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24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季慧琳 薛怀煜 +2 位作者 刘庆娜 朱怡迪 魏志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MRGPRX2)、白细胞介素-6(IL-6)及IL-24的水平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9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CSU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严重...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MRGPRX2)、白细胞介素-6(IL-6)及IL-24的水平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9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CSU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完成荨麻疹活动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与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问卷评分(chronic urticari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U-Q2oL);另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分析其与UAS7、CU-Q2oL得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SU患者血清MRGPRX2、IL-6水平升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31,P<0.05;r=0.462,P<0.05),但IL-24水平升高与C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01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MRGPRX2、IL-6、IL-24水平升高均是CS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MRGPRX2、IL-6、IL-24水平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指标(P<0.05)。结论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在CSU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血清MRGPRX2、IL-6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三者联合检测CSU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4 诊断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血清胃泌素-17、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的鉴别价值
2
作者 霍佳宁 李姣姣 +1 位作者 霍小艳 霍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7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抗体联合血清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治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抗体联合血清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治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萎缩性胃炎组,回顾性分析同期102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早期胃癌组。比较两组患者Hp抗体阳性率,血清G-17、IL-6水平及全血PLR水平;比较早期胃癌组中Hp抗体阳性患者和Hp抗体阴性患者血清G-17、IL-6及全血PLR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抗体、血清G-17、IL-6、全血PLR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早期胃癌组Hp抗体阳性占比及血清G-17、IL-6、全血PLR水平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早期胃癌组中H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G-17、IL-6及全血PLR水平均高于Hp抗体阴性患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抗体、血清G-17、IL-6及全血PLR均能鉴别诊断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且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相较于老年萎缩性胃炎,老年早期胃癌患者Hp抗体阳性占比、血清G-17、IL-6及全血PLR水平均较高,且血清G-17、IL-6及全血PLR升高均与Hp感染密切相关,均可用于鉴别诊断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且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萎缩性胃炎 早期胃癌 幽门螺杆菌抗体 胃泌素-17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月明 陶可 +3 位作者 曾晖 叶静 张芳婷 王庆文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IL-6R—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从膝关节镜术中获取RA患者滑膜组织,培养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4组:甲氨蝶呤(MTX)组、IL-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IL-6R—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从膝关节镜术中获取RA患者滑膜组织,培养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4组:甲氨蝶呤(MTX)组、IL-6R—Ab组、IL-6R—Ab联合MTX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检测IL-6R—Ab、MTX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影响;荧光定量(FQ)-PCR检测各组培养体系中的滑膜成纤维细胞RANKLmRNA的表达。结果CCK一8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X组、IL-6R—Ab组及联合组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F=54.64,P〈0.05);IL-6R—Ab联合MTX组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P〈0.01);但MTX组与IL-6R—Ab组未见统计学差异。EHSA检测结果提示:与MTX组相比,IL-6R—Ab组的RANKL表达量降低(P〈0.05),IL-6R—Ab联合MTX组的RANKL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FQ—PCR检测显示,MTX组、IL-6R—Ab组、联合组均能抑制RANKLmRNA的表达(F=32.17,P〈0.05);与MTX组或IL-6R—Ab组相比,IL-6R—Ab联合MTX组RANKLmRNA的表达也受到抑制(P〈0.05)。结论IL-6R—Ab单独或联合MTX使用均能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抑制RANKL的表达。本研究为IL一6R—Ab防治RA滑膜成纤维细胞所造成的关节破坏提供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
原文传递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4
作者 张静 毛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SCLC放疗后未继发R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程度RP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NSCLC放疗后RP病情程度的价值。结果放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随着RP病情程度的增加,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评估1级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718、0.783、0.801,评估≥2级RP的AUC分别为0.729、0.740、0.793、0.82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阳性表达患者发生≥2级RP的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2.473、2.275、2.610、5.267倍(P<0.0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联合评估≥2级RP的AUC为0.939,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97.47%。结论NSCLC患者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与R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四者联合评估≥2级RP的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控制RP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6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房琦 李振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病变,其主要特征为滑膜炎症、软骨损伤及关节破坏等。滑膜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调节免疫介导的关节疼痛和畸形,RA疾病进展可导致终身残疾。Toll样受体(toll-...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病变,其主要特征为滑膜炎症、软骨损伤及关节破坏等。滑膜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调节免疫介导的关节疼痛和畸形,RA疾病进展可导致终身残疾。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可与机体自身产生的内源性配体结合,其不仅在刺激免疫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还参与炎症性疾病、创伤及肿瘤的发病过程。