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败血霉形体病的病理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明学 高作信 孔小明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了从免疫形态学角度探索鸡败血霉形体病的免疫性质和免疫发生规律,本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人工接种的败血霉形体病的病鸡胸腺、法氏囊、脾脏和盲肠扁桃体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以便研究本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 为了从免疫形态学角度探索鸡败血霉形体病的免疫性质和免疫发生规律,本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人工接种的败血霉形体病的病鸡胸腺、法氏囊、脾脏和盲肠扁桃体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以便研究本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消长规律,为揭示本病的免疫机理和防治本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霉形体病 病理免疫学
下载PDF
浅议病理免疫学教学中的德育
2
作者 王英南 马学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5期149-149,共1页
中等职业学校在作好专业教学的同时,更应成为德育的阵地.正确处理好专业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使它们互为渗透。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贯穿德育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 德育 方法 病理免疫学
下载PDF
临床出现麻风反应的LL病人体内CMS持续降低的免疫病理学意义
3
作者 V.D.Ramanathan 李永赞 《地方病译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4-56,共3页
麻风反应是潜在的麻风慢性炎症过程中的急性表现,它常见于开始治疗以后,并由于严重的神经炎、葡萄膜炎、肾炎或关节炎而导致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一般认为,免疫复合物(IC)通常主动地参与瘤型麻风反应。
关键词 麻风 免疫病理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
4
作者 王蕾 《广州医药》 1996年第3期69-70,共2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广州市医药卫生研究所(510180)王蕾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异常是HIV感染所致免疫缺陷的主要因素。HIV本身具有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广州市医药卫生研究所(510180)王蕾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异常是HIV感染所致免疫缺陷的主要因素。HIV本身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细胞杀伤作用,但还有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免疫病理
下载PDF
T小细胞型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然 肖佐环 董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1-363,共3页
患者女 ,2 3岁 ,以孤立皮肤结节并溃疡为首发表现 ,溃疡面大而深 ,局部淋巴结肿大、溃烂坏死 ,反复新发 ,难以愈合 ,且病情进展迅速 ,伴多系统侵袭 ,皮肤病理及免疫组化示淋巴瘤 ,T细胞来源 ,CD3 0 (Ki 1)阳性 ,分期属IV期。予放化疗联... 患者女 ,2 3岁 ,以孤立皮肤结节并溃疡为首发表现 ,溃疡面大而深 ,局部淋巴结肿大、溃烂坏死 ,反复新发 ,难以愈合 ,且病情进展迅速 ,伴多系统侵袭 ,皮肤病理及免疫组化示淋巴瘤 ,T细胞来源 ,CD3 0 (Ki 1)阳性 ,分期属IV期。予放化疗联合治疗 ,无效死亡 ,总病程 9个月。本文重点讨论本病的诊断、病理免疫学分类及相关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小细胞型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病理免疫学 诊断 皮肤结节 溃疡
下载PDF
慢性肾衰大鼠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机理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于文慧 马腾骧 +2 位作者 王广有 陆志强 王洪礼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慢性肾衰(CRF)血液透析与非血液透析患者往往伴有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易患结核和其它感染,严重威胁其长期生存,因此研究CRF状况下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机理,对改善CRF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抗感染能力、延长其生存期将有重要意义。本实验... 慢性肾衰(CRF)血液透析与非血液透析患者往往伴有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易患结核和其它感染,严重威胁其长期生存,因此研究CRF状况下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机理,对改善CRF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抗感染能力、延长其生存期将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CRF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T淋巴细胞 病理免疫学
下载PDF
艾滋病的免疫病理改变及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静 李太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4-16,共3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对机体免疫系统可造成直接及间接损伤,从而导致免疫功能进行性受损。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并恢复感染者CD4+T细胞数量和功能。随着治疗后免疫功能的恢复,部分病人会出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对机体免疫系统可造成直接及间接损伤,从而导致免疫功能进行性受损。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并恢复感染者CD4+T细胞数量和功能。随着治疗后免疫功能的恢复,部分病人会出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多种因素与治疗后免疫重建效果有关,获得对病毒复制的长期完全抑制,但免疫细胞数量未见显著增长的现象称为免疫重建障碍,持续异常激活与此现象的发生相关。应用免疫抑制剂或调节剂来降低异常免疫激活水平成为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病理/治疗/并发症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病 /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原文传递
