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诱导物对白地霉中高级醇脱氢酶的影响
1
作者 朱静 杨晓聪 +4 位作者 陈亚蓝 刘海波 陈龙 郑雪珂 师俊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41,共14页
化学或物理因子作为诱导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菌体基因转录表达。为探索高级醇底物对白地霉的诱导效果,以分离自土壤的白地霉S12为对象,采用五种高级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己醇和异戊醇)作为诱导物,研究不同高级醇的诱导剂量... 化学或物理因子作为诱导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菌体基因转录表达。为探索高级醇底物对白地霉的诱导效果,以分离自土壤的白地霉S12为对象,采用五种高级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己醇和异戊醇)作为诱导物,研究不同高级醇的诱导剂量、诱导时间对菌体S12降解不同高级醇活性及脱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己醇和异丁醇分别作为诱导剂时,胞内酶活力较高。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正己醇作为诱导剂时,最适诱导时间均为6 h;而以异戊醇为诱导剂时,最佳诱导时间为12 h。以正丙醇和正己醇为诱导剂时,最适的诱导浓度为1.5 g/L;以正丁醇、异丁醇和异戊醇为诱导剂时,最适诱导浓度分别为1.0、0.5和2.5 g/L。NativePAGE电泳结果表明,以五种高级醇为诱导剂均能使菌体合成分子量为223 kDa左右的脱氢酶。其中,以正己醇为诱导剂时所得菌体同时降解多种高级醇的能力最强,其降解产物均为其相应的酸类和酯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高级醇脱氢酶 诱导物 酶活性 诱导条件
下载PDF
一株白地霉在低碳氮比废水中降氨氮新功能的研究
2
作者 刘辉 李晓超 +9 位作者 毛晓茜 鲁冰花 曾桂华 李华林 王雪景 陈佳艳 肖亚梅 李庄 刘文彬 杨利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该文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一株低C/N营养条件下氨氮去除效果显著的菌株。ITS序列测序鉴定表明,该菌株为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经不同pH、温度、C/N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 h,测定其生长密度及氨氮去除情况,结果发现,白地霉培养基... 该文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一株低C/N营养条件下氨氮去除效果显著的菌株。ITS序列测序鉴定表明,该菌株为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经不同pH、温度、C/N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 h,测定其生长密度及氨氮去除情况,结果发现,白地霉培养基最佳降氨氮条件为:pH 8.0,C/N 1.5,温度30℃,其最佳氨氮去除率可达93.1%。该文发现了白地霉在污水处理,尤其是低C/N污水处理中具有氨氮去除的新功能,为其在低C/N污水生化处理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和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低C/N 降氨氮 废水处理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白地霉S13固态发酵白酒条件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阳阳 赵筱岑 +4 位作者 王荣荣 朱静 李建芳 汪清美 王斯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6-200,共5页
为提高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中的总酯含量和出酒率,本试验以前期研究保存的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S13及白酒曲为试验菌种,以总酯含量和出酒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试验对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 为提高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中的总酯含量和出酒率,本试验以前期研究保存的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S13及白酒曲为试验菌种,以总酯含量和出酒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试验对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6 d,初始pH值6.2,白地霉接种量14%、发酵温度28℃,白酒曲添加量0.5%。在此优化条件下,白酒澄清透明,无杂质沉淀,口感醇厚绵甜,香味协调,总酯含量为2.12 g/L,出酒率为20.42%,酒精度达到56%vol,感官评分为82.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出酒率 固态发酵 发酵条件 白地霉S13
下载PDF
开菲尔粒中白地霉的分离鉴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智昊 莫海英 +2 位作者 陈鑫 银蒙芳 杜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131,共9页
从云南昆明地区的开菲尔粒中分离得到K2、Z7-1和Z8-4菌株,3株菌发酵产物可产生愉悦的花果香味。在基因组重测序基础上,分析菌株K2、Z7-1、Z8-4与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LMA-244基因组相似度,DNA杂交分析相似度分别为99.50%、99.40%... 从云南昆明地区的开菲尔粒中分离得到K2、Z7-1和Z8-4菌株,3株菌发酵产物可产生愉悦的花果香味。在基因组重测序基础上,分析菌株K2、Z7-1、Z8-4与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LMA-244基因组相似度,DNA杂交分析相似度分别为99.50%、99.40%、99.50%;平均核酸一致性分析,相似度分别为98.66%、98.65%、98.68%。结合形态特征和2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K2、Z7-1和Z8-43株菌均鉴定为白地霉。利用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直系同源簇等数据库对白地霉K2进行基因功能注释,注释基因中40.74%与细胞组成相关,47.54%与生物过程相关,11.73%与分子功能相关。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萜类合成的相关基因,白地霉K2具有合成挥发性香味成分的遗传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白地霉K2菌株的发酵液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检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3-蒈烯、α-蒎烯和对伞花烃呈花香,L-α-松油醇呈松木香,4-萜烯醇、(-)-4-萜品醇呈丁香味,乙酸α-松油酯呈清甜香。推测白地霉是开菲尔酸奶香味物质的重要贡献菌株。本研究为白地霉K2用于发酵乳制品及其他发酵食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粒 全基因组测序 白地霉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酸菜汁中白地霉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5
