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7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芍及白芍总苷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阳 陈睿轩 +2 位作者 闵力 马致洁 梅雪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白芍及白芍总苷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白芍及白芍总苷在抗炎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逐步被认识,它们在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得到了不断扩展,... 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白芍及白芍总苷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白芍及白芍总苷在抗炎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逐步被认识,它们在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得到了不断扩展,通过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机制在增效减毒、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白芍及白芍总苷治疗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白芍总苷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含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栝楼桂枝汤指纹图谱研究
2
作者 朱美玲 刘巧 +4 位作者 张基荣 许文 林羽 徐伟 黄鸣清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目的 建立栝楼桂枝汤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对比含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栝楼桂枝汤指纹图谱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栝楼桂枝汤指纹图谱,采用Inetsil-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目的 建立栝楼桂枝汤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对比含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栝楼桂枝汤指纹图谱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栝楼桂枝汤指纹图谱,采用Inetsil-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比较在添加白芍和硫熏白芍下栝楼桂枝汤指纹图谱差异,寻找差异性化学成分。结果 分别建立了含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栝楼桂枝汤HPLC指纹图谱,含白芍的栝楼桂枝汤共标定了35个共有峰,含硫熏白芍的栝楼桂枝汤共标定了34个共有峰;PCA和OPLS-DA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栝楼桂枝汤能明显分为两类,OPLS-DA分析确定峰6、15、14、10、18、4为差异标志物,经与对照品比对分别鉴定为芍药苷亚硫酸酯、没食子酸乙酯、芍药苷、没食子酸甲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并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比较添加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栝楼桂枝汤指纹图谱差异,可为栝楼桂枝汤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桂枝汤 白芍 硫熏白芍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白芍标准煎液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指认
3
作者 于小红 马致洁 梅雪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目的建立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对白芍有效成分进行指认,以期为白芍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0批白芍饮片,分别制备白芍标准煎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建... 目的建立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对白芍有效成分进行指认,以期为白芍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0批白芍饮片,分别制备白芍标准煎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建立白芍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以2012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通过与对照品比对、与文献核对质谱数据,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经检测,10批白芍标准煎液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2个共有峰,各峰分离度较好,各样品间相似度均>0.9;共指认出5个共有峰: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除虫菊素Ⅱ,苯甲酰芍药苷。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为白芍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标准煎液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成分指认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建昌帮酒制白芍无糖颗粒药用组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邹立君 杨莎 吴娟娟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基础上,研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和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颗粒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的变化。方法:通过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饮片及其颗粒,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 目的: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基础上,研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和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颗粒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的变化。方法:通过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饮片及其颗粒,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饮片及其颗粒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组分含量,对比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含量分别为22.57mg/g~35.70mg/g、0.186mg/g~0.312mg/g,建昌帮酒制白芍无糖颗粒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含量分别为22.16mg/g~30.54mg/g、0.157mg/g~0.235mg/g,表明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在进行制粒加工后其药用组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含量变化不大。结论:将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炮制加工为颗粒药剂,其药用组分变化量不大,临床药用受众范围更大,服用方式更高效便捷,此炮制加工工艺可在临床进行深入应用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制白芍 建昌帮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氧化芍药苷
下载PDF
白芍等级质量标准研究
5
