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B-511基因型与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源明 钟良军 +4 位作者 古丽波斯坦.吐尔逊 聂晶 王璇 陈晓涛 封燕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B- 5 11(interleukin- 1B- 5 11,IL- 1B- 5 11)基因型与慢性牙周炎 (chronicperiodontitis,CP)和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SSP- PCR)法和多聚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B- 5 11(interleukin- 1B- 5 11,IL- 1B- 5 11)基因型与慢性牙周炎 (chronicperiodontitis,CP)和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SSP- PCR)法和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法 ,收集中重度 CP12 8例、CHD10 5例、中重度CP和 CHD10 8例和同族健康对照 130例个体的颊粘膜拭子 ,提取 DNA,测定 IL - 1B- 5 11位点的基因型 ,比较各组间基因型检出率的差别。 结果:IL- 1B- 5 11等位基因 2在 CHD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 ,而在中重度 CP与健康组、中重度 CP和 CHD与健康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 - 1B- 5 11等位基因 2可能与 CHD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1b-511 基因型 易感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511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伍雪丽 黄萍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病程的自然发展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B-511(IL-1B-51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分别在基线、6个月、12个月时检查全口余留牙的临床附着丧失量(AL),每个牙检查6个位点。棉拭子刮取患者...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病程的自然发展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B-511(IL-1B-51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分别在基线、6个月、12个月时检查全口余留牙的临床附着丧失量(AL),每个牙检查6个位点。棉拭子刮取患者颊黏膜脱落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1B-511基因型分布。结果1年内,100例患者平均AL增加1.43mm;病情进展缓慢(全口年平均AL增加不超过1.0mm)的16例,进展快速(全口年平均AL增加超过1.0mm)的84例;IL-1B-511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情进展缓慢和快速的患者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检查时为轻中度牙周炎的患者在1年的观察期内出现全口年平均AL增加超过1.0mm的人数多于重度牙周炎患者(P<0.05);从患牙部位看,两次复查时AL增加均超过2.0mm的牙位以磨牙为多,多于前牙和前磨牙;且在重度牙周炎患者中更易出现,多于轻中度牙周炎患者(P<0.05)。结论不同个体牙周炎的进展程度不一致;AL改变与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尚未发现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 牙周附着丧失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斌 曾志荣 +4 位作者 吴小琴 张芳宾 薛玲 陈旻湖 胡品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5,347,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白细胞介素(IL)-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563例胃癌及500例健康对照进行IL-1B-511位点基... 【目的】研究中国人白细胞介素(IL)-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563例胃癌及500例健康对照进行IL-1B-511位点基因分型,分析该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发病风险关系并对其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L-1B-511T/C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IL-1B-511T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CC基因型增加(OR=1.60,95%CI=1.19~2.16,P=0.0019),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老年病人(≧65岁)胃癌发病风险(OR=2.35,95%CI:1.29~4.28,P=0.006)。T等位基因与肠型胃癌(OR=1.63,95%CI=1.18~2.24,P=0.003)及低分化胃癌(OR=1.74,95%CI=1.24~2.43,P=0.001)相关。IL-1B-511不同基因型患者胃癌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1B-511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且与某些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但并非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B 多态性 生存分析 胃癌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谭颖超 杨珺玥 王莉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目的·评估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Embase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关于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 目的·评估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Embase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关于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提取的数据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份、研究对象的种族、匹配因素、对照组来源、基因分型方法、样本量、基因型计数、等位基因计数、是否满足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190例冠心病患者和2385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风险间无明显统计学相关(T vs C:OR=1.21,95%CI 0.91~1.61;TT+CT vs CC:OR=1.24,95%CI 0.88~1.75;CC+CT vs TT:OR=1.28,95%CI 0.86~1.9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人群中与携带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和TT+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85%和116%(T vs C:OR=1.85,95%CI 1.02~3.36;TT+CT vs CC:OR=2.16,95%CI 1.10~4.24)。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与携带CC+CT基因型的人群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59%(OR=1.59,95%CI 1.03~2.47)。结论·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风险间无明显关联。