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白花丹参与其近缘种的形态分类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娟 李建秀 +3 位作者 徐宁 周国富 孟啸龙 孟繁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5-645,共11页
该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华白花丹参(Salvia sinealba)与其近缘种丹参(S.miltiorrhiza)及山东丹参(S.shandongensis)根的解剖学、叶表皮、花及花粉粒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白花丹参(S.sinealba)... 该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华白花丹参(Salvia sinealba)与其近缘种丹参(S.miltiorrhiza)及山东丹参(S.shandongensis)根的解剖学、叶表皮、花及花粉粒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白花丹参(S.sinealba)根的中央部位有多数薄壁细胞,在根横切面射线薄壁细胞间及韧皮部外侧与次生皮层部位有多数裂隙;叶片上表皮细胞外平周壁具有细密平行丝状褶皱(SEM);花冠白色;花粉粒椭圆形,外壁具网状雕纹,网眼较大,多角形,少为单穿孔。上述这些显著的特征,不仅为中华白花丹参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提供了形态解剖学依据,而且为近缘种丹参及山东丹参的分类鉴定提供了佐证,同时也为中华白花丹参这一特有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花丹参 白花丹参(变型) 丹参 山东丹参 形态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杭亮 王俊儒 +2 位作者 杨东风 舒志明 梁宗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NaNO2-AlCl3-NaOH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的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 【目的】探讨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NaNO2-AlCl3-NaOH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的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酮ⅡA、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根和叶中均较高,而在茎中较低。其中紫花丹参叶部总丹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5倍、3.8倍和3.5倍。白花丹参叶部这3类成分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4倍、1.8倍和1.9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地上部均未检测出丹参酮ⅡA;但含有与根部相同的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等3种水溶性成分,且在叶中含量较高。【结论】除根以外,丹参叶部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可作为提取丹酚酸等的原料。此外,白花丹参多数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高于紫花丹参,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丹参 白花丹参 不同部位 有效成分
下载PDF
山东省白花丹参的植物资源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允尧 赵华英 +1 位作者 陈沪宁 陈永林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9-70,共2页
通过资源现状调查,发现山东省白花丹参已濒临绝迹,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 白花丹参 资源 调查 山东
下载PDF
白花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秋玲 孙远标 +2 位作者 王海英 宋述杰 白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5-72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白花丹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氧化应激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参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 目的:通过观察白花丹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氧化应激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参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白花丹参组及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按照6.5g/kg BW白花丹参生药及15mg丁苯酞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分别于再灌注后12h、24h及48h取损伤侧大脑,应用电镜观察脑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比色法检测脑组织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脑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细胞内出现大量高电子密度中毒颗粒及空泡,线粒体膜崩解、内嵴消失;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GSH-Px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脑细胞大量凋亡。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白花丹参能够减少细胞内高电子密度中毒颗粒及空泡,增强线粒体膜的稳定性,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延缓GSH-Px酶活性的下降并保护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脑细胞凋亡率(再灌注后24h及48h组,P<0.05)。结论:白花丹参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线粒体损伤、延缓GSH-Px酶活性下降,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白花丹参
下载PDF
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高允生 姜隆梅 +4 位作者 刘延平 齐永秀 李珂 辛晓明 朱玉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分析白花丹参茎叶的药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2-11/2003-05在泰山医学院药学院药物综合实验室完成。8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普萘洛尔和不同剂量的白花丹参茎叶...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分析白花丹参茎叶的药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2-11/2003-05在泰山医学院药学院药物综合实验室完成。8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普萘洛尔和不同剂量的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观察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和耗氧量变化。结果:灌胃给予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10,20,30,40g/kg和普萘洛尔20mg/kg,使小鼠0~5min的耗氧量分别降低5.32%,7.73%,19.64%,20.78%和22.81%,5~10min的耗氧量分别降低3.53%,2.29%,9.35%,11.29%和16.58%。灌胃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普萘洛尔20mg/kg和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10,20,30,40g/kg,小鼠缺氧25min的存活率分别为0,80%,0,0,40%和40%。普萘洛尔组、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30和40g/kg组,小鼠的缺氧存活时间分别延长48.20%,21.28%和17.08%。结论: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能明显增强小鼠的耐缺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植物茎 普萘洛尔 低氧 氧消耗 小鼠
下载PDF
