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黄柏多糖对大鼠痛风性肾病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永哲 王宇亮 +8 位作者 张凯 赵宏 沈宇 邱洪斌 王朝兴 孙诗晴 姜振旭 宋明明 张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研究关黄柏多糖(PAP)对大鼠痛风性肾病(GN)的改善作用,并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水)、模型组(水)... 目的研究关黄柏多糖(PAP)对大鼠痛风性肾病(GN)的改善作用,并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水)、模型组(水)、别嘌醇组(阳性对照,20 mg/kg)和PAP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取1500 mg/kg氧嗪酸钾和100 mg/kg腺嘌呤联合灌胃14 d构建GN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水,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尿酸、肌酐(Cr)、血尿素氮(BUN)、黄嘌呤氧化酶(XOD)],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肾小球结构损坏,并伴有炎症浸润与纤维化;尿酸、Cr、BUN、XOD含量以及MCP-1、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PAP各剂量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AP高、中剂量组大鼠尿酸、Cr、BUN、XOD含量以及MCP-1、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PAP具有抗GN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NF-κB/TNF-α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黄柏多糖 痛风性肾病 炎症因子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基于“脾肾湿瘀”理论探讨痛风性肾病辨治
2
作者 孙原婷 刘洪 +2 位作者 龙梅 李慧慧 余明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15-218,共4页
国医大师郑新辨治痛风性肾病(GN)以脾肾气虚兼湿热血瘀为主要证型,以加味参芪地黄汤为核心组方。采用“审证求因、以方测证”法推测“脾肾湿瘀”是GN关键病因病机,认为脾肾亏虚、湿瘀内生、久结成石、伏于肾络是GN反复难愈的根源,“扶脾... 国医大师郑新辨治痛风性肾病(GN)以脾肾气虚兼湿热血瘀为主要证型,以加味参芪地黄汤为核心组方。采用“审证求因、以方测证”法推测“脾肾湿瘀”是GN关键病因病机,认为脾肾亏虚、湿瘀内生、久结成石、伏于肾络是GN反复难愈的根源,“扶脾肾,化湿瘀”是基本法则,临证时将健脾益肾、清热通淋、化湿除瘀三者有机结合进行分期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现将郑新辨治GN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医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脾肾亏虚 湿瘀内阻 扶脾肾 化湿瘀
下载PDF
五藤痛风饮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探究
3
作者 徐博君 周莹莹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估五藤痛风饮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4例痛风性肾病患者(2020年5月-2022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非布司他片治疗,... 目的:评估五藤痛风饮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4例痛风性肾病患者(2020年5月-2022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五藤痛风饮及隔附子饼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与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损伤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6.88%31/32vs78.13%,25/32),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BUA)等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膀胱素C(Cys-C)及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等肾功能损伤指标、IL-6、PCT、CRPhs-CRP、TNF-α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Scr、BUN、BUA、24h尿蛋白、Cys-C、β_(2)-MG、NGAL、IL-6、PCT、hs-CRP、TNF-α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Scr、BUN、BUA、24h尿蛋白、Cys-C、β_(2)-MG、NGAL、IL-6、PCT、hs-CRP、TNF-α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五藤痛风饮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较好,肾功能恢复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五藤痛风 隔附子饼灸 疗效 肾功能 肾功能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朱方丽 沈浩 董磊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病(GN)合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34例GN合并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非布司...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病(GN)合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34例GN合并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肾纤维化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4%(61/67),高于对照组的77.61%(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SOD、BMP-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cr、BUN、MPO、MDA、FGF2、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非布司他治疗GN合并CRF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肾纤维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慢性肾衰竭 肾康注射液 非布司他 肾功能 肾纤维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金荣 李莉 +3 位作者 赵丽 李亚平 潘红梅 裴国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治疗的8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治疗的8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泄浊方内服和肿痛消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Likert压痛和肿胀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UA、BUN、SCr、β_(2)-MG、24h-UTP、ESR、CRP、PCT水平和Likert压痛和肿胀指数、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26/40)、87.5%(35/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泄浊方 肿痛消 痛风性肾病 湿热蕴结型
下载PDF
基于LC-MS研究痹宁汤对痛风性肾病小鼠肾脏代谢产物的影响
6
