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细胞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发国 易传勋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细胞 病理性瘢痕形成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辅助细胞
下载PDF
Bcl-2、Bax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燕华 王少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BCL-2 BAX 病理性瘢痕形成 细胞增生 细胞外基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形成与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永健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防治 研究进展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免疫细胞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4
作者 陈发国 易传勋 《皮肤病与性病》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叙述了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辅助细胞与瘢痕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辅助细胞 变态反应 免疫应答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玉玲 万德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422-1425,共4页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细胞分子生物学 成纤维细胞增殖 增生性瘢痕 真皮纤维化 SCAR 瘢痕疙瘩 侵袭性
下载PDF
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尹诗璐 秦泽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病理性瘢痕过度增生不仅影响外形,所带来的瘙痒和疼痛等困扰患者,并且影响重要功能部位的手术效果。对于微创手术而言,皮肤病理性瘢痕异常增生给患者带来新的病痛,往往掩盖“微创”手术本身的优势,过度增生性瘢痕对于微创美容外科更是... 病理性瘢痕过度增生不仅影响外形,所带来的瘙痒和疼痛等困扰患者,并且影响重要功能部位的手术效果。对于微创手术而言,皮肤病理性瘢痕异常增生给患者带来新的病痛,往往掩盖“微创”手术本身的优势,过度增生性瘢痕对于微创美容外科更是不可接受的。目前,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病理机制尚未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 瘢痕过度增生 “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 增生性瘢痕 手术效果 功能部位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3诱导的真皮成纤维细胞骨膜蛋白通过RhoA/ROCK通路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参与病理性瘢痕形成
7
作者 朱华宇(编译) 胡大海(审校)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4-704,共1页
皮肤损伤后可导致瘢痕疙瘩或增生性瘢痕形成,其特征表现为真皮中ECM大量沉积。骨膜蛋白是一种ECM蛋白,在皮肤发育和维持ECM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硬皮病、创面愈合和异常瘢痕形成等过程。然而,骨膜蛋白参与瘢痕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未... 皮肤损伤后可导致瘢痕疙瘩或增生性瘢痕形成,其特征表现为真皮中ECM大量沉积。骨膜蛋白是一种ECM蛋白,在皮肤发育和维持ECM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硬皮病、创面愈合和异常瘢痕形成等过程。然而,骨膜蛋白参与瘢痕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真皮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4 膜蛋白 骨膜 增生性瘢痕形成
原文传递
羟基喜树碱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登 廖立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9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成纤维细胞活性 羟基喜树碱 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瘢痕成纤维细胞 凋亡 多发性骨髓瘤 皮肤良性肿瘤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在病理性瘢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吕茁 肖志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2339-2341,共3页
病理性瘢痕以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目前发病机制不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组锌依赖性的、能降解几乎所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蛋白水解酶类,又被称之为MMP家族(MMPs),主要参与组织修复与重塑、瘢痕形成等病理... 病理性瘢痕以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目前发病机制不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组锌依赖性的、能降解几乎所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蛋白水解酶类,又被称之为MMP家族(MMPs),主要参与组织修复与重塑、瘢痕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目前认为MMPS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MMPs及其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研究进展,笔者现做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 病理性瘢痕形成 MMPS 细胞外基质成分 病理性瘢痕组织 蛋白水解酶类 病理生理过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42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慧 王红梅 +1 位作者 彭丽 黄泽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44-744,共1页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中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组织学研究发现,瘢痕由过多的胶原和大量不正常的阻塞血管组成,推测缺氧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缺氧可使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中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组织学研究发现,瘢痕由过多的胶原和大量不正常的阻塞血管组成,推测缺氧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缺氧可使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使瘢痕生成,如不治疗往往需要6个月~1年才会逐渐变平软,有的甚至终生不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功能。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针刺结合外敷活血化瘀、祛斑增白中药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中药治疗 外伤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病理性瘢痕形成 针灸 愈合过程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Ⅳ、Ⅵ、Ⅻ、ⅪⅤ、ⅩⅥ型胶原与皮肤创伤修复及瘢痕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东刚 张选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皮肤或其他组织器官创伤可引发创缘组织一系列细胞活动,包括炎症、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因子及信号分子的产生,影响创面愈合.