作者 王帅 李燕 +3 位作者 王瑞 王峥涛 杨莉 石燕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白芍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多指标综合分析,挖掘两者间的关联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药材等级质量标准。方法 首先按药材直径大小进行初步分级,再对水分、水溶性浸出物、8种成分含量、芍药苷(PF)与芍药内酯苷(AF)的含量比例进行多... 目的 通过对白芍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多指标综合分析,挖掘两者间的关联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药材等级质量标准。方法 首先按药材直径大小进行初步分级,再对水分、水溶性浸出物、8种成分含量、芍药苷(PF)与芍药内酯苷(AF)的含量比例进行多维分析,并将直径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制定药材等级标准。结果 药材直径与芍药苷、水溶性浸出物以及PF/AF均呈显著正相关。一等直径≥18 mm,芍药苷≥2.0%,PF/AF≥6.0,浸出物≥24%;二等直径≥13 mm,芍药苷≥1.8%,PF/AF≥4.5,浸出物≥22%;统货直径≥10 mm,芍药苷≥1.6%,PF/AF≥2.0,浸出物≥22%。结论 所建立的等级质量评价策略科学合理,可为白芍的市场规范和优质优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质量评价 等级标准
下载PDF
白芍总苷药理活性及临床免疫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硕 石典花 +2 位作者 王加锋 刘静静 辛义周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I0018-I0023,共6页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广泛用于各种现代中成药产品和传统中药制剂。白芍总苷是白芍的提取物中的重要药效部位,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炎、抗氧化、抗癌、肝脏保护、心血管保护、抗抑郁、免疫...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广泛用于各种现代中成药产品和传统中药制剂。白芍总苷是白芍的提取物中的重要药效部位,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炎、抗氧化、抗癌、肝脏保护、心血管保护、抗抑郁、免疫调节等,主要表现在调节体内相关受体表达、信号通路转导等方面,临床用于免疫性疾病,疗效显著。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免疫应用研究,以期为白芍总苷后续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柳嘉茜 李玟静 +1 位作者 许梦萍 杨家耀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8-14,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白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白芍有效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白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白芍有效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搜集CAG的相关靶标信息,并通过Venny 2.1.0取得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分别采用Cytoscape 3.7.1、STRING数据库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行可视化处理。借助DAVID数据库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软件Cytoscape 3.7.1绘制“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得到白芍活性成分8个、作用靶点72个,疾病靶点972个,二者交集34个。关键活性成分有山柰酚、β-谷甾醇、儿茶素,关键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白芍主要通过参与凋亡过程阳性调节、对药物的反应、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调节癌症的途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eceptor,RAGE)、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等通路来发挥抗CAG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出的药物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已初步揭示白芍抗CAG的作用机制,为CAG在中医药领域的治疗作用及新的药物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重构本草——白芍
8
作者 赵旌屹 马凯乐 +5 位作者 张伟 苟筱雯 田佳星 宋斌 王涵 李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对古籍文献记载、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学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临床应用经验,归纳出白芍:功效主要为养血敛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症靶为腹痛、肌肉痉挛、胁痛。现代药理学研究揭示,白芍及其有... 通过对古籍文献记载、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学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临床应用经验,归纳出白芍:功效主要为养血敛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症靶为腹痛、肌肉痉挛、胁痛。现代药理学研究揭示,白芍及其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具有抗炎、解痉、镇痛、抑菌、通便、缓解急性肝损伤以及调节免疫等功效。白芍及其主要成分白芍总苷的长期毒性实验,未发现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安全范围大。临床使用剂量为6~120 g,内服时应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白芍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下载PDF
白芍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总萜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杨颖 彭效明 +3 位作者 居瑞军 杨思敏 尤聪聪 管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为比较白芍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与总萜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将白芍提取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65%乙醇和水6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总还原力和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3个指标评估其抗氧化性,并用显... 为比较白芍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与总萜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将白芍提取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65%乙醇和水6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总还原力和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3个指标评估其抗氧化性,并用显色法测定各部位的总萜质量分数。最后用SPSS 19.0软件分析白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萜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白芍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性最强,其次是65%乙醇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水提取部位、石油醚提取部位;此外,各部位总萜质量分数与抗氧化性强弱之间呈正相关,且与清除ABTS、DPPH自由基相关性达到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提取物 抗氧化 极性部位 总萜质量分数
原文传递
基于白芍饮片含量测定探讨临床用药质量控制
10
