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痹速清合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素平 周翠英 樊冰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6-529,共4页
目的 :观察痹速清合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痹速清合剂治疗组 30例和吲哚美辛对照组 30例 ,治疗前后作对比观察。结果 :本合剂能使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 IL - 1β、TNF-α... 目的 :观察痹速清合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痹速清合剂治疗组 30例和吲哚美辛对照组 30例 ,治疗前后作对比观察。结果 :本合剂能使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 IL - 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 ,低下的 IL - 4、IL - 10水平显著升高 ,与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平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33%,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在缓解关节症状、改善中医证候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痹速清合剂可综合改善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及全身病变 ,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下调致炎因子 (IL - 1β、TNF-α)水平、上调抗炎因子 (IL - 4、IL -10 )水平、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临床研究 痹速清合剂
下载PDF
痹速清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孙素平 周翠英 +1 位作者 周海蓉 陈雨振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 :观察痹速清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系列 (IL 1β、TNF α、IL 4、IL 10 )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炎痛治疗组及痹速清合剂治疗组 ,采用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 目的 :观察痹速清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系列 (IL 1β、TNF α、IL 4、IL 10 )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炎痛治疗组及痹速清合剂治疗组 ,采用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模型 ,观察各组对AA大鼠足肿胀、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体重的影响。结果 :痹速清合剂与消炎痛均能显著抑制AA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关节肿胀 ,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IL 1β、TNF α水平 ,升高IL 4、IL 10水平。在降低IL 1β、TNF α水平 ,增加AA大鼠体重方面作用优于消炎痛 (P <0 .0 5 )。结论 :痹速清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致炎因子 (IL 1β、TNF α)水平、上调抗炎因子 (IL 4、IL 10 )水平、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痹速清合剂
下载PDF
痹速清合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细胞因子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韩文霞 周翠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381-384,共4页
认为热瘀湿毒蕴结、痹阻筋脉关节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 ,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兼活血化瘀为法的痹速清合剂为方 ,临床以消炎痛为对照组 ,两组共观察 5 2例患者。用夹心法 EL ISA及放射免疫法对观察组 32例患者及对照组 2 0... 认为热瘀湿毒蕴结、痹阻筋脉关节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 ,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兼活血化瘀为法的痹速清合剂为方 ,临床以消炎痛为对照组 ,两组共观察 5 2例患者。用夹心法 EL ISA及放射免疫法对观察组 32例患者及对照组 2 0例患者的血清可溶性 IL- 1,IL- 6 ,IL- 8及 TNF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以上指标于治疗前水平升高 ,治疗后下降 ,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多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也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6 3% ,与对照组 (70 % )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研究表明 ,以清热解毒为法组成的痹速清合剂能够作用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性细胞因子 ,使其血清水平趋于正常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性细胞因子 痹速清合剂 治疗
下载PDF
激光穴位照射配合中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大可 孙丽丽 周海蓉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4-615,共2页
关键词 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激光穴位照射 痹速清合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