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6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
1
作者 张磊 任榕霞 +2 位作者 丁宁 崔伟亮 李慧芬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 建立测定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的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测... 目的 建立测定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的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测定17批白术和17批土白术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OPLS-DA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标定9个共有峰,土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标定10个共有峰。指认了新绿原酸、绿原酸、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6个成分,土炒后1号峰、4号峰(白术内酯Ⅲ)、8号峰(白术内酯Ⅱ)峰面积增加,2号峰(新绿原酸)、3号峰(绿原酸)、5号峰、6号峰、7号峰、9号峰(白术内酯Ⅰ)、10号峰(苍术酮)土炒后峰面积均降低。结论 所建立指纹图谱方法能够系统地分析白术土炒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进一步规范白术土炒工艺,制定土白术专属性质量标准,研究土白术炮制原理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白术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指纹图谱 多波长切换 化学计量学 成分变化
下载PDF
白术提取物对LPS诱导BV2细胞抗神经炎症作用
2
作者 李静 金倫喆 金洪光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目的研究白术甲醇-正己烷层萃取物(AH)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抗神经炎症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分析AH主要成分。方法制备白术提取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AH主要成分;以LPS诱导BV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 目的研究白术甲醇-正己烷层萃取物(AH)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抗神经炎症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分析AH主要成分。方法制备白术提取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AH主要成分;以LPS诱导BV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Griess反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_(2)(PGE_(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AH主要成分包括白术内酯Ⅱ、Ⅲ。AH可显著降低LPS诱导BV2细胞产生的NO、PGE_(2)、IL-6、TNF-α水平,同时降低iNOS、COX-2、MAPK、NF-κB蛋白表达。低浓度AH对PGE_(2)的抑制作用不弱于高浓度白术内酯Ⅱ、Ⅲ;高浓度AH对NO的抑制作用与高浓度白术内酯Ⅲ相似。结论AH回收率高,主要成分包括白术内酯Ⅱ、Ⅲ;AH有较好的抗神经炎症作用,其抗炎机制与MAPK和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神经炎症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参苓白术散中三种成分的含量
3
作者 刘旭明 辛蕊华 +3 位作者 仇正英 李锦宇 刘莲 王贵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目的:建立参苓白术散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和甘草苷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乙腈作为流动相A,测定了参苓白术散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甘草苷的含量。结果:苍术酮在0.0082~0.1308 mg... 目的:建立参苓白术散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和甘草苷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乙腈作为流动相A,测定了参苓白术散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甘草苷的含量。结果:苍术酮在0.0082~0.1308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7.8%(RSD=0.7%,n=6);白术内酯Ⅰ在0.0016~0.0256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103.4%(RSD=1.8%,n=6);甘草苷在0.0153~0.2444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104.2%(RSD=0.5%,n=6)。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参苓白术散中苍术酮、白术内酯I和甘草苷的检测方法,且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 HPLC 苍术酮 白术内酯Ⅰ 甘草苷
下载PDF
基于文献及计量学方法研究脾阴学说古今发展及参苓白术散滋补脾阴作用阐释
4
作者 臧凝子 王世文 +2 位作者 李品 王清华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4,I0035,共6页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的生理功能;脾阴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黄帝内经》构建脏腑阴阳理论体系、《伤寒论》初识脾阴方证、“丹溪学派”首开滋阴法先河、缪希雍系统建立脾阴理论体系、吴澄引申“芳香甘平”治法5个历史时期。此外,通过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分析脾阴学说现代整体发展应用情况,对比古今常用11个滋补脾阴类中药复方发现:现代研究中对脾阴学说的认识主要传承自唐容川、叶天士、吴澄、李东垣、缪希雍、张锡纯几位医家;其理论主要应用在消渴(糖尿病)、泄泻、便秘、肉痿等疾病治疗中;用药偏以甘淡,兼顾养胃阴为特色;局方参苓白术散成方早,充分体现了“甘淡”补脾之滋补脾阴用药的基本法则,具有健脾气、滋脾阴、渗脾湿之功效,全方升降相因、散收并用、补行兼施,尤宜于脾气阴虚夹湿的患者,乃滋补脾阴理论应用的基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 参苓白术 文献研究 文献计量学 滋补脾阴
原文传递
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静 何牟 +1 位作者 李玲 张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889,共9页