作者 何倩倩 刘旭 +4 位作者 孙笑奇 韩雪 张静宜 孙士江 关胜江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以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饮片为例,通过对市场所售饮片的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中药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构建简单易行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提供支持。方法:基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结... 目的:以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饮片为例,通过对市场所售饮片的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中药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构建简单易行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提供支持。方法:基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结合白芍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市场采购的16批不同规格的白芍进行了多指标成分的测定和比较。结果: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除2批陈货外,其余饮片中的芍药苷含量均>1.2%,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通过对各成分的比较可以发现,各批次饮片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中药市场中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用药质控标准单一,有效成分含量难以保证。用药部门在临床应用时需严格对药品质量进行管控,且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相应标准以确保用药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饮片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临床用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芍-麦冬药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陈莹莹 万磊 +5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李舒 李方泽 胡赛赛 程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芍-麦冬药对治疗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Gene Cards、OMIM、Drug Bank、TTD、DISGENET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发现并探究相关治疗靶点作用关系。通过String数...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芍-麦冬药对治疗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Gene Cards、OMIM、Drug Bank、TTD、DISGENET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发现并探究相关治疗靶点作用关系。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DAVID平台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Tools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白芍-麦冬有57个有效活性成分,362个作用靶点,SS有1219个疾病相关靶点。主要有效成分为豆甾醇、没食子酸、β-谷甾醇,核心靶点AKT1、IL1B、CAT、IGF1。GO分析中,GO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负调控、脂多糖的反应、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向调节等;GO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s,CC)主要包括细胞表面、细胞外区域、细胞外体等;GO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主要包括血红素结合、类固醇结合、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中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cAMP信号传导途径等;分子对接实验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存在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白芍-麦冬药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S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白芍-麦冬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柴胡-白芍配伍抗抑郁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蔡康林 张婧恺 +3 位作者 冉亮弟 胡大军 冯知涛 黄慧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2,共6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西药治疗抑郁症效果不理想,需寻求新的抗抑郁药物及靶点。柴胡-白芍作为抗抑郁复方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配伍使用具有减毒增效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与氧化...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西药治疗抑郁症效果不理想,需寻求新的抗抑郁药物及靶点。柴胡-白芍作为抗抑郁复方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配伍使用具有减毒增效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与氧化应激、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多种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有关。本文通过综述柴胡-白芍配伍的协同效应以及抗抑郁药理作用,以期为阐明柴胡-白芍的配伍优势以及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白芍 药对 抑郁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多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13
作者 杨新雪 梁进京 董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0,共9页
建立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COSMOSIL 5C_(18)-MS-Ⅱ(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10、230 nm;... 建立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COSMOSIL 5C_(18)-MS-Ⅱ(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10、230 nm;柱温30℃。建立HPLC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 CA)以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15批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同时测定4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共确定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的4种成分;15批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0;CA和PCA均可将15批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大致分为2类;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4种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建方法简单易行,可为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白芍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邢清桦 李松伟 +2 位作者 龚晓红 胡文盈 陆超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0-863,共1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30%、类药性(drug likeness, DL)>0.18,筛选出白芍总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的基因靶点;检索DrugBank、GeneCards、OMIM、TTD、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基因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的基因名转换,收集白芍总苷治疗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获取化合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韦恩图;将靶点交集导入到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深入分析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和托法替布组,通过测定肺脏指数反映肺脏组织的水肿炎症反应,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和踝关节滑膜租住的炎症反应,Masson染色观察肺脏组织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85种白芍总苷的药物成分,根据OB>30%、类药性>0.18,共筛选9种主要成分;从DrugBank、DisGenet、OMIM、TTD和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RA疾病靶点1 625个,肺间质纤维化的疾病靶点1 930个。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分子功能65条目,细胞组分37条目,生物过程350条目和141个富集通路。通过中药-靶点-通路网络图,将Degree排名前十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转录因子Jun(JU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胱天蛋白酶3(CASP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作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关键作用靶点。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关节炎评分和肺脏指数降低;HE染色发现,白芍总苷组的关节和肺脏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Masson染色发现,白芍总苷可减少条索状的纤维化灶,表明白芍总苷不但可治疗RA,还能延缓肺间质纤维化的胶原沉积和减少炎症反应。[结论]白芍总苷通过多种成分作用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细胞分化增殖等方面的多靶点和多通路,通过靶点和通路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来延缓RA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芍总苷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纤维化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15
