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陶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泪膜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TT)]、角膜功能[角膜厚度、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视力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 d,两组BUT、STT值及角膜厚度均小于术前,但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FL评分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视力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的35.56%(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减少对泪膜、角膜功能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和安全性优于超声乳化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硬核白内障 泪膜功能 角膜功能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比较研究
2
作者 邸彦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6-0078,共3页
探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使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随机分组,A组(ECCE手术40例)和B组(Phaco手术42例),对比手术效果。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切口长度... 探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使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随机分组,A组(ECCE手术40例)和B组(Phaco手术42例),对比手术效果。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角膜散光度、较A组更低(P<0.05);B组治疗总费用、治疗后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眼压、视力优于A组(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使用ECCG手术、Phaco手术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疗效,相对而言Phaco手术的近期疗效更佳,而ECCE手术治疗总体花费较低,设备价值不高,基层医院普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老年性白内障 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指标
原文传递
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宁科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12月76例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76眼)的临床资料,按不同ECCE切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 目的:观察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12月76例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76眼)的临床资料,按不同ECCE切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眼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视力、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六边形细胞比例,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低角膜内皮细胞数 核硬度 白内障 双切口 单切口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宁科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龄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龄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散光度、裸眼视力、眼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12周,两组散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裸眼视力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 h,两组眼压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裸眼视力水平,降低散光度、眼压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视力 散光 眼压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5
作者 蒲艳妮 黄蓓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差异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观察组(40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差异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观察组(40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术眼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大于常规组,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厚度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显著长于常规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主观干眼症状问卷评分(SDES)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的角膜水肿、囊膜混浊、纤维素样渗出、晶体表面色素沉着、虹膜粘连、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可取得理想手术效果,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常规切口 小切口
下载PDF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骆荣江 邵应峰 +3 位作者 马翠萍 龙崇德 朱慧萍 刘韶瑞 《中国康复》 2009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9 660例(10 898眼)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发生率,筛查分析其发生眼内炎的危险... 目的: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9 660例(10 898眼)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发生率,筛查分析其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10 898眼中共有27眼术后发生眼内炎(0.25%),危险因素主要有术中玻璃体溢出、并发糖尿病、年龄较大(≥70岁)、大手术切口和手术历时较久(≥1 h)等;发现眼内炎后立即行玻璃体注药联合全身给药或玻璃体手术,并行细菌学检查,27例中,16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例,粪肠球菌(D群)4例,肺炎链球菌3例,真菌感染2例,其余11例标本培养3次均无细菌生长。治疗后7眼无光感,3眼行眼球摘除。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并发眼内炎有诸多危险因素,采取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推广小切口巩膜隧道式手术、提高基层医生的手术技能、减少玻璃体溢出等有望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眼内炎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58例体会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红 邓婷 陈红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碎核 角膜水肿 超声乳化技术 基层医院 手术操作 术后患者 严重并发症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3 位作者 兰婷 王丽华 赖伟 钟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对眼轴≥26 mm的高度近视合并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56例(168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161只眼(9...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对眼轴≥26 mm的高度近视合并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56例(168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161只眼(96%)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7只眼(4%)因合并严重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灶故视力无提高。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5只眼(3.0%)。术后并发症:17只眼角膜可逆性内皮水肿(10.1%);8只眼前房有渗出反应(4.8%);5只眼前房积血(3.0%);22只眼后囊膜混浊(13.1%);2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1.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患者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高度近视 硬核白内障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艳芳 李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722-1722,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患者 疗效满意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与无缝线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铮 谭少健 刘金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和无缝线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88眼)Ⅳ级核(Emery分级)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超声乳化术组(A组)28例(47眼),无缝线大...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和无缝线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88眼)Ⅳ级核(Emery分级)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超声乳化术组(A组)28例(47眼),无缝线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B组)25例(41眼),观察两组术后第1-3天的裸眼视力,术后第7天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及前房情况;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散光度数变化.结果:术后第1-3天B组视力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7天两组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减少量及术源性散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无缝线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视力、角膜损伤情况好于超声乳化术,而术源性散光大于超声乳化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无缝线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下载PDF
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防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瑞帆 杨绍伟 +2 位作者 万灵 乔利峰 吴峥峥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四川省贫困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3例(403只眼)和改良组459例(459只眼),分别在表面麻醉下行常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四川省贫困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3例(403只眼)和改良组459例(459只眼),分别在表面麻醉下行常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脱盲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 d常规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482,改良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5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403例中脱盲387例、脱盲率为96.03%;改良组459例中脱盲445例,脱盲率为96.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值得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小切口 劈核 防盲