白术挥发油为临床常用中药白术的主要有效部位,在白术根茎中的含量约为1.4%~2.5%,其化学成分复杂,共有约78种萜类、5种脂肪族、3种芳香族、1种甾体类和1种生物碱类,主要由苍术酮、β-桉叶醇、γ-榄香烯、白术内酯Ⅰ~Ⅲ等组成,并具有调... 白术挥发油为临床常用中药白术的主要有效部位,在白术根茎中的含量约为1.4%~2.5%,其化学成分复杂,共有约78种萜类、5种脂肪族、3种芳香族、1种甾体类和1种生物碱类,主要由苍术酮、β-桉叶醇、γ-榄香烯、白术内酯Ⅰ~Ⅲ等组成,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肠道微生物群、抗消化道炎症、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等药理活性。本文系统检索了国内外白术挥发油的相关文献,针对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整理,并对其燥性、稳定性等问题做出讨论,以期为白术挥发油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化学成分 炮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
6
作者 刘棣文 何莉莉 +1 位作者 崔娜 王秋红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期65-78,共14页
白术为常用的大宗药材,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效。本文综述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植物亲缘性及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药性等角度预测白术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发现白术化学成分多样,包含倍半萜... 白术为常用的大宗药材,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效。本文综述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植物亲缘性及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药性等角度预测白术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发现白术化学成分多样,包含倍半萜类、黄酮类、多糖类、聚乙炔类、酚酸类、苷类等;有抗炎、抗肿瘤、调节胃肠道、抗菌、抗氧化、保肝、保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胃肠道、神经系统及肝脏等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白术内酯Ⅰ、Ⅱ、Ⅲ等内酯类成分及多糖类成分等作为Q-Marker的备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白术内酯
下载PDF
白术的法象药理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彭欣 秦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以象释药”是中医象思维在中药学研究与应用中的极好体现。白术为“后天培土圣药”,但在《神农本草经》等本草经典中,古人常以之治疗痃癖、结肿、山岚瘴气等诸多疑难怪证。对此,按药性常论往往难以理解。但若以“法象药理”“象性合... “以象释药”是中医象思维在中药学研究与应用中的极好体现。白术为“后天培土圣药”,但在《神农本草经》等本草经典中,古人常以之治疗痃癖、结肿、山岚瘴气等诸多疑难怪证。对此,按药性常论往往难以理解。但若以“法象药理”“象性合参”的角度,这些功效应用可以从白术独特的“药象”中找到答案。古代本草著作对于白术特殊药象多有详尽阐释,称之为“盘结丑怪,有兽之形”,以及“桴蓟”“多刺有风象”等。笔者结合传统本草和现代药学研究,将白术的药象特点概括为:叶裂羽刺,团根瘤皱,肉白辛香。而这些药象均与其“逐风水结肿”“痃癖气块”“主大风在身面”等特殊药效密切相关。正如徐灵胎所言:“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由此认识白术的“象-效”相关性,可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药学智慧,弘扬传统本草理论的现代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药象 法象药理 象性合参 以象释药
下载PDF
不同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比较
8
作者 谢进 陈阳峰 +2 位作者 何爽 朱校奇 宋荣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93-96,共4页
研究以岛津Column Shim-pack GIST C18(250 nm×4.6 nm)为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40℃,检测样品中的白术内酯。白术内酯Ⅰ和Ⅱ、Ⅲ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75和220 nm,进样量为10μL,白术内酯Ⅰ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1.049... 研究以岛津Column Shim-pack GIST C18(250 nm×4.6 nm)为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40℃,检测样品中的白术内酯。白术内酯Ⅰ和Ⅱ、Ⅲ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75和220 nm,进样量为10μL,白术内酯Ⅰ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1.049×10~7X-4.090×10~5(r=0.999 8),在4~1 02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白术内酯Ⅱ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6.872×10~6X+1.194×10~6(r=0.999 0),在3.7~93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白术内酯Ⅲ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4.819×10~6X-3.969×10~5(r=0.999 0),在3.7~93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研究还测定了不同产地(山东、安徽、湖南)、不同采收时间(2022年12月1、10、20、27日)的白术和不同温度(50、60、70、80和90℃)所制白术的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结果表明:安徽亳州的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较高,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分别为1.07、0.43、2.40 mg/g;以12月20日采收的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49、0.53、1.96 mg/g;而50℃烘干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50、2.37、1.4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转录组分析的“白术-苍术”药对防治高脂血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张亦婷 康静怡 +5 位作者 楼招欢 韩丽萍 徐佳熠 姜涛 张光霁 黄建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0,共12页
