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G2A-HLA-E轴介导NK细胞应答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薛鳗玲 许晓悦 +8 位作者 张希越 唐康 张宇丝 张春梅 庄然 金伯泉 张赟 岳昌武 马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自然杀伤(NK)细胞主要通过迅速释放细胞毒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NK细胞表面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的平衡以及靶细胞上相应配体的表达均参与调控NK细胞的杀伤功能。其中NK细胞2组成员A(NKG2A)是NK细胞上备受关注的... 自然杀伤(NK)细胞主要通过迅速释放细胞毒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NK细胞表面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的平衡以及靶细胞上相应配体的表达均参与调控NK细胞的杀伤功能。其中NK细胞2组成员A(NKG2A)是NK细胞上备受关注的抑制性受体之一,通过与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的相互作用,可抑制NK细胞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发现病毒感染细胞表面HLA-E表达上调,并且可与病毒蛋白来源的多肽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与NKG2A的相互作用调控NK细胞功能,从而参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本文总结了NKG2A与HLA-E分子互作特点,以及NKG2A-HLA-E轴参与调控NK细胞的功能机制,有助于了解NK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NKG2A) 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 自然杀伤(NK)细胞 病毒感染性疾病 综述
原文传递
多肽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春芳 韩一芳(综述) 汪春晖(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近二十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多次新发和再发的病毒性传染疫情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尤为重要。多肽药物由于其特异性好、毒性低安全性好、易于化学修饰等特点,其在抗病毒中具... 近二十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多次新发和再发的病毒性传染疫情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尤为重要。多肽药物由于其特异性好、毒性低安全性好、易于化学修饰等特点,其在抗病毒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多肽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
下载PDF
血细胞常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诊断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付笑迎 杨方华 +4 位作者 孙丽芳 袁艳 刘亚丽 崔晓燕 马东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390-339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细胞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患儿80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比较40例腺病毒(ADV)感染... 目的探讨血细胞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患儿80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比较40例腺病毒(ADV)感染阳性患儿(ADV组)及4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阳性患儿(RSV组)的血细胞常规、CRP及PCT检测结果。结果与RSV组比较,ADV组患儿白细胞(WBC)计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V组以淋巴细胞为主[(63.4±13.5)%],ADV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62.9±14.7)%];而两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组患儿CRP水平高于RS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CT水平均未见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不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血细胞常规和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应用血细胞常规、CRP及呼吸道病毒抗原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对疾病的早期确诊及对症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血细胞常规检查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浅谈中医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辨治及研究思路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如瑾 唐光华 姜良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动物模型 疫苗 预防
下载PDF
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国内外文献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娜 刘颖 +2 位作者 陈小艺 魏春燕 何治尧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检索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评价法匹拉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检索Ovid EMBase、Ovid Medline、Ovid CENTRAL和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纳入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 目的检索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评价法匹拉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检索Ovid EMBase、Ovid Medline、Ovid CENTRAL和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纳入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初检文献265篇,覆盖23种病毒,筛选后纳入11篇法匹拉韦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涉及5种病毒性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4篇,埃博拉(EBO)出血热3篇,严重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1篇,拉沙(LAS)出血热1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1篇,安全性相关研究1篇。研究结果显示,法匹拉韦用于流感、EBO、SFTS、LAS、COVID-19临床疗效较好,其中用于COVID-19的研究结果显示法匹拉韦治疗组病毒转阴时间中位数4 d(IQR:2.5~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 d(IQR:8~13)(P<0.001)。结论法匹拉韦临床研究的报道较少,动物和细胞研究较多,临床研究显示其有良好疗效,可推荐用于治疗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匹拉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丹丹 史长松 王彦利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开放设计,疗前、疗后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有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患儿240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疗程7 ...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开放设计,疗前、疗后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有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患儿240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疗程7 d,1个疗程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240例患儿治疗前红细胞、血小板、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正常,1个疗程后,除7例心肌酶谱升高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未发现异常,且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未发现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SAA、CRP、WBC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0
7