白花丹参对小鼠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纪举 赵晓民 +3 位作者 焦鹏 蔡洪信 吴亚平 夏作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对血小板的粘附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花丹参给予小鼠灌胃,以生理盐水做对照,采用体外血液灌流的方法,在低切变率(300S-1)下观察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粘附面积。利用血液流变仪测定高切、低切...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对血小板的粘附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花丹参给予小鼠灌胃,以生理盐水做对照,采用体外血液灌流的方法,在低切变率(300S-1)下观察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粘附面积。利用血液流变仪测定高切、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结果:浓度为0.5、1.0、2.0 g/m l白花丹参组血小板的粘附面积分别是7.48±3.43,6.83±1.11,4.39±0.93;生理盐水组20.66±1.10。白花丹参血小板粘附面积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白花丹参与生理盐水对照比较血小板粘附的形态发生的显著较化,实验组血小板粘附较疏松,并有较伸展的单个散在;而对照组血小板的粘附聚集成块,单个粘附少见。不同浓度白花丹参组的高切、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胶原蛋白包被的玻片进行体外灌流实验,具有方便、直观的研究血小板的体外粘附的优点。白花丹参具有明显的抗血液凝集作用,是良好的抗凝血的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血小板 血液灌流 胶原蛋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白花丹参叶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大伟 蔡洪信 +2 位作者 张玲 夏青 夏作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4-766,共3页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水提物 糖尿病 大鼠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白花丹参野生资源濒危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峰祥 闫永亮 +1 位作者 毛淑敏 李奉举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8期17-18,共2页
对白花丹参野生资源的濒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关键词 白花丹参 资源 濒危 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白花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活性成分 被引量:7
9
作者 崔英杰 李玉琴 +3 位作者 史卫峰 杨明峰 赵晓民 夏作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6-689,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白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体系,分别考察了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运行电压、检测波长对样品的分离度、迁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优化的分离条件为:5mmol/L硼砂缓冲液(pH7.5);毛细管柱75μm×60....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白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体系,分别考察了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运行电压、检测波长对样品的分离度、迁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优化的分离条件为:5mmol/L硼砂缓冲液(pH7.5);毛细管柱75μm×60.2cm,有效长度50cm,压力进样(3.45kPa×4s),27.5kV恒压分离,210nm波长下检测,柱温25℃。在优化的条件下,8min内使白花丹参样品中的原儿茶醛、丹参素、原儿茶酸组分达到完全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原儿茶醛 丹参 原儿茶酸 白花丹参
下载PDF
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植物学及物候期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伟 魏莹莹 +4 位作者 刘大会 周洁 王晓 李奉胜 祝福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的植物学形态及物候期特征,以期为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定株、定期观察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果: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的抗逆性明显优于其他普通品系,根据植株... 目的:调查研究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的植物学形态及物候期特征,以期为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定株、定期观察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果: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的抗逆性明显优于其他普通品系,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将抗连作白花丹参的物候期划分为苗期、伸长期、开花期、结实期、根部膨大期、枯死期六个生育阶段,以开花期为界线,将抗连作白花丹参的生长发育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结论:根据外观特性和抗性观察,筛选的白花丹参品系在连作第2年的生长明显好于其他普通品系,具有一定的抗连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抗连作 品系 性状
原文传递
白花丹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春泉 孙隆儒 +1 位作者 娄红祥 季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8-939,共2页
本文综述了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白花丹参的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作用
下载PDF
白花丹参多糖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振亮 张昌军 +1 位作者 刘克 孙立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本文首次研究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性。水浴回流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并采用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还原力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白花丹参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4.2%。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首次研究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性。水浴回流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并采用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还原力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白花丹参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4.2%。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 mg/mL的白花丹参多糖对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23.05%。白花丹参多糖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曹春泉 孙隆儒 +1 位作者 娄红祥 季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637,共2页
目的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Ⅰ(Ⅲ),丹参新酮(Ⅳ),柳杉... 目的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Ⅰ(Ⅲ),丹参新酮(Ⅳ),柳杉酚(Ⅴ),丹参醇A(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串(Ⅷ)。结论化合物Ⅴ~Ⅷ首次从白花丹参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白花丹参总丹参酮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海林 张大伟 +2 位作者 孙隆儒 程艳娜 吴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LC/UV/MS对白花丹参总丹参酮的主要成分定性分析。采用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溶液造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观察用药前后大鼠的体征、病理变化以及血清中TXB2...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LC/UV/MS对白花丹参总丹参酮的主要成分定性分析。采用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溶液造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观察用药前后大鼠的体征、病理变化以及血清中TXB2、6-K-PGF1α、ET含量。结果:白花丹参总丹参酮类化合物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患肢病变程度和范围,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范围,并能降低血清中TXB2、ET含量,升高6-K-PGF1α含量。结论: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对血栓闭塞性脉炎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增强血管的抗血栓功能,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白花丹参 丹参 血栓素 内皮素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丹参根、茎、叶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齐永秀 曹明亮 +2 位作者 万建建 刘春霞 高允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72-1773,共2页