在中国人群中,携带T等位基因和TT+TC基因型的个体的冠心病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基因多态性 -511C/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miRNA-21、白细胞介素-17、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杨晓煜 朱登勤 +4 位作者 庞素蕾 王盼盼 马若巾 马云云 宋春鸽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NA-21)、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NA-21)、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两组受试者miRNA-2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HIF-1α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预后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21、IL-17、HIF-1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miRNA-21、IL-17、HIF-1α表达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7、0.462,P﹤0.05)。miRNA-21、IL-17、HIF-1α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AU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高表达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miRNA-21、IL-17、HIF-1α低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iRNA-21、IL-17、HIF-1α均高表达,且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较好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及预测预后,有助于临床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IRNA-21 白细胞介素-17 缺氧诱导因子-1Α 相关性 预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6
作者 张静 毛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SCLC放疗后未继发R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程度RP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NSCLC放疗后RP病情程度的价值。结果放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随着RP病情程度的增加,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评估1级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718、0.783、0.801,评估≥2级RP的AUC分别为0.729、0.740、0.793、0.82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阳性表达患者发生≥2级RP的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2.473、2.275、2.610、5.267倍(P<0.0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联合评估≥2级RP的AUC为0.939,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97.47%。结论NSCLC患者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与R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四者联合评估≥2级RP的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控制RP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白细胞介素-21、25羟基维生素D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7
作者 孙波 周方 +1 位作者 薛福敏 李小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05-108,11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21(IL-21)、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炎症性肠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3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依照疾病活动性...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21(IL-21)、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炎症性肠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3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依照疾病活动性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活动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53例,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sTREM-1、IL-21、25(OH)D表达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法分析sTREM-1、IL-21、25(OH)D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REM-1、IL-21、25(OH)D诊断炎症性肠病和预测炎症性肠病活动期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清sTREM-1、IL-21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血清sTREM-1、IL-21水平高于缓解期组,25(OH)D水平低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sTREM-1、IL-21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呈正相关(r=0.460、0.484,P<0.05),25(OH)D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呈负相关(r=-0.434,P<0.05)。ROC曲线显示,sTREM-1、IL-21、25(OH)D和三者联合诊断炎症性肠病的AUC分别为0.791、0.852、0.808和0.862,敏感度分别为74.80%、81.30%、75.50%和81.30%,特异度分别为75.50%、75.50%、81.30%和79.20%;sTREM-1、IL-21、25(OH)D和三者联合预测炎症性肠病活动期的AUC分别为0.821、0.840、0.799和0.840,敏感度分别为79.60%、75.90%、77.40%和87.00%,特异度分别为79.20%、75.50%、83.30%和79.20%。结论血清sTREM-1、IL-21、25(OH)D水平与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关联,动态监测其水平有助于为临床诊断炎症性肠病和评估患儿病情进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 白细胞介素-21 25羟基维生素D 炎症性肠病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骨关节炎及亚型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继鑫 周沁心 +3 位作者 郭天赐 余伟杰 叶云天 刘爱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目的 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的研究方法,评估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与骨关节炎及亚型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方法 IL-1RA与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髋骨关节... 目的 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的研究方法,评估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与骨关节炎及亚型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方法 IL-1RA与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髋骨关节炎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来自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选取密切相关的SNP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 IV)。筛选敏感度试验,MR多效性残差和采用离群值检验来验证所识别的IV的异质性和多效性。采用5种不同的模型,包括逆方差加权模型(inverse-variance weighted, IVW)、加权中值估计模型、基于加权模型的方法、MR-Egger回归和简单众数法进行MR分析。结果 研究不存在异质性。