[目的]明确“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的防治作用,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HLP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苍术”药对进行干预;实验期末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水... [目的]明确“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的防治作用,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HLP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苍术”药对进行干预;实验期末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并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白术-苍术”药对治疗HLP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HLP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白术-苍术”所含3β-醋酸基白术酮、汉黄芩素、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成分为其治疗HLP的潜在活性成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信号通路相关PPARγ、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为其潜在调节通路和作用靶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白术-苍术”能显著上调HLP模型大鼠PPARγ表达。[结论]“白术-苍术”药对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HLP的作用与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白术 苍术 网络药理学 药对 PPARΓ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白术提取物对日本沼虾生长、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
10
作者 白茹雪 花罗海 +8 位作者 刘昊昆 张月星 朱晓鸣 杨云霞 韩冬 金俊琰 张志敏 田继业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8,共13页
文章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白术提取物(Extraction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EAMK)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生产性能、器官指数、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消化系统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重... 文章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白术提取物(Extraction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EAMK)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生产性能、器官指数、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消化系统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重为(0.21±0.05)g的日本沼虾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饲料处理,白术提取物添加量为0、100、200、400、600和1200 mg/kg(Control、A100、A200、A400、A600和A1200)。每个饲料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养殖缸放入60尾虾,实验周期为75d,每天记录采食量。养殖实验期间监测水体温度为(20±3)℃,pH为7.8—8.2,亚硝酸盐为0.16—0.2 mg/L,氨氮为0.02—0.1 mg/L,溶氧>6.0 mg/L。在实验结束后,分析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和免疫指标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观察日本沼虾的组织结构,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攻毒并记录存活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 mg/kg的白术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日本沼虾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P<0.05)。各处理组间的肝体比、出肉率和体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100组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各白术提取物处理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含量(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400组的肝胰腺GSH-Px活性显著高于A100组和对照组(P<0.05),A600组的肝胰腺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200和400组的肠道iNOS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400组的日本沼虾肠绒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减轻了肝细胞的空泡化,促进了鳃的完整性;A100处理组的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白术提取物可以提高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抗病力,在日本沼虾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100—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提取物 生长性能 免疫 肠道健康 日本沼虾
下载PDF
U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白术中3种白术内酯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海艳 高云佳 +2 位作者 王敏 张庆英 屠鹏飞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3年第1期5-14,共10页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白术中3种白术内酯成分含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甲醇超声提取30 min进行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以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 18(3.0 mm×150 mm,2.7μm)为色谱柱,流动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0.5 ...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白术中3种白术内酯成分含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甲醇超声提取30 min进行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以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 18(3.0 mm×150 mm,2.7μm)为色谱柱,流动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分别为220和276 nm,进样量3μL。采用IBM SPSS 27.0软件对24批白术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3个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均在103.05%~106.35%,RSD 2.0%~3.3%。经聚类分析发现,24批白术药材可聚为四大类;经主成分分析发现,2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8.975%(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92.124%、6.60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且灵敏度高,对评控白术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白术内酯Ⅲ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Ⅰ 超高效液相色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白术内酯Ⅲ调控ASCT2介导的线粒体-溶酶体互作诱导肝星状细胞衰老的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
