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白酱油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彩英 张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3,25,共3页
主要从原料及其处理、发酵、后处理几方面介绍了日本白酱油的生产工艺,以供参考。
关键词 白酱油 生产工艺 酱油
下载PDF
白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2
作者 薛福连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9年第2期38-40,共3页
为了研制淡色酱油,介绍了活性炭对半成品酱油进行脱色制备白酱油的生产工艺,探讨了白酱油贮存过程中色泽加深的原因和抑制沉淀产生的方法。试验表明,制备白酱油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5g/dL,pH值为4.7~4.8,温度为60℃,脱色时间40... 为了研制淡色酱油,介绍了活性炭对半成品酱油进行脱色制备白酱油的生产工艺,探讨了白酱油贮存过程中色泽加深的原因和抑制沉淀产生的方法。试验表明,制备白酱油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5g/dL,pH值为4.7~4.8,温度为60℃,脱色时间40min。同时,氧气与光照对贮存过程中的白酱油色泽的加深都有影响,其中氧气的影响非常显著;只要控制原料酱油的pH值在4.7~4.8之间,就可有效地抑制成品白酱油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酱油 活性炭 贮存
下载PDF
白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3
作者 薛福连 《山东食品发酵》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对半成品酱油进行脱色制备白酱油的生产工艺,探讨了白酱油贮存过程中色泽加深的原因和抑制沉淀产生的方法。试验表明,制备白酱油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5g/l00ml,pH4.7~4.8,温度60℃,脱色时间40min;氧气与光照对...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对半成品酱油进行脱色制备白酱油的生产工艺,探讨了白酱油贮存过程中色泽加深的原因和抑制沉淀产生的方法。试验表明,制备白酱油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5g/l00ml,pH4.7~4.8,温度60℃,脱色时间40min;氧气与光照对贮存中白酱油色泽的加深都有影响,其中氧气的影响非常显著;只要控制原料酱油的pH在4.7~4.8范围,就可有效地抑制成品白酱油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酱油 活性炭 贮存
下载PDF
应用板框压滤机去除白酱油中细菌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明印 张成龙 郎介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42,48,共5页
应用板框压滤机和硅藻土助滤剂对白酱油进行过滤除菌试验 ,结果表明 ,过滤后酱油体态澄清 ,理化指标无明显变化 ,细菌菌落总数小于 1.0× 10 4 cfu/mL ;该工艺还有助于节能降耗 ,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板框压滤机 硅藻土 过滤除菌 白酱油
下载PDF
利用黃粉酿造白酱油的新工艺研究
5
作者 孙斌 王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1-23,共3页
酱油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作为一种调味品,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调味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调味作用,而且又能保持各种菜肴、肉类等食品的天然色泽。基于人们对... 酱油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作为一种调味品,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调味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调味作用,而且又能保持各种菜肴、肉类等食品的天然色泽。基于人们对酱油这一新要求,同时考虑到酱油色素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以黄粉为主要原料酿造白酱油的工艺探讨和研究。 黄粉是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品,在我国北方资源十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 白酱油 酱油 酿造
下载PDF
利用蛋白酶防止白酱油的浑浊
6
作者 近藤徹弥 石原那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0-200,共1页
日本的白酱油过去不经加热灭菌即可成为成品,其目的是避免因加热产生增色,但近年来白酱油的用户要求生产厂家加热灭菌,因而出现了白酱油的加热浑浊现象。为了防止浑浊的产生,生产厂家研发出利用蛋白酶的防止方法。浑浊或沉淀物是蛋... 日本的白酱油过去不经加热灭菌即可成为成品,其目的是避免因加热产生增色,但近年来白酱油的用户要求生产厂家加热灭菌,因而出现了白酱油的加热浑浊现象。为了防止浑浊的产生,生产厂家研发出利用蛋白酶的防止方法。浑浊或沉淀物是蛋白质,有报告说添加了蛋白酶制剂促进了蛋白质的凝固和沉降,再加热可避免浑浊物的产生。一般的酱油在榨得的生酱油(加热到80~90℃)中添加硅胶等(或不添加)后沉淀数日或数周,凝聚的蛋白质就会自然沉淀下来,经过滤就可以得到无沉淀物的酱油,但白酱油不可以,是因为白酱油的蛋白质具有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白酱油 浑浊物 利用 生产厂家 再加热 沉淀物