固定效应模型的IVW显示,IL-1RA与骨关节炎(OR=1.06,95%CI:1.01~1.11)、膝骨关节炎(OR=1.07,95%CI:1.01~1.13)之间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与髋骨关节炎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果关系不显著。敏感度分析显示,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 MR研究支持IL-1RA水平与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具有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骨关节炎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兰 解冬千 +1 位作者 王霞 及超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软骨细胞培养和转染。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小鼠软骨细胞(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转染试剂分别转染pcDNA-ci...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软骨细胞培养和转染。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小鼠软骨细胞(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转染试剂分别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si-circ_0045714、si-NC。②蒺藜皂苷浓度筛选。将ATDC5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一组正常培养(正常组),一组加入10 ng·mL^(-1)的IL-1β(IL-1β组),其他组在加入10 ng·mL^(-1) IL-1β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浓度为25μg·mL^(-1)、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400μg·mL^(-1)的蒺藜皂苷。培养后计算软骨细胞存活率,并确定后续实验蒺藜皂苷的浓度。③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将ATDC5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液培养,IL-1β组采用含10 ng·mL^(-1)的IL-1β培养液培养,IL-1β+蒺藜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含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蒺藜皂苷和10 ng·mL^(-1)的IL-1β培养液培养。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的ATDC5细胞,培养方法同IL-1β组,并分别标记为IL-1β+pcDNA-circ_0045714组、IL-1β+pcDNA组。转染si-circ_0045714、si-NC的ATDC5细胞,培养方法同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并分别标记为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circ_0045714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NC组。培养后计算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④软骨细胞凋亡率检测。于6孔板中接种ATDC5细胞及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si-circ_0045714、si-NC的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率。⑤软骨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含量检测。收集各组软骨细胞的培养液,检测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⑥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检测。提取各组软骨细胞中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然后扩增,最后计算circ_0045714的表达量。结果:①蒺藜皂苷浓度筛选结果。IL-1β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组(LSD-t=15.396,P=0.000)。IL-1β组与IL-1β+25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1.555,P=0.918)。IL-1β+5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10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20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400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均高于IL-1β组(LSD-t=4.879,P=0.047;LSD-t=7.686,P=0.001;LSD-t=10.657,P=0.000;LSD-t=10.073,P=0.000)。IL-1β+400μg·mL^(-1)蒺藜皂苷组与IL-1β+200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584,P=0.999)。因此,选择浓度为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蒺藜皂苷进行实验,并分别标记为蒺藜皂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②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检测结果。IL-1β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LSD-t=55.829,P=0.000;LSD-t=8.879,P=0.001;LSD-t=20.507,P=0.000;LSD-t=30.315,P=0.000;软骨细胞凋亡率:LSD-t=27.508,P=0.000;LSD-t=5.076,P=0.032;LSD-t=11.689,P=0.000;LSD-t=21.284,P=0.000;软骨细胞中TNF-α含量:LSD-t=29.990,P=0.000;LSD-t=7.720,P=0.002;LSD-t=17.182,P=0.000;LSD-t=24.615,P=0.000;软骨细胞中IL-6含量:LSD-t=33.441,P=0.000;LSD-t=6.324,P=0.008;LSD-t=15.440,P=0.000;LSD-t=25.096,P=0.000)。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LSD-t=11.627,P=0.000;LSD-t=21.436,P=0.000;软骨细胞凋亡率:LSD-t=6.613,P=0.006;LSD-t=16.209,P=0.000;软骨细胞中TNF-α含量:LSD-t=9.463,P=0.000;LSD-t=16.895,P=0.000;软骨细胞中IL-6含量:LSD-t=9.117,P=0.001;LSD-t=18.773,P=0.000)。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9.808,P=0.000;LSD-t=9.595,P=0.000;LSD-t=7.432,P=0.003;LSD-t=9.656,P=0.000)。③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检测结果。IL-1β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对照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43.218,P=0.000;LSD-t=9.487,P=0.000;LSD-t=22.136,P=0.000;LSD-t=34.785,P=0.000)。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12.649,P=0.000;LSD-t=25.298,P=0.000)。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12.649,P=0.000)。④过表达和干扰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结果。转染pcDNA、pcDNA-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0,4.18±0.14,t=39.342,P=0.000),说明过表达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成功。转染si-NC、si-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0,0.28±0.04,t=31.177,P=0.000),说明干扰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成功。⑤过表达circ_0045714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影响结果。IL-1β+pcDNA-circ_0045714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低于IL-1β+pcDNA组(t=16.290,P=0.000;t=11.359,P=0.000;t=11.988,P=0.000;t=12.266,P=0.000)。