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闭式吸痰管联合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
1
作者 彭剑雄 刘美华 +4 位作者 陈艳红 刘琼洁 李思思 肖政辉 康霞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5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管联合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本院PICU,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留取第一次痰培养标本的4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进行分组...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管联合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本院PICU,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留取第一次痰培养标本的4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进行分组,其中将PICU一病区需留取痰培养标本的21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将PICU二病区需留取痰培养标本的21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联合一次性使用吸痰器留取痰培养标本,对照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联合一次性吸痰包留取痰培养标本。对两组患儿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病原菌检测阳性率、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吸痰时与吸痰后1 min的Sp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74.76%)、病原菌检测阳性率(63.81%)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为(99.13±5.24)s,高于对照组的(130.04±8.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时的SpO2为(89.42±2.73)%、吸痰后1 min的SpO2为(91.47±3.1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联合一次性使用吸痰器留取痰培养标本,不仅可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缩短痰标本留取时间,改善机械通气患儿在留取痰培养标本过程中的缺氧状态,还能避免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且该操作可1人完成,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吸 密闭式吸 机械通气 痰培养标本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90-0093,共4页
探析在溧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02~2023.03期间,90例在溧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拟行痰培养检查的患者,按照时间截点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平分至PDCA组及常规组。常规组:20... 探析在溧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02~2023.03期间,90例在溧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拟行痰培养检查的患者,按照时间截点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平分至PDCA组及常规组。常规组:2021.02~2022.12期间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PDCA组:2022.12~2023.12期间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常规组:45例胸外科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在留取痰培养期间,接受我院常规痰培养留取标准流程;PDCA组:在留取痰培养期间,将先进护理质量管理工具——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提高胸外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中。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医护人员对痰培养相关知识水平、痰培养留取专项操作技能及胸外科患者对痰培养留取相关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同时在我院信息科协助的下,对实施PDCA前后留取标本合格率(痰培养)、检测阳性率(痰培养)进行汇总和比较。结果 PDCA组痰培养留取标本合格率75.6%、阳性率数据汇总结果62.6%优于常规组(46.7%、3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PDCA护理模式有效管理后,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对痰培养相关知识水平、痰培养留取专项操作技能、胸外科患者对痰培养留取知识的知晓率也同样高于常规组,P<0.05,比较有意义。结论 通过本次PDCA质量持续改善项目短时间实施,提高了溧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医护人员护士执行痰培养流程规范性,同时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痰培养留取方法,保障痰培养留取合格率率每月持续上升,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方案提供坚强后盾,从而提高胸外科的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痰培养标本 采集合格率 心胸外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评价
3
作者 黄翠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01-0004,共4页
研究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1年1-12月采集的2773例痰培养标本为对照组采用自然咳痰法,另以我院2022年1-12月采集的3757例痰培养标本为研究组采用改进咳痰法,比较两组细菌学检验质量。结果 对照... 研究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1年1-12月采集的2773例痰培养标本为对照组采用自然咳痰法,另以我院2022年1-12月采集的3757例痰培养标本为研究组采用改进咳痰法,比较两组细菌学检验质量。结果 对照组痰标本质量合格、可接受、不合格及痰标本阳性分别为991例(35.74%)、1069例(38.55%)、713例(25.71%)、1335例(48.14%),与研究组的2410例(64.15%)、1135例(30.21%)、212例(5.64%)、2440例(64.95%)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 检验质量
下载PDF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蒋曼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42-0044,共3页
探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者14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72例)常规自然咳痰法,观察组(72例)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对比效果。结果 在痰培养标本的... 探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者14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72例)常规自然咳痰法,观察组(72例)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对比效果。结果 在痰培养标本的合格方面,观察组为95.83%(69/72)的合格率,对照组为81.94%(59/72),两组数据比较(x2为7.031,P为0.008)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培养标本阳性方面,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5.56%(40/72),对照组34.72%(25/72),两组相比(x2为6.310,P为0.012)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细菌学检验中,采集痰标本用改进痰培养标本法,能减少污染,提高合格率和检测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检验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检验质量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冯梅 张婷婷 +1 位作者 朱盈盈 申永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小组,分析病房送检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医护一体综合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将模式实施前3个月(2014年7—9月)留取痰...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小组,分析病房送检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医护一体综合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将模式实施前3个月(2014年7—9月)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者、照护者及其留取的痰培养标本设置为对照组(n=579),模式实施后3个月(2014年10—12月)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者、照护者及其留取的痰培养标本设置为实验组(n=554),对比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及照护者对痰培养标本留取注意事项知识掌握率、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反馈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后,患者及照护者对痰培养标本留取注意事项知识掌握率有所提高、实验医学科反馈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由干预前的35.7%上升至4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合格痰培养标本影响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延误患者治疗时机。通过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送检痰培养标本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照护者对痰培养标本留取、送检的重视,规范痰培养标本留取和送检流程,有效提高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落实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痰培养标本 留取送检 合格率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6