下载PDF
犬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光洪 杨德才 +5 位作者 李妍 肖德华 靳朝 孙大丹 王哲 周昌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676-3676,3712,共2页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晶体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3例3眼患糖尿病老龄犬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视力检查,手术后1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恢复。1例由于术前散瞳不够,取晶状体时导致虹膜损...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晶体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3例3眼患糖尿病老龄犬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视力检查,手术后1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恢复。1例由于术前散瞳不够,取晶状体时导致虹膜损伤。1例由于术中未吸净残余皮质,导致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差。术后14 d内,2例出现角膜水肿,21 d后消失。[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晶体摘除术经济实惠、简便易学、易于掌握,可在动物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下载PDF
双钩出核技术在特殊体位下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原 高建华 邓江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双钩出核法在特殊体位白内障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独创的钩核出核技术对25例30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术中患者均采取半卧位。对患者术中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25例30眼中,术中无后囊破... 目的:探讨双钩出核法在特殊体位白内障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独创的钩核出核技术对25例30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术中患者均采取半卧位。对患者术中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25例30眼中,术中无后囊破裂和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都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一过性角膜水肿1例,术后1wk内消退,术后2mo视力≥0.5者占85%。结论:钩核出核技术独创性强,方法安全可靠,除普通病例外也适用于疑难复杂病例和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钩出核技术 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特殊体位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小龙 曾仁华 李佳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2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 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1周、3个月视力水平与术后散光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硬核白内障 预后质量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雪燕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64-1565,156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眼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4...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眼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有54眼(96.4%)视力大于或等于0.3,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改善的眼数有53眼(94.6%);对照组术后1周有57眼(95.0%)视力大于或等于0.3,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改善的眼数有55眼(91.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眼视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下载PDF
自体角膜置换移植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小丽 肖思瑜 +1 位作者 钟顺兰 伍小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5期1256-1257,共2页
对6例自体角膜置换移植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病人术前给予健康宣教、预防感染,术后给予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及严密的病情观察,结果5例视力明显提高,1例病人视力提高不明显。术前预防感染、术后细心护理可加快病人康复。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护理
下载PDF
表面麻醉下手法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防盲治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国科 刘钢生 赵军民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手法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防盲治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80只眼)白内障防盲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手法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值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手法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防盲治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80只眼)白内障防盲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手法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值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视力≥0.3者63只眼(78.8%),≥0.5者26只眼(32.5%)。术后3个月视力≥0.3者69只眼(86.3%),≥0.5者43只眼(53.8%)。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值(1.10±0.31)D与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值(1.08±0.52)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后囊膜破裂3只眼(3.6%),角膜后弹力层脱离1只眼(1.3%)。术后角膜水肿5只眼(6.3%),反应性葡萄膜炎1只眼(1.3%),继发性高眼压2只眼(2.5%),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感染性眼内炎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手法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小切口 手法劈核 防盲治盲
下载PDF
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敏 孙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方法、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63例(均为单眼)行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方法、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63例(均为单眼)行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6者43只眼(68.25%),≥0.3者57只眼(90.47%);术前散光和术后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7只眼(11.11%),后囊膜破裂1只眼(1.58%),悬韧带离断1只眼(1.58%),角膜后弹力层脱离1只眼(1.58%)。结论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合理,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小切口 无缝线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罗俊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5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高龄白内障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 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5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高龄白内障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2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情况较手术前改善明显,且试验组患者术后3 d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手术后3 d、1个月的散光度情况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率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显著,且对照组患者下降水平较试验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 h和24 h眼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数据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较对照组52.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散光度以及眼压等临床症状,同时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白内障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两种非缝合小切口隧道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观察和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展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3806-3808,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非缝合小切口隧道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156例172眼分别进行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对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恢复快,散光小。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两种非缝合小切口隧道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156例172眼分别进行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对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恢复快,散光小。比较两组术式的术后视力和散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非缝合小切口隧道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少,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适合各类白内障病人,有利于在国内基层医院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缝合 小切口 隧道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