⑥干扰circ_0045714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影响结果。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circ_0045714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NC组(t=9.586,P=0.001;t=9.120,P=0.001;t=7.069,P=0.002;t=10.548,P=0.001)。结论:蒺藜皂苷能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具有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价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有关,且200μg·mL^(-1)蒺藜皂苷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蒺藜 皂苷类 白细胞介素- RNA 环状 炎症介导素类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及白细胞介素1β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树良 徐良 +2 位作者 钱学峰 曾金才 朱立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的患者8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Videman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退变组(n=36)、中度退变组(n=26)和重度退变组(n=20),获取82份髓核组织标本,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以及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β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穿刺皮肤与肌肉后处死)、轻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1周后处死)与重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2周后处死),每组10只,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以及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髓核组织:miRNA-142-3p的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Ⅰ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Ⅱ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的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与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②大鼠髓核组织:与假手术组比较,轻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与轻度退变组比较,重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③结果表明,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与混合谱系激酶3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髓核组织 miRNA-142-3p 混合谱系激酶3 白细胞介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养精种玉汤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白细胞介素-1β、核因子κB的影响
11
作者 祖之慧 张蕾 +1 位作者 徐丁琳 张建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66-1970,共5页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动情周期规律的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每组8只。中药组与模型组通过向子宫腔内注射95%无水乙醇建立...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动情周期规律的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每组8只。中药组与模型组通过向子宫腔内注射95%无水乙醇建立薄型子宫内膜模型,空白组大鼠不干预。造模后,中药组大鼠予以养精种玉汤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灌胃3个动情周期后取子宫组织及动脉血,进行子宫内膜厚度测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水平,用定量PCR检测子宫组织IL-1βmRNA、NF-κ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湿重、子宫脏器指数、内膜厚度、腺体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IL-1β及NF-κB水平、子宫组织IL-1βmRNA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子宫湿重、子宫脏器指数、内膜厚度、腺体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β及NF-κB水平、子宫组织IL-1βmRNA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养精种玉汤可增加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L-1β有关,即降低炎症介质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精种玉汤 薄型子宫内膜 炎症介质 白细胞介素-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养阴清肺汤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方庆亮 朱明 +3 位作者 王蕾 刘雪 毛广敏 顾香莲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796-1800,1805,共6页
目的探讨养阴清肺汤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 目的探讨养阴清肺汤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LQ-C30)、TGF-β1、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少痰、咯血量多、胸痛、潮热盗汗、口渴口干、气急心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F、FVC、FEV1、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KPS、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GF-β1、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阴清肺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疗效确切,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TGF-β1、IL-6水平,保护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养阴清肺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肺功能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家族基因多态性在牙周炎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闫雨娟 吴志杰 张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97-101,共5页
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主要包括IL-1α、IL-1β、IL-18及IL-1Ra等,参与调控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牙周炎是一种由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慢性疾病。IL-1家族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IL-1家族常见的基因多态... 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主要包括IL-1α、IL-1β、IL-18及IL-1Ra等,参与调控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牙周炎是一种由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慢性疾病。IL-1家族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IL-1家族常见的基因多态性包括IL-1A-889C/T多态性、IL-1B-511C/T和+3954/3953C/T多态性、IL-18-137G/C和-607C/A多态性、IL-1RN VNTR和IL-1RN+2018等。IL-1A基因-889C/T多态性可通过促进IL-1α表达,增强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炎的发生。IL-1B基因-511C/T和+3954/3953C/T多态性可促进骨吸收;IL-18基因-137G/C和-607C/A多态性则通过破坏调控位点和改变启动子结合,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然而,IL-1RN+2018基因多态性表现出对牙周炎的保护效应。此外,IL-33基因多态性通过调节NF-κB通路和上调关键炎症因子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以及IL-37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控IL-1β的表达来影响牙周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多态性 牙周炎