作者 张明玉 卢志锋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0期47-49,共3页
本实验将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中分离得到的霉菌进行种属鉴定,先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再应用2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基因扩增与测序。将GenBank中该属内菌株的26S rDNA基因序列与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 本实验将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中分离得到的霉菌进行种属鉴定,先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再应用2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基因扩增与测序。将GenBank中该属内菌株的26S rDNA基因序列与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2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G.wang结合真菌鉴定手册得知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科-地霉属-白地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分离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白地霉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孙丙升 郑莉莉 +2 位作者 刘天明 王慧 徐美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3-166,共4页
白地霉在食品、香料、饲料、环境治理等领域具巨大的开发价值。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白地霉在脂肪酶、香气化合物、奶酪制作、污水处理以及饲料蛋白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白地霉 脂肪酶 香气化合物 奶酪 污水处理 动物饲料
下载PDF
白地霉Y162脂肪酶基因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2
7
作者 阎金勇 杨江科 +1 位作者 徐莉 闫云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借助生物信息学,对已克隆的地霉属脂肪酶全长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基因组DNA和cDNA水平上,于国内首次克隆了Geotrichum 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G.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全长1692bp,不含内含子,编码包括19... 借助生物信息学,对已克隆的地霉属脂肪酶全长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基因组DNA和cDNA水平上,于国内首次克隆了Geotrichum 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G.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全长1692bp,不含内含子,编码包括19个氨基酸信号肽在内的563个氨基酸。与NCBI GenBank中已报道的地霉属脂肪酶氨基酸序列有86%的一致性。将该基因克隆到pPIC9K表达载体上,转化毕赤酵母GS115,摇瓶发酵96h后毕赤酵母分泌表达55 U/mL重组脂肪酶,实现了脂肪酶的高效表达。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重组脂肪酶对C9位顺式双键的甘油酯具有明显的底物特异性;对甲醇、甘油等有机溶剂呈现耐受性;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8.0,在pH 6.0~10.0及60℃以下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底物特异性、有机溶剂、温度及pH耐受性赋予该重组酶良好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Y162 脂肪酶 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基于26S rDNAD1/D2区序列分析的15株白地霉分子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凯 刘光全 +2 位作者 李金霞 姚粟 程池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9-362,共4页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Galactomyces geotrichum NRRLY-17569T,与其同源性为96.3%~98.3%。15株白地霉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显著不同于地霉属的模式种及其它种,可能代表地霉属的两个新种,但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去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分类 系统学 26S RRNA基因 D1/D2区
下载PDF
单因子-响应面法优化白地霉Y162产脂肪酶条件 被引量:16
9
作者 阎金勇 杨江科 闫云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75,共7页
对白地霉Y162液体发酵产脂肪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单因子实验筛选出最适碳源为橄榄油,氮源为黄豆粉和NH4Cl,无机盐为BaCl2和MgCl2。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橄榄... 对白地霉Y162液体发酵产脂肪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单因子实验筛选出最适碳源为橄榄油,氮源为黄豆粉和NH4Cl,无机盐为BaCl2和MgCl2。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橄榄油、BaCl2和NH4Cl三个最显著的因素。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产酶区域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橄榄油、BaCl2和NH4Cl最佳浓度分别为2.35%,0.36%,1.35%。优化后液体发酵液中脂肪酶活力提高到31.85U/ml,比初始酶活力14.16U/ml提高了2.25倍,表明单因子-响应面结合法可显著优化白地霉Y162液体发酵产脂肪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白地霉Y162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白地霉GXU08脂肪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谭珍连 梁静娟 +1 位作者 庞宗文 覃晓娟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初步筛选脂肪酶高产菌株。方法:以白地霉GXU08为出发菌,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结果:筛选得到6株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GXU08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4-39的酶活达14.2U,比GXU08提高了63.2%。突变株经9次传代,3次摇瓶复筛,其脂... 目的:初步筛选脂肪酶高产菌株。方法:以白地霉GXU08为出发菌,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结果:筛选得到6株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GXU08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4-39的酶活达14.2U,比GXU08提高了63.2%。突变株经9次传代,3次摇瓶复筛,其脂肪酶酶活性保持稳定,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不同的育种方法进一步提高脂肪酶的产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脂肪酶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下载PDF
