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及应用老年髋部骨折跌倒恐惧干预方案
1
作者 崔金燕 吴丽娟 +1 位作者 孟佶茹 张峻 《实用骨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跌倒恐惧干预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程度、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髋部骨折跌倒恐惧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跌倒恐惧干预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程度、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髋部骨折跌倒恐惧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60~83岁,平均(69.3±9.02)岁;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61~88岁,平均(70.14±10.1)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跌倒恐惧干预方案。评价两组出院日、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患者跌倒恐惧程度、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在跌倒效能得分及平衡能力得分方面,干预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方面,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得分差异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髋部骨折患者的跌倒恐惧、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及中期生活质量方面,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跌倒恐惧干预方法具有良好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跌倒恐惧 症状管理理论 干预方案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口渴患者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马小兰 徐维昉 《护理学报》 2025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口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某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分为为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对... 目的 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口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某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分为为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干预。记录2组患者口渴程度、口腔黏膜湿润度、静息唾液流率、围术期口渴不适评分、反流、误吸、呕吐及呛咳的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口渴程度、围术期口渴不适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静息唾液流率、口腔黏膜湿润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均无反流、误吸、呛咳情况发生,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可缓解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口渴程度,提高患者术后口腔舒适度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冰水喷雾 围术期口渴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肝移植术后谵妄患者非药物干预方案的构建
3
作者 程莉洁 张丙良 +3 位作者 娄连玉 孙慧慧 徐庆国 刘恒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32-134,共3页
术后谵妄(POD)是肝移植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明确肝移植POD患者症状体验,并探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对其进行症状管理尤为重要。该研究参考国内外文献,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肝移植... 术后谵妄(POD)是肝移植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明确肝移植POD患者症状体验,并探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对其进行症状管理尤为重要。该研究参考国内外文献,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肝移植POD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方案,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具有可靠性和全面性,为肝移植POD患者的症状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肝移植 谵妄 非药物干预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冠心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夏莉 《新疆医学》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冠心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是否伴有恐惧疾病进展情况,有恐惧疾病进展情况设为研究组(n=100)、无恐惧疾病进展情况设为... 目的 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冠心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是否伴有恐惧疾病进展情况,有恐惧疾病进展情况设为研究组(n=100)、无恐惧疾病进展情况设为对照组(n=200)。观察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冠心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情况,并分析冠心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冠心病患者发生恐惧疾病进展的概率为33.33%。两组年龄、BMI、病程、职业状况、医保形式、吸烟史、饮酒史、PCI手术史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知控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低于对照组,疼痛强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感知控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与冠心病呈现负相关,疼痛强度与冠心病呈现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状况、医保形式、感知控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疼痛强度均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恐惧疾病进展、疼痛强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但感知控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恐惧疾病进展的概率较高,其中感知控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与冠心病呈现负相关,疼痛强度与冠心病呈现正相关,且年龄、职业状况、医保形式、感知控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疼痛强度均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通过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冠心病 恐惧疾病 感知控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精准护理模式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殷燕 张洁 +8 位作者 何文斌 段静 李思思 江从庆 解萧宇 胡小娜 谢慧瑄 骆曼 孙文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8期852-860,共9页
目的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精准护理模式,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 目的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精准护理模式,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精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共纳入11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6例,对照组55例。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功能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69.64%vs.34.55%,P<0.05),试验组在生活质量功能领域的躯体形象、体重、焦虑、性欲以及症状领域的尿频、便频、腹胀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7%vs.10.91%,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精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恢复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括约肌间切除 吻合口 精准护理 症状管理理论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症状群干预方案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郑剑文 郑艳 陈珍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症状群干预方案在胰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的胰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症状群干预方案在胰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的胰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住院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症状群干预方案,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估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症状群干预方案能有效提升胰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减轻患者癌症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症状群干预方案 胰腺癌 自我管理效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肿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思琦 金梦杰 +3 位作者 郭文涛 魏铭慧 张梦珂 史凌云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在症状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肿胀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小组会议法、两轮德尔菲法,于2023年1月至3月选择各省市11所高校/院所的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和1... 目的在症状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肿胀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小组会议法、两轮德尔菲法,于2023年1月至3月选择各省市11所高校/院所的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6和0.95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93和0.346,两轮函询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轮专家函询各指标重要性均数为4.13~5.00分,变异系数为0.000~0.121,专家意见提出率为16.67%。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以症状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医护人员实施症状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德尔菲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肿胀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孙会想 杨华 陈俊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综合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常规组(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综合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常规组(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嗓音障碍[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并发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及VHI总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PFS、QLQ-C30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为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6%(1/51)]低于常规组[15.69%(8/51)](P<0.05)。