作者 杨德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46-548,共3页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儿童患者血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探讨其对儿童早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2015年1-5月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门诊或入院儿童患...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儿童患者血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探讨其对儿童早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2015年1-5月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门诊或入院儿童患者450例(包括242例病毒感染组、208例细菌感染组)及76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其血中SAA、CRP和WBC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项指标中,SAA在儿童病毒感染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而CRP和WBC在儿童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升高不明显,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相比,病毒感染组儿童血中SAA浓度中位数水平为37mg/L(Z=-3.074,P=0.002)、CRP浓度中位数水平为7 mg/L(Z=-2.502,P=0.012)和WBC中位数水平为8.07×109/L(Z=-2.676,P=0.007),SAA明显升高,CRP和WBC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SAA、CRP、WB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552、0.582,当SAA的cut-off值为8.27mg/L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6%、57.4%;当CRP的cut-off值为6.40mg/L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3%、46.5%;当WBC的cut-off值为8.21×10-9/L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1.2%、54.2%。结论 SAA、CRP、WBC联合检测相比单独的WBC或CRP检测及联合WBC和CRP检测可以更有效、更全面、更快速的提高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SAA作为新的感染指标可为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敏感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颖芳 彭勃 苗明三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62-63,共2页
参阅近 10年来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报道文献 ,综述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病因是“毒”或“疫毒”。根据病毒入侵的部位 ,病机不同 ,采用分型、分期论治、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法进行治疗。中医药主要从抗病毒、调节免疫、... 参阅近 10年来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报道文献 ,综述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病因是“毒”或“疫毒”。根据病毒入侵的部位 ,病机不同 ,采用分型、分期论治、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法进行治疗。中医药主要从抗病毒、调节免疫、改善症状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免疫调节 病毒
下载PDF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琪佳 宫恩聪 +2 位作者 何明新 刘叔平 鄂文 《河北医药》 CAS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PCR技术的临床应用,对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收集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可能与之相关的疾病的病人的脑脊液25例,非病毒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10例,应用PCR方法,着重检测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 PCR技术的临床应用,对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收集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可能与之相关的疾病的病人的脑脊液25例,非病毒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10例,应用PCR方法,着重检测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对神经系统的感染,在病毒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中,CMV阳性率为12.5%(2/16),肠道病毒阳性率为52.0%(13/25);在非病毒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中,CMV阳性率为0(0/7),肠道病毒阳性率为0(0/10)。以上提示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表明:PCR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不但对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意义,对于疾病的预后和疗效观察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肠道病毒 巨细胞病毒 病毒脑炎 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IP-10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军平 汪建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IFN-γ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protein10,IP-10)由INF-γ诱导产生,T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星形细胞等分泌,具有促进炎症细胞和淋巴细胞募集、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及抑制肿瘤生长和迁移等多种生物学作用[1]。IP-10的受体... IFN-γ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protein10,IP-10)由INF-γ诱导产生,T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星形细胞等分泌,具有促进炎症细胞和淋巴细胞募集、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及抑制肿瘤生长和迁移等多种生物学作用[1]。IP-10的受体是CX?CR3,两者结合可通过诱导激活各种细胞(如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单核细胞)在不同的炎症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就IP-10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IP-10 细胞因子分泌 IFN-Γ 诱导蛋白10 抑制肿瘤生长 自然杀伤细胞 炎症细胞
下载PDF
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对小儿病毒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玉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0期18-20,共3页
病毒是引起小儿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之一,尤其在婴幼儿更为突出。在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病毒病原占有很大比例。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CMV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特异IGM 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 抗体检测 血清病毒 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与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红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7,共4页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药物 儿童感染 抑制病毒 抑制细菌 宿主细胞 正常细胞 药物效果
下载PDF
浅析板蓝根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防治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申 《光明中医》 2022年第3期536-538,共3页