下载PDF
产妇产褥感染病原菌特点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α1酸性糖蛋白联合检测对感染程度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李玄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分析产妇产褥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1酸性糖蛋白(α1-AG)联合检测对感染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产褥感染产妇为研究组,... 目的 分析产妇产褥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1酸性糖蛋白(α1-AG)联合检测对感染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产褥感染产妇为研究组,纳入同期65例无产褥感染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检测病原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组间IL-6、TNF-α、α1-AG水平,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TNF-α、α1-AG对不同产褥感染患者感染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62例产褥感染患者以宫内感染最为常见,占比41.94%,阴道感染(30.65%)占比第二;62例产褥感染患者共检出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3.51%,革兰氏阳性菌占比31.08%;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分别占比39.19%、17.57%,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占比17.57%。研究组IL-6、TNF-α、α1-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褥期重度感染患者IL-6、TNF-α、α1-AG水平高于轻度感染组与中度感染组(P<0.05)。IL-6、TNF-α、α1-AG高水平表达为产褥感染不同感染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6、TNF-α、α1-AG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6.77%,特异度为96.92%,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果;三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95%CI=0.813~0.950)。结论 产褥感染主要发生于宫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IL-6、TNF-α、α1-AG联合检测在产褥不同感染程度患者中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感染 病原菌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Α1酸性糖蛋白 感染程度
下载PDF
iRoot BP Plus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对患者牙根发育及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王珺 周媛媛 +1 位作者 孙中毅 郑艳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对牙根发育及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患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对牙根发育及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44颗牙)和试验组(44例,44颗牙)。对照组使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作为填充材料,试验组选择iRoot BP Plus作为填充材料,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随访1年后的疗效、牙根发育情况,术前、随访1年后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咬合功能、咀嚼功能、疼痛程度、牙周指数,术前、术后1周的龈沟液VEGF、bFGF、IL-8、IL-1β水平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及牙根发育Ⅰ型患儿占比分别为95.45%、4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25.00%(均P<0.05)。与术前比较,随访1年后,两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增加,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咬合功能、咀嚼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两组龈沟液VEGF、bFGF水平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龈沟液IL-8、IL-1β水平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与MTA比较,iRoot BP Plus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中可调节患儿龈沟液VEGF、bFGF、IL-8、IL-1β水平,减轻炎症,促进牙根生长发育,并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改善咬合功能、咀嚼功能及牙周状况,进而有利于提高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血运重建术 iRoot BP Plus 牙根发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与白细胞介素-1β联合检测对孕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陈亮亮 程林凤 赵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联合对孕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孕早期先兆流产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46例)和妊娠组(152例...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联合对孕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孕早期先兆流产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46例)和妊娠组(152例)。检测各组血清Ang-1、IL-1β水平,分析各血指标对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流产组患者血清Ang-1水平低于妊娠组,血清IL-1β水平则高于妊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流产史、血Ang-1水平降低和血IL-1β升高是影响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Ang-1与IL-1β并联预测先兆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95%CI=0.844~0.949),联合预测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80.3%,敏感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并且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0.4),表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血清Ang-1、IL-1β水平与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够为早期预测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妊娠结局 血管生成素-1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李晋娜 许丽娜 +1 位作者 孙烨婷 贾龙斌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1603-160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I住院患者1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定...