结论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嗓音障碍、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还可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综合护理 甲状腺癌 嗓音障碍 癌因性疲乏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病人TIPS术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明 徐亚 周红杰 《全科护理》 2024年第7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PHC)伴门静脉高压(PHT)病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PHC伴PHT病人90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PHC)伴门静脉高压(PHT)病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PHC伴PHT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IPS术治疗,通过随机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全方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在TIPS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免疫功能(CD_3^(+)、CD_4^(+)、CD_(8)^(+))、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方位护理组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全方位护理组CD_3^(+)、CD_(4)^(+)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CD_(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全方位护理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期间全方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用于行TIPS术治疗的PHC伴PHT病人围术期,可明显提升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病人的负性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进而提升病人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全方位护理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高压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多维度疼痛管理策略对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玲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多维度疼痛管理策略对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睡眠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10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索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多维度疼痛管理策略对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睡眠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10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多维度疼痛管理策略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为(2.18±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11.57±1.62)分,低于对照组的(13.28±1.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多维度疼痛管理策略,可减轻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多维度疼痛管理 晚期癌症 疼痛 睡眠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方案在产科出血介入术后患者主观症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燕 尹石玲 +1 位作者 赵明慧 熊琦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15-116,119,共3页
目的浅析症状管理理论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基于前瞻性视角,以症状管理理论作为研究主体,参照常规综合护理,论述该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为此,设计样本40例,均来自本单位... 目的浅析症状管理理论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基于前瞻性视角,以症状管理理论作为研究主体,参照常规综合护理,论述该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为此,设计样本40例,均来自本单位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产科出血并接受介入治疗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20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护理;另20例纳入观察组,采取症状管理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量表(ESCA)、症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ESCA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之对照组更低,ESCA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症状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更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管理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在产科出血症状管理领域收效良好,有助于整体护理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产科出血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主观症状
下载PDF
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王小转 李春燕 +2 位作者 梁迎接 牛少琼 陈文博 《全科护理》 2024年第4期667-670,共4页
对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相关概述、研究现状、挑战及展望,旨在为构建适合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症状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心血管疾病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声娟 郑旺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入院第1天及干预3个月后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研究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领域评分以及失眠、食欲丧失、便秘和腹泻4个单项条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护理干预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症状管理理论下的姑息护理对宫颈癌晚期患者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居玲玲 钱湘云 王美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探究症状管理理论下的姑息护理对宫颈癌晚期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抽取的100例宫颈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姑息护... 目的 探究症状管理理论下的姑息护理对宫颈癌晚期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抽取的100例宫颈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姑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症状管理理论下的姑息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癌因性疲乏(CRF)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结果 干预后,两组CPSS、CRF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宫颈癌晚期患者采取症状管理理论下的姑息护理,可在降低患者心理弹性表现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CRF量表评分,进而提高患者的患病后生活质量,值得各个科室借鉴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姑息护理 宫颈癌晚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对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15
作者 方芳 卢雯雯 路振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对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3年9月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对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3年9月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位、视力、立体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眼位、视力、立体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眼位、视力、立体视等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标准化护理模式 感知觉训练 症状管理理论 眼位 视力 立体视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苏葵花 林长水 林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4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254例鼻窦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29)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254例鼻窦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29)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鼻腔出血、眶周淤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干预效果,减轻术后疼痛等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内镜 症状管理理论
下载PDF
症状管理理论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丁艮晓 梅洁 +4 位作者 步星耀 迁荣军 许健 冯英璞 孟晓静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SMT)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胶质瘤患者按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SMT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SMT)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胶质瘤患者按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SMT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MT理论为基础构建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胶质瘤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胶质瘤 自我效能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措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分析
18
作者 李水贤 赖春桃 +1 位作者 杨柳 谢宝钊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措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90例SLE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措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90例SLE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n=45,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自我行为管理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5)。结论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改善SLE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并减少不良症状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三元联动式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庄婷婷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析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三元联动式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医院骨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双盲法分为... 目的:探析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三元联动式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医院骨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三元联动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以及睡眠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三元联动式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以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三元联动式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术后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对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邹玉阁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讨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对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伊洛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行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研讨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对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伊洛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行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抑郁、外向性激惹、内向性激惹)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值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和营养指标,使康复速度加快,使并发症发生的更少,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症状管理理论 强化护理干预 康复 并发症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