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反应蛋白及皮质醇水平与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贾玲 李嘉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水平与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CRF)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6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调查,按是否具有癌因疲乏,分为CRF组和非CRF组,对比两组血清CRP和皮质醇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癌因性疲乏...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水平与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CRF)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6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调查,按是否具有癌因疲乏,分为CRF组和非CRF组,对比两组血清CRP和皮质醇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康复期肺癌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结果 6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中癌因疲乏者39例(56. 52%),CRF组身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和CFS总分均高于非CRF组,血清CRP水平高于非CRF组,血清皮质醇含量低于非CRF组(P <0. 05),两组性别、年龄、化疗治疗方式和是否放疗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CRP与CFS各维度得分、CFS总分呈正相关,皮质醇和CFS各维度得分、CFS总分呈负相关(P <0. 05);血清CRP> 10 mg/L和皮质醇<166 nmol/L是影响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RP及皮质醇水平与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RP 皮质醇 康复期肺 癌因疲乏
下载PDF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邢占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6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8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量表(C...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8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6.32±5.20)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4.52±5.7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43±5.82)、(54.68±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改善胃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及负面情绪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 癌因疲乏 负面情绪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癌因疲乏性、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崔嬿嬿 贾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癌因疲乏(CRF)、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9例行放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普通饮食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癌因疲乏(CRF)、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9例行放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普通饮食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量表(CF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免疫功能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CFS评分(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总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t=10.265,9.048,10.374,11.469,24.682,20.880,对照组t=5.253,3.924,5.052,5.583,5.569,8.866;P〈0.05);观察组干预后CFS各项评分、总分、SAS评分、SDS评分、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比值、生活质量各项(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780,4.940,3.481,4.990,13.863,6.600,2.585,2.759,3.680,3.475,2.615,3.446,2.767,2.733,4.224;P〈0.05);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4%(χ2=5.214,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减轻晚期肺癌放疗患者CRF、焦虑及抑郁心理,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可有效减少放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 肠内营养支持 癌因疲乏 心理健康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优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杨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86-987,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卵巢癌患者87例,依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无缝隙护理干... 目的探讨优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卵巢癌患者87例,依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无缝隙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疲乏量表(CFS)、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CFS各维度、QLQ-C30功能量表和症状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SAS、SDS、CFS各维度评分、QLQ-C30症状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QLQ-C30功能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无缝隙护理干预降低了卵巢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效缓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 卵巢 癌因疲乏 心理状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疲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胡瑞丽 齐美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疲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肺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渐进式... 目的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疲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肺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有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癌因疲乏和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癌因疲乏评分、焦虑量表(SAS)及抑郁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放疗患者应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缓解癌因疲乏,增强负性情绪控制力,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癌因疲乏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 有氧运动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高龄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癌因疲乏及血流感染的防控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丽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高龄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癌因疲乏及血流感染的防控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白血病化疗期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高龄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癌因疲乏及血流感染的防控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白血病化疗期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癌因疲乏评分及血流感染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癌因疲乏量表的躯体、情感、认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高龄白血病化疗患者能够起到降低高龄白血病患者的癌因疲乏程度,减少血流感染风险,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高龄 白血病 化疗 癌因疲乏 血流感染
下载PDF
抗阻训练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癌因疲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金娣 张涛 吴霞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4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癌因疲乏(CRF)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日常训练,干预组采取抗阻训...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癌因疲乏(CRF)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日常训练,干预组采取抗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简易疲乏量表(BFI)与生存质量量表(QLQ-C30)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QLQ-C30评分(包括身体情况、角色功能、情绪状态、认知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整体健康/生存质量6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CRF总发生率为73.33%,低于对照组的96.67%(P<0.05)。结论老年癌症化疗患者进行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其CRF,促进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症化疗 癌因疲乏 生存质量
下载PDF
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癌因疲乏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静静 郑琳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20期2162-2164,共3页
目的:探讨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癌因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8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89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癌因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8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89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44例患者作为常规组,2019年2月—2019年11月期间基于常规护理接受结合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实施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癌症疲乏量表(CFS)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MUIS评分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CFS评分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少于常规组的20.45%(9/44,P<0.05)。结论: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护理中,可降低不确定感,缓解疲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 介入治疗术 疾病不确定感 癌因疲乏
下载PDF
正念减压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疲乏的影响
9
作者 邹永菊 彭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评价正念减压干预(MBSR)对乳腺癌患者癌因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肿瘤中心2018年3-9月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心化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 目的评价正念减压干预(MBSR)对乳腺癌患者癌因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肿瘤中心2018年3-9月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心化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MBSR。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癌症疲乏量表(CF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在情感疲乏维度、行为疲乏维度、认知疲乏维度及躯体感知疲乏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SR能改善乳腺癌患者CFS、SAS、SD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 乳腺 癌因疲乏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患者希望水平及癌因疲乏的影响
10
作者 马乐 《西藏医药》 2020年第4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及癌因疲乏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及癌因疲乏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希望水平、癌因疲乏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量表(HHI)评分高于对照组,简易疲劳量表(BF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胃残留、消化道出血、腹胀、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消除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希望水平,改善癌因疲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癌因疲乏
下载PDF
癌因性疲乏作为肿瘤辅助治疗中药新药研发临床定位的思考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祥 朱朝军 +2 位作者 凌丽 夏英 方志红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249-1253,共5页