下载PDF
白酱油
7
作者 井上昂 宋钢(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8-78,共1页
日本白酱油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90%d"麦,10%大豆,也可以添加小麦谷朊。 白酱油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 白酱油 小麦谷朊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日本白酱油的生产工艺
8
作者 陈彩英 《食品信息与技术》 2004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日本白酱油 生产工艺 小麦 大豆 产品质量
下载PDF
应用板框压滤机去除白酱油中细菌数的工艺研究
9
作者 周明印 张成龙 郎介明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年第3期24-27,共4页
应用板框压滤机和硅藻土助滤剂对白酱油进行过滤除菌试验 ,结果表明 ,过滤后酱油体态澄清 ,理化指标无明显变化 ,细菌菌落总数小于 10 0 0 0cfu/mL ;该工艺还有助于节能降耗 。
关键词 板框压滤机 白酱油 细菌数 硅藻土 过滤除菌
下载PDF
银杏白酱油
10
《农产品加工》 2011年第4期56-56,共1页
该产品由生物工程技术开发而成,配方独特、工艺先进,不仅营养丰富、色味俱佳,而且合理地保留了银杏的药用价值,满足了人们对天然保健食品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已经获得国家重点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3101054034,可一次性转让... 该产品由生物工程技术开发而成,配方独特、工艺先进,不仅营养丰富、色味俱佳,而且合理地保留了银杏的药用价值,满足了人们对天然保健食品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已经获得国家重点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3101054034,可一次性转让、分期转让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白酱油 天然保健食品 技术开发 生物工程 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 市场前景
下载PDF
白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杰 丘明栋 +2 位作者 刘立雄 闫杰 陈瑜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1-2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对半成品酱油进行脱色制备白酱油的生产工艺,探讨了白酱油贮存过程中色泽加深的原因和抑制沉淀产生的方法。试验表明,制备白酱油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5g/ 100ml,pH4.7~4.8,温度60℃...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对半成品酱油进行脱色制备白酱油的生产工艺,探讨了白酱油贮存过程中色泽加深的原因和抑制沉淀产生的方法。试验表明,制备白酱油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5g/ 100ml,pH4.7~4.8,温度60℃,脱色时间40min;氧气与光照对贮存中白酱油色泽的加深都有影响,其中氧气的影响非常显著;只要控制原料酱油的pH在4.7~4.8范围,就可有效地抑制成品白酱油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酱油 活性炭 贮存 生产工艺 脱色 色泽
原文传递
什么是白酱油
12
《中国烹饪》 2009年第3期59-59,共1页
鲁州读者杜仰林:我存《中国烹饪》上看到一款菜,其中用到了白酱油,我找遍了当地的菜市场也没有找到这种调料,请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在哪里可以买到,如果实在买不到,是否可以用其他酱油代替。
关键词 白酱油 《中国烹饪》 菜市场 调料
原文传递
酱油曲菌的选择及酱油发酵条件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朝霞 张春枝 金凤燮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研究了日本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JP DQ 1,AspergillusoryzaeJP W和我国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AS3.951的酶系。结果表明:3种菌在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培养基上均可产生α 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 研究了日本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JP DQ 1,AspergillusoryzaeJP W和我国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AS3.951的酶系。结果表明:3种菌在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培养基上均可产生α 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JP W是较好的白酱油生产菌,JP DQ 1是较好的浓酱油生产菌。还对酱油酵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食盐浓度对酱油酵母生长影响较大,酱油发酵过程的盐浓度不宜超过3mol/L,低于2mol/L更佳。酱油酵母的较适生长pH为4.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生产菌 酱油 白酱油 发酵条件 生理特性 酵母