目的:采用HPLC法对白花丹参根、茎、叶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白花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 ssymmetry shieldA^TM RP18(150mm×3.9mm,5μm);... 目的:采用HPLC法对白花丹参根、茎、叶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白花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 ssymmetry shieldA^TM RP18(150mm×3.9mm,5μm);以A(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94:4.2:2.1)-B(甲醇)(90:1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81nm。结果:丹参素在2~100mg·L^-1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丹参素=1.13×10^4 C丹参素-4.27×10^4,r=0.9999(n=6);原儿茶醛在1.1~44mg·L^-1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A原儿茶醛=9.73×1^4C原儿茶醛-1.44×10^5,r=0.9990(n=6)。结论:建立的HPLC法灵敏度高,方法准确,测定结果重复性好。白花丹参根和叶中含有较丰富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提示丹参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丹参 原儿茶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耐低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允生 曹广超 +3 位作者 王晓丹 齐永秀 张继国 朱玉云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975-977,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耐低氧能力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平分为5组,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分别单剂量灌胃给予白花丹参10,20和40 g.kg-1,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普萘洛尔20 mg.k-g1,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小鼠...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耐低氧能力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平分为5组,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分别单剂量灌胃给予白花丹参10,20和40 g.kg-1,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普萘洛尔20 mg.k-g1,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小鼠灌胃后40 m in开始进行小鼠耐低氧能力实验,观察小鼠低氧存活时间和耗氧量变化。结果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小鼠常压低氧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耗氧量降低。结论白花丹参水提物能明显增强小鼠的耐低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耐受性 低氧 耗氧量
下载PDF
丹参与白花丹参叶化学成分与药理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史国玉 周凤琴 郭庆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5-467,共3页
从丹参和白花丹参叶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两种丹参叶均含酚酸类、黄酮类和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与根不同的丹参酮类化合物;丹参与白花丹参叶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脑梗塞具有保护作用,对脑缺血的保护强于根;... 从丹参和白花丹参叶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两种丹参叶均含酚酸类、黄酮类和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与根不同的丹参酮类化合物;丹参与白花丹参叶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脑梗塞具有保护作用,对脑缺血的保护强于根;临床上用丹参叶治疗扁平疣,其注射液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叶还被开发成保健茶,用于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白花丹参 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白花丹参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干预作用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东辉 李菁 +2 位作者 辛燕 郭征东 夏作理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喂养的60只雄性Wistar大鼠尾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花丹参小剂量组[15g/(kg·d)]、白花丹参中剂量组[30 g...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喂养的60只雄性Wistar大鼠尾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花丹参小剂量组[15g/(kg·d)]、白花丹参中剂量组[30 g/(kg·d)]、白花丹参大剂量组[45 g/(kg·d)]、甲钴胺组[17.5 mg/(kg·d)]。均灌胃给药,连续12周。分别于给药第6周和第12周测定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给药第12周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坐骨神经内cAMP、cGMP及空腹血糖(FPG)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花丹参各剂量组、甲钴胺组FPG、MNCV、SNCV、NGF、cAMP、cGMP等指标均优于模型组(P<0.05);白花丹参各剂量组随剂量的增加,效果显著增加(P<0.05)。结论白花丹参水提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神经功能、延缓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白花丹参 干预作用 大鼠
下载PDF
泰山白花丹参干叶片高质量DNA的提取 被引量:31
19
作者 郝岗平 边高鹏 张媛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目的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泰山白花丹参干叶片中分离出适用于AFLP分析的高质量基因组DNA。方法比较了4种DNA提取方法,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CTAB-freeBuffer清洗,4倍CTAB抽提和固体PVP和VC... 目的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泰山白花丹参干叶片中分离出适用于AFLP分析的高质量基因组DNA。方法比较了4种DNA提取方法,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CTAB-freeBuffer清洗,4倍CTAB抽提和固体PVP和VC防止氧化。结果使用该方法从泰山白花丹参干叶片中分离的DNAA260/A280为1.86,由此法所得的DNA可直接用于AFLP分析。结论该技术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药用植物组织中分离出高质量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白花丹参DNA提取 改良CTAB法
下载PDF
白花丹参水提物促进小鼠学习记忆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浩 高允生 +3 位作者 张庆乐 徐晓燕 陈伟 朱玉云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予白花丹参水提物,连续1周,利用Y型迷宫,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及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白花丹参水提物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能力,...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予白花丹参水提物,连续1周,利用Y型迷宫,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及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白花丹参水提物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能力,对由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记忆巩固不良和三氯化铝所致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白花丹参水提物可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对于防治老年痴呆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水提物 学习记忆 痴呆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