癌因性疲乏通常发生于恶性肿瘤化放疗患者身上,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积极干预一直是临床的关注重点。现有研究通常认为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可能受到肿瘤病变、化放疗、手术、合并症、心理问题等多种机制复杂... 癌因性疲乏通常发生于恶性肿瘤化放疗患者身上,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积极干预一直是临床的关注重点。现有研究通常认为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可能受到肿瘤病变、化放疗、手术、合并症、心理问题等多种机制复杂作用。由于患者本身的病情严重,目前关于该病在西医治疗方面尚无积极、有效的对策。传统中医药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对癌因性疲劳的缓解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癌因性疲乏作为临床定位,进一步探索中药新药研发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意义的重要性,以期能促进传统中医药更好的为广大肿瘤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疲乏 肿瘤 辅助治疗 中药新药 临床定位
下载PDF
序贯性全面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癌因疲乏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子艳 胡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2756-2760,共5页
目的:探究序贯性全面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使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 目的:探究序贯性全面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使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序贯性全面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癌因疲乏、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改善趋势较为可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1 d、3 d、7 d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来讲,癌因疲乏呈逐步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肺总量等肺功能变化情况,水平状态呈逐步提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序贯性全面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舒缓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癌因疲惫程度的同时,对促使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 介入术 序贯性 全面化 负性情绪 癌因疲乏 肺功能
原文传递
疼痛护理的临终关怀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在晚期胃癌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苏日娜 李丽榕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的临终关怀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癌因疲乏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的临终关怀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癌因疲乏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和观察组(2021年7月—2022年7月),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并配合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的临终关怀,比较两组癌因疲乏因子、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社会、认知、情绪及角色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连续干预后服务态度、疼痛控制、心理控制满意度和药物镇痛、饮食干预及康复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的临终关怀联合肠内营养干预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中,能降低癌因疲乏因子水平,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睡眠状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临终关怀 晚期胃 肠内营养干预 癌因疲乏因子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社会支持、癌因疲乏性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变化及患者社会支持与癌因疲乏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晓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S02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癌因性疲乏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与患者癌因疲乏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记录一般资料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平均月...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癌因性疲乏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与患者癌因疲乏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记录一般资料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平均月收入、付费方式、癌症分期、化疗次数)、简短疲乏量表(BFI)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社会支持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结果(1)98例患者现在疲乏程度(6.23±1.94)分,通常疲乏程度(6.37±1.71)分,最疲乏程度(6.78±1.79)分,对活动影响(4.68±2.45)分,对情绪影响(3.38±2.27)分,对行走能力影响(3.49±2.33)分,对正常工作影响(7.79±3.17)分,对与他人关系影响(1.69±1.82)分,对享受生活影响(3.20±2.17)分,BFI总分(4.57±1.09)。(2)98例患者客观支持得分为(21.37±4.78)分,主观支持得分(12.27±4.36)分,支持利用度得分(6.98±2.37)分,SSRS总分(40.01±7.69)分。(3)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年龄、平均月收入、付费方式、癌症分期、化疗次数患者癌因疲乏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癌因疲乏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3、-0.796、-0.689,P<0.01),与客观支持无相关性(r=-0.137,P>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且社会支持较低,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与社会总体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术后 社会支持 癌因疲乏
原文传递
临床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自梅 陈国连 +1 位作者 凌瑛 李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0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20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临床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20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临床心灵关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程度量表(BFI)、治疗信心量表(HHI)、睡眠质量量表(PSQI)、生命质量量表(FACT-G)、护理满意度(NSNS量表)及医患关系。结果化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转院、死亡、失访或终止治疗病例。研究组BFI,PSQI及医患关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HHI,FACT-G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疗期间给予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心灵关怀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增强治疗信心,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心灵关怀 恶性肿瘤 化疗 癌因疲乏 生命质量
下载PDF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问碧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7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护理...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RPF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自评量表各项分数及RPFS自评量表中各项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聚焦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化疗 聚焦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癌因疲乏 自评量分数 效果
下载PDF
量化评估策略指导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卉 朱硕 +2 位作者 王海红 贾乔静 孙玉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指导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1月31日12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量化评估策略下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指导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1月31日12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量化评估策略下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干预1、3、7 d癌因疲乏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干预1、3、7 d癌因疲乏呈逐步下降趋势(F=2.770,P=0.041)。结论:对肝癌术后患者实施量化评估策略指导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策,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缓解癌因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策略 个体化护理 自我效能 癌因疲乏
下载PDF
强化感知控制干预对肺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和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卿 倪瑞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15期2838-2841,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感知控制干预对肺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肺癌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40例。观察组予以强化感知控制干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肺癌患者住院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疲乏... 目的探讨强化感知控制干预对肺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肺癌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40例。观察组予以强化感知控制干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肺癌患者住院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疲乏性,评估希望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对肺癌的应对方式,评估患者癌症负性体验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疲劳、情感疲劳、认知疲劳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躯体疲劳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医学应对方式评分比较,观察组面对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回避应对及屈服应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面对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癌症经验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控制效能评分显著升高,且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易出现癌因性疲乏、消极应对等负性体验,强化感知控制干预可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并提高其希望水平,值得临床护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疲乏 希望水平 面对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团体支持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静 乔成平 +1 位作者 韩雪 夏成君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20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支持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团体支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 目的:探讨团体支持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团体支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癌因疲乏[采用癌因疲乏系统调查问卷(RPFS)]及希望水平[采用希望指数量表(HH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SF-36、HH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团体支持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减轻患者癌因疲乏程度,强化患者疾病治疗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团体支持 不良情绪 癌因疲乏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策略对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斌 陈秀梅 黄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17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策略对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策略对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随访2个月末、随访6个月末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及生存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结果:随访2、6个月末,两组GSES、QLQ-C3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2、6个月末,两组PF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策略,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对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具有缓解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设定 认知教育策略 鼻咽 自我效能 癌因疲乏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