胶原蛋白(collagen,COL)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 lular matrix,ECM)的主要组成物质,在皮肤修复和瘢痕形成... 皮肤或其他组织器官创伤可引发创缘组织一系列细胞活动,包括炎症、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因子及信号分子的产生,影响创面愈合.胶原蛋白(collagen,COL)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 lular matrix,ECM)的主要组成物质,在皮肤修复和瘢痕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ECM中COL合成和降解存在良好的动态平衡,但当COL过度合成、降解不足、无序积累,可导致组织纤维化或病理性瘢痕形成,影响其正常功能或使其功能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伤修复 瘢痕增生 Ⅵ型胶原 病理性瘢痕形成 matrix 组织器官 细胞外基质 组织纤维化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与病理性瘢痕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颜彤彤 陈敏亮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人类真皮组织所特有的一种纤维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过度的纤维化和胶原蛋白的沉积。病理性瘢痕形成原因和患者年龄、发病部位、皮肤张力、色素、感染状态、异物性质、遗传等具有密切的...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人类真皮组织所特有的一种纤维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过度的纤维化和胶原蛋白的沉积。病理性瘢痕形成原因和患者年龄、发病部位、皮肤张力、色素、感染状态、异物性质、遗传等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其确切病因及形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为探索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及有效治疗手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病理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MAPK信号通路 相关性 增生性瘢痕 代谢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 瘢痕疙瘩 真皮组织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皮肤创面修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金凤 崔春萍 +1 位作者 段海峰 吴祖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皮肤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胶原代谢、毛囊形成和色素沉积等病理生理过程。许多生长因子介导和调控伤口的纤维化、血管生成和再上皮化,在皮肤愈合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 皮肤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胶原代谢、毛囊形成和色素沉积等病理生理过程。许多生长因子介导和调控伤口的纤维化、血管生成和再上皮化,在皮肤愈合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作为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和毛囊再生。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和皮肤色素沉着等重要作用。本文就HGF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皮肤创伤愈合 肝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修复 病理性瘢痕形成 病理生理过程 生长因子介导 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创伤修复
下载PDF
皮肤肿瘤
14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腺病毒介导的wt-p53基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皮脂腺及其分泌物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作用的初步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液氮治疗瘢痕疙瘩164例;手术结合放疗治疗疤痕疙瘩68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皮肤肿瘤 wt-p53基因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增殖 病理性瘢痕形成 复方倍他米松 液氮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小分子RNA干扰Smad3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爱丽 吴志宏 +5 位作者 杨平 徐顺顾 耀辉 黄静 陈波 贾卿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0-222,共3页
近年来对于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多,TGF—β信号转导的中介分子Smad家族,位于TGF—β家族配体-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下游,通过调控核内靶基因的转录控制创面愈合和病理性瘢痕形成。本研究中,笔者利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 近年来对于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多,TGF—β信号转导的中介分子Smad家族,位于TGF—β家族配体-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下游,通过调控核内靶基因的转录控制创面愈合和病理性瘢痕形成。本研究中,笔者利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Smad3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瘢痕增生和Ⅰ、Ⅲ型胶原合成等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基因治疗瘢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基因 RNA干扰技术 人增生性瘢痕 小分子 Smad家族 信号转导系统 增生性瘢痕形成 病理性瘢痕形成
原文传递
瘢痕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高振 刘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148-1151,共4页
皮肤创伤愈合是十分精细而复杂的过程,过度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表现为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局部炎症反应增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胞外基质堆积等,增生的组织会影响患者的容貌甚至器官功能,因此皮肤创伤后瘢痕形成的... 皮肤创伤愈合是十分精细而复杂的过程,过度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表现为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局部炎症反应增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胞外基质堆积等,增生的组织会影响患者的容貌甚至器官功能,因此皮肤创伤后瘢痕形成的防治是创伤愈合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对创伤愈合以及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分子被发现与皮肤瘢痕形成有关,通过适当的手段对这些分子实施干预,将有可能控制瘢痕的形成和发展。基因治疗为实施分子水平的干预提供了良好的手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关于瘢痕的基因治疗,国内外研究者已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形成 基因治疗 皮肤创伤愈合 成纤维细胞增殖 局部炎症反应 分子水平 分泌异常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