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新成 苗英 +1 位作者 祁秀敏 邵凌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套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情况。结果15例套细胞淋巴瘤均为中老年患者,中位年龄57岁,临床Ⅱ-Ⅲ期患者多...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套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情况。结果15例套细胞淋巴瘤均为中老年患者,中位年龄57岁,临床Ⅱ-Ⅲ期患者多见;镜下15例套细胞淋巴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结构破坏,出现形态较为单一的淋巴样细胞增生,5例呈套区分布生长,7例呈模糊结节状生长,3例呈弥漫生长;15例的肿瘤细胞均表达CD20、Bcl-2、CD5和cyclinDl,12例表达CD79a,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45RO、CD3、CD23和CD10。结论套细胞淋巴瘤有特征性临床、病理学改变,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特点可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膜细胞/诊断/病理/免疫
原文传递
CD4^+T细胞亚群在狼疮肾炎中的免疫病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亚 刘晓艳 文川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15-1117,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针对不同的自身抗原,患者体内产生致病性的自身抗体,如ds-DNA、ANA等.
关键词 CD4阳性T淋巴细胞/免疫 狼疮肾炎/免疫/病理 综述
原文传递
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CD4+T淋巴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廷 聂尚丹 +6 位作者 赵月霞 张孝侠 董海新 赵元明 孙卓祥 陈新科 李雷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595-1598,共4页
目的 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及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与结核病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结核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用链霉亲和素碱磷酶法(SAP法)检测其外周血... 目的 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及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与结核病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结核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用链霉亲和素碱磷酶法(SAP法)检测其外周血CD3+T、CD4+T、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检测其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15.882 ±4.65)%、CD8+T淋巴细胞比例(27.69±0.74)%、红细胞免疫复合物阳性率(19.40±0.5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3+T淋巴细胞比例(46.48±1.34)%、CD4+T淋巴细胞比例(28.12±0.69)%,CD4/CD8比值(1.0223±0.09362)和红细胞C3b受体阳性率(17.73±0.63)%明显降低(P<0.01);结核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CD4+T淋巴细胞比例之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结核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致CD4+T淋巴细胞数减少,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正相关,且均有所下降,可能与肺结核的免疫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免疫/病理 CD4阳性T淋巴细胞/代谢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曲古菌素A诱导Raji细胞和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与免疫的关系
11
作者 余美霞 刘迅 +7 位作者 冯磊 朱鸣 张灵 王洁莲 申晓丽 胡东霞 倪健 周咏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 研究曲古菌素A(TSA)诱导Raji细胞和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及其与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TSA对Raji细胞和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50 nmol/L TSA作用Raji细胞和HL-60细胞的细胞活力... 目的 研究曲古菌素A(TSA)诱导Raji细胞和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及其与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TSA对Raji细胞和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50 nmol/L TSA作用Raji细胞和HL-60细胞的细胞活力及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RT-PCR分析150 nmol/LTSA作用Raji细胞和HL-60细胞CD80和CD86 mRNA表达情况.