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乃庙金矿床控矿构造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梁一鸿 和钟铧 张宏颖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8-65,共8页
白乃庙金矿区的节理包括东西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北东—北西向平面共轭剪切节理,北北东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与之相应的断层有近东西向逆断层,北东向和北西向的平移断层以及北北东向的斜冲断层。此外,北东向断层的低序次构造亦呈北... 白乃庙金矿区的节理包括东西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北东—北西向平面共轭剪切节理,北北东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与之相应的断层有近东西向逆断层,北东向和北西向的平移断层以及北北东向的斜冲断层。此外,北东向断层的低序次构造亦呈北北东走向,但其性质为平移断层。东西向、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形成于南北向挤压构造应力场。它们控制了主要含金石英脉展布。其中,26号主矿脉就位于北东向平移大断裂———白乃庙断裂的北北东向低序次平移断层中。尽管矿脉均就位于南北向挤压作用形成的主断裂系统及低序次构造中,但它们均属成矿前构造。在成矿期,深部岩浆侵位引起的局部构造应力场使成矿前构造张开控制了含金石英脉的就位。而北北东向的斜冲断层为成矿后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控矿构造 含金石英脉 白乃庙金矿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含金石英脉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晓曦 姚书振 +5 位作者 段明 王佳营 曲凯 魏佳林 李光耀 朱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92-1501,共10页
为了厘定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矿区主要含金石英脉中热液蚀变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锆石热液蚀变特征明显,具有清晰的核-幔-边结构,锆石核、幔均为岩浆锆石或变质锆石,热液蚀变增生边呈自形-半自形... 为了厘定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矿区主要含金石英脉中热液蚀变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锆石热液蚀变特征明显,具有清晰的核-幔-边结构,锆石核、幔均为岩浆锆石或变质锆石,热液蚀变增生边呈自形-半自形结构,Th/U值集中于0.2-0.5之间,测年数据为421.4-447.6Ma,认为金矿形成时代为志留纪。从区域成矿规律分析,初步认为白乃庙金矿床的形成与早古生代古亚洲板块向华北地块强烈俯冲引起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热液蚀变锆石 LA-ICP-MS锆石U-PB测年 白乃庙金矿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流体包裹体与C-H-O-S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袁硕浦 王建平 +3 位作者 许展 王继春 吕钊 杨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6-298,共13页
白乃庙金矿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白乃庙岛弧区域,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成矿远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白乃庙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C-H-O-S稳定同位素的系统工作,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以及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 白乃庙金矿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白乃庙岛弧区域,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成矿远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白乃庙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C-H-O-S稳定同位素的系统工作,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以及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126.5~283.4℃)和盐度(0.88%~7.59%NaCl equiv)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的特征。C-H-O同位素特征(δD_(SMOW)为-129‰~-119.5‰,δ^(18)O H_(2)O为-11.06‰~-7.96‰;δ^(13)C_(PDB)为-5.80‰~-3.20‰,δ^(18)O_(SMOW)为-1.06‰~19.91‰)指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且以大气降水为主体。δ^(13)C_(PDB)变化范围很小,而δ^(18)O_(SMOW)变化范围较大,这一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有明显的交换反应。S同位素数据(-1.82‰~-4.24‰)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体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特征以及稳定同位素特征,认为白乃庙金矿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C-O-S同位素 矿床成因 白乃庙金矿 内蒙古
下载PDF
白乃庙金矿区节理组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坤 张宏颖 《地质与资源》 CAS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白乃庙金矿区共发育3组共轭剪切节理,即东西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北东向和北西向平面共轭剪切节理,北北东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此外还发育张节理和局部节理.通过节理组合分析以及节理与主应力关系分析,确定出节理的成因、形成顺序以及节... 白乃庙金矿区共发育3组共轭剪切节理,即东西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北东向和北西向平面共轭剪切节理,北北东向剖面共轭剪切节理.此外还发育张节理和局部节理.通过节理组合分析以及节理与主应力关系分析,确定出节理的成因、形成顺序以及节理与控矿断裂之间的成生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乃庙金矿 含金石英脉 节理组合 控矿断裂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林燕 雷旺胜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4年第3期31-35,共5页