作者 卫博文 刘维 +4 位作者 张淑敏 王爱华 林芳芳 丁久力 戚浩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58-46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白芍总苷(TGP)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截至2022年10月29日),收集... [目的]系统评价白芍总苷(TGP)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截至2022年10月29日),收集TGP治疗pS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2名评价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录入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68篇文献,筛选后纳入10项RCTs,包括受试者874例。Meta分析显示,单用TGP治疗pSS时在Schirmer试验[MD=1.31,95%CI(0.74,1.88),P<0.000 01]、唾液流率[MD=0.12,95%CI(0.02,0.21),P=0.02]和红细胞沉降率(ESR)[MD=-7.30,95%CI(-16.64,1.24),P=0.000 4]方面疗效显著,TGP联用西药时在Schirmer试验[MD=1.10,95%CI(0.36,3.17),P=0.01]、唾液流率[MD=-6.96,95%CI(-8.34,-5.57),P<0.000 01]、ESR[MD=-9.87,95%CI(-12.64,-7.10),P<0.000 01]、类风湿因子(RF)[MD=-9.95,95%CI(-13.45,-6.45),P<0.000 01]、C反应蛋白(CRP)[MD=-1.76,95%CI(-2.92,-0.60),P=0.003]、免疫球蛋白G(IgG)[MD=-3.19,95%CI(-4.22,-2.17),P<0.000 01]、IgA[MD=-0.97,95%CI(-1.36,-0.58),P<0.000 01]和IgM[MD=-0.44,95%CI(-0.72,-0.16),P=0.002]方面疗效显著,有效率均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研究证据表明,TGP对于pSS患者在改善外分泌功能(Schirmer试验和唾液流率),降低炎症指数(ESR、RF和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 A和IgM)方面疗效显著,改善血清γ球蛋白、ESSPRI等指标均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其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较轻,安全性较好。但受纳入研究样本量、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等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白芍总苷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
16
作者 曾庆涛 吴红彦 +3 位作者 王雅乐 王斌 黄海 王虎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白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挖掘白芍有效成分并...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白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挖掘白芍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形成的靶标,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白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形成的“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关作用网络并进行关键靶点的生物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结果:白芍13个有效成分通过干预72个靶点、4条通路发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结论:白芍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炎症、调节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白芍 网络药理 有效成分 靶点
下载PDF
白芍根腐病病株与健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变化
17
作者 张英英 吴之涛 +3 位作者 杨宪忠 魏玉杰 吴芳 杜雷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目的】研究白芍根腐病病株和健株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土壤环境因子、微生物群落与白芍根腐病之间的关系,为白芍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研究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芍健株和病... 【目的】研究白芍根腐病病株和健株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土壤环境因子、微生物群落与白芍根腐病之间的关系,为白芍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研究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芍健株和病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序,并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白芍健株相比,病株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显著增加。病株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减少,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病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Sumerl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株,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Ethylomirabil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Chthoniobacter、Subgroup7、Saccharimonadales在病株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高于健康植株。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增加,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减少,接合菌门(Zygomyc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株。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溶性盐、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蔗糖酶是影响白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子,主要与细菌优势菌门Chloroflexi、Methylomirabilota、Actinobacteriota,真菌优势菌门Chytridiomycota、Basidiomycota、Ascomycota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芍药根际土壤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白粉属(Erysiphe)、镰刀菌属(Fusarium)等有害真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养分失衡、酶活性变化是导致白芍根腐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土壤微生物群落 根腐病 酶活性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孙婧 辛灵恩 +3 位作者 冯贤珍 丁雨璇 张玉彪 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治疗急性肺损伤小鼠的效果及机制。