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
1
作者 马贵林 孙素真 王泽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腔感觉训练组和NMES联合组各54例。2组患者均进行抗病毒、降颅内压、去高热、控制惊厥、保护脑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口腔感觉训练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NMES联合组在口腔感觉训练基础上进行NMES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康复效果、吞咽功能[吞咽障碍调查量表(DDS)]、神经功能指标[血清脑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水平]、营养状况[主观的综合性营养评分量表(SG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NMES联合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的72.22%(P<0.05);NMES联合组口腔期、咽期、食管期DDS评分、SGA评分、SWAL-QOL评分、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口腔感觉训练组(P<0.05)。结论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用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康复效果,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状况,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口腔感觉训练 重症病毒性脑炎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冬玲 王胜男 张乐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继发癫痫(Epilepsy, EP)的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VE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EP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V...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继发癫痫(Epilepsy, EP)的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VE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EP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VE继发EP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VE患儿中,26例(26.53%)继发EP;EP组家族EP史、痫性发作次数>2次、未使用抗癫痫药物比例较非EP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EP史(OR=2.369)、痫性发作次数(OR=3.415)是小儿VE继发EP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使用抗癫痫药物(OR=0.127)是小儿VE继发EP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小儿VE继发EP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家族EP史、痫性发作次数等,使用抗癫痫药物可降低继发E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癫痫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郑婷婷 谢娜 +1 位作者 袁萍 李玉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研究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VE)合并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VE合并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 目的研究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VE)合并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VE合并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参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试验组接受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T细胞正常表达和分泌刺激因子(RANTE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83%)高于参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惊厥消失、脑膜刺激征消失、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NSE、S100β、MBP水平降低,BDN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1β、RANTES、Eotaxin水平降低,其中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对VE合并癫痫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拉考沙胺 高压氧 癫痫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谢娜 郑婷婷 +1 位作者 袁萍 刘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以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5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79例)和预后良好组(180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偏瘫、发热、低钠血...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以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5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79例)和预后良好组(180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偏瘫、发热、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住院时间、发病至住院时间、脑电图情况、脑膜刺激征、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血清T细胞正常表达和分泌刺激因子(RANTES)、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FCN3)、血清陷窝蛋白1(Caveolin-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RIL、BlyS、RANTES、FCN3、Caveolin-1、MMP-2水平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APRIL、BlyS、RANTES、FCN3、Caveolin-1、MMP-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RIL(>7.48μg·L^(-1))、BlyS(>7.14μg·L^(-1))、RANTES(>273.64 ng·L^(-1))、FCN3(>17.02 mg·L^(-1))、Caveolin-1(>15.62μg·L^(-1))、MMP-2(>496.13 ng·L^(-1))水平是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PRIL、BlyS、RANTES、FCN3、Caveolin-1、MMP-2水平联合预测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最佳预测敏感度为92.41%,特异度为68.33%。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与血清APRIL、BlyS、RANTES、FCN3、Caveolin-1、MMP-2水平存在关联性,上述血清联合应用时可有效预测预后不良发生风险,便于临床早期制定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预后不良 LOGISTIC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以幻觉为突出表现的巨细胞病毒性脑炎1例
5
作者 张孟玉 齐厚瑜 +3 位作者 孙鹏伦 张欣 徐春鹏 徐忠信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疱疹病毒感染^([1])。巨细胞病毒(CMV)是机会性感染的疱疹病毒,普通人群中血清阳性率为83%,在血液或器官移植者中为86%^([2]),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脑炎...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疱疹病毒感染^([1])。巨细胞病毒(CMV)是机会性感染的疱疹病毒,普通人群中血清阳性率为83%,在血液或器官移植者中为86%^([2]),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脑炎,大多数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患者以精神症状为唯一临床表现^([3])。近期,我们收治了1例以幻觉为突出表现就诊的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 病毒性脑炎 疱疹毒感染 血清阳性率 器官移植 ENCEPHALITIS
下载PDF
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线粒体脑肌病1例
6
作者 张丽 付庆喜 +2 位作者 尤翠平 苏明钊 苏全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629-1634,共6页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由于线粒体DNA (mtDNA)或核DNA (nDNA)缺陷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引起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lactic acidosis andstroke-li...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由于线粒体DNA (mtDNA)或核DNA (nDNA)缺陷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引起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lactic acidosis andstroke-like episodes, MELAS)是线粒体脑肌病的最常见类型。MELAS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MT-TL1基因中的m.3243A > G突变。由于MELAS发病模式和神经系统症状与缺血性卒中相似,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分析我院1例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MELAS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以提高对MELAS的诊断认知,并避免延误MELAS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误诊 病毒性脑炎 癫痫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霞 刘婉春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04-106,126,共4页
目的:观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头晕、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INF-γ、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效果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 人免疫球蛋白 不良反应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近现代医家治疗病毒性脑炎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8