结果 TSA对Raji细胞和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Raji细胞培养12、24、48 h表达CD80分别为(76.2±4.6)%、(78.7±6.9)%、(79.2±3.4)%,CD86表达极低,150 nmol/L TSA作用Raji细胞12、24、48 h后,可提高Raji细胞表达CD80,分别为[(82.4±7.2)%,t =2.56,P =0.047]、[(84.8土5.6)%,t=2.57,P=0.042]、[(93.9±8.7)%,t=2.67,P=0.038],CD86不上调;RT-PCR检测Raji细胞表达CD80 mRNA对照组条带亮度为0.45±0.32,150 nmol/L TSA作用Raji细胞12、24、48 h后表达CD80 mRNA增强,分别为(0.49±0.22,t=2.45,P =0.047),(0.76 ±0.33,t=3.67,P=0.0071),(0.85±0.34,t=4.25.P=0.0048).CD86 mRNA不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12、24、48 h表达CD86分别为(28.8±5.3)%、(29.6±6.3)%、(29.2±1.4)%,CD80表达极低,150 nmol/LTSA作用HL-60细胞12、24、48 h后,提高HL-60细胞表达CD86,分别为[(38.5±4.3)%,t=2.87,P=0.037]、[(42.9±7.1)%,t=3.01,P=0.032]、[(61.4±9.7)%,t=4.56,P=0.0076],CD80不上调.RT-PCR检测HL-60细胞表达CD86 mRNA对照组为0.52 ±0.16,150 nmol/L TSA作用HL-60细胞12、24、48 h后表达CD86mRNA增强,分别为(0.63±0.45,t=2.67,P=0.042),(0.75 ±0.61,t=3.97,P=0.0078),(0.92±0.36,t=5.01,P=0.0032),CD80 mRNA不升高.结论 TSA可诱导Raji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及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促进细胞的免疫应答,为抗恶性血液病提供了一个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肟酸类/药理 淋巴瘤 非霍奇金/病理/免疫/药物疗法 HL-60细胞/免疫/代谢/药物作用 抗原 CD80/药物作用 抗原 CD86/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M3受体肽段免疫大鼠对其肺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薛艳霞 刘学军 +1 位作者 李志刚 张小荣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612-1615,共4页
目的 用M3受体合成肽段免疫大鼠建立主动免疫模型,探讨M3受体自身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机制.方法 (1)建立免疫组、对照组动物模型共12周.(2)采用SA-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的M3受体自身抗体.(3)测定大鼠肺功能及... 目的 用M3受体合成肽段免疫大鼠建立主动免疫模型,探讨M3受体自身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机制.方法 (1)建立免疫组、对照组动物模型共12周.(2)采用SA-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的M3受体自身抗体.(3)测定大鼠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4)光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1)M3受体自身抗体测定:免疫组阳性率为100%,平均抗体滴度(G)为1∶152,与对照组(阳性率8.33%、抗体滴度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t=3.15,P<0.01).(2)肺功能测定:免疫组吸气阻力明显增高,为(1.77±0.22)cmH2O/ml.sec,与对照组[(1.39±0.21)cmH2O/ml. s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动态顺应性及第3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均降低,分别为(0.33±0.04)ml/cmH2O、(81.57±2.36)%,与对照组[(0.43±0.07)ml/cmH2O、(90.79±0.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l、2.82、3.23,P<0.01).(3)动脉血气测定:免疫组PaO2下降为(52.106±5.269)mmHg,PaCO2上升为(66.248±3.321)mmHg,与对照组[(93.407±3.298)mmHg、(39.125±4.09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3.47,P<0.01).(4)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大鼠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结构完整,肺泡结构正常连续.免疫组大鼠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周围腺体增生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紊乱,肺间隔增厚,肺泡壁变薄或断裂,肺泡腔扩大,部分融合成肺大泡.(5))M3受体自身抗体滴度与肺功能、动脉血气的相关性:M3受体抗体滴度与肺功能、动脉血气均呈正相关(r=0.84、0.79,P<0.05).结论 M3受体抗体可以损害大鼠肺脏的结构和功能,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毒蕈碱M3/免疫 自身抗体/代谢 肽类/免疫 肺/免疫/病理生理
原文传递
青光眼视网膜节细胞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慧慧(综述) 唐罗生(审校)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69-571,共3页
青光眼的神经退行性变与多种导致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凋亡的病理因素相关。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调节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的作用包括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两方面。这两方面的... 青光眼的神经退行性变与多种导致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凋亡的病理因素相关。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调节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的作用包括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两方面。这两方面的平衡与否将决定视网膜节细胞在应对高眼压以及其他应激之后的命运。笔者就青光眼中视网膜节细胞的免疫调节的关键因素,以及在青光眼中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抗原,如热休克蛋白(HSP)的免疫损伤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病理/免疫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免疫 神经免疫调节 综述
原文传递