作者 佟颖 黄慧丽 +3 位作者 项敬 史哲宇 林丹梅 张淑香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47-54,共8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观察痹宁汤对痛风性肾病小鼠肾脏代谢组学的影响,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探讨痹宁汤改善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采用主成分(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观察痹宁汤对痛风性肾病小鼠肾脏代谢组学的影响,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探讨痹宁汤改善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采用主成分(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分析空白组、模型组、痹宁汤组小鼠肾脏代谢物及其所参与的代谢通路,探讨可作为诊断痛风性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代谢通路。结果:筛查得到了24个可作为诊断痛风性肾病的生物标志物,以及4条相关代谢通路。结论:痹宁汤可以通过对回调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及调控甘油磷脂代谢、癌症中的胆碱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嘌呤代谢等代谢途径改善痛风性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宁汤 痛风性肾病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清热泄浊方联合尿毒清颗粒对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赫 潘红梅 +3 位作者 赵春燕 李莹 马金荣 李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泄浊方联合尿毒清颗粒对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 目的:探讨清热泄浊方联合尿毒清颗粒对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泄浊方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肾纤维化指标[血清胱抑素(Cys C)、血清透明质酸(HA)]及微炎症状态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与对照组(75.00%,30/40)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A、SCr、BUN和24 h UT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ys C、H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及IL-1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4/40)、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泄浊方与尿毒清颗粒联合应用能减轻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改善肾功能,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泄浊方 尿毒清颗粒 痛风性肾病 肾衰竭 肾纤维化 微炎症状态
下载PDF
王耀献辨机论治痛风性肾病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姜伟民 魏蜀吴 +3 位作者 张佳乐 薛哲哲 王文娜 孙卫卫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987-990,共4页
王耀献教授将痛风性肾病病机归纳为初始病机、体质病机、衍生病机、杂合病机、共通病机、对证病机、局部病机。王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初始病机为肝肾湿热,共通病机为微型癥瘕,常夹杂风、火、湿、痰、瘀等杂合病机,病情迁延,日久体虚,形... 王耀献教授将痛风性肾病病机归纳为初始病机、体质病机、衍生病机、杂合病机、共通病机、对证病机、局部病机。王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初始病机为肝肾湿热,共通病机为微型癥瘕,常夹杂风、火、湿、痰、瘀等杂合病机,病情迁延,日久体虚,形成虚实夹杂之衍生病机。临证时将辨机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针对患者多重病机,杂合以治,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消癥散结为法,临床疗效佳。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肾病 王耀献 辨机论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彭江云辨治痛风性肾病经验浅析
9
作者 沈嘉艳 张晓宇 +3 位作者 郑淑宇 谢招虎 彭江云 李兆福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彭江云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肾不足,痰湿瘀阻”是痛风性肾病的病机关键,治疗当以“脾肾同调,正本清源”“利湿化浊,标本兼顾”为基本原则。且提倡痛风性肾病的诊治应中西医结合,以“辨病论治”为先,“辨证论治”与“辨症论... 彭江云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肾不足,痰湿瘀阻”是痛风性肾病的病机关键,治疗当以“脾肾同调,正本清源”“利湿化浊,标本兼顾”为基本原则。且提倡痛风性肾病的诊治应中西医结合,以“辨病论治”为先,“辨证论治”与“辨症论治”相结合,临床疗效甚佳。本文总结了名医彭江云教授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及其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辨症论治 名医经验 彭江云
下载PDF
基于信号通路角度综述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相关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宏媛 刘湘玲 +2 位作者 刘洋 李彩云 张远辉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78-81,共4页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所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夜尿增多、高血压、水肿、贫血等症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被证实有很好的疗效及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有大量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现从信号通路角度...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所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夜尿增多、高血压、水肿、贫血等症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被证实有很好的疗效及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有大量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现从信号通路角度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相关作用机制,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主要与NLRP3炎症小体、NF-κB、Nrf2、TGF-β1/Smad3、JAK2/STAT3、JNK以及MMP-7/Wnt/β-连环蛋白等信号通路相关,以期为后续科研及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痛风克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熊艳琼 刘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91-0093,共3页
研究痛风性肾病治疗中痛风克汤的应用效果及其在肾功能改善中发挥的效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痛风性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数据,样本量为70例。按骰子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 研究痛风性肾病治疗中痛风克汤的应用效果及其在肾功能改善中发挥的效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痛风性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数据,样本量为70例。按骰子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观察组为痛风咳汤治疗组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水平、血清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数值下降幅度较大,P<0.05。治疗前肾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数值均有所变化,且除Ser、BUN、24h尿蛋白评分外,观察组其他数值均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前血清炎症指标相对接近,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下降明显,P<0.05。结论 痛风克汤在痛风性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中医证候积分,并且改善患者肾功能与血清炎症指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克汤 痛风性肾病 临床疗效 肾功能