作者 李兰 孙文军 郑琴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36-41,51,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近现代医家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脑炎,总结近现代医家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和《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中国名老中医药...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近现代医家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脑炎,总结近现代医家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和《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中国近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医案类书籍、收集有关病毒性脑炎的医案,提取中药处方。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和SPSS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利用Cytoscape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分析近现代医家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高频药物、关键药对、常用方剂、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148篇文献、167首方剂、260味中草药。高频中药为石菖蒲、甘草、大黄、金银花、郁金、连翘、钩藤、地黄、黄芩、石膏等22味,常用药物配伍包括石菖蒲-郁金、生地黄-玄参、石膏-知母等5对,常用方剂为清瘟败毒饮、小承气汤、菖蒲郁金汤等5种,常用中成药有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8种。结论数据分析显示近现代医家治疗病毒性脑炎时攻补兼施,以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平肝息风、活血通络、行气通腑等治标的同时,还应重视益气、养阴等扶正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石菖蒲 用药规律 中医药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
9
作者 马金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87-90,94,共5页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24例VE患儿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62例。参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24例VE患儿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62例。参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因子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鞘碱性蛋白(MBP)]、血浆细胞参数[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Treg比例、Th17比例、微小RNA-125b(miR-125b)]、炎症因子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94%)高于参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GF、MBP、NSE水平低于参照组,BDNF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h17比例、miR-125b水平和Th17/Treg低于参照组,Treg比例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IL-17水平低于参照组,TGF-β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利巴韦林治疗VE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用药较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醒脑静 利巴韦林 T细胞 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10
作者 俞佳慧 周麟 +1 位作者 郭钢 周建美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93-399,共7页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2年5月诸暨市中医医院HSE患者10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2年5月诸暨市中医医院HSE患者10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血清肌酐(SCr)、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cy、Cys C水平和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采用LASSO回归分析、10倍交叉验证法获得HSE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预测因子子集,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HSE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采用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Hcy、Cys C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构建用于评估HSE患者认知障碍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结果 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年龄、受教育年限、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hs-CRP、Hcy、MoCA评分、Cys C和脑脊液压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预测因子(受教育年限、入院时NIHSS评分、Hcy、hs-CRP、MoCA评分、Cys C和脑脊液压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Hcy、Cys C和脑脊液压力均为HSE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oCA评分为HSE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平滑曲线拟合结果显示,Hcy、Cys C与认知障碍呈线性正相关。阈值分析结果显示,当Hcy≥14.35μmol·L^(-1)时,Hcy每增加1μmol·L^(-1),HSE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20%[比值比(OR)=0.80,95%CI为0.68~0.94,P<0.05],当Cys C≥1.72 mg·L^(-1)时,Cys C水平每增加0.2 mg·L^(-1),HSE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概率增加8%(OR=0.92,95%CI为0.88~0.98,P<0.05)。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论 血清Hcy、Cys C水平与HSE患者认知障碍密切相关。基于脑脊液压力、Hcy、Cys C、MoCA评分和hs-CRP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HSE患者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认知障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GFAP CPK-BB NSES-100B表达在病情监测中的作用
11
作者 贺婕 康妍 +1 位作者 吴建楠 贺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78-482,共5页
目的 探究成人病毒性脑炎(VE)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P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表达在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02—2022-10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 目的 探究成人病毒性脑炎(VE)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P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表达在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02—2022-10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成人VE患者(VE组)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感染39例,中度34例,重度29例。选取同期头痛入院有腰椎穿刺指征,最终确诊为偏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VE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血清GFAP、CPK-BB、NSE、S-100B水平与脑脊液对应指标的相关性,应用Spearman分析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VE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VE组急性期血清GFAP、CPK-BB、NSE、S-100B水平与脑脊液对应指标呈正相关(r=0.806、0.728、0.819、0.781,均P<0.001),恢复期血清GFAP、CPK-BB、NSE、S-100B水平与脑脊液对应指标呈正相关(r=0.746、0.807、0.728、0.769,均P<0.001)。VE患者急性期、恢复期重度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中度患者高于轻度(P<0.05)。与恢复期对应感染程度比较,急性期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升高(P<0.05),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均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成人VE患者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表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所处的病程阶段有关,且血清GFAP、CPK-BB、NSE、S-100B表达与脑脊液显著相关,有望作为VE病情监测的便捷、无创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星形胶质源性蛋白 血清 脑脊液 成人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报告
12
作者 唐国亮 折瑞莲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6-16,30,共2页
妊娠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简称单疱脑炎,非常罕见,很容易误诊,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特点,多预后不良。罕有妊娠... 妊娠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简称单疱脑炎,非常罕见,很容易误诊,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特点,多预后不良。罕有妊娠合并HSE的病例报道。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了1例妊娠合并HSE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吸取了一定的经验教训,现对该病例以及复习相关文献,初步概括其特点,为临床同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发热 呕吐 剖宫产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癫痫发作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研究
13