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的双水相萃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俊华 杨洁 +3 位作者 付建红 吴娜 石玉瑚 欧阳平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研究不同无机盐的双水相体系对白地霉脂肪酶的萃取分离效果,对PEG/(NH4)2SO4成相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考察体系PEG分子量、不同的无机盐、PEG浓度、(NH4)2SO4浓度、离子强度、pH及(NH4)2SO4浓度对反萃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 研究不同无机盐的双水相体系对白地霉脂肪酶的萃取分离效果,对PEG/(NH4)2SO4成相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考察体系PEG分子量、不同的无机盐、PEG浓度、(NH4)2SO4浓度、离子强度、pH及(NH4)2SO4浓度对反萃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初步确定在PEG浓度15%,(NH4)2SO4浓度22.5%,pH8.0,不加NaCl的条件下进行双水相萃取,脂肪酶分离系数和纯化倍数分别为6.8和7.5,比活力达到40.3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脂肪酶 双水相萃取
下载PDF
白地霉产漆酶条件优化及对偶氮染料的脱色 被引量:9
12
作者 尹亮 陈章和 赵树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90,共6页
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的真菌,经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该白地霉M3产漆酶的条件和所得漆酶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氯化铵为白地霉M3产漆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产漆酶优化培养基包含2g/L... 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的真菌,经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该白地霉M3产漆酶的条件和所得漆酶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氯化铵为白地霉M3产漆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产漆酶优化培养基包含2g/L的葡萄糖、1.5g/L的氯化铵、0.015 mmol/L的愈创木酚和0.05 mmol/L的硫酸铜.使用5 L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7L气升式发酵罐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培养白地霉M3,最高漆酶酶活分别达到23.8和36.9μmol/(s.L),气升式发酵罐更适合白地霉M3产漆酶.获取的粗漆酶液处理偶氮染料1.5h后,脱色率达到90.2%;可见-紫外光谱扫描分析表明白地霉M3所产漆酶能降解偶氮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漆酶 偶氮染料 脱色
下载PDF
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试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玉 李其久 +4 位作者 尹依婷 李毅然 魏伯峰 王小禹 李素玉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其培养白地霉不仅可以净化玉米淀粉废水,还可以收获有用的菌体蛋白.研究表明当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不经灭菌处理的废水中添加0.1%KH2PO4、24 h振荡培养白地霉时,玉米淀...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其培养白地霉不仅可以净化玉米淀粉废水,还可以收获有用的菌体蛋白.研究表明当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不经灭菌处理的废水中添加0.1%KH2PO4、24 h振荡培养白地霉时,玉米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0%以上,每吨玉米淀粉废水可收获干燥SCP 1.6 kg以上,净化后废水的pH值为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 白地霉 SCP(单细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 净化 资源化
下载PDF
豆腐废水发酵生产白地霉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曲静然 刘玉 宋俊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2,共4页
利用豆腐废水从酸浆中分离筛选出的白地霉FL44菌株进行了摇瓶培养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FL44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最适发酵条件,并对其发酵过程作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初始pH值、摇瓶装量与培养时间均对该菌株细胞生物量有... 利用豆腐废水从酸浆中分离筛选出的白地霉FL44菌株进行了摇瓶培养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FL44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最适发酵条件,并对其发酵过程作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初始pH值、摇瓶装量与培养时间均对该菌株细胞生物量有影响。优化培养基组成为:废糖蜜5%,(NH4)2HPO41%;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5.5,摇瓶装量40mL/250mL,摇瓶转速为220rpm,30℃培养48h;菌体生物量可达到15.0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废水 白地霉 FL44菌株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天然白地霉菌株发酵产品的毒理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天明 孙丙升 +1 位作者 于莎莎 郑莉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0,共4页
