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HB13-2抑制白假丝酵母菌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宁亚维 孙颖 +5 位作者 张东春 张雅娟 司海山 康亚朋 王志新 王世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4-170,共7页
探究植物乳杆菌HB13-2上清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首先,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上清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继而,通过荧光增白剂对细胞壁染色观察,结果表明上清液处理使荧光强度增强,细胞壁出现损伤。通过流式细胞... 探究植物乳杆菌HB13-2上清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首先,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上清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继而,通过荧光增白剂对细胞壁染色观察,结果表明上清液处理使荧光强度增强,细胞壁出现损伤。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HB13-2上清液改变了白假丝酵母菌细胞膜通透性;利用DiSC_(3)(5)检测跨膜电势,结果显示荧光强度增强,表明上清液导致跨膜电势消散。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植物乳杆菌HB13-2上清液使菌体发生形变并伴随内容物的泄漏。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以及罗丹明-123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积累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上清液使细胞内活性氧大量积累,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综上,植物乳杆菌HB13-2上清液可通过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细胞发生形变,并导致线粒体损伤,从而对白假丝酵母菌发挥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为植物乳杆菌HB13-2作为口腔益生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植物乳杆菌 抑菌机制
下载PDF
山苍子精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细胞膜屏障影响的机理
2
作者 孙月 曾朝懿 +4 位作者 李梓钰 熊海波 林籽汐 车振明 唐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9-35,共7页
为研究山苍子精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本实验对山苍子精油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山苍子精油处理筛选自“生花”泡菜中的白假丝酵母菌,观察处理前后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形态、表面疏水性、表面电荷、胞内核... 为研究山苍子精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本实验对山苍子精油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山苍子精油处理筛选自“生花”泡菜中的白假丝酵母菌,观察处理前后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形态、表面疏水性、表面电荷、胞内核酸和蛋白质泄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苍子精油主要成分有柠檬醛、柠檬烯、香茅醛。山苍子精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mg/mL,最低杀菌浓度为1mg/mL。在YPD培养基中加入山苍子精油进行处理后,白假丝酵母菌细胞生长延滞,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通透性增加,表明山苍子精油具有良好的透膜能力,可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膜通透性紊乱,胞内物质渗漏,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本研究可为将山苍子精油应用于抑制发酵蔬菜汁和奶制品贮藏期间白假丝酵母菌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山苍子精油 主要成分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下载PDF
卷曲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共同对白假丝酵母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3
作者 李晓翠 白会会 +4 位作者 杜梦瑶 赵晓雯 范琳媛 尚翔 刘朝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6-809,815,共5页
目的:研究卷曲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联合共培养后对白假丝酵母菌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通过分离纯化鉴定筛选得到2株卷曲乳杆菌(乳杆菌A、B)和1株植物乳杆菌(乳杆菌C)。比较乳杆菌A... 目的:研究卷曲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联合共培养后对白假丝酵母菌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通过分离纯化鉴定筛选得到2株卷曲乳杆菌(乳杆菌A、B)和1株植物乳杆菌(乳杆菌C)。比较乳杆菌A、B、C单独作用时对10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株的抑制作用差异。比较乳杆菌A与C、B与C按1∶1混合共培养后对10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株的抑制作用差异。比较混合乳杆菌与单一乳杆菌对10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株的抑制作用差异。结果:单一乳杆菌A、B对白假丝酵母菌(实验浓度)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乳杆菌C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一乳杆菌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混合乳杆菌A+C(1∶1)、乳杆菌B+C(1∶1)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乳杆菌A、B、C任意单一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16;P<0.001、P<0.001、P=0.018)。混合乳杆菌A+C(1∶1)与乳杆菌B+C(1∶1)对不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对于单菌来说,植物乳杆菌C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卷曲乳杆菌A、B。对于混合菌,即乳杆菌A+C或乳杆菌B+C按1:1混合,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乳杆菌A、B、C单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白假丝酵母菌 共培养
下载PDF
一例阿萨希毛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尿路感染病例分析
4
作者 李灿昌 赵志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2942-12946,共5页
患者,男,56岁,10年前曾行“左肾切除术”和“膀胱切开取石术”,4个月前因右肾多发结石并重度积水行“右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2个月前诊断慢性肾衰竭,多次行血液透析治疗,1月前确诊膀胱恶性肿瘤(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现今因血... 患者,男,56岁,10年前曾行“左肾切除术”和“膀胱切开取石术”,4个月前因右肾多发结石并重度积水行“右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2个月前诊断慢性肾衰竭,多次行血液透析治疗,1月前确诊膀胱恶性肿瘤(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现今因血尿3天入院。入院体温37.8℃,经头孢唑肟抗感染治疗仍反复发热。行中段尿培养,检出阿萨希毛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 氟康唑”治疗,经联合抗感染治疗3后天无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阿萨希毛孢子菌 白假丝酵母菌 尿路感染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
5
作者 赵纯静 陈卫国 +1 位作者 白丽 武有聪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以下简称“CⅡ-3”)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研发抗真菌生物膜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将CⅡ-3加入白假丝酵母菌液与生物膜共孵育,分别设CⅡ-3高剂量组、CⅡ-3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以下简称“CⅡ-3”)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研发抗真菌生物膜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将CⅡ-3加入白假丝酵母菌液与生物膜共孵育,分别设CⅡ-3高剂量组、CⅡ-3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形态观察法及MTT法检测CⅡ-3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计算生物膜抑制率评估不同浓度CⅡ-3对不同生长阶段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作用效果。结果:CⅡ-3作用下白假丝酵母菌仍能形成生物膜样结构,高剂量组生物膜抑制率分别为25.1%和13.9%,均低于氟康唑生物膜抑制率(79.3%);与不同生长阶段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孵育时,CⅡ-3对生长8 h生物膜抑制率最高(61.7%),其次是生长16 h和24 h生物膜的抑制率(35.4%和21.9%),氟康唑仅对生长4 h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75.5%),对其他生长阶段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抑制作用不显著,CⅡ-3对白假丝酵母菌聚集和成熟期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是氟康唑的2~9倍。结论:CⅡ-3主要在聚集和成熟阶段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抑制作用未见明显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生物膜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