作者 左慧静 栾晓飞 徐荣荣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构建病毒性脑炎患儿癫痫发作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2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建模集(n=180)与验证集(n=90)。依据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发作组与未发作组。利用建模集数据分... 目的构建病毒性脑炎患儿癫痫发作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2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建模集(n=180)与验证集(n=90)。依据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发作组与未发作组。利用建模集数据分析癫痫发作的因素,并利用R软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利用验证集数据对构建的模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6.00%,建模集和验证集分别为16.11%、15.56%;发作组昏迷、脑膜刺激征、大脑皮质受累、颅内压升高、脑电图异常占比均高于未发作组(P<0.05),且前者发热患儿的发热时程长于后者(P<0.05),热峰高于后者(P<0.05),且上述均为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昏迷、发热时程、热峰、脑膜刺激征、大脑皮质受累、颅内压升高、脑电图异常构建癫痫发作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且效能良好,校正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列线图模型预测癫痫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88.16%。结论昏迷、发热时程、热峰、脑膜刺激征、大脑皮质受累、颅内压升高、脑电图异常均是病毒性脑炎患儿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癫痫发作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王鑫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80例本院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头晕头痛缓...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80例本院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头晕头痛缓解时间、意识障碍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惊厥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护理前组间FMA运动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而言,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促进症状改善,使患儿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小儿病毒性脑炎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马梦梦 尚清 李晓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SVE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SVE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脑电生理情况、适应性行为[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SAB)]评分、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独立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自制等SAB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肢、下肢等FMA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SVE患儿中可改善脑电生理情况,提高患儿适应性及运动功能,其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早期康复训练 脑电生理 运动功能 适应性行为
下载PDF
基于OPT的康复护理训练应用于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后遗症患儿的效果
16
作者 杨雪 陈瑶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口腔定位疗法(OPT)的康复护理训练应用于病毒性脑炎(VE)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后遗症患儿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8例VE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后遗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讨基于口腔定位疗法(OPT)的康复护理训练应用于病毒性脑炎(VE)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后遗症患儿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8例VE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后遗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吞咽功能障碍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基础的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的患儿联合应用以OPT治疗为基础的康复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评分以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评分。结果:干预3周后两组患儿的PedsQL^(TM)4.0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3周后两组患儿的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EAT-10评分<3分占比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OPT治疗为基础的康复护理训练应用于VE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后遗症患儿的效果较好,可以进一步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病毒性脑炎 康复训练 口腔定位疗法
下载PDF
MRI与CT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对比
17
作者 朱鑫 刘彩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比较MRI与CT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81例,均行MRI、CT检查,以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MRI与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诊... 目的比较MRI与CT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81例,均行MRI、CT检查,以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MRI与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儿59例,非病毒性脑炎患儿22例;MRI与脑脊液病原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κ=0.908,P=0.000),CT与脑脊液病原学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κ=0.447,P=0.000)。MRI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61%、95.45%、96.30%,显著高于CT的79.66%、68.18%、76.54%(P<0.05)。结论MRI较CT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可降低漏诊、误诊风险,临床诊断时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黄金显 石晴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神经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NGF、S-100β蛋白、NSE水平均明显下降,Ig 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GF、S-100β蛋白、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g 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改善患儿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丙种球蛋白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19
作者 石恒瑜 刘丽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评估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SVE)预...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评估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SVE)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SVE患儿病历资料,根据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hildren Glasgow outcome scale,CGOS)评级将SVE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30例)和预后不良组(62例)。比较2组在血糖、血乳酸、惊厥持续状态、头痛呕吐、发热、意识改变、肢体运动障碍、PCIS、VEEG、NSE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SVE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IS、VEEG联合NSE评估SVE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惊厥持续状态、PCIS、NSE、VEEG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S≤80分、NSE≥9.76 ng/mL及VEEG中度、重度异常均为SV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PCIS、VEEG联合NSE评估SVE患儿预后的AUC明显大于单一指标的AUC(P<0.05)。结论PCIS≤80分、NSE≥9.76 ng/mL及VEEG中度、重度异常均为SVE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评估SVE患儿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例评分 视频脑电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脑电图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及预后评估的应用准确性探讨
20
作者 孙红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10-0113,共4页
探究脑电图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及预后评估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高度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共计40例,样本入组后先后接受脑电图诊断、头颅CT诊断,并以最终临床确诊(包括脑脊液检查、血培养、MRI等... 探究脑电图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及预后评估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高度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共计40例,样本入组后先后接受脑电图诊断、头颅CT诊断,并以最终临床确诊(包括脑脊液检查、血培养、MRI等)结果为准,计算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结果及诊断效能;并详细记录40例受检者的预后水平,评价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40例高度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经最终临床确诊的有34例,脑电图检出32例;头颅CT检出29例。脑电图筛查正常儿童和诊断轻、中、重度病毒性脑炎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头颅CT的筛查结果和不同病情程度的诊断效能,P<0.05。经脑电图检出正常、轻度异常患者的治愈率更高,5例死亡/致残等不良结局均分布于经脑电图检出中度异常、重度异常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病毒性脑炎患者鉴别诊断工作中,脑电图诊断的检出率高于头颅CT检查,且在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诊断工作中,有着更高的诊断效能,除此之外,脑电图检查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鉴别诊断 诊断效能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