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疱病毒性眼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1
作者 张骜坤 陶源 王玉国 《航空航天医药》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单疱病毒性眼病 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诊断 HSV 细胞学诊断 毒学诊断 核酸学诊断
下载PDF
病毒性眼病常用药物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7期123-123,共1页
常见的病毒性眼病包括眼睑皮炎、角结膜炎、眼干燥综合征、虹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实现其生长繁殖。主要步骤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复制、装配、释放... 常见的病毒性眼病包括眼睑皮炎、角结膜炎、眼干燥综合征、虹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实现其生长繁殖。主要步骤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复制、装配、释放6个阶段。抗病毒药物只要阻断其中某一环节,即可达到抑制病毒生长繁殖的目的。根据上述机制,目前用于眼科并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病毒药物有非选择性抗病毒药物和选择性抗病毒药物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眼病 药物应用 规范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下载PDF
阿昔洛韦治疗基本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两种用药途径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汪洁 倪宁华 +1 位作者 杨峥嵘 韩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49-351,共3页
目的:评价阿昔洛韦眼液及口服片剂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6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0例用阿昔洛韦眼液,为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7~61(平均33.9)岁;30例用阿昔洛韦口服片... 目的:评价阿昔洛韦眼液及口服片剂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6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0例用阿昔洛韦眼液,为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7~61(平均33.9)岁;30例用阿昔洛韦口服片剂,为B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0~65(平均38.2)岁。A组用1g/L阿昔洛韦眼液,点眼5~8次/d,2滴/次。基本痊愈后减为3次/d,维持8wk。B组用阿昔洛韦口服片,0.2g5次/d,基本痊愈后减为2次,0.4g/次,维持8wk。评价其症状体征的改善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7d时总有效率为30%和87%,P <0.01;治疗14d后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为100%,P >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阿昔洛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局部及全身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其它药物,且疗程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单纯疱疹毒性角膜炎 用药途径 剂型 病毒性眼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卫生部发出红眼病防控提示 被引量:1
4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0期86-86,共1页
2010年9月17日,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在各自网站上推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基本知识问答,对这一易在夏秋季节暴发流行的急性病毒性眼病防控发出提示:该病传染性极强,当下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要注意保持手的清洁... 2010年9月17日,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在各自网站上推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基本知识问答,对这一易在夏秋季节暴发流行的急性病毒性眼病防控发出提示:该病传染性极强,当下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要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睛;每个人的毛巾、脸盆、手帕要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滴眼药预防眼病不宜集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疾预防控制中心 眼病 卫生部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病毒性眼病 知识问答 暴发流行 夏秋季节
原文传递
“红眼病”的防治
5
作者 郭波 李超 《解放军健康》 2007年第2期12-13,共2页
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的传染性极高的急性病毒性眼病。
关键词 “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肠道毒70型 病毒性眼病 传染性
下载PDF
干扰素外用治疗水痘疗效观察
6
作者 黄丽华 骆金芝 陈晓青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822-822,共1页
滴宁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液,为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基因工程多肽类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眼病.用于点鼻加外涂治疗水痘作者尚未见报道.我科采用滴宁点鼻外加涂治疗水痘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液 外用治疗 疗效观察 水痘 广谱抗毒作用 病毒性眼病 基因工程 外涂治疗 效果满意 肽类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