皮肤Rosai-Dorfman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德志 冯燕艳 普雄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017-2018,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CRDD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 CRDD镜下病理特征为真皮层较多的体积较大的组织细胞浸润,呈多...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CRDD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 CRDD镜下病理特征为真皮层较多的体积较大的组织细胞浸润,呈多边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淡嗜酸性,胞浆内吞噬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或其他炎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细胞表达S-100蛋白、CD68,但CD1a和CD34表达阴性。结论 CRDD病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在病理诊断方面,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应与其他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窦/病理/免疫/诊断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膀胱副神经节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华玉兰 张燕林 +1 位作者 曹敏 侯海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269-227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铡膀胱副神经节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大体肿物均有完整包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状及条索状,其中l例伴有鳞状细胞或腺样分化的器官样结...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铡膀胱副神经节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大体肿物均有完整包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状及条索状,其中l例伴有鳞状细胞或腺样分化的器官样结构。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圆形、椭圆形、梭形,核分裂罕见。瘤细胞巢间有丰富的大、小血窦。免疫组化瘤细胞CgA、Syn、S-100阳性,CK、CK7、HMB45、CEA阴性。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是较罕见的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病理/免疫 副神经节瘤/病理/免疫
原文传递
Ca2+/CaN-NFATc信号通路在哮喘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中的作用
16
作者 张彩苹 杜永成 许建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910-913,916,共5页
目的探讨Ca2+/CaN-NFATc信号通路在哮喘大鼠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哮喘组和CsA(cyclospoin A,CaN的抑制物,环孢菌素A)干预组大鼠以卵蛋白溶液致敏及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致敏及激发,无菌分离脾淋巴细胞,加PHA—P... 目的探讨Ca2+/CaN-NFATc信号通路在哮喘大鼠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哮喘组和CsA(cyclospoin A,CaN的抑制物,环孢菌素A)干预组大鼠以卵蛋白溶液致敏及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致敏及激发,无菌分离脾淋巴细胞,加PHA—P(终浓度为5μg/ml)培养24h,CsA干预组同时加入CsA稀释液(终浓度为1.0μg/ml)。检测淋巴细胞内[Ca2+]i浓度、CaN活性、去磷酸化NFATc蛋白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及上清液中IL-4和IL-2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淋巴细胞Ca2+/CaN-NFATc的活性[(81.21±14.39)V8(63.66±9.02)]增加(P〈0.05);CyclinE蛋白的表达量[(0.9327±0.0370)VS(0.8374±0.0637)]增加(P〈0.01),处于G0/G1期的淋巴细胞比例[(89.3300±3.3850)VS(94.1260±1.4389)]减少,s期[(7.8600±2.8241)VS(4.0270±1.8650)]及S+G2/M期比例[(10.6700±3.3850)V8(5.8740±1.4389)]增加(P均〈0.01));上清液中IL4水平[(1.55±0.19)pg/ml vs(0.99±0.12)pg/m1]及IL-4/IL-2比值[(0.81±0.12)vs(0.49±0.49)]增加(P均〈0.01)。CsA可使哮喘大鼠淋巴细胞Ca2+/CaN—NFATc的活性(47.19±7.16)下降(P〈0.05);CyclinE蛋白的表达量(0.6840±0.0485)减少(P〈0.01),使处于S期(4.8600±1.9595)和S+G2/M期(7.9900±1.9405)的淋巴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比例(92.2100±1.9267)增加(P均〈0.0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使上清液中IL-4(0.47±0.09)pg/ml水平减少(P〈0.01),IL-4/IL-2比值下降(0.78±0.20);淋巴细胞Ca2+/CaN-NFATc的活性与IL4的水平及CyclinE蛋白的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711,P〈0.01和r=0.749,P〈0.01)。结论哮喘大鼠淋巴细胞Ca2+/CaN-NFATc的活性增加;其活性的增加可通过促进IL4的产生和分泌,导致Th1/Th2的失衡,也可通过促进Cyclin E蛋白的表达而引起淋巴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代谢 哮喘/病理生理/免疫 淋巴细 胞/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 大鼠
原文传递
IgA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小攀 卢国元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6年第1期157-160,F0003,F0004,共6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球最常见的一种导致慢性肾脏损伤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N是一种由免疫、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疾病,通过对IgAN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而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病理/免疫/遗传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