下载PDF
CRISPR系统在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运照临 王欣荣 +4 位作者 刘昕 施乔 盛春泉 王彦 刘娜 《中南药学》 2023年第6期1412-1416,共5页
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编辑策略,已成为多种生物系统基因功能研究的通用工具。真菌感染是导致人类疾病的重要原因,白假丝酵母菌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其基因功能的揭示是探寻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靶点... 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编辑策略,已成为多种生物系统基因功能研究的通用工具。真菌感染是导致人类疾病的重要原因,白假丝酵母菌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其基因功能的揭示是探寻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靶点的关键。本文回顾了CRISPR系统在白假丝酵母菌中从应用到优化,从基因敲除到表达调控的发展历程,以期通过对白假丝酵母菌致病力及耐药机制的研究为新药物靶点的探寻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 Cas9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 基因编辑
原文传递
稀释8.4液治疗新生儿皮肤白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
7
作者 李艳妮 孙玉凡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0期76-77,共2页
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体皮肤、黏膜及内脏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感染。84消毒液(8.4液)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该文介绍用稀释8.4液治疗新生儿皮肤白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
关键词 新生儿皮肤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新生儿 白假丝酵母菌 稀释8.4液 84消毒液 念珠菌 次氯酸钠
下载PDF
株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廉兰 谢水祥 +4 位作者 曾祥凤 钟有添 刘志春 王小丽 张文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取临床标本(性病门诊病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及用沙保氏琼脂平板分离培养、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菌种;小白鼠与家兔试验、荚膜肿胀试验、透射电镜等观察荚膜,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 取临床标本(性病门诊病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及用沙保氏琼脂平板分离培养、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菌种;小白鼠与家兔试验、荚膜肿胀试验、透射电镜等观察荚膜,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C1-1、C1-2、C1-3、C1-4)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结果显示:(1)C1-1、C1-2、C1-3、C1-4四株临床分离菌株均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在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而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边界明显;荚膜肿胀试验阳性。4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临床分离 荚膜 形态学 血清学
下载PDF
临床分离一株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廉兰 钟有添 +3 位作者 曾祥凤 李坊贞 刘志春 张文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2-F004,共3页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小白鼠与家兔试验、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结果】(1)该临床分离菌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人阴道分泌物涂片、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及培养时间的长短而有差异,但均≥0.2滋m,边界明显。沙保氏液体培养物经离心(1500r/min,15min,3次)荚膜层仍然可见。【结论】该菌株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阴道分泌物涂片 液体培养基 透射电镜观察 染色镜检 厚膜孢子 糖发酵试验 临床分离菌 不发酵乳糖 形成条件 荚膜结构 临床菌株 琼脂平板 直接涂片 临床标本 革兰染色 家兔试验 扫描电镜 培养时间 不同环境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生物膜中表达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亓庆国 周学东 +2 位作者 杨德琴 肖晓蓉 刘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相关的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与生物膜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工口腔恒化器形成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构,收集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的... 目的动态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相关的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与生物膜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工口腔恒化器形成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构,收集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的生物膜态菌细胞,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菌细胞mRNA在生物膜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96孔板XTT减低法获得生物膜耐药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耐药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不断增强;与早期生物膜相比,成熟生物膜菌株的药物流出泵基因CDR1表达上调,而MDR1基因的表达在生物膜的整个成熟过程中基本维持不变。结论生物膜成熟程度与耐药性增强有明显正相关性;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上调与生物膜耐药性的产生有一定关系但改变不一致;在生物膜成熟过程中,CDR1表达水平改变活跃,而MDR1基因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生物膜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MBL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诱导DC成熟和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明永 王凡平 +8 位作者 翟晶晶 李俊鹏 张娜 李昊典 郭康 宋士军 于海川 赵雯瑕 李梦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粘附塑料的单核细胞(MNC),应用常...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粘附塑料的单核细胞(MNC),应用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 DC),然后在有或无C.albicans和不同浓度(1-20mg/L)天然人MBL条件下继续培养2 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以FACS分析DC的表型,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FACS分析MBL与C.albicans及im DC的结合,Western blot分析IκBα磷酸化及p65/NF-κB细胞核移位。