作者 陈淑珍 毛丽洁 +1 位作者 郑秀云 庄丹雯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7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未及时送检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方式提高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自由呼吸圈,收集痰培养标本未及时送检的原因并设计查检表,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未及时送检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方式提高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自由呼吸圈,收集痰培养标本未及时送检的原因并设计查检表,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以后,切实降低了痰培养标本的未及时送检率,从改善前的51.4%下降至15.9%,完成了目标设定值。结论采用品管圈方法对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进行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痰培养标本的及时送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痰培养标本 及时送检率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冯梅 张婷婷 +1 位作者 曾静 朱晶 《护理学报》 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住院患者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住院患者送检痰培养标本进行管理,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患者及照护者对痰培养标本正确留取及送检注意事项掌握率、痰培养标本目测初筛...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住院患者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住院患者送检痰培养标本进行管理,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患者及照护者对痰培养标本正确留取及送检注意事项掌握率、痰培养标本目测初筛不合格例数、实验医学科反馈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病房重视各级人员关于痰培养标本留取、送检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医护人员知识掌握率由84%提高至99%(P<0.05),患者及家属掌握率由39%提高至56%(P<0.05),痰培养标本目测不合格例数由98例减少至52例,实验医学科反馈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由36%提高至49%(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照护者对痰培养标本留取、送检注意事项掌握率,提高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有利于医生尽早做出正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痰培养标本 合格率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秀云 江秀爱 杜美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465-3466,共2页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痰标本合格率由81.81%上升到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提高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痰培养标本 合格率
下载PDF
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现状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展芬 林佩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5期234-235,共2页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现状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75例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痰培养检测的标本采集,分析研究时段前痰培养标本采集现状,并针对现状于研究时段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现状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75例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痰培养检测的标本采集,分析研究时段前痰培养标本采集现状,并针对现状于研究时段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痰标本送检合格率、检测阳性率。结果干预后痰培养标本合格率94.7%、阳性检测率40.0%高于干预前的68.0%、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痰标本送检合格率、阳性检测率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老年住院患者 痰培养标本 采集现状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留取的流程再造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蕾 王娅丽 《护理学报》 2014年第2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痰培养标本留取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调查的方式,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3月—2013年2月的患者1 330例,分析造成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和阳性率低的原因;针对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留取流程中存...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痰培养标本留取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调查的方式,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3月—2013年2月的患者1 330例,分析造成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和阳性率低的原因;针对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留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患者1 517例,进行痰培养标本留取流程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的留取痰培养标本情况。结果流程再造前后呼吸内科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率、痰标本镜检合格率、送检及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培养标本流程再造能明显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率、痰培养标本镜检合格率、3 d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病原学依据,从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疾病的早日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痰培养标本 流程再造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125-3129,共5页
[目的]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为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主题为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类文献,聚类分析纳入文献的高频词,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结... [目的]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为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主题为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类文献,聚类分析纳入文献的高频词,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结果]获取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类文献共145篇,共获取关键词337个,高频词聚类结果显示存在3个研究热点:痰培养标本的质量控制、痰培养标本的采集、痰培养标本的送检。[结论]痰培养标本管理领域的发文量较少,研究受关注度有待提高;基于当前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建议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规范化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适宜病人病情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选择、医护一体化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标本 热点 关键词 聚类分析 送检率