方法24只雌性C57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型组、白芍总苷组(LPS+TGP)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治疗急性肺损伤小鼠的效果及机制。方法24只雌性C57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型组、白芍总苷组(LPS+TGP)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LPS+DEX),每组6只。采用LPS(4 ng/kg)经鼻吸入,连续5 d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LPS+TGP组、LPS+DEX组分别给予50 mg·kg^(-1)·d^(-1) TGP和5 mg·kg^(-1)·d^(-1) DEX灌胃;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取肺组织做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病理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脾脏、肺脏组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变化,肺脏组织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肺组织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p65,NF-κB p65)和磷酸化型核转录因子-κB p65(phospho-nuclear factor-κB p65,p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TGP和DEX可明显改善LPS引起的小鼠体质量减轻;HE染色显示LPS组小鼠肺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破坏和肺泡间质增厚,LPS+TGP组、LPS+DEX组小鼠肺部病理改变程度较LPS组减轻。外周血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LPS+TGP组、LPS+DEX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降低,DC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脾脏组织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LPS+TGP组、LPS+DEX组小鼠中性粒细胞、DC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肺组织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LPS+TGP组、LPS+DEX组肺组织巨噬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M1型细胞比例显著下降,M2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ELISA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L-1β水平明显下降。RT-qPCR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LPS+TGP组和LPS+DEX组肺组织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LPS+TGP组和LPS+DEX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而pNF-κB p65蛋白表达较LPS组明显降低。结论TGP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具体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肺脏中性粒细胞和脾脏炎症细胞比例,抑制肺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和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白芍总苷 炎症 巨噬细胞
下载PDF
白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崔红倩 迟宇昊 申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与白芍来源相近的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二者化学成分相似,但由于加工方法、炮制工艺等不...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与白芍来源相近的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二者化学成分相似,但由于加工方法、炮制工艺等不同,导致二者功效及临床应用各有偏重,区别明显。现代研究表明,白芍中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含单萜及其苷类、三萜及其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多酚类等,具有镇痛、抗炎、抗抑郁、保肝、抗肿瘤及抗高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从白芍的化学成分出发,对近年有关白芍有效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芍多糖对肝阴虚证模型大鼠证候表征及内分泌/能量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高晶 范晓旭 +4 位作者 冯颖童 王祯 沈奕玮 李伟 王景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10,共9页
目的在建立肝阴虚证病证结合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白芍多糖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证候表征及内分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根据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一贯... 目的在建立肝阴虚证病证结合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白芍多糖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证候表征及内分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根据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一贯煎组、白芍多糖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浓度2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橄榄油溶液,联合甲状腺片30 mg/kg同时灌胃给药,连续6周。6周后观察大鼠体质量、易激惹程度、毛发光泽度、小便颜色、大便颜色及质地等并进行评分,测量体质量、肛温、舌面干湿度、摄食量、摄水量,测定血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计算cAMP/cGMP比值。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liquot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的含量变化并取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检查;测定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 2)、皮质类固醇(crticosteroid,COR)水平,测定肝脏Na^(+)-K^(+)-ATP酶、Ca^( 2+)-Mg ^(2+)-ATP酶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芍多糖组大鼠大便评分升高(P<0.01),其余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白芍多糖组体质量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2、4周,白芍多糖组肛温下降(P<0.01);白芍多糖组舌面干湿度上升(P<0.01),24小时摄食量、饮水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芍多糖组血清cAMP降低,cGMP升高,cAMP/cGMP下降(P<0.01),ALT、AST、γ-GT、ALP、TBIL均下降(P<0.01),TBA含量降低但无统计意义(P>0.05);病理染色显示肝组织结构中度异常,视野内部分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胞质内可见大量小空泡,部分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实质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且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组织病理状态有所恢复。白芍多糖组血清E_(2)水平降低,COR水平升高(P<0.05,P<0.01),T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白芍多糖组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降低(P<0.01)。结论白芍多糖能有效保护肝阴虚型化学性肝损伤,调节环核苷酸、内分泌紊乱和能量代谢亢进,这可能是白芍发挥保护肝损伤肝阴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白芍养肝阴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多糖 化学性肝损伤 肝阴虚证 内分泌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