12
作者 符秋雨 王飞虾 +2 位作者 张峰 郑仕中 付金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1-349,共9页
目的探究白术内酯Ⅲ诱导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衰老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ASCT2 siRNA及白术内酯Ⅲ(40μmol·L^(-1))分别作用于人源肝星状细胞LX2以抑制ASCT2,MTT评估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衰老β... 目的探究白术内酯Ⅲ诱导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衰老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ASCT2 siRNA及白术内酯Ⅲ(40μmol·L^(-1))分别作用于人源肝星状细胞LX2以抑制ASCT2,MTT评估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LX2细胞中LC3-Ⅱ/Ⅰ比值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检测LC3自噬流和错误蛋白堆积的变化,同时观察溶酶体标记物LAMP1的荧光情况,以检测溶酶体功能和数量;试剂盒检测LX2细胞内ROS、MDA水平及SOD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线粒体ROS水平及膜电位。构建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白术内酯Ⅲ20、30、40 mg·kg^(-1)治疗性给药,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破坏以及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P21、P16表达水平,SA-β-Ga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分析衰老细胞的情况和来源。结果抑制ASCT2后,LX2细胞活力降低、衰老增加(P<0.01),同时细胞自噬功能增强、溶酶体数量增多但功能减弱,加入氯喹(Chloroquine,CQ)清除溶酶体后,细胞活力和自噬功能增加(P<0.01)。抑制ASCT2后,LX2细胞内MDA、ROS水平上升,SOD活力下降(P<0.01),其中线粒体ROS水平上升及膜电位下降(P<0.01),加入鱼藤酮后,细胞氧化还原稳态和溶酶体数量恢复(P<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内酯Ⅲ改善肝组织结构破坏以及胶原沉积,诱导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HSC发生衰老,抑制HSC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促进衰老指标P16、P21的表达(P<0.01)。结论白术内酯Ⅲ通过抑制ASCT2诱导线粒体ROS增多、膜电位下降,进一步促进HSC自噬功能增强、溶酶体数量增多和功能减弱,从而诱导活化型HSC发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Ⅲ ASCT2 肝星状细胞 衰老 肝纤维化 谷氨酰胺代谢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的影响
13
作者 杭天怡 战丽彬 +4 位作者 孙铁锋 张栎婧 周雯 毕婷婷 朱连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I0033,共7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6、12、24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同中药给药剂量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8 d。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随机血糖,实验末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舌组织、空肠组织及回肠组织样本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以及甜味觉受体1型成员2和3(Taste receptor 2 and 3,T1R2、T1R3)、α-gustducin的蛋白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组Zucker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随机血糖值、食物摄入量水平明显高于瘦型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瘦型对照组。经治疗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的血糖、体质量增长及食物摄入量,并改善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葡萄糖耐量。干预4周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可以使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舌、回肠、空肠的GLUT2、T1R2、T1R3、α-gustducin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剂量依赖性地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血糖,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舌和肠道甜味感知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Zucker大鼠 参苓白术 甜味觉受体
原文传递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化学计量学、EW-TOPSIS分析的白术厚朴合剂质量评价研究
14
作者 陈飞 魏谭军 +5 位作者 肖成 魏旭 徐飞 王春龙 李先海 王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01-407,共7页
目的以10种成分为指标,建立白术厚朴合剂HPLC定量分析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75%甲醇提取液为样品,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PLC法同时测定12... 目的以10种成分为指标,建立白术厚朴合剂HPLC定量分析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75%甲醇提取液为样品,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PLC法同时测定12批白术厚朴合剂中10个化合物(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和厚朴酚、厚朴酚、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和EW-TOPSIS法对含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方法学验证,各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10种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RSD均<2.0%。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前2个主成分代表10个成分92.24%的信息,12批样品聚为3类,桂皮醛、厚朴酚、和厚朴酚、白术内酯Ⅲ、6-姜辣素和白术内酯Ⅰ对白术厚朴合剂的质量影响较大。