下载PDF
一次性痰培养标本杯的推广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顺香 崔成爱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1150-1150,共1页
关键词 痰培养标本 推广 应用
下载PDF
脑卒中昏迷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钰 秦健秀 蒲晓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4期50-50,5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昏迷,需作痰培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首先翻身拍背,作口腔护理后,吸净口腔...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昏迷,需作痰培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首先翻身拍背,作口腔护理后,吸净口腔、鼻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更换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后再吸第二次痰留取深部痰标本送检;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次吸痰法留取痰标本送检。观察两组标本留取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标本合格率96.7%,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次吸痰方法留取痰培养标本,能有效提高痰标本的合格率,为医疗提供较可靠的病因学诊断依据,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标本 昏迷患者 留取方法 一次性婴儿吸
下载PDF
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美华 陈艳红 +6 位作者 彭剑雄 肖政辉 刘琼洁 张新萍 康霞艳 熊亮 朱丽辉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PICU首次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302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PICU首次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302例和对照组318例,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吸痰器配合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对照组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比较2组痰培养标本质量、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痰培养标本质量好于对照组(Z=-4.571,P<0.001),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t=-32.600,P<0.001)。结论PICU患儿采取一次性吸痰器留取痰培养标本,可大大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缩短标本留取时间,节约人力,避免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吸 痰培养标本 危重患儿
下载PDF
为气管插管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技巧
15
作者 危丽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痰培养标本 插管患者 留取 气管 一次性吸 一次性输液器 电动吸引器 临床诊治 药敏试验 采集方法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改进
16
作者 孙莉 赵莉莉 +3 位作者 张晓玲 贺黎 于佩娜 牛丹英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365-365,共1页
目的:研究应用一次性口咽通气管配合使用一次性吸痰器收集痰培养标本的改进方法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6例脑卒中患者遵医嘱需进行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学诊断,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准确依据,采用一次性... 目的:研究应用一次性口咽通气管配合使用一次性吸痰器收集痰培养标本的改进方法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6例脑卒中患者遵医嘱需进行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学诊断,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准确依据,采用一次性口咽通气管配合使用一次性吸痰器收集痰培养标本方法。结果除8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4例患者拒绝留取标本外,其余94例均在48h内完成标本的采集,送检率达91.8%,标本的合格率100%。结论提高痰标本的送检率和合格率,确保了痰标本采集及时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改进
下载PDF
新生儿吸痰器在留取ICU患者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
17
作者 严玲微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12期66-66,共1页
在医院感染日趋严重的今天,肺部及下呼吸道感染尤其常见,痰细菌培养是诊断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方法之一。ICU患者常因神志不清或不能自主留取痰标本而困扰临床护士以及影响标本质量。多年来我科一直采用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吸痰留取标... 在医院感染日趋严重的今天,肺部及下呼吸道感染尤其常见,痰细菌培养是诊断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方法之一。ICU患者常因神志不清或不能自主留取痰标本而困扰临床护士以及影响标本质量。多年来我科一直采用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吸痰留取标本的方法,经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标本 ICU患者 新生儿 留取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培养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痰培养标本留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洁琼 郑秀云 +2 位作者 彭玲聪 林筱筱 单云眉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1期211-212,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痰培养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提高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至3月在本院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为49.37%,2017年4~6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后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痰培养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提高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至3月在本院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为49.37%,2017年4~6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后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为67.45%。结果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后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提高到67.45%。结论应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有效提高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痰培养标本 合格率
下载PDF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滑鑫 刘瑜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8期72-73,共2页
探析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选取120例做痰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进行采集。比较两组患者痰... 探析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选取120例做痰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进行采集。比较两组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时间、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和实验室痰培养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痰培养采集时间及检验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痰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能够显著缩短痰液收集时间,减轻痰液标本被污染的几率,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标本采集 改进方法 细菌学 检验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