下载PDF
日本酱油的种类和基本制作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树彪 李盛贤 +2 位作者 马驰 刘顺福 黄英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8,共4页
本文简述了日本酱油的主要品种和工艺特点,传统工艺和微生物学的结合是我们应主要借鉴的。
关键词 浓口酱油 淡口酱油 白酱油 酱油 日本酱油
下载PDF
酱油曲菌酶系及其产酶能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春枝 金朝霞 +1 位作者 陈莉 金凤燮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TAspergillusoryzaeas.3951.JP-DQ-1和JP-W的酶系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菌在小麦曲、麦麸曲、米曲、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上均可产生α-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和蛋白酶。JP-W在小麦... 研究TAspergillusoryzaeas.3951.JP-DQ-1和JP-W的酶系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菌在小麦曲、麦麸曲、米曲、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上均可产生α-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和蛋白酶。JP-W在小麦曲、麦麸曲和白酱油曲上产酶能力最佳;JP-DQ-1在浓酱油曲上产酸能力较强;As.3951在米曲上产酶能力强。建议用JP-DQ-1生产浓酱油,用JP-W生产白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酶系 白酱油 酱油 酱油
下载PDF
日本酱油工艺介绍 被引量:2
16
作者 鞠洪荣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1年第4期24-26,共3页
主要介绍了日本消费量较大的浓口酱油的原料选择、原料处理的方法;同时简单介绍了日本市场上的淡口酱油、白酱油、溜酱油和再发酵酱油、减盐酱油和少盐酱油等制作方法。
关键词 浓口酱油 淡口酱油 白酱油 日本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对酱油中产膜性酵母菌检验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津颖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5年第1期22-23,30,共3页
酵母菌是发酵工业中经常使用的一株菌种,但在酱油生产中,有些酵母菌却能使酱油产生不愉快的臭气或形成白膜,检测成品酱油中的酵母菌就显得尤为重要。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高盐察氏琼脂培养基和酱油原汁培养基,... 酵母菌是发酵工业中经常使用的一株菌种,但在酱油生产中,有些酵母菌却能使酱油产生不愉快的臭气或形成白膜,检测成品酱油中的酵母菌就显得尤为重要。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高盐察氏琼脂培养基和酱油原汁培养基,分别对长白酱油、涨瓶酱油和正常酱油进行平板稀释培养,结果长白酱油可能污染了不同的产膜酵母,酱油原汁培养基的检出率最高。运用加热灭菌、清洁和正确按量使用防腐剂是防止酱油长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酱油 原汁 酵母菌 酱油生产 成品 防腐剂 使用 琼脂培养基 正常 检出率
下载PDF
日本酱油的种类及工艺简介 被引量:3
18
作者 傅鸿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8-11,共4页
介绍了日本酱油中浓口酱油、淡口酱油、再发酵酱油。
关键词 浓口 淡口 酱油 再发酵酱油 白酱油 日本酱油
下载PDF
老年人不妨吃点黑酱油
19
作者 欣喜 《健身科学》 2007年第10期42-42,共1页
黑酱油可防中风黑酱油即为老抽,与白酱油(生抽)都属于酿造酱油。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性称呼而来,'抽'意为提取。白酱油以黄豆和面粉为原料。
关键词 酿造酱油 白酱油 抗氧化作用 广东地区 中风 习惯性 老抽 研究人员 生抽 老年人
下载PDF
一种新型酱油问世
20
《技术与市场》 1997年第6期32-32,共1页
一种新型酱油问世日前,一种新型酱油在黑龙江省宝清县问世。至此,人们将吃上口味纯正、极富营养的淡色酱油。这是宝清县粮油科技开发公司与省轻工业研究所,在引进消化日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改造,采用大豆、小麦纯粮酿造而成的... 一种新型酱油问世日前,一种新型酱油在黑龙江省宝清县问世。至此,人们将吃上口味纯正、极富营养的淡色酱油。这是宝清县粮油科技开发公司与省轻工业研究所,在引进消化日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改造,采用大豆、小麦纯粮酿造而成的一种新型调味品。“宝清白酱油”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酱油 经济附加值 食品调味品 专业检测机构 新型调味品 工艺改造 宝清县 发酵方式 科技开发公司 科技附加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