研究表明,TLR7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RA发病机制的核心因子之一,其表达水平与RA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文综述TLR7、IL-6与RA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旨在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OLL样受体7 白细胞介素-6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罗清 孙圣刚 +4 位作者 曹学兵 徐金枝 杨明山 常丽英 殷小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42-45,54,共5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乙酰胆碱受体抗AchRab)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MG患者在用GC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20例正常对者的血清IL-6和AchRab水平。结果MG患者血清IL-6和AchRab水平均...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乙酰胆碱受体抗AchRab)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MG患者在用GC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20例正常对者的血清IL-6和AchRab水平。结果MG患者血清IL-6和AchR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能明显降低其水平(P<0.05或P<0.01),且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类型和不同预后的MG患均有作用(P<0.05或P<0.01),但在GC治疗前后,预后差的MG患者血清IL-6和AchRab水平始终高于后好者(P<0.05)。血清IL-6水平在AchRab阳性MG患者高于AchRab阴性患者(P<0.05),且与hRab滴度呈正相关(r=0.710, P<0.01)。结论GC可通过抑制MG患者体内IL-6和AchRab的产生,有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重症肌无力 白细胞介素-6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下载PDF
人源化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邹丽霞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滕丽萍 徐益萍 郑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人源化IL-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应用托珠单抗治疗的13例sJIA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常规、C反... 目的:探讨人源化IL-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应用托珠单抗治疗的13例sJIA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IL-6、血清铁蛋白、美国风湿病学儿科(ACR Pedi)30/50/70/90评分、激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3天患儿的CRP和ESR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第2周血红蛋白增加和血小板减少(均P<0.05);第4周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P<0.05);白细胞在治疗后第8周时减少(P<0.05)。IL-6水平在治疗后先上升,第4周时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4周ACR Pedi 30或以上达100%;第20周时,61.5%的患儿达到ACR Pedi 90和停用糖皮质激素。随访至20周,所有患儿共发生不良反应22例次,其中感染发生率占54.5%(12/22),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珠单抗能快速控制sJIA炎症,改善疾病活动度,有助于糖皮质激素的顺利减量及停药,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药物疗法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白细胞 介素6 抗体 单克J坠/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安全性
下载PDF
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6在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吴剑红 王俊 +1 位作者 戴姗珊 董国丽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3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TLRs)、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5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证型间患者血清TLR2、TLR3、IL-6水平;统计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TLRs)、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5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证型间患者血清TLR2、TLR3、IL-6水平;统计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并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血清TLR2、TLR3、IL-6水平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证型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LR2、TLR3、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清TLR2、TLR3、IL-6水平均是影响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TLR2、TLR3、IL-6水平预测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832、0.771,而三者联合预测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AUC为0.948,明显大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LR2、TLR3、IL-6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差异较大,三者同时检测可有效预测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型 TOLL样受体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9
作者 沈雨莎 马安枫 董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TLR)、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210例气虚血瘀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 探讨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TLR)、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210例气虚血瘀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通络扶正汤治疗)、对照组2(温阳针灸法治疗)与联合组(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各70例。三组均治疗8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TLR2、TLR3、IL-6水平,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三组各症候积分、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血清TLR2、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治疗后,三组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清TLR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针灸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气虚血瘀型 温阳针灸法 通络扶正汤 TOLL样受体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NLRP3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与房颤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刘晨阳 杨海晨 +4 位作者 耿嘉逸 李浩宇 雷思思 康品方 唐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讨论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中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以及进行两者与左房内径(LAD)的相关性研究,并探讨NLRP3、IL-6R与A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F病人15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PA... 目的:讨论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中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以及进行两者与左房内径(LAD)的相关性研究,并探讨NLRP3、IL-6R与A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F病人15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PAF)84例,非阵发性房颤(nPAF)66例。120名同期经检查排除AF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F病人及无AF体检者血清中的NLRP3、IL-6R的水平,在心脏彩超室测量阵发性AF病人AF未发作时的LAD,比较3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PAF组及nPAF组中的NLRP3和IL-6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AF组与nPAF组之间的NLRP3及IL-6R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及nPAF组中的NLRP3与IL-6R均与LAD呈正相关关系(r=0.771、r=0.674,P<0.05)。NLRP3、IL-6R、LAD和年龄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LPR3和IL-6R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其可能是通过影响LAD大小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 白细胞介素6受体 左心房内径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1