2021年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的影响,中国加强了防控措施尤其加快了疫苗接种的进程。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如疫苗还不能用于幼龄儿童,还没有服用方便且安全有效的防治药物。从2020年初至今,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突出... 2021年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的影响,中国加强了防控措施尤其加快了疫苗接种的进程。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如疫苗还不能用于幼龄儿童,还没有服用方便且安全有效的防治药物。从2020年初至今,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突出表现让世人看到了曙光和方向。因此,此文拟从历史溯源和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程,探讨拥有两千多年应用历史的中药材板蓝根在抗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防治价值,以期为寻找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药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病毒感染性疾病 防治价值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静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9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5-12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儿科就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128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静滴利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5-12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儿科就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128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静滴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退热和止咳等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重组人干扰素α-1b加入质量浓度为0.009 g/m L的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咳嗽、咽痛、喘憋、发热症状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咽痛、喘憋、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1±1.2)d、(3.4±1.5)d、(3.5±2.1)d、(2.6±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5±1.6)d、(5.2±1.4)d、(6.2±1.5)d、(4.5±1.7)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行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患儿咳嗽、咽痛、喘憋、发热症状消失早,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病毒唑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扬 刘晓芬 《医学文选》 2006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 观察病毒唑两种给药途径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痰病的疗效。方法 对139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雾化吸入组70例,静脉滴注组69例。结果 雾化吸入组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和发热、肺部罗音、哮鸣音等体征消失时间明... 目的 观察病毒唑两种给药途径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痰病的疗效。方法 对139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雾化吸入组70例,静脉滴注组69例。结果 雾化吸入组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和发热、肺部罗音、哮鸣音等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静脉滴注组(P〈0.05),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结论 病毒唑雾化吸入用药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较静滴更有利于直接控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肯定,还可以避免长期静滴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雾化吸入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Neddylation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16
作者 白玉 赵立红 +2 位作者 连鹏敬 李静云 乔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0,共4页
Neddylation是一种与泛素化修饰相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通过影响蛋白质的构象、降解和定位等,从而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与增殖以及免疫反应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运用抑制剂MLN4924特异性抑制Neddylation可阻止肿瘤细胞增殖。近些... Neddylation是一种与泛素化修饰相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通过影响蛋白质的构象、降解和定位等,从而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与增殖以及免疫反应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运用抑制剂MLN4924特异性抑制Neddylation可阻止肿瘤细胞增殖。近些年研究发现,Neddylation还能通过调控病毒复制或宿主免疫反应而影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调节Neddylation在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手段。本文介绍Neddylation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讨Neddylation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免疫反应 病毒复制 泛素化修饰 特异抑制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甲氰咪胍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庆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甲氰咪胍是H2受体抗拮剂,常用于胃炎、胃溃疡的治疗.研究表明:组织胺能够诱导Ts细胞(T抑制细胞)活性,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增殖,抑制细胞毒性作用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抑制E玫瑰花结的形成,减少淋巴因子、抗体和补体的生成.甲氰... 甲氰咪胍是H2受体抗拮剂,常用于胃炎、胃溃疡的治疗.研究表明:组织胺能够诱导Ts细胞(T抑制细胞)活性,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增殖,抑制细胞毒性作用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抑制E玫瑰花结的形成,减少淋巴因子、抗体和补体的生成.甲氰咪胍通过抑制组织胺,抑制Ts细胞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特别是细胞免疫水平,使机体抗病毒能力加强.所以临床上应用于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药物治疗 甲氰咪胍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泽瑞 孟明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471-473,共3页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根据NK细胞表面表达CD16和CD56分子水平的差别可将之分为3个亚群: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病毒感染性疾病 细胞表面表达 NK细胞 cells 分子水平 CD56 CD16
原文传递
HLA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维宏(综述) 孙万邦 +1 位作者 (审核) 罗军敏(审核)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HLA 病毒感染性疾病 相关
下载PDF
树鼩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风梅 李润峰 +3 位作者 袁兵 杨子峰 张荣平 张云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0,共6页
病毒感染是我国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建立一种能有效模拟人类感染病毒的动物模型,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树鼩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近亲,是近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动物模型,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研究中突... 病毒感染是我国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建立一种能有效模拟人类感染病毒的动物模型,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树鼩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近亲,是近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动物模型,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研究中突显优势和潜能。本文从树鼩的分类学、生理学和免疫学等生物学特征方面阐述了其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优势,并对树鼩在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多种人类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比较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病毒感染性疾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