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集体性癔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秀琴 张倩 +2 位作者 杨小柳 何晓冰 骆利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9期802-802,共1页
关键词 心理健康状况 癔症患者 集体性 儿童 发病情况 流行性癔症 公共场所 自我暗示 多发生
下载PDF
癔症患者心理支持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邢宝英 廉德花 《齐鲁护理杂志》 2001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癔症患者 心理评价 心理支持疗法 心理支持方式
下载PDF
6例青少年癔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婷 李晓麟 段芬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50-751,共2页
关键词 护理配合 治疗过程 癔症患者 青少年 重大生活事件 心理治疗 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因素 内心冲突
下载PDF
癔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平 刘建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7期125-126,共2页
癔症的患病率为3.55‰~7.65‰[1],令人瞩目.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一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多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身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 癔症的患病率为3.55‰~7.65‰[1],令人瞩目.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一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多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身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情绪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症患者 心理治疗 护理 心理社会因素 躯体症状 歇斯底里 临床表现 精神障碍
下载PDF
急诊癔症患者的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少萍 卢花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1期3309-3310,共2页
关键词 癔症患者 暗示治疗 急诊科 高中毕业 器质性病变 一过性失明 精神因素 躯体检查
下载PDF
癔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6
作者 卢怀云 刘伶 +1 位作者 董英 孙振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7X期1307-1308,共2页
关键词 癔症患者 治疗信心 癔症性躯体障碍 暗示性 意识障碍 精神疾病 暗示治疗 心理压力 心理护理 刺激因素
下载PDF
癔症患者56例急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玉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7期304-304,共1页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hysteria),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常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功能障碍、反射障碍及精神异常等,但缺乏器质性疾病的阳性体征[1]。2012年1月~2012...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hysteria),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常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功能障碍、反射障碍及精神异常等,但缺乏器质性疾病的阳性体征[1]。2012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癔症患者56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癔症患者 器质性疾病 歇斯底里 精神疾病 心理因素 精神因素 感觉障碍
下载PDF
癔症患者强迫性饮水一例报告
8
作者 孔令生 李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3年第3期150-150,共1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因精神症状而在短时内大量饮水,引起急性水中毒,但发生于癔症患者则少见,现报道一例。患者女,74岁。诊断:分离型癔症。口服奋乃静、阿米替林治疗。6日后清晨7时起不停地饮水,至下午5时已饮水约1万毫升,病人仍感口腔和...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因精神症状而在短时内大量饮水,引起急性水中毒,但发生于癔症患者则少见,现报道一例。患者女,74岁。诊断:分离型癔症。口服奋乃静、阿米替林治疗。6日后清晨7时起不停地饮水,至下午5时已饮水约1万毫升,病人仍感口腔和咽喉干燥。门诊检查发现病人意识混浊,定向力差,言语不连贯,双手摸索,眼球结膜明显水肿,双眼向下方凝视,瞳孔及眼底正常,血压22.1/12kPa,尿比重1.003。经强迫停止饮水,输入10%葡萄糖500毫升,4小时排尿约4000毫升,夜间排尿约1500毫升,嗣后意识恢复,口腔和咽喉干燥感消失,次晨尿比重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症患者 强迫性 晨尿比重 意识混浊 咽喉干燥 分离型癔症 阿米替林 精神病患者 意识恢复 奋乃静
下载PDF
112例癔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9
作者 周燕 张春秀 《哈尔滨医药》 2007年第2期65-66,共2页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一般因精神因素而突然发病,常由重大生活事件导致强烈的情感体验或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竞争加剧...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一般因精神因素而突然发病,常由重大生活事件导致强烈的情感体验或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竞争加剧,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就业,升职、升学等因素对人们的精神、心理影响加大,导致精神性疾病发生增多。病人多具有某些性格特征,一般好发于女性。为总结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现将我院对癔症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症患者 急救护理 重大生活事件 市场经济体制 精神因素 神经官能症 救治成功率 歇斯底里
下载PDF
癔症患者的精神分析治疗一例
10
作者 栗文敏 《校园心理》 2009年第4期280-282,共3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例癔症患者的来访特征、症状表现、发病史、家族史、个人成长史,在此基础上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癔症患者 精神分析治疗 症状表现 发病机制 家族史
下载PDF
癔症患者围产期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1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护理 癔症患者 围产期 歇斯底里 心理刺激 心理生理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改善癔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宏志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8期265-266,共2页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癔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收治的癔症患者采用系统的心理护理方法,包括支持疗法、暗示疗法、脱敏疗法等,使患者的认知得到改善,行为得到修正,尽快达到临床治愈。结果采取系统心理护理的癔症患者,明显缩...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癔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收治的癔症患者采用系统的心理护理方法,包括支持疗法、暗示疗法、脱敏疗法等,使患者的认知得到改善,行为得到修正,尽快达到临床治愈。结果采取系统心理护理的癔症患者,明显缩短了治疗周期。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癔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癔症患者 促进作用
下载PDF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癔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瑛 张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6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癔症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 施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临床实践
下载PDF
癔症患者的暗示性心理护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海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165-1165,共1页
关键词 暗示性心理护理 癔症患者 躯体症状 精神障碍 歇斯底里症 器质性病变 转换症状 精神症状
下载PDF
37例癔症患者的出院病案讨论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家丽 王尔润 +1 位作者 邱金梅 任军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7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癔症患者 病案讨论 出院 心因性疾病 精神刺激 心理问题
下载PDF
青少年癔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6
作者 周群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8期821-821,共1页
关键词 癔症患者 健康教育 青少年 歇斯底里 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 情绪体验 内心冲突
下载PDF
对癔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利英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7期683-683,共1页
癔症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波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种病症。
关键词 癔症患者 健康教育 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 情绪波动 内心冲突 易感个体 自我暗示
下载PDF
1例首发癔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18
作者 王艳 《中华当代医学》 2006年第1期80-80,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精神障碍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县所处地区目前尚无精神病专科医院。许多精神病患者常以躯体不适的主诉来我院就诊,其中以癔症患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精神障碍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县所处地区目前尚无精神病专科医院。许多精神病患者常以躯体不适的主诉来我院就诊,其中以癔症患者最为多见。癔症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状态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针对该病患者,我科采用药物治疗与暗示心理疗法相结合,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该病相关知识宜教和健康指导,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我科今年收治的1例首发癔症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症患者 心理护理 首发 精神病专科医院 意识改变状态 社会经济 精神病患者 生活环境 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
下载PDF
从一个癔症患者的治愈看医学心理学的应用
19
作者 吴永琪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5期91-95,共5页
本文报告一例经暗示治疗而愈的癔症患者,随访七年未复发。对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医学病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现在我们医治疾病需要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不只是生物医学模式。
关键词 癔症患者 暗示治疗 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 心理矛盾 心理治疗 实践证明 医疗实践 医学生物 歇斯底里性格
下载PDF
独生子女癔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玮 朱振爱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16期35-36,共2页
癔症(hysteria).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和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所引起的心理或精神障碍。癔症好发于成年女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 癔症(hysteria).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和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所引起的心理或精神障碍。癔症好发于成年女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的发展.独生子女癔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小范围的集体发病。独生子女癔症多见于年长儿.患者往往在负性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症患者 独生子女 护理对策 临床特征 心理 重大生活事件 经济发展水平 歇斯底里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