原文传递
肾毒宁方对痛风性肾病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董艺 周华虹 傅晓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肾毒宁方对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风湿科收治的80例痛风性肾病(G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 目的观察肾毒宁方对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风湿科收治的80例痛风性肾病(G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毒宁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尿酸(UA)、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a、尿微量白蛋白(尿MA)、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中医证候积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3、5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χ^(2)=4.588,P<0.05)。治疗后两组UA、SCR、尿β2-MG、尿a、尿MA、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CCR明显增高,而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关节肿痛、肢体困重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治疗后1、3、5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毒宁方治疗GN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和中医证候,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肾毒宁方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益肾通络方加减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董艺 周华虹 傅晓骏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966-968,共3页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长期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损伤肾脏而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KD),最终可能发展至CKD终末期[1]。随着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治疗形式严峻[2]。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尿酸,改善肾功能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但长期口服降尿酸等...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长期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损伤肾脏而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KD),最终可能发展至CKD终末期[1]。随着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治疗形式严峻[2]。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尿酸,改善肾功能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但长期口服降尿酸等西药存在一定副作用[3-5],而且在改善肾功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方面西药作用相对有限[6]。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上可通过辨证论治进行整体调节,扶正祛邪、本标兼治,且具有用药安全、副作用小的优势[7]。本文探讨了自拟益肾通络方与西医常规疗法相配合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脏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益肾通络方 肾脏功能 痛风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 肾间质纤维化 长期持续性 肾功
下载PDF
从“津液代谢”论治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李慧娟 宝文萍 +4 位作者 刘德敏 蒋玲雪 田春同 魏丹霞 李进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8期56-60,共5页
目的 观察桂苓四子汤联合降尿酸治疗对阳虚湿阻型痛风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观察指标的影响,明确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经验方的开发提供一定依据,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从“津液代谢”辨治痛风性肾病的优势。方法 选择西医诊断符合痛风性... 目的 观察桂苓四子汤联合降尿酸治疗对阳虚湿阻型痛风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观察指标的影响,明确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经验方的开发提供一定依据,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从“津液代谢”辨治痛风性肾病的优势。方法 选择西医诊断符合痛风性肾病、中医证属“阳虚湿阻”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苓四子汤颗粒,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等疗效指标,以及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明显降低患者SUA、SCr、BUN并提高eGFR(P<0.01),组间对比,观察组降低SUA、改善肾小球滤过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降低mAlb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桂苓四子汤可温化肺脾肾三脏,通利三焦,协调津液代谢,祛湿通络论,配合降尿酸治疗能明显改善李阳虚湿阻型痛风性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液代谢 桂苓四子汤 痛风性肾病 阳虚湿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痛风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高文佳 吴良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57-0060,共4页
探究痛风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病例搜集时间:2020.1-2022.12;患者病情:痛风性肾病;选取数量:100例患者。分组方式: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组情况:DZ/GC组(各50例)。前者:实行常规治疗方案。后者:在前者... 探究痛风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病例搜集时间:2020.1-2022.12;患者病情:痛风性肾病;选取数量:100例患者。分组方式: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组情况:DZ/GC组(各50例)。前者:实行常规治疗方案。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实行非布司他药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炎性指标。结果 对比DZ/GC组治疗总有效率,GC组>DZ组(P<0.05)。对比DZ/GC组肾功能指标、炎性指标,GC组<DZ组(P<0.05)。对比DZ/G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痛风性肾病患者实行非布司他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较高,能改善其肾功能,及其炎性指标,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临床特征 非布司他 药物治疗 痛风性肾病