结果:ELISA检测发现,高浓度MBL(10-20 mg/L)能够下调C.albicans诱导人DC表面分子CD83和CD86表达,并抑制C.albicans诱导的TNF-α和IL-6分泌;FACS检测显示,MBL不仅能够与C.albicans结合而且能够与im DC结合;Western blot分析显示,MBL对C.albicans诱导的IκBα磷酸化及p65/NF-κB细胞核移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MBL能够以配体结合形式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途径抑制C.albicans诱导的DC成熟及细胞因子分泌,提示MBL能够在C.albicans诱导的免疫反应中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白假丝酵母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路晓钦 黎莉华 +1 位作者 周丽 刘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9-421,共3页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5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86株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186株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60.75%;其次为中段尿18.28%,分泌物11.83%,血液4.30%,其他4.84%。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5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86株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186株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60.75%;其次为中段尿18.28%,分泌物11.83%,血液4.30%,其他4.84%。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84%、9.68%、41.94%、63.98%、61.83%、67.23%、46.77%、66.67%;3年来,白假丝酵母菌除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降低(P<0.01),对益康唑的耐药率没有太大变化(P>0.05)外,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增高(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耐药性及其与CAP1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谈潘莉 汪浙炯 赵金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以及氟康唑耐药与白假丝酵母菌CAP1基因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45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敏感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白假丝酵...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以及氟康唑耐药与白假丝酵母菌CAP1基因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45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敏感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白假丝酵母菌CAP1基因mRNA(CAP1-mRNA)及其表达产物Cap1p。采用氟康唑浓度递增(4~64μg/mL)的YPD培养液连续培养法了解氟康唑诱导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的作用,qRT-PCR和流式细胞术确定CAP1基因与氟康唑耐药性形成的关系。结果 134株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MIC≤8μg/mL)、36株剂量依赖敏感(16~32μg/mL)、75株耐药(≥64μg/mL),耐药率为30.6%(75/245)。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菌株CAP1-mRNA和Cap1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氟康唑敏感菌株(P〈0.05)。氟康唑能诱导氟康唑敏感菌株产生耐药性(MIC≥64μg/mL),其CAP1-mRNA和Cap1p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有较高的耐药率。氟康唑能诱导氟康唑敏感白假丝酵母菌株产生耐药性。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性与CAP1基因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氟康唑 耐药性 CAP1基因 表达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和假丝酵母菌群分布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俊 宗利丽 +2 位作者 毛婷 黄郁馨 徐正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49-1653,共5页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对其阴道来源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子水平的菌种鉴定,结合SSCP和基因扫描(GeneScan)对白假丝酵母菌CAI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对VVC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结果从获得的198份标本中分离白假丝酵母菌140株(70.7%);58株非白假丝酵母菌(29.3%)。198名患者中重度VVC 95人,轻中度VVC 103人。白假丝酵母菌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所占比列分别为62.1%和76.6%(P=0.011)。140株C.albican共检出38种CAI基因型且集中分布于少数几种,其中基因型30-45(44株,31.43%)和32-46(23株,16.43%)最常见,其次为基因型30-46(4株,2.86%)和32-47(9株,6.42%)。以上4种优势基因型菌株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vs 42.0%,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VVC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假丝酵母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相比更容易引起重度VVC,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VVC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菌 CAI基因型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基因扫描
下载PDF
黄连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家兔阴道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丽娟 宁玉梅 +3 位作者 丁美红 徐倩倩 费霖莉 李林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58-2260,I001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对家兔阴道组织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雌激素化家兔随机分成黄连治疗组(A组)、克霉唑治疗组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同时设未雌激素化未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D组),除D组外在接种后第3、6、11天动态观察各组家兔... 目的:探讨黄连对家兔阴道组织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雌激素化家兔随机分成黄连治疗组(A组)、克霉唑治疗组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同时设未雌激素化未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D组),除D组外在接种后第3、6、11天动态观察各组家兔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情况,并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家兔,摘取阴道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阴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接种后,A、B、C 3组阴道灌洗液均有菌丝及芽管形成;用药后,A、B组未见菌丝及芽管,仅见散在孢子,C组见大量菌丝生长、芽管形成;雌激素化后A、B、C三组阴道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均较D组明显升高(均P<0.05),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用药后A组TGF-β1表达水平较B组、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黄连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又能下调阴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改善阴道局部的免疫状态,可能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原因,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复发性白假丝酵母菌病的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外阴阴道 黄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MBL调节白假丝酵母菌相态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翟晶晶 王明永 +8 位作者 凌明智 王凡平 郭康 宋士军 段巨洪 张娜 李梦杰 左萌洁 赵雯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3-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相态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MBL处理C.albicans 2、4、8 h,37℃200 r/min震荡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albican...