣 赵香华 +3 位作者 普雄明 张德志 吴秀娟 刘建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明确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在体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的图像特征。方法: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单纯疱疹、水痘的患者进行RCM多层扫描,观察镜下特征;取完整水疱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RCM与病理诊断相符;疱疹病毒水疱RCM特征表... 目的:明确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在体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的图像特征。方法: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单纯疱疹、水痘的患者进行RCM多层扫描,观察镜下特征;取完整水疱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RCM与病理诊断相符;疱疹病毒水疱RCM特征表现为表皮内界限清晰地、低折光的液性水疱形成;疱内可见较高折光的较大圆盘状细胞(含病毒包涵体的角质形成细胞)、单核及分叶核炎细胞。结论:疱疹病毒性皮肤病在RCM图像下具有较特异的特点,可以为疱疹病毒感染皮肤病诊断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疱疹病毒性皮肤病 筛查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在病毒性皮肤病中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肖能鑫 江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期177-179,共3页
干扰素(IFN)是人类和动物机体活性细胞在受到外界致病微生物刺激后产生的或由其他因素诱导的,具有多种免疫活性的调控蛋白,是细胞因子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依据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将干扰素分为两个类,Ⅰ型IFN是抗病毒的免疫调控因子,Ⅱ型... 干扰素(IFN)是人类和动物机体活性细胞在受到外界致病微生物刺激后产生的或由其他因素诱导的,具有多种免疫活性的调控蛋白,是细胞因子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依据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将干扰素分为两个类,Ⅰ型IFN是抗病毒的免疫调控因子,Ⅱ型在抗菌免疫中起重要作用。重组干扰素多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产生,因其相对于天然干扰素而言,具有高产、高效能及低副作用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本文就重组人干扰素在病毒性皮肤性病中的临床运用进行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 病毒性皮肤病 综述
原文传递
病毒性皮肤病及其治疗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有守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79,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性皮肤病 治疗 毒药 疫苗 免疫球蛋白 干扰素
下载PDF
5%咪喹莫特乳膏在病毒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文青 吴玉清 潘继升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3期158-159,161,共3页
5%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 Cream)是一种外用免疫调节药物。近年来,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病毒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5%咪喹莫特乳膏在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5%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 Cream)是一种外用免疫调节药物。近年来,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病毒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5%咪喹莫特乳膏在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咪喹莫特乳膏 病毒性皮肤病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HIV/AIDS患者病毒性皮肤病的诊断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娟 孙永涛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3年第5期274-277,共4页
HIV/AIDS患者易于发生多种皮肤病。皮肤粘膜的损害与免疫抑制状态密切相关,且常常具有特征性,因此正确地诊断和区分这些皮肤病对于监控HIV/AIDS患者疾病的进展有重大意义。病毒性皮肤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本文重点综述了HIV/AIDS... HIV/AIDS患者易于发生多种皮肤病。皮肤粘膜的损害与免疫抑制状态密切相关,且常常具有特征性,因此正确地诊断和区分这些皮肤病对于监控HIV/AIDS患者疾病的进展有重大意义。病毒性皮肤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本文重点综述了HIV/AIDS患者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病毒性皮肤病 诊断 艾滋
下载PDF
病毒性皮肤病与妊娠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晓茹 王新 +1 位作者 朱可 陈宏翔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年第5期574-582,共9页
妊娠期间可发生多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于妊娠期妇女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这些病毒性皮肤病的获得、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和结局及预后也有所不同。相比于普通人群和非妊娠妇女,病毒性皮肤病可能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更加严重的后... 妊娠期间可发生多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于妊娠期妇女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这些病毒性皮肤病的获得、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和结局及预后也有所不同。相比于普通人群和非妊娠妇女,病毒性皮肤病可能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如流产、早产及先天畸形。文中综述妊娠期间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和相应治疗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建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皮肤病 妊娠 孕妇 胎儿 流产 先天畸形
原文传递
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屈冰心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前,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增高,研究重点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在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每种病毒性疾病各有其不同的治疗方法,病毒性疾病对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不尽相同,它们具有各自的诊断要点,均可以通过检测病毒确定诊断。
关键词 病毒性皮肤病 皮肤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泛昔洛韦治疗疱疹病毒性皮肤病91例疗效分析
10
作者 周春丽 叶庆佾 +1 位作者 刁庆春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001-1001,共1页
关键词 泛昔洛韦 阿昔洛韦 疱疹 病毒性皮肤病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居敏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期45-45,共1页
目的对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1例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用药原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持续治疗7~10d,临床治愈者76例,显效者44例,无效者1例... 目的对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1例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用药原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持续治疗7~10d,临床治愈者76例,显效者44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99.17%。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而言,临床应根据其发病特点、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 临床用药 规律