作者 顾宗江 陆肇阳 张学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1997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用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性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1作为免疫原,我们成功地制备获得一株分泌抗人IL-6受体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命名为SI15。夹心ELISA和位点竞争试验表明,SI15和抗人IL-6受体单克隆抗体M19识别IL-6受体上的同... 用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性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1作为免疫原,我们成功地制备获得一株分泌抗人IL-6受体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命名为SI15。夹心ELISA和位点竞争试验表明,SI15和抗人IL-6受体单克隆抗体M19识别IL-6受体上的同一位点,对IL-6受体的生物学活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白细胞介素6 受体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Toll样受体2、白细胞分化抗原14表达对不同病原菌的鉴别价值
12
作者 石优香 张强 王笑然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2(TLR-2)、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对不同病原菌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1例为观察组、55名体... 目的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2(TLR-2)、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对不同病原菌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1例为观察组、5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IL-6、TLR-2、CD14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并进行比较。比较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外周血IL-6、TLR-2、CD1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IL-6、TLR-2、CD14水平对不同病原菌的鉴别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IL-6、TLR-2和CD1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外周血IL-6水平方面,G^(-)菌、真菌、G^(+)菌感染者依次降低,且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在外周血TLR-2水平方面,G^(-)菌感染者低于G^(+)菌和真菌感染者(P<0.05),G^(+)菌感染者与真菌感染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CD14水平方面,G^(-)菌、G^(+)菌、真菌感染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鉴别G^(-)菌、真菌时,IL-6、TLR-2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0.880)大于IL-6(0.819)、TLR-2(0.750)单独鉴别;鉴别G^(-)菌、G^(+)菌时,IL-6、TLR-2联合鉴别的AUC(0.885)大于IL-6(0.820)、TLR-2(0.783)单独鉴别;IL-6单独鉴别G^(+)菌、真菌的AUC为0.749。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IL-6、TLR-2、CD14表达异常升高,其中IL-6、TLR-2可用于不同病原菌类型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部感染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2 白细胞分化抗原14 病原菌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减少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元的凋亡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义行 孟宪勇 +1 位作者 胡长波 杨新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81-1988,共8页
背景:研究提示白细胞介素6是急性脊髓损伤中导致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急性脊髓损伤组、白细胞介素6... 背景:研究提示白细胞介素6是急性脊髓损伤中导致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急性脊髓损伤组、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组(简称联合移植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但并不打击脊髓,其余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术后2 d各治疗组大鼠损伤部位用局部注射法进行治疗。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3,7,14,28 d分别采用改良BBB评分法及Tarlov评分法,对大鼠后肢进行运动能力测试。治疗28 d各组大鼠取材行Tunel法检测脊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BBB评分及改良Tarlov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治疗14 d后,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及Tarlov评分显著高于急性脊髓损伤组(P<0.05),治疗7 d后,联合移植组BBB评分及改良Tarlov评分显著高于急性脊髓损伤组(P<0.05)。(3)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相比,治疗14 d后联合移植组BBB评分及改良Tarlov评分显著升高(P<0.05)。(4)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P<0.05);与急性脊髓损伤组相比,各治疗组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相比,联合移植组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5)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优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减少了脊髓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对于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白细胞介素6 抗体 单克隆 细胞凋亡 组织工程 细胞 骨髓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 骨髓基质干细胞 炎症反应 动物实验 运动评分 次级损伤 损伤修复 移植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拮抗剂和抗白细胞介素6抗体对NZB/WF_1小鼠狼疮性肾炎的影响
14
作者 李明 孙汉英 张韵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9-261,333,共4页
观察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拮抗剂(IL-1ra)和抗白细胞介素6抗体(抗IL-6)对9月龄狼疮倾向NZB/WF1小鼠肾脏的形态学表现:IL-1ra组为轻度局灶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单一;抗IL-6组呈中度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盐水对照组为... 观察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拮抗剂(IL-1ra)和抗白细胞介素6抗体(抗IL-6)对9月龄狼疮倾向NZB/WF1小鼠肾脏的形态学表现:IL-1ra组为轻度局灶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单一;抗IL-6组呈中度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盐水对照组为重度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明显病变多样性改变。电镜下3组肾小球内均可见多处电子致密物沉积,但IL-1ra组小且少,盐水组则大且多。结果提示,IL-1ra有明显减轻狼疮倾向NZB/WF1小鼠肾小球病理损害作用,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改善肾功能。抗IL-6组亦对小鼠肾小球病变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 白细胞介素6单抗 肾小球系膜增生 狼疮性肾炎