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I住院患者1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及《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CI,84例)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94例),同时VCI组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Ⅴ诊断标准又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64例)和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aD,30例)。分别在脑梗死急性期(1~14 d)、恢复期(15~30 d)及脑梗死6个月时,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在6个月时再次进行MoCA评分,选出与急性期相比,评分变化≥4分的患者分为认知改善组17例,认知恶化组11例。比较和分析各组认知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CI、VCIND、VaD组在急性期和6个月时的MoCA评分总分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I组相比,VCI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均增加,在急性期均高度表达;在脑梗死6个月时,IL-1β和TNF-α水平恢复正常,IL-6水平仍上升(P<0.05),而IL-10水平则下降(P<0.01)。与VCIND组相比,VaD组IL-1β、IL-6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和6个月时均升高(P<0.05);而TNF-α水平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增加(P<0.05),6个月时恢复正常;相反,IL-10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无变化,在6个月时下降(P<0.05)。6个月时,与认知改善组相比,认知恶化组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在VCIND转变为VaD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β、IL-6、IL-10和TNF-α可以作为VCI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
18
作者 曹玲 徐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哮喘分为哮喘组(30例)和肺炎组(6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6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MCP-4、s ICAM-1、IL-33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支气管壁厚度(WT)、支气管腔直径(LD)、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粘连蛋白1(FN1);分析血清MCP-4、ICAM-1、IL-33与FEV_(1)、PEF、FVC、WT、LD、Col-Ⅰ、FN1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肺炎组血清MCP-4、s ICAM-1、IL-33、Col-Ⅰ、FN1水平高于对照组,FEV_(1)、FVC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血清MCP-4、s ICAM-1、IL-33、Col-Ⅰ、FN1水平高于肺炎组,FEV_(1)、FVC低于肺炎组(P<0.05)。血清MCP-4、s ICAM-1、IL-33与FEV_(1)、FVC呈负相关(r<0,P<0.05),与Col-Ⅰ、FN1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MCP-4、s ICAM-1、IL-33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中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白细胞介素-33
下载PDF
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1β及粪便钙卫蛋白与小儿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关系
19
作者 宫蕾 赵彬 +1 位作者 孙婷婷 吕响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粪便钙卫蛋白(FC)与小儿炎症性肠病(IBD)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140例IBD患儿为研究对象(IBD组),根据病理及内镜检查,将57例克罗恩病(CD)... 目的探讨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粪便钙卫蛋白(FC)与小儿炎症性肠病(IBD)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140例IBD患儿为研究对象(IBD组),根据病理及内镜检查,将57例克罗恩病(CD)患儿分为CD组,将83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分为UC组,另选取同期35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儿为IBS组。对比各组患儿I-FABP、IL-1β及FC水平差异,分析各指标变化与IBD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IBD组I-FABP、IL-1β水平及FC水平高于IBS组(P<0.05),而CD组和UC组I-FABP、IL-1β水平及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活动IBD患儿I-FABP、IL-1β及FC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活动患儿(P<0.05)。CD患儿I-FABP、IL-1β、FC水平与CDA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UC患儿I-FABP、IL-1β、FC水平与Mayo评分呈正相关(P<0.05)。I-FABP、IL-1β与FC串联检验评估中重度活动期C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串联检验评估中重度活动期U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结论IBD患儿血清I-FABP、IL-1β及FC异常升高,三者可作为评估IBD疾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 钙卫蛋白 活动度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变化
20
作者 程远 方庆丰 陈必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81-984,共4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IM合并肝损害患儿43例为肝损害组,未合并肝损害患...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IM合并肝损害患儿43例为肝损害组,未合并肝损害患儿51例患儿为无肝损害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资料,统计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NLR和IL-1β水平,分析外周血NLR、IL-1β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损害组患儿发热>10 d、肝大、脾大发生比例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肝损害组患儿血ALT、异型淋巴细胞、IL-1β及EB病毒(EBV)DNA值水平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外周血NLR低于无肝损害组(P<0.05)。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IM患儿血EB病毒(EBV)DNA值拷贝、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IL-1β水平呈升高趋势,外周血NLR呈降低趋势(P<0.05)。IM患儿外周血ALT水平与NLR呈显著负相关,与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M发生肝损害患儿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症状比例较高,外周血NLR、IL-1β水平与IM患儿EBV DNA载量和肝损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害 临床特点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