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相态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MBL处理C.albicans 2、4、8 h,37℃200 r/min震荡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albicans的菌丝形成情况;FACS分析MBL与C.albicans的结合情况;RT-PCR分析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DDR48的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MBL在早期(2~4 h)能够抑制C.albicans酵母相(Yeast form,Y)向菌丝相(Hyphal form,H)转化;FACS分析表明MBL能够以Ca2+浓度依赖关系与C.albicans细胞结合;RT-PCR结果表明MBL能够减少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的表达,而其对DDR48表达的影响尚无规律可循。结论:MBL能够通过调控HWP1的表达抑制C.albicans酵母相向菌丝相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白假丝酵母菌 相态转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雌激素诱导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小鼠模型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雪蓉 肖敦振 +1 位作者 高俊 姚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4745-4748,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雌激素化未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组)、未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I组)、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雌激素化未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组)、未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I组)、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I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制作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每组分别于接种后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取小鼠阴道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除C组外,各组小鼠阴道组织内第2天出现COX-2的阳性表达,持续升高至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时开始下降;E组在第4、第7天COX-2免疫组化检测OD值分别为0.157±0.017和0.161±0.014,与相应C组(0.101±0.014和0.106±0.014)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均<0.05)。EI和I组第7天的OD值分别达到0.275±0.059和0.234±0.06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P均<0.01),且EI组显著高于I组(P<0.05)。结论:在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中,雌激素能通过诱导阴道组织中COX-2的表达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白假丝酵母菌 阴道炎动 物模型环 氧化酶-2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萍 厉荣玉 董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蜗牛酶消化破壁形成原生质体,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反应等进行鉴定。结果提取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提取的DNA浓度为(1... 目的建立一种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蜗牛酶消化破壁形成原生质体,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反应等进行鉴定。结果提取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提取的DNA浓度为(1.18±0.36)μg/μl,纯度好(OD260/OD280>1.7),不用RNase酶处理,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PCR扩增。结论本研究中提取DNA的方法简便易行,提取物可适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DNA提取 PCR
下载PDF
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琳 孙珺 +4 位作者 李多 肖晓蓉 朱硃 龚其美 周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观测3种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测口腔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结果 1)直接点种法中各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 目的观测3种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测口腔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结果 1)直接点种法中各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2)唾液链球菌软琼脂上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3)活菌与白假丝酵母菌液体共培养中,在各个时间点上变异链球菌组与对照组之间菌落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细菌培养基上清液与白假丝酵母菌液体共培养中,在24、48、72h时间点上,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菌落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数时间点上,各实验组间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尚不能确定哪种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更强,并且抑制作用会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变异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 血链球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消炎痛对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中菌丝生长及IL-2、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亚莉 肖敦振 +3 位作者 彭静鄂 陈雪蓉 高俊 姚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F0003,共5页
目的以小鼠为模型,探讨雌激素诱发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观察阴道内应用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设雌激素化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组(EI)和模型用药(消炎痛)组(Indo),另... 目的以小鼠为模型,探讨雌激素诱发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观察阴道内应用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设雌激素化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组(EI)和模型用药(消炎痛)组(Indo),另设单一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I)、单一雌激素化组(E)和空白对照组(C)。在接种后4、7、14d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阴道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TGF-β1、IL-2水平。结果Indo组小鼠未见菌丝,仅见孢子,EI组见大量菌丝生长。雌激素可上调小鼠阴道组织TGF-β1表达及下调IL-2水平(E组比C组,均P<0.05),EI组和I组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1),而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IL-2水平未见升高(均P>0.05)。与EI组比较,Indo组在第4、7天阴道组织TGF-β1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IL-2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P<0.01)。结论雌激素能降低小鼠阴道局部免疫能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时小鼠阴道缺乏防护性的细胞免疫反应;消炎痛具有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又能调节阴道局部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新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外阴阴道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介素-2 消炎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