下载PDF
反义技术与病毒性皮肤病
12
作者 米庆胜 周丽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28,共3页
反义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基因疗法中的一种,它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文中简述了反义技术的发展简史、原理,及其在病毒性皮肤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病毒性皮肤病
下载PDF
受阅徒步方队病毒性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
13
作者 王砚宁 张彦林 +2 位作者 陈静 刘关俊 郑德荣 《北京军区医药》 2000年第4期261-262,共2页
受阅徒步方队集训期间,病毒性皮肤病发病率较高。为了解其发病特点,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1999年4~9月,我们对受阅人员和保障人员进行了病毒性皮肤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受阅徒步方队 病毒性皮肤病 情况 调查 流行
下载PDF
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严文杰 黄熙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58-162,共5页
与HIV/AIDS相关的皮肤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肿瘤性。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存在地域差异。在HIV感染早期发生的感染性皮肤病与皮肤免疫系统的损伤相关,可发生于整体免... 与HIV/AIDS相关的皮肤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肿瘤性。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存在地域差异。在HIV感染早期发生的感染性皮肤病与皮肤免疫系统的损伤相关,可发生于整体免疫缺陷前。笔者对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和临床表现特点及与免疫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病毒性皮肤病 免疫抑制程度
下载PDF
病毒性皮肤病中医证治思路初探
15
作者 张恩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8-308,310,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皮肤病 中医证治思路
下载PDF
病毒性皮肤病常见分类护理措施探讨
16
作者 张建英 周华 《临床研究》 2017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总结常见类型病毒性皮肤病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和提高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64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2例。所有患者均患者给予阿昔洛韦片口服及阿昔洛韦乳膏局部外涂,其中... 目的探讨总结常见类型病毒性皮肤病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和提高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64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2例。所有患者均患者给予阿昔洛韦片口服及阿昔洛韦乳膏局部外涂,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病毒性皮肤病的成因和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32%和9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和826%(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应用于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效果显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皮肤病 抗毒冲剂 阿昔洛韦 护理
下载PDF
病毒性皮肤病728例初步分析
17
作者 董静 《包头医学》 2008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和发病年龄。方法:对2003~2005年中728例病毒性皮肤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最高,寻常疣居第2位,其它依次为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跖疣、尖锐湿疣、风疹、单纯疱疹、水痘、手足口病;风疹... 目的:分析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和发病年龄。方法:对2003~2005年中728例病毒性皮肤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最高,寻常疣居第2位,其它依次为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跖疣、尖锐湿疣、风疹、单纯疱疹、水痘、手足口病;风疹、水痘、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结论:病毒性皮肤病发病率不断增加,与多种因素所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皮肤病 年龄
下载PDF
复方马齿苋片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和性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伟东 王栋 吴云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7期197-198,共2页
目的分析复方马齿苋片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和性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245例病毒性皮肤病和性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或阿昔洛韦片进... 目的分析复方马齿苋片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和性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245例病毒性皮肤病和性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或阿昔洛韦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复方马齿苋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但是组间差异结果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马齿苋片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和性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并减少复发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马齿苋片 阿昔洛韦 病毒性皮肤病
下载PDF
火针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葛美群 龚丽萍 马骏 《光明中医》 2014年第9期2024-2025,共2页
本文总结了自2003年到2013年间火针疗法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概况,从治疗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得出火针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并在这10年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而且将还有很大的发展... 本文总结了自2003年到2013年间火针疗法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概况,从治疗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得出火针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并在这10年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而且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病毒性皮肤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火针在皮肤附属器疾病、病毒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领娥 邱洞仙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第2期54-55,共2页
火针疗法是祖国医学传承下来的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施治简便的特点,在皮肤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于皮肤附属器疾病和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火针 皮肤附属器疾 病毒性皮肤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