EW-TOPSIS法结果显示,12批白术厚朴合剂的最优解欧氏贴近度均值为0.2385~0.6662,各批次间质量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定量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白术厚朴合剂的质量控制,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分析可实现对白术厚朴合剂质量的综合评价,为白术厚朴合剂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厚朴合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多指标成分 熵权优劣解距离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白术多糖对Cr(Ⅵ)诱导PK-15细胞凋亡和小鼠肾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吕昌洋 范汝鹏 +6 位作者 赵茜曼 高忆凡 蒋猛林 李林珏 郑丕苗 刘建柱 赵晓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探讨白术多糖(RAMPS_(t))对Cr(Ⅵ)致PK-15细胞凋亡和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中药多糖缓解重金属中毒导致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RAMPS_(t)干预Cr(Ⅵ)所致PK-15细胞损伤,检测细胞存活率、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率及Ba... 为探讨白术多糖(RAMPS_(t))对Cr(Ⅵ)致PK-15细胞凋亡和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中药多糖缓解重金属中毒导致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RAMPS_(t)干预Cr(Ⅵ)所致PK-15细胞损伤,检测细胞存活率、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测定MDA、SOD和GSH含量。为了进一步验证RAMPS_(t)对Cr(Ⅵ)致小鼠肾氧化应激及凋亡的保护作用,检测肾组织中ROS、MDA、SOD、GSH的变化及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AMPS_(t)缓解Cr(Ⅵ)引起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DA水平升高及SOD、GSH水平降低,且减少细胞凋亡率。同时,RAMPS_(t)增强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RAMPS_(t)干预可抑制Cr(Ⅵ)致小鼠ROS、MDA水平升高和SOD、GSH水平下降;并且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Cr(Ⅵ)诱导的小鼠肾脏细胞凋亡。因此,RAMPS_(t)通过降低ROS水平,阻断氧化应激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拮抗Cr(Ⅵ)致PK-15细胞和小鼠肾氧化应激及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Cr(Ⅵ)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PK-15细胞
下载PDF
白术清炒过程中颜色变化与5-羟甲基糠醛的相关性分析及拐点研究
16
作者 王宏贤 史可 +3 位作者 王春燕 李元红 康冰亚 陈天朝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白术清炒过程中颜色变化与5-羟甲基糠醛(5-HMF)的相关性,并通过其炮制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炮制拐点。方法:清炒法炮制白术,运用薄层扫描仪、MATLAB软件评估白术生品及炮制品的颜色值,测定氧化值,HPLC法测定5-HMF含量,SP... 目的:研究白术清炒过程中颜色变化与5-羟甲基糠醛(5-HMF)的相关性,并通过其炮制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炮制拐点。方法:清炒法炮制白术,运用薄层扫描仪、MATLAB软件评估白术生品及炮制品的颜色值,测定氧化值,HPLC法测定5-HMF含量,SPSS21.0软件分析颜色与5-HMF含量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色调H与亮度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氧化值、5-HMF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饱和度S与亮度Ⅰ呈显著负相关,与氧化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亮度Ⅰ与氧化值、5-HMF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氧化值与5-H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5-HMF含量与颜色值的回归模型为Y_((5-HMF))=24.928-43.398X_((H)),R^(2)=0.908,拟合度高,模型有效。结论:白术清炒过程中其颜色与5-HMF含量显著相关,依据其颜色变化预测炮制过程中5-HMF的含量具有可行性,并且依据各指标动态变化可分析炮制拐点,为白术清炒过程中炮制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清炒法 颜色 5-羟甲基糠醛 相关性
下载PDF
白术-肉苁蓉治疗便秘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试验验证
17
作者 刘元红 胡玉欢 +4 位作者 张莉 杨萍瑞 胡卫东 马琪 毕师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4-845,共12页
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试验探究白术-肉苁蓉治疗便秘的效果和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白术-肉苁蓉成分及对应的靶点蛋白,借助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得到便秘相关靶点。将基因整理导入UniProt数据库后利用Venny2.1.0、Cytoscape3.... 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试验探究白术-肉苁蓉治疗便秘的效果和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白术-肉苁蓉成分及对应的靶点蛋白,借助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得到便秘相关靶点。将基因整理导入UniProt数据库后利用Venny2.1.0、Cytoscape3.7.2和STRING绘制韦恩图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使用CentiScaPe 2.2插件进行分析。再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和PyMOL等软件对部分核心靶点与潜在靶点较多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和盐酸洛哌丁胺组(34只),分别用蒸馏水和10.0 mg·kg^(-1)盐酸洛哌丁胺灌胃。造模成功后,将30只便秘小鼠均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药物组。空白组和模型组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10.0 mg·kg^(-1)枸橼酸莫沙必利灌胃,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分别灌胃4.8、2.4、1.2 g·kg^(-1)的白术-肉苁蓉混悬液治疗,每日1次,持续7 d。7 d后进行排便和小肠运动试验。