原文传递
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对痛风性肾病大鼠肾脏尿酸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律广富 仇志凯 +6 位作者 常诗卓 郭君 林贺 叶豆丹 李平 路静 林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对痛风性肾病大鼠肾脏尿酸排泄的影响。方法灌服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2.5∶1,350 mg/kg)2周以建立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后,给予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0.5、1、2 mg/kg)2周,检测大鼠血、尿中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β2...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对痛风性肾病大鼠肾脏尿酸排泄的影响。方法灌服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2.5∶1,350 mg/kg)2周以建立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后,给予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0.5、1、2 mg/kg)2周,检测大鼠血、尿中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考察大鼠离体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影响。结果大鼠尿液中尿酸检出量增加,血清中UA、BUN、CR浓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尿液中β2-MG、NAG、TRF、ALB、RBP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能促进尿酸在肾脏中的排泄,改善尿酸对肾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 痛风性肾病 尿酸排泄 离体肾脏灌流
下载PDF
不同剂量酵母和腺嘌呤诱导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的建立比较 被引量:15
17
作者 蓝伦礼 江滨 +4 位作者 刘梦楚 邹晓红 曹骋 曾元儿 庞嘉颖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酵母、腺嘌呤和不同造模持续时间对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雄性SD大鼠用15 g/kg酵母粉和50 mg/kg、100 mg/kg腺嘌呤分别灌胃,同时分别设置8、10、22、48的造模天数。比较各组肾脏肥大指数的大小,检测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酵母、腺嘌呤和不同造模持续时间对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雄性SD大鼠用15 g/kg酵母粉和50 mg/kg、100 mg/kg腺嘌呤分别灌胃,同时分别设置8、10、22、48的造模天数。比较各组肾脏肥大指数的大小,检测大鼠肾功能,尿液指标的变化,肾皮质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组织NGAL、OAT1和TIMP-1的表达。结果随着模型组造模剂浓度的增加和造模时间的延长,肾脏病理改变越明显。100mg/kg腺嘌呤和15g/kg酵母共同造模8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该组肾脏病理组织变化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和肾小球结构未被破坏;肾脏肥大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增大(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A组,B组、E组、F组肾功能下降(P<0.01),模型A组、B组、E组、F组大鼠的24 h尿量,尿蛋白含量增多(P<0.01)。模型E组大鼠肾组织NGAL、TIMP-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OAT1的表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1)。结论 100 mg/kg腺嘌呤和15 g/kg酵母共同造模8 d为较理想的造模剂量和造模持续时间,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损伤受蛋白NGAL、TIMP-1和OAT1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酵母 腺嘌呤 肾功能
下载PDF
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英语视听教材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立明 林虹 +3 位作者 迟学芬 张玥 曲大为 王雪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2-844,共3页
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表现。恰当的综合治疗对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依据医学院内科教学的计划安排,论述了英语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视听教材制作方法与应用的经验。实践表明,在医学... 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表现。恰当的综合治疗对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依据医学院内科教学的计划安排,论述了英语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视听教材制作方法与应用的经验。实践表明,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应用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英语视听教材能提高学生教学质量与英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心功能不全 英语教学 视听教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3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宝林 余俊文 +5 位作者 张小娟 杨同广 杨剑 刘奔流 李婷 梁一鸣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补肾泄浊方,疗程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PRO)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补肾泄浊方,疗程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PRO)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RBC)、尿β2-微球蛋白(β2-M)、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为52.6%,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尿PRO定量、尿RBC排泄率、尿β2-M、UA、Scr、BUN均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泄浊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痛风性肾病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肾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健脾补肾泄浊 中药复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朱良春国医大师辨治痛风性肾病经验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赫军 何宾 +2 位作者 余文宝 赫辉 陈晨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8期1472-1473,共2页
朱良春教授,国医大师,主任中医师,著名中医内科学家。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行医70余... 朱良春教授,国医大师,主任中医师,著名中医内科学家。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行医70余载,尤擅内科疑难病症。笔者有幸常带疑难病症患者请朱老会诊点化,亲眼目睹和聆听一代国医大师辨治疑难病症精湛医术,着实受益匪浅,教诲终生。现将朱老论治痛风性肾病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朱良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