全文增补中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活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金婧 赵淑琴 +1 位作者 高云霞 张正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为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免疫状态 ,该研究检测了MPP和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的变化 ,探讨其对MPP和非MPP患儿病情的影响 ,并为选择合理的MPP治疗手段提供... 目的 为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免疫状态 ,该研究检测了MPP和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的变化 ,探讨其对MPP和非MPP患儿病情的影响 ,并为选择合理的MPP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ELISA法检测MPP患儿 (n =4 1)及非MPP患儿(n =2 0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 6及sIL 6R含量。结果 ①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2 .0 1±0 .4 1,1.12± 0 .6 7ng/L;sIL 6R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1.87± 0 .2 5 ,1.92± 0 .2 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 .37± 0 .5 2ng/L,1.71± 0 .15 μg/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PP患儿恢复期血清IL 6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sIL 6R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非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为 1.5 6± 0 .2 6 ,0 .84± 0 .6 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P <0 .0 5 ) ,而血清sIL 6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高于恢复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sIL 6R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③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sIL 6R含量较非MPP患儿急性期升高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与病毒性心肌炎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夏利平 麦根荣 李祥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 (VM)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并为寻找治疗该病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选择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 (VM)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并为寻找治疗该病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选择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31例作为病例组 ,选择相同例数的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实验对象血清中IL 6 ,SIL 6Rα,SIL 6Rβ 水平的变化。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行 q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血清中IL 6、SIL 6Rα、SIL 6Rβ 浓度均升高 (P <0 .0 1 ) ;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儿血清中IL 6、SIL 6Rα、SIL 6Rβ 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血清中IL 6与SIL 6Rα 浓度变化呈正相关 (r =0 .771 ,P <0 .0 1 ) ,SIL 6Rβ 与IL 6、SIL 6Rα 浓度变化均无相关关系。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血清中IL 6水平升高 ,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发挥炎症防御性作用 ;SIL 6Rα 水平升高 ,且与IL 6水平变化呈正相关 ,是IL 6的激动剂 ,通过扩大IL 6的生物学作用 ,减少心肌细胞的损害。故血清中IL 6、SIL 6Rα 浓度变化可作为VM患者免疫能力监测的指标 ,并预示IL 6、SIL 6Rα 重组分子和激动剂的研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病毒性心肌炎 实验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小儿 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雅男 王勇 +2 位作者 吴效科 曲军卫 侯亚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受体 卵巢组织 表达 排卵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靶向抑制白细胞介素6受体对急性心梗后白细胞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春便 贾新未 +3 位作者 王艳飞 李雅 王占启 王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梗后利用Tocilizumab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对白细胞产生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方法取部分大鼠做大鼠心梗模型,ELISA法、流式细胞术、血常规分别检测大鼠心梗Tocilizumab皮下注射治疗前后血IL-6、... 目的探讨大鼠心梗后利用Tocilizumab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对白细胞产生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方法取部分大鼠做大鼠心梗模型,ELISA法、流式细胞术、血常规分别检测大鼠心梗Tocilizumab皮下注射治疗前后血IL-6、骨髓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白细胞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心梗后心肌组织白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梗发生后大鼠血液中IL-6明显升高(P<0.05),骨髓增殖期HSC的比率及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用IL-6R靶向抑制剂Tocilizumab治疗后骨髓增殖期HSC比率明显降低、血WBC数量减少(P<0.05),心肌重构得以改善。结论Tocilizumab可以抑制心梗后白细胞的产生并抑制心肌重构,为临床治疗MI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6受体 造血 心肌重构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影 杨丽 +4 位作者 吕辰鹏 方霁 左娜 沈家珍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OP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以双能X线法检测骨矿物质...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OP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以双能X线法检测骨矿物质密度(BMD),确定OP模型是否复制成功;用药12周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EP、IL-6和PGE_2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ADRB2的表达。结果:造模12周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多个部位BMD显著下降(P<0.01),提示OP模型复制成功。用药12周后模型组LEP、IL-6和PGE_2较假手术组均有显著增高(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LEP和IL-6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1),PGE_2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ADRB2表达与假手术组和给药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假手术组和给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去卵巢OP大鼠血清LEP、IL-6、PGE_2和骨组织ADRB2表达升高;而骨碎补总黄酮能降低去卵巢OP大鼠血清中LEP、IL-6水平和骨组织ADRB2表达,抑制骨吸收,这可能是骨碎补总黄酮防治OP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瘦素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素E2 受体 肾上腺素能 β2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邵春青 吕虹 +1 位作者 刘志伟 张国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9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NS...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患者60例,全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7例,颅内占位(ISO)患者25例,颅内动脉瘤(ICA)患者8例,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并检测PCNS-DLBCL和全身性NHL患者血清中IL-8、IL-2R和TNF-α水平。结果四组差异无显著性(H=3.015,P=0.389)。其中PCNS-DLBCL组与NHL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Z=-1.686,P>0.05);与ISO组和ICA组比较,PCNS-DLBCL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Z_(ISO)=-2.436,Z_(ICA)=-2.787,P<0.05)。PCNS-DLBCL组与NHL组比较,血清IL-8、IL-2R、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Z_(IL-8)=1.381,Z_(IL-2R)=0.576,Z_(TNF-α)=1.233,P>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对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辅助诊断意义有限,需要寻找更加敏感和特异的实验室指标提高临床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