结果发现,PTGS 2为连接度最高的靶点基因,共筛选出AKT1、TNF和IL-6等19个白术-肉苁蓉治疗便秘的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表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及乙型肝炎等通路较为关键。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术-肉苁蓉潜在靶点较多的成分与便秘核心靶点结合较好。动物试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药物组首粒黑便时间显著缩短,小肠推进率显著增高。综上,白术-肉苁蓉可改善慢传输型便秘,多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PTGS2、AKT1、TNF和IL-6等关键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治疗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术-肉苁蓉 便秘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术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王雪峰 周炜炜 +3 位作者 张梦洁 付弘赟 郑威 李秀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白术调节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白术的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靶点。借助STRING 11.5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白术-成分-靶点网... 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白术调节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白术的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靶点。借助STRING 11.5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白术-成分-靶点网络和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考察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效能。结果显示,筛选得到6个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12-千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4-乙酰基-12-千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α-香树脂醇、β-谷甾醇、3β-乙酰氧白术酮和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关键作用靶点133个。GO功能富集筛选出460条目,KEGG通路注释得到127条信号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术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其中α-香树脂醇与白蛋白(AL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及前列腺素合酶2(PTGS2)结合活性最好。研究表明,白术可能通过调控TNF、AGE-RAGE、IL-17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相关靶点发挥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网络药理学 氧化应激 分子对接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白术内酯I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马伟谦 刘明 +2 位作者 魏娟 张云青 严月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44-549,共6页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I(Atr-I)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AMI组、Atr-I组、阿司匹林组、BAY87-2243组、Atr-I+BAY87-2243组,每组18只。...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I(Atr-I)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AMI组、Atr-I组、阿司匹林组、BAY87-2243组、Atr-I+BAY87-2243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根部的方式构建AMI模型,建模1h后,开始处理,给药1次/d,持续7d。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数;HE染色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LISA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大鼠心肌损伤明显,FS、LVEF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数、Mb、LDH、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与AMI组相比,Atr-I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心肌损伤有所改善,FS、LVEF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数、Mb、LDH、TNF-α、IL-1β含量降低,BAY87-2243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Atr-I组相比,Atr-I+BAY87-2243组大鼠心肌损伤加剧,FS、LVEF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数、Mb、LDH、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结论:Atr-I减轻AMI大鼠心肌损伤可能与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I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急性心肌梗死 凋亡
下载PDF
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董施秋 闫晨苗 +3 位作者 高潇 王媛媛 何舜霞 王艳丽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止汗等功效。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白术的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梳理归纳,发现白术包含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类、内酯类、多糖类等,具有保肝、抗炎、抗肿瘤...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止汗等功效。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白术的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梳理归纳,发现白术包含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类、内酯类、多糖类等,具有保肝、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白术以其有效化学成分为基础,对多种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介质及炎症因子表达、通过相关信号通路途径减轻细胞凋亡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