白乃庙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亚造山带的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其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海西期的岩浆岩和白乃庙组的绿片岩中。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青白口系的白乃庙组及第四系全新统,其主要蚀变类型为硅化、... 白乃庙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亚造山带的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其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海西期的岩浆岩和白乃庙组的绿片岩中。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青白口系的白乃庙组及第四系全新统,其主要蚀变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前人研究发现白乃庙金矿成矿期控制构造呈张性,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具有多阶段特点,为岩浆热液矿床。金与成矿物质Cl-、Hs-结合形成络合物或与H3SiO4-结合形成AuH3SiO4进入流体相,通过迁移形成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乃庙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文博 陈衍景 +1 位作者 赖勇 季建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0-898,共9页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钼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中亚造山带的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其成矿时间、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一直存在分歧。为确定成矿时间,作者运用高精度单颗粒激光熔融氩氩法对含矿石英脉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矿物进行了年龄测...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钼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中亚造山带的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其成矿时间、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一直存在分歧。为确定成矿时间,作者运用高精度单颗粒激光熔融氩氩法对含矿石英脉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矿物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黑云母样品22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396±2 Ma(MSWD=20),白云母样品23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358±2 Ma(MSWD=11),确证矿床形成于泥盆纪。矿区斑岩等岩浆岩类侵位年龄为428~466 Ma,早于成矿年龄至少40 Ma;赋矿地层白乃庙群形成于1130Ma左右,早于成矿时间约700Ma。如此大的年龄差表明白乃庙矿床不是斑岩型或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而是通过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所确定的造山型铜金矿床。白乃庙矿床的成矿年龄与赋矿地层白乃庙群的峰期变质作用年龄(384.5±6Ma)基本一致,也与晚志留世-泥盆纪时温都尔庙增生岩浆弧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碰撞拼贴时间吻合,因此认为白乃庙铜金矿床形成于碰撞造山体制,是世界首例造山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乃庙金矿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 成矿年龄 造山型铜矿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李文博 赖勇 +1 位作者 孙希文 王保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65-2176,共12页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型造山带,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受 EW 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石英-黄铁矿,乳白色石英和粗粒黄铁矿变形、破碎;中阶段多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早阶段变形、破碎的石...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型造山带,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受 EW 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石英-黄铁矿,乳白色石英和粗粒黄铁矿变形、破碎;中阶段多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早阶段变形、破碎的石英角砾和黄铁矿裂隙;晚阶段为石英-碳酸盐细脉,穿切早中阶段脉体和矿物组合。冷热台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早阶段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48℃~380℃,盐度为4.34%~6.59%,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60℃,盐度为3.23%~4.18%NaCl eqv;中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5℃~241℃,盐度为2.90%~4.18%NaCl eqv,与早阶段次生流体包裹体一致;晚阶段石英细脉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7℃~181℃,盐度为0.50% ~2.00%NaCl eqv。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为 CO_2、CH_4和 N_2。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富 CO_2的流体,当这种流体到达剪切带时,由于压力骤然降低发生以 CO_2逸失为特征的沸腾作用,导致成矿流体过饱和,成矿物质快速沉淀下来形成矿床。白乃庙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地质特征与造山型矿床一致,确证了造山型铜矿的存在并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造山型铜矿 白乃庙金矿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侵入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钊 王建平 +2 位作者 王继春 许展 袁硕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7-320,共14页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陆缘增生带,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岩性有花岗闪长岩、白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对其中5件样品采用LA-MC-ICP-MS锆石U-Pb方法测年,获得花岗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443.2±1.7)Ma、(447.6±...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陆缘增生带,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岩性有花岗闪长岩、白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对其中5件样品采用LA-MC-ICP-MS锆石U-Pb方法测年,获得花岗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443.2±1.7)Ma、(447.6±1.8)Ma,白云母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429.1±2.7)Ma、(431.6±4.2)Ma,石英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424.5±2.0)Ma。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白乃庙铜矿化时代为432~447 Ma,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与花岗闪长岩侵位有关;白乃庙金矿床形成于430 Ma左右,与白云母花岗岩侵位带来的丰富热液有关。在早古生代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的背景下,铜成矿以挤压环境为主,形成斑岩型铜矿化,而金成矿作用发生在相对张性构造环境,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在白乃庙岛弧的火山-岩浆作用下共同构成了一个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乃庙金矿 侵入岩 锆石U-PB定年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