研究产香白地霉菌株发酵产品的食用安全性。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白地霉发酵产品的小鼠LD50>100.g/kg体重,说明该受试物属于无毒级物质。骨髓... 研究产香白地霉菌株发酵产品的食用安全性。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白地霉发酵产品的小鼠LD50>100.g/kg体重,说明该受试物属于无毒级物质。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的结果为阴性,未显示出致突变性。30d喂养试验中各实验组(2.5、50.、10.0g/kg体重)小白鼠生长发育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小白鼠组织解剖检查均未见病变。产香白地霉菌株发酵产品具有较好的饮用安全性,可作为饮料供消费者饮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发酵产品 毒理学试验 食用安全性
下载PDF
酒精废水发酵生产白地霉 被引量:6
16
作者 谌斌 刘庆业 刘明登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F003-F003,F002,共2页
利用糖厂的酒精废水 ,进行了白地霉的摇瓶培养研究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得出了白地霉培养的适宜条件 ,即废水先稀释 0 2倍 ,添加 0 2 %硫酸铵、0 1%磷酸、0 1%硫酸镁 ,初始pH值调整为 4 5 ,接种量为 10 %,2 8℃~ 30℃ ,在此条件... 利用糖厂的酒精废水 ,进行了白地霉的摇瓶培养研究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得出了白地霉培养的适宜条件 ,即废水先稀释 0 2倍 ,添加 0 2 %硫酸铵、0 1%磷酸、0 1%硫酸镁 ,初始pH值调整为 4 5 ,接种量为 10 %,2 8℃~ 30℃ ,在此条件下 ,得到了 0 6 %~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酒精 废水 白地霉 摇瓶发酵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条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剑丽 胡建锋 +2 位作者 陈秀勇 牛晓娟 邱树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0,44,共5页
本研究对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利用Minitab15软件设计了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筛选出温度、初始加水量及翻曲不翻曲3个显著性影响因素,经最陡爬坡试验,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优化... 本研究对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利用Minitab15软件设计了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筛选出温度、初始加水量及翻曲不翻曲3个显著性影响因素,经最陡爬坡试验,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适温度为30℃,最适初始加水量为100%,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饼粕 白地霉 蛋白质饲料 工艺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白地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燕霞 张瑞清 +2 位作者 刘保友 袁堂玉 刘万好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55-57,共3页
采用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SYX-1和白地霉SYX-2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在菌悬液浓度为106~107cfu/ml时黄瓜种子胚根的伸长拮抗率分别为71.3%和81.2%,而混合菌株菌悬液的胚根伸长... 采用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SYX-1和白地霉SYX-2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在菌悬液浓度为106~107cfu/ml时黄瓜种子胚根的伸长拮抗率分别为71.3%和81.2%,而混合菌株菌悬液的胚根伸长拮抗率高达85.3%;盆栽试验表明,SYX-1和SYX-2生防菌菌悬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43.3%和46.4%,其混合菌株菌悬液的防效达52.8%,两种生防菌对植株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解淀粉芽孢杆菌 黄瓜枯萎病 生防菌
下载PDF
白地霉G38生物转化制备抗忧郁药(R)-fluoxetine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冰峰 顾建新 +1 位作者 冯青 李祖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3-357,共5页
从200株菌中筛选出具有双酮化合物还原活力较高的菌株7株,其中以白地霉(Geotrickum, sp. )G38活力最高,而且有较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白地霉G38能对β-羰基苯丙酸乙酯进行不对称还原,生成(R)-β-羟基苯丙酸乙酯,用于制备抗忧郁... 从200株菌中筛选出具有双酮化合物还原活力较高的菌株7株,其中以白地霉(Geotrickum, sp. )G38活力最高,而且有较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白地霉G38能对β-羰基苯丙酸乙酯进行不对称还原,生成(R)-β-羟基苯丙酸乙酯,用于制备抗忧郁药(R)-fluoxetine。用二甲基硅橡胶包埋白地霉菌体取代游离菌体进行生物转化,可以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对映体过量值从49%提高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白地霉G38 (R)-fluoxetine 抗忧郁药
下载PDF
开放静置体系中白地霉Y1对染料脱色降解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颜克亮 熊征 +2 位作者 刘友勋 田媛 张晓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2-1306,共5页
采用白地霉Y1对染料进行脱色,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接种量、pH值、C/N比和温度等因素对白地霉降解溴酚蓝的影响,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白地霉能在开放静置条件下对部分染料进行有效的脱色,对溴酚蓝尤其有效。开放静... 采用白地霉Y1对染料进行脱色,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接种量、pH值、C/N比和温度等因素对白地霉降解溴酚蓝的影响,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白地霉能在开放静置条件下对部分染料进行有效的脱色,对溴酚蓝尤其有效。开放静置体系下,白地霉能对300 mg/L的溴酚蓝进行脱色,脱色pH和温度分别为2-8、25-40℃,高碳低氮环境中更有利于脱色,接种量对染料脱色影响不大。通过对胞外液絮凝及脱色作用、葡萄糖代谢情况及染料脱色扫描图谱分析表明,白地霉主要通过分泌胞外液对溴酚蓝进行作用,且能对溴酚蓝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染料 生物降解 溴酚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